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7951U -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7951U
CN201707951U CN2009201617520U CN200920161752U CN201707951U CN 201707951 U CN201707951 U CN 201707951U CN 2009201617520 U CN2009201617520 U CN 2009201617520U CN 200920161752 U CN200920161752 U CN 200920161752U CN 201707951 U CN201707951 U CN 20170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sin
composite core
flexible laye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17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TAI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TAI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TAI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17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7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79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包括内层、柔韧层,所述内层由纤维与热固性树脂材料复合而成,所述柔韧层包括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所述膨体纱与热固性树脂复合形成所述柔韧层;所述柔韧层包含富树脂层,所述柔韧层的热固性树脂沿截面径向方向逐渐增多,由此形成所述富树脂层;所述内层与柔韧层采用同一热固性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柔韧层可以增加复合材料芯的柔性,有效防止复合芯弯曲时纤维的断裂,并保护内层不受日晒雨淋和磨损的影响。富树脂层提高复合芯的耐磨性能,在架设电缆时有效保护增强纤维不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加复合芯的绝缘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该复合材料芯的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远距离电缆架设及传输方面,电缆的承重部件多采用钢芯。而采用钢芯作为承重部件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如:易受热膨胀致使电缆下垂,钢芯自身柔性差,且重量较大,导致输电塔和电线杆的结构需要相应加强。 
为了解决钢芯作为承重部件存在的诸多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复合材料芯的方案。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和树脂材料进行复合而成。不仅重量相比钢芯大大减轻,且具有极低的膨胀系数,在电缆温度升高时基本不增加电缆的下垂。拉伸强度较钢芯有显著提高。目前已开始使用。但其仍存在问题,由于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树脂材料进行复合,结构为内芯和外芯,有的结构还分为内芯、中间层和外芯。当复合芯在生产、运输、施工时会发生弯曲,弯曲时复合芯外层纤维受拉,纤维产生应变,并随复合芯截面增大外层纤维会产生更大的应力和应变,当纤维应变大于纤维断裂延伸率时,纤维发生断裂。 
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12月17日公布的、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10870.4、名称为“碳纤维复合加强芯线缆”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文本中,其包括内芯和外芯。内芯包含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外芯包含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相对于传统钢芯材料,本发明强度高、使用范围广、加工容易。在该专利申请的方案中,加强芯分为内芯和外芯,内芯的复合材料中采用碳纤维,外芯的复合材料中采用玻璃纤维,当复合芯 在生产、运输、施工时会发生弯曲,弯曲时复合芯外层纤维受拉,纤维产生应变,并随复合芯截面的增大,外层纤维会产生更大的应力和应变,当纤维应变大于纤维断裂延伸率时,纤维发生断裂。所以只能制做小直径的复合芯。 
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1月14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03809284.0、名称为“铝导体复合芯增强电缆以及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中,ACCC电缆具有由至少一层铝导体围绕的复合材料芯。该复合材料芯包括内芯和外芯。在该专利申请方案中,同样存在在复合芯弯曲时外层纤维产生应力应变和纤维断裂的问题。所以也只能制做小直径的复合芯.对于制做直径大于10mm的复合芯只能分段制做,之后再复合,不能一体成型,由于张力不匀势必影响强度。 
同时,除了上述提到的缺点外,现有复合芯还存在一个问题是,复合芯的耐磨性和抗老化较差。由于复合芯的外芯裸露在外,日晒雨淋以及安装铺设过程中的磨损都会造成外芯的损坏,缩短了外芯的使用寿命。给使用带来影响。 
