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30179U -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30179U
CN201730179U CN2010201170789U CN201020117078U CN201730179U CN 201730179 U CN201730179 U CN 201730179U CN 2010201170789 U CN2010201170789 U CN 2010201170789U CN 201020117078 U CN201020117078 U CN 201020117078U CN 201730179 U CN201730179 U CN 201730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
pedal
driving lever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70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170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30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30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301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蹲坐两用便器,便器整体由主体和水箱两个模块组合而成,其中主体为两侧各延展有脚踏台的蹲坑,在便器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冲放水系统和掀放坐垫系统,掀放坐垫系统由坐垫落下机构、坐垫自锁机构、坐垫自动掀起机构组成,冲放水系统由冲放水完成机构、踏板式执行机构、按钮式执行机构、自动执行机构组成。使用便器时可在蹲便器和坐便器之间任意转换选择使用,满足了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对便器功能的需求,并且使用者完全用脚来放下坐垫和用脚完成冲放水,还具有使用坐便功能后自动掀起坐垫和自动完成冲放水的功能,完全免去了用手翻转坐垫和用手完成冲放水,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和人体工学,而且更加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洁具,是一种具有坐便器和蹲便器双功能的两用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便器为功能单一的蹲便器和坐便器,一种便器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的使用,而且在使用便器时仍需弯腰用手翻转坐垫及用手去完成冲放水,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更给老人和不易弯腰的人带来一定危险,也不卫生。市场上销售的带有电动翻转坐垫及冲放水的坐便器,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维护难度大,难以普及。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一种便器既有蹲便器功能又有坐便器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对便器功能的需求,及免去人们用手翻转坐垫和用手完成冲放水,本发明提供一种蹲坐两用便器,在蹲坐两用便器内安装有冲放水系统和掀放坐垫系统,可作蹲便器使用,又可作坐便器使用,并且完全用脚来翻转坐垫和冲放水,免去人们弯腰用手翻转坐垫及用手冲放水,价格低廉,安装简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蹲坐两用便器整体由主体和水箱两个模块组合而成,其中主体为两侧各延展有脚踏台的蹲坑,用于实现蹲坐两用功能,水箱位于主体的后上方。
在蹲坐两用便器的一侧内安装有掀放坐垫系统,该系统由坐垫落下机构、坐垫自锁机构、坐垫自动掀起机构组成。坐垫落下机构由踏板、推杆、转杆、拉杆、执行转杆和主轴组成;坐垫自锁机构由“J”形挂钩、“J”形锁钩、阻尼导杆及支架组成;坐垫自动掀起机构为配重块或者复位弹簧。
在坐垫落下机构中,推杆的一端与踏板铰接,另一端与转杆铰接,拉杆的一端与执行转杆铰接,另一端与转杆铰接,踏板及转杆皆通过转轴固定于主体上,执行转杆固定于主轴上。
在坐垫自锁机构中,“J”形挂钩固定于主轴上,“J”形锁钩和阻尼导杆皆通过各自的转轴并行地固定于支架上,而支架固定于主体上。
