CN201732125U -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2125U
CN201732125U CN201020180501XU CN201020180501U CN201732125U CN 201732125 U CN201732125 U CN 201732125U CN 201020180501X U CN201020180501X U CN 201020180501XU CN 201020180501 U CN201020180501 U CN 201020180501U CN 201732125 U CN201732125 U CN 201732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upling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mobile phon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805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805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2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2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21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包括用于与测试仪表相连接的射频电缆;在所述射频电缆的一端保留有一段未屏蔽的导线,所述导线形成耦合天线安装于移动终端电池盖的背部。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耦合工装制作简易,成本很低,可以根据待测移动终端的机型不同选用不同的电池盖制作工装。采用该耦合工装形式组建的测试系统,由于大大缩短了耦合天线与移动终端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因此,测试仪表和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可以很小,由此降低了电磁辐射,大大减小对其它测试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使得相同测试工序的仪表互相干扰较小,有利于生产线体布局,节省空间,提高生产效率,适合在生产线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终端生产线体测试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通话测试的无线耦合工装以及采用该无线耦合工装方案设计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生产流程中,在将手机装配成裸机的状态下,需要对手机进行通话测试。目前所采用的测试方法都是利用一台测试仪表9通过射频电缆5连接一个耦合天线10来收发射频信号,进而模拟实网运营商基站的功能,与手机进行无线通信,并在将测试仪表设置为语音通话模式后,进行对手机的通话测试,从而检查手机的语音通话功能,以保障手机的生产质量。所述手机测试系统的整体架构参见图1所示,图1中标注11的部位为手机内部射频天线的安装位置。
采用上述传统的测试系统对手机的语音通话功能进行测试,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1、由于手机与耦合天线无法紧靠在一起,因此无线通路的信号损耗量较大,需要手机和测试仪表均输出较大的发射功率才能保持稳定的连接,由此导致辐射量大、不环保,不利于操作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改善车间的电磁环境;2、由于测试仪表的发射功率较大,信号的有效范围较广,因此测试仪表之间的干扰较大,从而不利于生产线相同测试工序的线体布局;3、所需配置的耦合天线的成本较高,且不方便维修,因此,不利于生产线的长期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测试方式由于测试系统中用于与移动终端通信的耦合天线距离移动终端较远而导致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线耦合工装形式,采用该工装对移动终端进行测试,不仅可以尽量缩短耦合天线与移动终端内部射频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而且还可以方便测试操作,解决生产线上测试仪表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无线耦合工装,包括用于与测试仪表相连接的射频电缆;在所述射频电缆的一端保留有一段未屏蔽的导线,所述导线形成耦合天线安装于移动终端电池盖的背部。
为了使所述的耦合天线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移动终端的电池盖上,优选在所述耦合天线的上部再组装一层非金属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非金属固定板为环氧板。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天线通过胶片粘贴于移动终端电池盖的背部,所述非金属固定板通过所述胶片固定于电池盖上。
优选的,所述胶片优选采用热熔胶片,通过加热的方式将移动终端电池盖与热熔胶片、射频电缆的未屏蔽导线和非金属固定板组装在一起。
又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天线的长度为移动终端与测试仪表之间所收发的射频信号波长的一半。
为了方便固定,所述耦合天线优选弯曲形成线圈。
再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天线安装于移动终端电池盖上距离移动终端天线的布置位置最近的部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对于在顶部布置射频天线的手机来说,所述耦合天线安装于手机电池盖背部的上方,以缩短耦合天线与手机射频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同理,对于在底部布置射频天线的手机来说,所述耦合天线优选安装于手机电池盖背部的下方。