为了解决内芯、外芯的防护问题,现有复合芯在外芯外设置保护膜的方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1月17日公布的、专利申请号为200480038529.7、名称为“铝导体复合材料芯增强电缆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ACCC电缆具有由外芯部膜和至少一层铝导体围绕的复合材料芯。该复合材料芯包括一种或多种基体材料中的多根纤维,该纤维来自至少一种纤维类型。在该专利方案中,在其说明书第9页第2段提到具有保护性涂层或膜305围绕复合材料芯303。这里保护性涂层或膜305起到保护、防磨损的性能。但其仅为一层膜结构,易破损且耐久性较差,而且是涂敷于外芯上的,实际应用中容易脱落,导致局部裸露,不能完全包裹的情况,影响复合芯的使用寿命。在其权利要求5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外部膜选自Kapton、Teflon、Tefzel、Tedlar、Mylar、Melonix、Tednex、PEN和PET等材料。由于是膜结构,导致电缆在实际铺设时,保 护膜极易磨损或破损,另外,保护膜在实际应用中容易脱落,导致局部没有完全包裹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在内芯外设有柔韧层,大大提高复合芯的柔韧性,可以制成比现有复合芯更大截面积的复合芯。另外,柔韧层中包含的富树脂层结构,有效加强复合芯的耐磨性、耐久性,保护外芯不受磨损、日晒雨淋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应用该复合材料芯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包括内层、柔韧层,所述内层由纤维与热固性树脂材料复合而成,所述柔韧层包括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所述膨体纱与热固性树脂复合形成所述柔韧层;所述柔韧层包含富树脂层,所述柔韧层的热固性树脂沿截面径向方向逐渐增多,由此形成所述富树脂层;所述内层与柔韧层采用同一热固性树脂材料,一体成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富树脂层位于柔韧层的外表面,所述富树脂层包含高分子材料毡,所述高分子材料毡包覆在膨体纱外面; 
所述内层中的纤维选自: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玻璃纤维其拉伸强度小于3500MPa、弹性模量在40GPa~100GPa之间,所述玄武岩纤维其拉伸强度在2500~5000MPa、弹性模量在70GPa~200GPa之间,所述芳纶纤维其拉伸强度在2000~4000MPa、弹性模量在50GPa~200GPa之间,所述碳纤维其拉伸强度在3000MPa~7000MPa之间、弹性模量在150GPa~300GPa之间; 
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 
所述柔韧层的截面厚度为0.3mm~2.5mm; 
所述富树脂层的截面厚度为0.05mm~0.2mm; 
所述内层中所含的所述纤维占所述内层总重量的50%~90%,所述柔韧层中所含的所述膨体纱占所述柔韧层总重量的5%~60%;所述富树脂层中所含的热固性树脂材料占所述富树脂层总重量的80%~100%; 
所述柔韧层还包括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芳纶纤维,所述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芳纶纤维与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复合形成所述柔韧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复合材料芯的电缆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复合材料芯包括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包括内层、柔韧层,所述内层由纤维与热固性树脂材料复合而成,所述柔韧层包括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所述膨体纱与热固性树脂复合形成所述柔韧层;所述柔韧层包含富树脂层,所述柔韧层的热固性树脂沿截面径向方向逐渐增多,由此形成所述富树脂层;所述内层与柔韧层采用同一热固性树脂材料,一体成形,所述柔韧层的外表面至少绞绕有一层软铝线。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材料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材料芯分为内层和柔韧层,柔韧层又含有富树脂层。内层主要贡献复合芯的拉伸强度;柔韧层主要增加复合芯的柔韧性,并使复合芯绝缘;柔韧层中的富树脂层则起着表面耐磨、耐雨水冲刷和增加抗老化的作用。柔韧层主要由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复合而成,膨体纱在柔韧层中有些呈蓬松弯曲状态,有些分段呈弯曲状态,由于这些纱的弯曲完全能抵消复合芯在弯曲时外层纱产生的应变,从而使复合芯能较易弯曲,即使在复合芯的截面较大时也能满足弯曲半径的要求,而不会因弯曲较大,应力、应变增加而导致复合芯的断裂。(2)柔韧层中外表面形成的富树脂层因有较高的树脂含量更进一步提高复合芯的耐磨性能,在输电 电缆制作和施工时有效的保护增强纤维不磨损,即使表面磨损也不会损坏受力纤维。(3)柔韧层具有较高的树脂含量,而形成的富树脂层树脂含量更是达到80%以上,这些因素能使复合芯更耐腐蚀,更耐雨水冲刷,更抗老化,更好的保护好增强纤维,延长使用寿命。这柔韧层由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复合而成,并在外表面形成富树脂层,其强度和坚固性方面较现有的保护膜而言有大幅提升。可以保护好复合材料芯不受日晒雨林以及磨损的影响。(4)富树脂层进一步提高了复合芯的绝缘程度,提高复合芯的使用寿命。(5)柔韧层、富树脂层与内层采用同一热固性树脂材料复合,一体成形,没有分层,不存在脱落的问题。与现有采用保护涂层或膜的方案相比,不仅耐磨损、防雨淋日晒性能好,而且强度高,耐久性长,对复合材料芯起到很好的保护,大大延长复合材料芯的使用寿命。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复合材料芯的电缆的有益效果为:复合材料芯中柔韧层的设计使复合芯的柔性进一步提升,在生产大截面复合芯方面也能满足复合芯和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一是能提高电缆的柔性,从而提高其操作性;二是能生产大截面的电缆,增加输电容量。另外,柔韧层和富树脂层的设置使电缆铺设时产生的弯曲、拉伸不会造成复合材料芯纤维的断裂,表面耐磨层也不会脱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出内层、柔韧层、富树脂层的结构; 