在坐垫自动掀起机构中,配重块固定于主轴上,或者是复位弹簧一端固定于主体上,另一端固定于执行转杆上。
在蹲坐两用便器的另一侧内安装有冲放水系统,该系统由冲放水完成机构、踏板式执行机构、按钮式执行机构、自动执行机构组成。冲放水完成机构由套管、竖拉杆、横拉杆、小水放水盖、大水放水盖、小水出水管、大水出水管、小水拉绳、大水拉绳及可转动辅助拨杆组成;踏板式执行机构由小水踏板、执行臂及“U”形关节槽组成;按钮式执行机构由按钮和可转动拨杆组成;自动执行机构由拨针和“T”形可转动拨杆组成。
在冲放水完成机构中,穿过套管内部的竖拉杆,一端与横拉杆连接,另一端与可转动辅助拨杆的一端连接,而可转动辅助拨杆的另一端位于踏板式执行机构中执行臂及自动执行机构中“T”形可转动拨杆的上方,横拉杆在其中部位置以铰接方式固定于小水出水管上,小水放水盖和大水放水盖皆以铰接方式固定于小水出水管上,小水拉绳的一端系于小水放水盖上,另一端系于横拉杆上,大水拉绳的一端系于大水放水盖上,另一端系于横拉杆上,套管、小水出水管及大水出水管皆固定于水箱上,可转动辅助拨杆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
在踏板式执行机构中,小水踏板和执行臂皆以铰接方式与“U”形关节槽相连,小水踏板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
在按钮式执行机构中,可转动拨杆的一端置于踏板式执行机构中执行臂的下方,另一端置于按钮的下方,可转动拨杆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按钮通过其支架固定于主体上。
在自动执行机构中,“T”形可转动拨杆位于拨针的下方,拨针固定于主轴上,“T”形可转动拨杆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蹲坐两用便器内安装了冲放水系统和掀放坐垫系统,使用者可在蹲便器和坐便器之间任意转换选择使用,满足了不同人群在不同场合对便器功能的需求,并且使用者完全用脚来放下坐垫和用脚完成冲放水,还具有使用坐便功能后自动掀起坐垫和自动完成冲放水的功能,免去了用手翻转坐垫和用手完成冲放水,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和人体工学,更加卫生,同时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组合,将蹲坐两用便器整体分解为两个体积较小的独立模块生产,便于生产和运输,而且价格低廉,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侧视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侧视立体示意图
图3是坐垫自动掀起机构为配重块时掀放坐垫系统在本发明的内部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4是冲放水系统在本发明的内部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3中H部分的放大立体剖视图
图6是固定于主轴上的“J”形挂钩、执行转杆、配重块、坐垫及拨针五组成相对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7是掀放坐垫系统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8是冲放水系统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9是冲放水完成机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0(a)是锁钩锁住挂钩时掀放坐垫系统各组成的相对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a)是坐垫被放下至水平状态时掀放坐垫系统各组成的相对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11(b)是图11(a)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锁钩锁住挂钩时冲放水系统中各组成相对位置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坐垫自动掀起机构为复位弹簧时掀放坐垫系统在本发明的内部位置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示,蹲坐两用便器整体由主体(A)和水箱(B)两个模块组合而成。在主体(A)上,蹲坑(A0)两侧各延展有脚踏台(A1),用于实现蹲坐两用功能,水箱(B)置于主体(A)的后上方。