基于上述无线耦合工装,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无线耦合工装配合测试仪表形成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将待测移动终端的裸机安装上电池后,与所述无线耦合工装中的电池盖装配在一起,然后将所述无线耦合工装中的射频电缆连接到测试仪表的射频电缆接口上,即可开始对移动终端进行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耦合工装制作简易,成本很低,可以根据待测移动终端的机型不同选用不同的电池盖制作工装。采用该耦合工装形式组建的测试系统,由于大大缩短了耦合天线与移动终端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因此,测试仪表和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可以很小,由此降低了电磁辐射,绿色环保,对比传统测试方法可以大大减小对其它测试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使得相同测试工序的仪表互相干扰较小,有利于生产线体布局,节省空间,提高生产效率。该无线耦合工装使用起来灵活方便,可以借助生产线体常用的工具即可完成制作和维修,适合在生产工厂广泛应用。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手机通话测试系统的整体架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无线耦合工装的一种实施例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3是将图2所示的无线耦合工装装配到手机裸机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采用图2所示的无线耦合工装形式组建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为了尽量缩短耦合天线与移动终端内部射频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以降低移动终端测试过程中无线通路的信号损耗,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线耦合工装形式,通过将待检测的移动终端的电池盖作为与测试仪表相连接的耦合天线的载体,从而使得测试仪表在与待测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测试时,只需输出较小的发射功率即可保持稳定的连接,大大降低了电磁辐射,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为了进一步简化无线耦合工装的制作工艺,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与测试仪表相连接的射频电缆来形成所述的耦合天线,即可以在射频电缆上不连接测试仪表的一端保留一段未屏蔽的导线,通过所述导线形成耦合天线,安装于移动终端的电池盖上。在对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将上述形成的无线耦合工装的电池盖装配到待检测的移动终端上,射频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到测试仪表的射频电缆接口即可形成完整的测试系统。触发移动终端开机运行,并设置测试仪表的工作模式到语音测试模式,然后通过移动终端呼叫测试仪表,即可对移动终端的通话性能进行测试。
下面以手机作为待检测的移动终端,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所述无线耦合工装及由其搭建的测试系统的具体组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实施例一,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耦合工装为了方便操作、降低成本,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直接在与测试仪表相连接的射频电缆5上形成与手机进行通信的耦合天线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天线3可以直接采用射频电缆上预留出的一段未屏蔽的导线形成。所述射频电缆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操作的测试效果任意设定,从而提高了操作的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天线发射的理论,所述未屏蔽导线的长度最好选择为待测手机与测试仪表之间所收发的射频信号波长的一半,以保证通信质量。
将所述耦合天线3固定于手机电池盖1的背部,具体可以采用胶片粘贴、开槽装配等多种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为了简化操作,优选采用胶片粘贴的方式将形成的耦合天线3直接粘贴固定于手机电池盖1上,如图2所示。所述胶片可以采用热熔胶片2或者其它可与塑料结合的工业用胶水均可,本实施例以热熔胶片2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使耦合天线3能够牢固地粘贴在手机电池盖1的背部,本实施例优选在耦合天线3的上部再安装一层非金属固定板4,如图2所示,同样借助热熔胶片2采用加热的方式与耦合天线3一起组装到手机电池盖1的背部,压住耦合天线3以免其在操作过程中脱落。图2中的右侧视图即为组装完成的无线耦合工装整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非金属固定板4可以采用多种材质,比如环氧板等,其面积以刚好覆盖耦合天线3为宜。
为了实现非金属固定板4对耦合天线3的稳定有效固定,本实施例优选将射频电缆5上留出的未屏蔽导线弯曲,以形成线圈形状的耦合天线3,进而方便其在手机电池盖1上的固定。
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耦合天线3与手机内部射频天线的空间距离,本实施例优选将耦合天线3安装于手机电池盖上距离手机天线的布置位置最近的部位。对于目前的手机产品来说,其射频天线不是内置或者外置于手机壳体的顶部,就是内置于手机壳体的底部。对于在顶部布置射频天线的手机来说,耦合天线3优选安装于手机电池盖1背部的上方,以缩短耦合天线3与手机射频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而对于在底部布置射频天线的手机来说,则耦合天线3优选固定于手机电池盖1背部的下方,如图2所示的安装位置,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测试仪表与待测手机之间的发射功率。
在射频电缆5的另外一端安装插接口6,以方便所述无线耦合工装与测试仪表连接。
