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7747U -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7747U
CN201707747U CN2010201148198U CN201020114819U CN201707747U CN 201707747 U CN201707747 U CN 201707747U CN 2010201148198 U CN2010201148198 U CN 2010201148198U CN 201020114819 U CN201020114819 U CN 201020114819U CN 201707747 U CN201707747 U CN 201707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equipment
transceiver
open
in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48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屹
周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YIA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YIA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YIA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YIA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148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7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7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77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不易受到磁场干扰的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上述设备包括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设置于开合机构上的收发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的检测器,以及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检测器在检测到所述收发器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指示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上述系统包括上述入侵报警设备和警情处理设备。可以看出,入侵报警设备主要由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收发器,检测器以及报警器组成,检测器在检测到收发器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指示报警器进行报警。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入侵报警设备未利用部件是否被磁化而导致吸合或分离来达到是否报警的目的,因此其不易受到磁场干扰。

Description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背景技术
安防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和警情处理设备组成,大型的无线安防报警系统则主要由前端发射设备、警情处理设备和警报监控中心组成。在发生警情时,前端设备进行报警(比如向警情处理设备发送报警信号),警情处理设备则对前端设备的报警进行警情处理,例如自动拨打预设号码或与警报监控中心通讯等等。 
上述前端设备也可称为报警探测设备,具体可为安装于门、窗、抽屉、文件柜等开合机构上的入侵报警设备、吸顶式热感探测器、煤气泄漏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等。其中,入侵报警设备一般由磁体和干簧管开关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也即开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干簧管中的2个金属片被磁化后相互吸引至贴合,此时处于不报警状态。而当磁体远离干簧管后(也即开合机构的活动部作远离固定部的运动时),干簧管中的2个金属片会因磁性消失而彼此分离,此时即进行报警。这种入侵报警设备极易因磁体受到磁场的干扰而发生误报警或漏报警现象:例如,在遇到其他的磁场靠近时(如磁铁或大功率电器设备产生的磁场),入侵报警设备中磁体的磁性会暂时增强或减弱乃至消除,从而导致干簧管中的2个金属片无法正常分离或相互吸引至贴合,并进而引发漏报警或误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不易受到磁场干扰的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入侵报警设备,包括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设置于开合机构上的收发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的检测器,以及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检测器在检测到所述收发器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指示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优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所述收发器发送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时间间隔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收发器。 
优选的,所述收发器包括发送器和与所述发送器相对应的接收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中任意一个上设置发送器,另一个设置有接收器,或者,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中任意一个上设置有发送器和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开合机构具体为门,所述固定部具体为门框,所述活动部具体为门板;或者, 
所述开合机构具体为窗,所述固定部具体为窗框,所述活动部具体为窗户。 
一种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入侵报警设备和与所述入侵报警设备相连接的警情处理器,所述警情处理器在所述报警器报警时进行警情处理。 