由图3、图7示,在蹲坐两用便器的一侧内安装有掀放坐垫系统,该系统由坐垫落下机构、坐垫自锁机构、坐垫自动掀起机构组成。坐垫落下机构由踏板(20)、推杆(21)、转杆(22)、“L”形拉杆(23)、一端有槽的执行转杆(27)、止挡杆(25)及主轴(1)组成;坐垫自锁机构由“J”形挂钩(37)、“J”形锁钩(32)、阻尼导杆(31)及“U”形支架(30)组成;坐垫自动掀起机构由配重块(40)组成。
由图3示,在坐垫落下机构中,推杆(21)的一端与踏板(20)铰接,另一端与转杆(22)铰接,拉杆(23)的“L”字形端置于执行转杆(27)的弧形槽内,另一端与转杆(22)铰接,踏板(20)通过转轴(201)、转杆(22)通过转轴(221)皆固定于主体(A)上,执行转杆(27)和坐垫(0)皆固定于主轴(1)上,而主轴(1)固定于主体(A)上。
由图3、图5示,在坐垫自锁机构中,“J”形挂钩(37)固定于主轴(1)上,“J”形锁钩(32)通过转轴(321),阻尼导杆(31)通过转轴(311),二者并行地固定于“U”形支架(30)上,支架(30)固定于主体(A)上。
由图3示,在坐垫自动掀起机构中,配重块(40)固定于主轴(1)上。
由图4、图8示,在蹲坐两用便器的另一侧内安装有冲放水系统,该系统由冲放水完成机构、踏板式执行机构、按钮式执行机构及自动执行机构组成。冲放水完成机构由套管(90)、“L”形竖拉杆(99)、横拉杆(91)、小水放水盖(92)、大水放水盖(93)、小水出水管(94)、大水出水管(95)、小水拉绳(96)、大水拉绳(97)及“h”形可转动辅助拨杆(98)组成;踏板式执行机构由小水踏板(60)、执行臂(61)、“U”关节槽(62)及止挡杆(63)组成;按钮式执行机构由蘑菇形按钮(70)和“L”形可转动拨杆(72)组成;自动执行机构由拨针(80)和“T”形可转动拨杆(82)组成。
由图4、图9示,在冲放水完成机构中,穿过套管(90)内部的竖拉杆(99),一端与横拉杆(91)连接,“L”形端与可转动辅助拨杆(98)的一端连接,而可转动辅助拨杆(98)的另一端位于踏板式执行机构中执行臂(61)及自动执行机构中“T”形可转动拨杆(82)的上方,横拉杆(91)在其中部位置以铰接方式固定于小水出水管(94)上,小水放水盖(92)和大水放水盖(93)皆以铰接方式固定于小水出水管(94)上,小水拉绳(96)的一端系于小水放水盖(92)上,另一端系于横拉杆(91)上,大水拉绳(97)的一端系于大水放水盖(93)上,另一端系于横拉杆(91)上,套管(90)、小水出水管(94)及大水出水管(95)皆固定于水箱(B)上,可转动辅助拨杆(98)通过其转轴(981)固定于主体(A)上。
由图4示,在踏板式执行机构中,小水踏板(60)和执行臂(61)皆以铰链方式与“U”形关节槽(62)铰接,小水踏板(60)通过转轴(601)固定于主体(A)上。
由图4示,在按钮式执行机构中,“L”形可转动拨杆(72)的“L”形端位于踏板式执行机构中执行臂(61)下方,另一端位于蘑菇形按钮(70)的下方,“L”形可转动拨杆(72)通过转轴(721)固定于主体(A)上,蘑菇形按钮(70)通过支架(701)固定于主体(A)上。
由图4示,在自动执行机构中,“T”形可转动拨杆(82)位于拨针(80)的下方,拨针(80)固定于主轴(1)上,“T”形可转动拨杆(82)通过其转轴(821)固定于主体(A)上。
由图6示,“J”形挂钩(37)、执行转杆(27)、配重块(40)、坐垫(0)及拨针(80),皆固定于主轴(1)上,并皆与主轴(1)同心转动。
由图10(a)示,在用脚踏下踏板(20)至止挡杆(25)的过程中,踏板(20)通过推杆(21)首先推动转杆(22)转动,转杆(22)的转动又通过“L”形拉杆(23)再拉动执行转杆(27)转动,执行转杆(27)的转动又通过主轴(1)最终带动坐垫(0)转动落下至蹲坑(A0)上方一定位置。
由图10(a)示,在用脚踏下踏板(20)至止挡杆(25)的过程中,执行转杆(27)的转动通过主轴(1)同时也带动了“J”形挂钩(37)和配重块(40)的转动,使得固定于主轴(1)上的各组成初始平衡被打破。在上述过程中,“J”形挂钩(37)的转动首先推动“J”形锁钩(32)转动上升,当挂钩(37)停止转动上升时,挂钩(37)与锁钩(32)也完全分离,在二者分离后瞬间,锁钩(3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迅速转动下降,并与挂钩(37)相互咬合而锁扣住挂钩(37),如图10(b)示,使得挂钩(37)不能反方向转动,使得脚移开踏板(20)后,在配重块(40)的重力作用下,坐垫(0)也不能转动升起。