在采用图2所示的无线耦合工装对手机进行测试时,将与工装中的电池盖1所对应型号的手机裸机7、手机电池8和所述的电池盖1装配在一起,如图3所示。然后,将射频电缆5末端上的插接口6插接到测试仪表9的射频电缆接口12上即可完成手机测试系统的组建,如图4所示。将测试仪表9的工作模式设置到语音测试模式,开启手机直接呼叫测试仪表9即可实现对手机的通话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简易无线耦合工装使得耦合天线和手机内部的射频天线能够紧靠在一起,从而有效减小了测试仪表和手机的发射功率并能保持稳定的连接,由此减小了生产线的电磁污染,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并且大大削弱了对相同工序测试仪表的电磁干扰,提高了手机测试的准确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耦合工装形式同样适用于对除手机以外的其它需要装配电池盖的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线测试过程中。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耦合工装,包括用于与测试仪表相连接的射频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射频电缆的一端保留有一段未屏蔽的导线,所述导线形成耦合天线安装于移动终端电池盖的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耦合天线的上部组装有非金属固定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固定板为环氧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天线通过胶片粘贴于移动终端电池盖的背部,所述非金属固定板通过所述胶片固定于电池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为热熔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天线的长度为移动终端与测试仪表之间所收发的射频信号波长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天线弯曲形成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天线安装于移动终端电池盖上距离移动终端天线的布置位置最近的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对于在顶部布置射频天线的手机,所述耦合天线安装于手机电池盖背部的上方;对于在底部布置射频天线的手机,所述耦合天线安装于手机电池盖背部的下方。
10.一种移动终端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仪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耦合工装,待测移动终端的裸机在安装上电池后,与所述无线耦合工装中的电池盖装配在一起,所述无线耦合工装中的射频电缆连接测试仪表的射频电缆接口。
CN201020180501XU 2010-04-27 2010-04-27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2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0501XU CN201732125U (zh) 2010-04-27 2010-04-27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80501XU CN201732125U (zh) 2010-04-27 2010-04-27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2125U true CN201732125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2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8050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32125U (zh) 2010-04-27 2010-04-27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21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7540A (zh) * 2014-04-28 2014-07-3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多模多待终端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
CN104993879A (zh) * 2015-06-05 2015-10-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测试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7540A (zh) * 2014-04-28 2014-07-3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多模多待终端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
CN104993879A (zh) * 2015-06-05 2015-10-2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测试装置
CN104993879B (zh) * 2015-06-05 2017-08-01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1659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套件装置
CN101707813B (zh) 一种标签信息的读取传输系统
CN102104896A (zh) 移动终端测试系统及设备
CN201732125U (zh) 无线耦合工装及采用该工装的移动终端测试系统
CN102735957A (zh) 一种基站天线振子的监测方法、系统及集成监测设备
CN201479386U (zh) 多天线无线收发装置
CN102546037A (zh) 一种wimax与wifi耦合测试方法
CN110120851A (zh) 一种上报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059617A (zh) 一种集成天线的通用型无线通信模块
CN100426907C (zh) 一种cdma移动终端耗电时长的有线连接测量方法
CN201219259Y (zh) LC-Zigbee无线通讯模块
CN203288763U (zh) 一种宽频带gps组合天线
CN208028943U (zh) 手持式NB-IoT无线通讯设备
CN11112786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接入装置
CN201639636U (zh) 一种支持双频的手机主板
CN206820771U (zh) 一种Wifi和Zigbee双模组的无线路由结构
CN206546391U (zh) 一种nb‑iot终端多种工作模式下的精密电流检测装置
CN101378572A (zh) 数据卡的生产测试校准方法
CN220629596U (zh) 一种扫频装置
CN205961462U (zh) 一种无线商话
CN210298099U (zh) 一种无线室内分布综合信号测试仪
CN209267557U (zh) 一种uhf无线接收器
CN202907197U (zh) 一种网络测试设备
CN208094543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CN218734290U (zh) 一种mini对讲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