一种开合系统,所述开合系统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系统还安装有上述的入侵报警设备。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入侵报警设备主要由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收发器,检测器以及报警器组成,检测器在检测到收发器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指示报警器进行报警。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入侵报警设备未利用部件是否被磁化而导致吸合或分离来达到是否报警的目的,因此其不易受到磁场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侵报警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侵报警设备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侵报警设备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安装位置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安装位置又一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另一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入侵报警设备一般由磁体和干簧管开关电路组成,利用干簧管中的金属片是否被磁化而导致吸合或分离来达到是否报警的目的。这种入侵报警设备在遇到其他的磁场靠近时(如磁铁或大功率电器设备产生的磁场),其磁体的磁性会暂时增强或减弱乃至消除,从而导致干簧管中的金属片无法正常分离或相互吸引至贴合,容易发生误报警。尤其是,当入侵者了解其实现原理后,可首先利用磁性金属探测仪确定入侵报警设备的位置,然后使用 磁力超强的磁铁置于该入侵报警设备附近,这样当开合机构被打开时,尽管磁体已经远离干簧管,但上述超强磁铁可替代磁体使干簧管中的金属片仍然相互吸引而保持贴合状态,这样就不会触发报警,造成严重的漏报警事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不易受到磁场干扰的入侵报警设备。 
图1示出了上述入侵报警设备101的一种结构,包括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且设置于开合机构(图1中未示出)上的收发器102,与收发器102相连接的检测器103,以及与检测器103相连接的报警器104,检测器103在检测到收发器102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指示报警器104进行报警。 
检测器103和/或报警器104可设置在开合机构上,也可设置于其他地方,与收发器102采用无线方式进行通讯。例如,可将收发器102、检测器103和报警器104设计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置于入侵报警设备101的外壳内;也可以将入侵报警设备101设计为包括配套的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其中,无线发射器主要由收发器102和检测器103组成,其方式可为收发器102和检测器103被设计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无线接收器主要由报警器104组成,检测器103与报警器104采用无线方式通讯。另外,出于保护收发器102防止其被恶意破坏的目的,收发器102可置于开合机构内部,在开合机构外部需留出发射口和接收口,以实现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收发。 
可以看出,入侵报警设备主要由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收发器,检测器以及报警器组成,检测器在检测到收发器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指示报警器进行报警。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入侵报警设备未利用部件是否被磁化而导致吸合或分离来达到是否报警的目的,因此其不易受到磁场干扰。 
上述收发器对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收、发可为不间断的,当然,为了节省电力,也可将其设计为间隔预定时间进行收、发。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可使用控制器对上述收发器发送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时间间隔进行控制,以达到不间断或间隔预定时间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目的。此外,还可根据季节、昼夜以及不同应用场景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例如,控制器控制收发器在无人的白天,以及在有人的夜晚以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电磁波或机械波的发送。在具体实现时,可采用波动开关来实现控制器的功能,使收发器 每隔一定时间工作一次(如50m秒、300m秒、2秒等),其它时间收发器则处于休眠状态,以大幅降低耗电。 
开合机构一般包括固定部和相对于固定部运动的活动部。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收发器可设置在固定部和活动部中的任意一个上。 
参见图2,上述收发器102可包括发送器201和与该发送器201相对应的接收器202。开合机构的固定部和活动部中的任意一个上可设置发送器201,而另一个上则设置接收器202,或者,固定部和活动部中的任意一个上同时设置发送器201和接收器202。另外,发送器201、接收器202和上述控制器可同时使用,在具体实施时,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作灵活设计。 
在进行设计时,可将开合机构的固定部和活动部处于的某一状态设置为不报警状态,并设置在此状态下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状态为原始状态(即不报警状态)。例如,将开合机构关闭时固定部和活动部所处的状态设置为原始状态,或者相反。而当检测器检测到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状态与原始状态相比发生改变时,认为其处于异常状态,检测器即指示报警器进行报警。在具体实现时,报警器可采用警示灯闪烁或蜂鸣器报警的方式进行报警,也可警示灯与蜂鸣器同时使用,或者以向其他设备发送报警信号的方式进行报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磁波按照频率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而上述机械波可为声波(尤其是超声波)。对于光波而言,还可分为普通光和激光。与普通光相比,激光具有单色性好、亮度高、方向性强和相干性强等特点。激光一般为可见光,根据波长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当然也可以是不可见光。收发器或发送器可采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光(LD)、红外线发射二极管等产生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无论是电磁波还是机械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遮挡物时均会发生反射,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入侵报警设备可依据电磁波或机械波的反射原理来实现报警。例如,可将收发器能接收到反射回的电磁波或机械波的状态设置为不报警状态,而将收发器无法接收到反射回的电磁波或机械波的状态设置为异常状态,反之亦然。当然,也可根据反射回的电磁波或机械波的其它指标进行设置,比如,设计成当反射回的电磁波或机械波的强度在符合某一条件时 为原始状态,而当其不符合该条件时为异常状态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只要对收发器接收或收发状态进行预设,保证其在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报警器可进行报警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无线电波、微波以及声波(尤其是超声波)而言,还可将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发、收一回的时间间隔作为依据进行报警。例如,假设开合机构处于不报警状态(关闭)时,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发、收一次超声波的时间间隔为5ms,而在开合机构被打开的过程中,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发、收一次超声波的时间间隔可能变长或变短,当该时间间隔超出预定范围或落入预定范围内时,即可进行报警。 