图2为图1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复合材料芯的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出内层、柔韧层、富树脂层、以及软铝线的结构; 
图4为图3的截面图,示出绞绕一层软铝线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包括内层1、柔韧层2,所述内层1由纤维与热固性树脂材料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2包括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所述膨体纱与热固性树脂复合形成所述柔韧层;所述柔韧层2包含富树脂层21,所述柔韧层2的热固性树脂沿截面径向方向逐渐增多,由此形成所述富树脂层21。这里所述的沿截面径向方向逐渐增多是指柔韧层2中的热固性树脂的分布状况是沿截面径向方向由少到多,直至柔韧层2的外侧其含量达到最大,从而在柔韧层2的外侧形成树脂含量最多的区域即富树脂层21。所述内层1与柔韧层2采用同一热固性树脂材料,一体成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富树脂层21位于柔韧层2的外表面,所述富树脂层21包含高分子材料毡,所述高分子材料毡包覆在膨体纱外面。 
在本实施例中,内层1主要贡献复合芯的拉伸强度;柔韧层2主要增加复合芯的柔韧性,并使复合芯绝缘;柔韧层2中的富树脂层21则起着表面耐磨、耐雨水冲刷和增加抗老化的作用。柔韧层2主要由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复合而成,膨体纱在柔韧层中有些呈蓬松弯曲状态,有些分段呈弯曲状态,由于这些纱的弯曲完全能抵消复合芯在弯曲时外层纱产生的应变,从而使复合芯能较易弯曲,即使在复合芯的截面较大时也能满足弯曲半径的要求,而不会因弯曲较大应力、应变增加而导致复合芯的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层1中的纤维选自: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玻璃纤维其拉伸强度小于3500MPa、弹性模量在40GPa~100GPa之间,所述玄武岩纤维其拉伸强度在2500~5000MPa、弹性模量在70GPa~200GPa之间,所述芳纶纤维其拉伸强度在2000~4000MPa、弹性模量在50GPa~200GPa之间,所述碳纤维其拉伸强度在3000MPa~7000MPa之间、弹性模量在150GPa~300GPa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柔韧层2中的所述膨体纱包括玄武岩膨体纱和玻璃纤维膨体纱,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高分子材料毡为聚酯毡。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柔韧层2的截面厚度为0.3mm~2.5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富树脂层21的截面厚度为0.05mm~0.2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层1中所含的所述纤维占所述内层1总重量的50%~90%,所述柔韧层2中所含的所述膨体纱占所述柔韧层2总重量的5%~60%;所述富树脂层21中所含的热固性树脂材料占所述富树脂层21总重量的80%~100%。 
柔韧层2中外表面形成的富树脂21层因有较高的树脂含量更进一步提高复合芯的耐磨性能,在输电电缆制作和施工时有效的保护增强纤维不磨损,即使表面磨损也不会损坏受力纤维。柔韧层2具有较高的树脂含量,而形成的富树脂层21树脂含量更是达到80%以上,这些因素能使复合芯更耐腐蚀,更耐雨水冲刷,更抗老化,更好的保护好增强纤维,延长使用寿命。其强度和坚固性方面较现有的保护膜而言有大幅提升。可以很好的防护复合材料芯不受日晒雨林以及磨损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柔韧层还包括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芳纶纤维,所述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芳纶纤维与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复合形成所述柔韧层。 
复合材料在户外使用时,对其寿命影响最大的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雨水的冲刷,把树脂基体材料冲刷掉,纤维外露,复合材料性能大大降低,二是太阳的紫外光照射,树脂老化,复合材料性能降低, 