如图11(a)示,当使用者坐上坐垫(0)后,坐垫(0)在压力下转动下落至水平状态。在此过程中,坐垫(0)的转动通过主轴(1)又带动执行转杆(27)、配重块(40)和“J”形挂钩(37)的继续转动,而“J”形挂钩(37)的继续转动又通过阻尼导杆(31)推动“J”形锁钩(32)再次转动上升,最后当坐垫(0)落下至水平状态时,“J”形挂钩(37)与“J”形锁钩(32)也已完全分离,自锁状态被解除,如图11(b)示。当使用者站起离开坐垫(0)后,主轴(1)在配重块(40)的重力作用下反方向转动,主轴(1)的反方向转动继而带动“J”形挂钩(37)及坐垫(0)同向转动,直至坐垫(0)转动升起至竖起状态,而在“J”形挂钩(37)随主轴(1)同向转动的过程中,“J”形锁钩(32)在自身重力和阻尼导杆(31)产生的阻力共同作用下以慢于“J”形挂钩(37)转动离开的速度转动下降,直至初始状态。
由图12示,在坐垫(0)由竖起状态转动下落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拨针(80)通过主轴(1)也随之同向转动。在此过程中,拨针(80)拨动“T”形可转动拨杆(82)转动,当二者分离后,“T”形可转动拨杆(82)迅速恢复至其初始状态。
在坐垫(0)转动上升至竖起状态的过程中,拨针(80)也随主轴(1)同向转动。在此过程中,拨针(80)拨动“T”形可转动拨杆(82)转动,“T”形可转动拨杆(82)的转动又推动可转动辅助拨杆(98)转动,可转动辅助拨杆(98)的转动又带动竖拉杆(99)下移,最后,竖拉杆(99)的下移通过横拉杆(91)、小水拉绳(96)、大水拉绳(97),先后拉开小水放水盖(92)和大水放水盖(93),水先后从小水出水管(94)和大水出水管(95)流出,完成便后自动冲放水。当拨针(80)与“T”形可转动拨杆(82)分离后,可转动拨杆(82)及可转动辅助拨杆(98)恢复至初始状态,同时小水放水盖(92)、大水放水盖(9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恢复至初始状态。
由图4示,蹲便后用脚后跟按下蘑菇形按钮(70),蘑菇形按钮(70)首先使得“L”形可转动拨杆(72)转动,可转动拨杆(72)的转动继而推动执行臂(61)上移,执行臂(61)的上移又推动可转动辅助拨杆(98)转动,而可转动辅助拨杆(98)的转动又带动竖拉杆(99)下移,继而先后拉开小水放水盖(92)和大水放水盖(93),完成蹲便后放水。在男士小便后,用脚踏下小水踏板(60)至止挡杆(63)的过程中,踏板(60)的转动通过“U”形关节槽(62)将执行臂(61)上移,继而通过可转动辅助拨杆(98)、竖拉杆(99)、横拉杆(91),将小水放水盖(92)拉起打开,完成小便后的冲放水。
如图13示,在掀放坐垫系统中,当坐垫自动掀起机构采用复位弹簧时,坐垫自动掀起机构由复位弹簧(42)和导杆(41)组成,复位弹簧(42)的一端固定于主体(A)上,另一端绕过导杆(41)固定于执行转杆(27)上,导杆(41)固定于主体(A)上。

Claims (1)

1.一种蹲坐两用便器,由主体和水箱两个模块组合而成,在蹲坐两用便器的一侧内安装有掀放坐垫系统,该系统由坐垫落下机构、坐垫自锁机构、坐垫自动掀起机构组成,在蹲坐两用便器的另一侧内安装有冲放水系统,该系统由冲放水完成机构、踏板式执行机构、按钮式执行机构、自动执行机构组成,其结构特征是:
坐垫落下机构由踏板、推杆、转杆、拉杆、执行转杆和主轴组成,推杆的一端与踏板铰接,另一端与转杆铰接,拉杆的一端与执行转杆铰接,另一端与转杆铰接,踏板及转杆皆通过转轴固定于主体上,执行转杆固定于主轴上;
坐垫自锁机构由“J”形挂钩、“J”形锁钩、阻尼导杆及支架组成,“J”形锁钩和阻尼导杆皆通过各自的转轴并行地固定于支架上,“J”形挂钩固定于主轴上;
坐垫自动掀起机构为配重块或者复位弹簧;
踏板式执行机构由小水踏板、执行臂及“U”形关节槽组成,小水踏板和执行臂皆以铰接方式与“U”形关节槽相连,小水踏板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
按钮式执行机构由按钮和可转动拨杆组成,可转动拨杆的一端置于踏板式执行机构中执行臂的下方,另一端置于按钮的下方,可转动拨杆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按钮通过其支架固定于主体上;
自动执行机构由拨针和“T”形可转动拨杆组成,“T”形可转动拨杆位于拨针的下方,拨针固定于主轴上,“T”形可转动拨杆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
冲放水完成机构由套管、竖拉杆、横拉杆、小水放水盖、大水放水盖、小水出水管、大水出水管、小水拉绳、大水拉绳及可转动辅助拨杆组成,穿过套管内部的竖拉杆,一端与横拉杆连接,另一端与可转动辅助拨杆的一端连接,而可转动辅助拨杆的另一端位于踏板式执行机构中执行臂及自动执行机构中“T”形可转动拨杆的上方,横拉杆在其中部位置以铰接方式固定于小水出水管上,小水放水盖和大水放水盖皆以铰接方式固定于小水出水管上,小水拉绳的一端系于小水放水盖上,另一端系于横拉杆上,大水拉绳的一端系于大水放水盖上,另一端系于横拉杆上,套管、小水出水管及大水出水管皆固定于水箱上,可转动辅助拨杆通过其转轴固定于主体上。 