富树脂层21的存在,更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芯的耐磨性能,在输电电缆制作和施工时有效的保护纤维不受磨损。使复合材料芯更耐腐蚀,更耐雨水冲刷,更好的保护增强纤维,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富树脂层21进 一步增加了复合芯的绝缘程度,提高复合芯的使用寿命。在富树脂层21中,热固性树脂材料所占所述富树脂层21总重量比重在80%~100%的范围内逐渐增大时,耐雨水冲刷和耐老化性能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柔韧层2的表面硬度不小于巴氏硬度50。以使柔韧层2可以很好的保护内层1不受日晒雨林以及磨损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复合材料芯分为内层1、柔韧层层2。由于柔韧层2主要由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复合而成,膨体纱在柔韧层中有些呈蓬松弯曲状态,有些分段呈弯曲状态,由于这些纱的弯曲完全能抵消复合芯在弯曲时外层纱产生的应变,从而使复合芯能较易弯曲,即使在复合芯的截面较大时也能满足弯曲半径的要求,而不会因弯曲较大,应力、应变增加而导致复合芯的断裂。另外,柔韧层2、富树脂层21与内层1采用同一热固性树脂材料复合为一体结构,一体成形,没有分层,与现有采用保护涂层或膜的方案相比,不仅耐磨损、防雨淋日晒性能好,而且强度高,耐久性长,对复合材料芯起到很好的保护,大大延长复合材料芯的使用寿命。 
在基于上述的实施例制备复合材料芯时,纤维可以从下列选择,例如包括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凯芙拉纤维、芳纶纤维、液晶纤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碳纳米纤维、HM和HS沥青为基纤维、钢纤维、陶瓷纤维和硼纤维、碳化硅纤维、石英纤维;纤维织物可以选自玻纤毡、玻纤布或带、聚酯毡。本实用新型并不仅局限于这些纤维、织物、及毡,满足本发明物理特征的其他纤维及织物、毡也可使用。 
根据复合材料芯的横截面及强度要求及所用材料物理特性设计内层、柔韧层的横截面积,根据内层柔韧层的各自比重及预计纤维含量要求计算出所用纱束数。根据导线运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固性树脂,根据树脂的柔韧性、断裂延伸率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指标来选择。一般情况下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于导线运行使用温度20~30℃即可。 通常情况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改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与环氧树脂混合体。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这些热固性树脂。根据导线运行使用温度要求优选用环氧树脂及改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采用酸酐类固化,促进剂采用咪睉类促进。 
下面给出复合材料芯的几个实施例以供参考。 
实施例一:内层1截面积约44平方毫米、柔韧层2截面积约26平方毫米。内层1选用12K的碳纤维58根,纤维直径为7微米;柔韧层2选用1200Tex的E玻璃纤维膨体纱16根,聚酯毡16mm宽二片,单重24克/平方米;热固性树脂选用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约125℃,用酸酐作固化剂,咪睉作促进剂。用此配比选材用以制造外径为9.5mm的复合材料芯,拉伸强度1850MPa,内层1碳纤维含量大约70%,柔韧层截面厚度约1mm,膨体纱含量大约45%,表面约0.2mm截面厚度为富树脂层21,富树脂层21树脂含量大约占到富树脂层21总重量的95%,经四级加热固化。输电线运行温度达到100℃。 
实施例二:内层1截面积约74平方毫米、柔韧层2截面积约52平方毫米、柔韧层截面厚度约1.5mm。内层1选用16K碳纤维60根,纤维直径为7微米,外加800Tex的S玻璃纤维50根,纤维直径11微米;柔韧层2选用1200Tex的E玻璃纤维膨体纱18根,外加2400TexE玻璃纤维14根;热固性树脂选用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0℃,用酸酐作固化剂,咪睉作促进剂。用此配比选材用以制造外径为12.7mm的复合材料芯,拉伸强度1450MPa,内层纤维含量大约78%,柔韧层中膨体纱含量大约23%、纤维和膨体纱合计含量大约58%,表面0.15mm截面厚度为富树脂层21,富树脂层21树脂含量大约占富树脂层21总重量的85%,经四级加热固化。输电线运行温度达到130℃。 
实施例三:内层1截面积约44平方毫米、柔韧层2截面积约26平方毫米。内层1选用12K的碳纤维48根,纤维直径为7微米,外加800Tex的玄武岩纤维28根,纤维直径9微米;柔韧层2选用800Tex的玄武岩纤维膨体纱 18根,外加800Tex玄武岩纤维18根,聚酯毡16mm宽二片,单重24克/平方米;热固性树脂选用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约190℃,用酸酐作固化剂,咪睉作促进剂。用此配比选材用以制造外径为9.5mm的复合材料芯,拉伸强度大约1540MPa,内层纤维含量大约78%,柔韧层截面厚度约1mm,柔韧层中膨体纱含量大约27%、膨体纱和纤维合计含量大约60%,表面约0.2mm截面厚度为富树脂层21,富树脂层21树脂含量大约占到富树脂层21总重量的98%,经四级加热固化。输电线运行温度达到160℃。 
实施例四:内层1截面积约109平方毫米、柔韧层2截面积约87平方毫米、柔韧层截面厚度约2mm。内层1选用24K碳纤维50根,纤维直径为7微米,Kevlar49的芳纶纤维37根,纤维直径12微米;柔韧层2选用1200Tex的E玻璃纤维膨体纱18根,外加Kevlar49的芳纶纤维50根,纤维直径12微米;聚酯毡26mm宽二片,单重24克/平方米热固性树脂选用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60℃,用酸酐作固化剂,咪睉作促进剂。用此配比选材用以制造外径为15.8mm的复合材料芯,拉伸强度约1650MPa,内层纤维含量大约65%,柔韧层中膨体纱含量约14%、芳纶纤维和膨体纱合计含量大约58%,表面0.15mm厚为富树脂层21,富树脂层21树脂含量大约占富树脂层21总重量的95%,经四级加热固化。输电线运行温度达到130℃。 