CN2010201170789U 2010-02-24 2010-02-24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30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0789U CN201730179U (zh) 2010-02-24 2010-02-24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0789U CN201730179U (zh) 2010-02-24 2010-02-24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30179U true CN201730179U (zh) 2011-02-02

Family

ID=43521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7078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30179U (zh) 2010-02-24 2010-02-24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301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274B (zh) * 2010-02-24 2012-05-23 周晓华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108143341A (zh) * 2017-12-20 2018-06-12 佛山市洛克威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111608238A (zh) * 2020-06-04 2020-09-01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座便器双位排水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274B (zh) * 2010-02-24 2012-05-23 周晓华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108143341A (zh) * 2017-12-20 2018-06-12 佛山市洛克威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111608238A (zh) * 2020-06-04 2020-09-01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座便器双位排水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4589A (zh) 一种带有升降式脚踏板的防溅马桶
CN201730179U (zh)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204715498U (zh) 一种小便池
CN110123187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蹲厕装置
CN102162274B (zh)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205975884U (zh) 仿生坐便器
CN201433450Y (zh) 重力踏板式自动冲水便池
CN101349069A (zh) 一种自动冲洗节水马桶
CN109424028A (zh) 一种蹲坐两用便器
CN106245729A (zh) 一种马桶
CN102406483A (zh) 座便器脚控装置
CN201588285U (zh) 一种多功能坐便器
CN201258527Y (zh) 自动抽水马桶
CN201292561Y (zh) 自动冲洗节水马桶
CN108261132A (zh) 一种蹲坐可切换式马桶
CN201512843U (zh) 利用人体的重力提升废水冲厕装置
CN205171621U (zh) 带防溅水浮球的抽水马桶
CN210354526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蹲厕装置
CN200940285Y (zh) 坐便器用踩踏连杆式冲水控制装置
CN202235127U (zh) 脚踏式马桶盖的启闭装置
CN201236380Y (zh) 节水型翻转式座便器、蹲便器
CN2447421Y (zh) 踩踏式抽水马桶
CN216754330U (zh) 一种新型坐便器
CN201502093U (zh) 自动升降坐便器
CN201939249U (zh) 节水座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