实施例五:内层1截面积约20平方毫米、柔韧层2截面积约11平方毫米。内层1选用12K的碳纤维28根,纤维直径为7微米;柔韧层2选用800Tex的E玻璃纤维膨体纱12根;热固性树脂选用环氧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约240℃,用酸酐作固化剂,咪睉作促进剂。用此配比选材用以制造外径为6.35mm的复合材料芯,拉伸强度大约1750MPa,内层碳纤维含量大约70%,柔韧层截面厚度约0.7mm,膨体纱含量大约50%,表面约0.1mm截面厚度为富树脂层21,富树脂层21树脂含量大约占到富树脂层21总重量的85%,经四级加热固化。输电线运行温度达到200℃。 
在上述5个实施例中,实施例1到4制成的复合材料芯根据需要可以至少绞绕一层铝导体,一般绞绕1~2层电工软铝线,亦可绞绕3至4层软铝 线。实施例5制成的复合材料芯根据需要可以绞绕1~2层电工软铝线。铝导体横截面一般为圆形、梯形。 
除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复合材料芯的实施例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应用上述复合材料芯电缆的实施例。 
如图3、图4所示,为应用上述复合材料芯的电缆。复合材料芯的结构在上述已经详细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柔韧层2的外表面至少绞绕有一层软铝线3。根据实际使用要求,也可绞绕二层软铝线3。 
由于复合材料芯中柔韧层2的设计使复合芯的柔韧度进一步提升,复合芯截面可以加大,相应绞绕的铝导体横截面也可增加,从而相应提高电缆的输电容量。另外,柔韧层2的设置使电缆铺设时产生的弯曲、拉伸不会造成复合材料芯纤维断裂,富树脂层21也不会脱落。从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Claims (9)

1.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包括内层(1)、柔韧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2)包含富树脂层(21),所述柔韧层(2)的热固性树脂沿截面径向方向逐渐增多,由此形成所述富树脂层(21);所述内层(1)与柔韧层(2)采用同一热固性树脂材料,一体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树脂层(21)位于柔韧层(2)的外表面,所述富树脂层(21)包含高分子材料毡,所述高分子材料毡包覆在膨体纱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中的纤维选自: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其拉伸强度小于3500MPa、弹性模量在40GPa~100GPa之间,所述玄武岩纤维其拉伸强度在2500~5000MPa、弹性模量在70GPa~200GPa之间,所述芳纶纤维其拉伸强度在2000~4000MPa、弹性模量在50GPa~200GPa之间,所述碳纤维其拉伸强度在3000MPa~7000MPa之间、弹性模量在150GPa~300GPa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2)的截面厚度为0.3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树脂层(21)的截面厚度为0.05mm~0.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还包括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芳纶纤维,所述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芳纶纤维与膨体纱和热固性树脂复合形成所述柔韧层。
9.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复合材料芯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韧层(2)的外表面至少绞绕有一层软铝线(3)。 
CN2009201617520U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7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7520U CN201707951U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7520U CN201707951U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7951U true CN201707951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175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7951U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795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5234A (zh) * 2011-12-12 2013-06-19 上海上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盾构机用高压软电缆
CN108457269A (zh) * 2018-02-24 2018-08-28 东莞福瑞来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预应力锚索
CN113035416A (zh) * 2021-03-07 2021-06-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低压柔性电缆
CN11424235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轻型简易快装式不停电作业用跳线绝缘子
CN114347502A (zh) * 2022-01-05 2022-04-15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基于膨体纱改性的碳-玻混拉板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5234A (zh) * 2011-12-12 2013-06-19 上海上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盾构机用高压软电缆
CN108457269A (zh) * 2018-02-24 2018-08-28 东莞福瑞来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预应力锚索
CN113035416A (zh) * 2021-03-07 2021-06-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低压柔性电缆
CN114242353A (zh) * 2021-12-27 2022-03-2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轻型简易快装式不停电作业用跳线绝缘子
CN114242353B (zh) * 2021-12-27 2024-05-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轻型简易快装式不停电作业用跳线绝缘子
CN114347502A (zh) * 2022-01-05 2022-04-15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基于膨体纱改性的碳-玻混拉板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9522B2 (en) Aluminum conductor composite core reinforced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2139545B (zh) 铝导体复合材料芯增强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07951U (zh)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电缆
CN105139954B (zh) 一种特高压纤维复合材料骨架架空导线
CN201590283U (zh)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增强电缆
JP3820031B2 (ja)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製素線及びより線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10305450B (zh) 一种架空线路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芯及其制备方法
CN203325558U (zh) 一种混杂纤维复合绳芯增强导线
CN102110491B (zh)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增强电缆
KR101916231B1 (ko) 고용량 송전케이블용 중심인장선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206396535U (zh) 一种耐用的纤维复合增强绳
CN106920581A (zh) 碳纤维绳加强芯铝绞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8651B (zh) 超细超抗弯曲超高强度制导光缆
CN201036070Y (zh) 复合材料型线架空导线
RU2578038C1 (ru) Композитный сердечник для неизолированных проводов воздушных линий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CN106638067B (zh) 一种耐用的纤维复合增强绳及其制作方法
CN206379214U (zh) 一种电梯随行视频电缆
CN110164622A (zh) 一种纤维绳芯铝绞线
CN201838345U (zh) 一种用于增强电缆的复合材料芯及增强电缆
CN202631799U (zh) 一种新型adss通信光缆
CN211507185U (zh) 具有强回弹性能的155级聚酯漆包铜圆线
CN218824822U (zh) 碳纤维光缆加强芯
CN220381341U (zh) 极端气候条件适用高性能阻水48芯adss光缆
CN218621536U (zh) 一种高耐磨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结构
CN208045164U (zh) 一种超柔软高性能电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IANGSU YUANSHENG COMPOSITES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JIANGSU JIATAI TECHNOLOGICAL MATERIAL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33 No.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Fengting Avenue

Patentee after: Top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33 No. 2151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Fengting Avenu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atai Technology Material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