下面将以更具体的例子对入侵报警设备进行介绍。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入侵报警设备300由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301、检测电路302和报警器303组成,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301又由发射管、接收管和相关电路等组成。发射管可用于发射红外线,接收管则用于接收红外线,检测电路302可根据接收管接收到的红外线是否发生异常而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可用于指示报警器303是否进行报警。 
上述电信号可为开关信号,在开合机构处于不报警状态时,检测电路302不向报警器303发送开关信号,而当开合机构处于异常状态、接收管接收红外线发生异常时,检测电路302向报警器303发送开关信号,指示报警器303进行报警。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检测电路302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由光电传感器加以实现。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等。它首先把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301接收到的红外线的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变化,然后可根据电信号的变化来指示报警器303是否进行报警。 
入侵报警设备多用于门、窗、抽屉、文件柜等。举例来讲,当开合机构具体为门时,上述固定部具体为门框,而上述活动部则具体为门板。当开合机构具体为窗时,上述固定部具体为窗框,而上述活动部则具体为窗户。门 大体还可分为(向)内(以室内所在侧为内)开门、(向)外开门和缩拉/推拉门等。 
下面将以门为应用场景对入侵报警设备加以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入侵报警设备主要由检测电路、报警器和三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组成。 
对于内开门而言,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报警。一种方式为将未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原始状态,而将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异常状态。图4a示出了站在室内所见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与内开门门的关系,三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呈一字型设置在门框402内侧(也即室内侧)的任意位置上,红外线发射方向与关闭的门板403平行,这样当内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因在发射方向上无遮挡物而无法接收到反射回的红外线。当门板403向内打开时,红外线将被门板403遮挡而发生反射,检测电路(图4中未示出)检测到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接收到红外线,指示报警器(图4中未示出)进行报警。另一种方式为将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原始状态,而将未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异常状态。此时,参见图4b,可在门板403上设置挡光片/反光片404,使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挡光片/反光片与三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相对。这样当内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发射的红外线会因在发射方向上有挡光片/反光片404的遮挡而被反射回来。而当门向内开时,门板403转过一定角度后,在红外线发射方向上将无遮挡物,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也将无法接收到反射回的红外线,此时即可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另外,挡光片/反光片404的数量可与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的数量相对应,也可使用面积较大的挡光片/反光片404对多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401发射的红外线进行反射; 
对于外开门而言,则可将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原始状态,而将未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异常状态。图5示出了站在室内所见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503与外开门的关系。一般外开门的门板501的厚度要小于门框502的厚度。这样,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从室内看,门框502在厚度方向上无法被门板501完全遮住,而是露出一块区域504。可在区域504上设置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 503,使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503对着门板501发射红外线。或者在门板501上设置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503,使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503对着区域504发射红外线。这样,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503可接收到被门板501或区域504反射回的红外线,而当门被打开时,门板501转过一定角度后,在红外线发射方向上将无遮挡物,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503也将无法接收到反射回的红外线,此时即可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这种安装方式同样适用于缩拉门,在此不作赘述。 
在采用将未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原始状态,而将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异常状态的这种报警方式时,可设置成当三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全部同时被遮挡(即都接收到红外线)时才触发报警,以避免因爬虫等小动物趴在某一组或某两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上而造成红外线反射,并进而引发误报警现象的出现。可以理解的是,在爬虫不多的应用场所,也可使用较少组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 
而在采用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原始状态,而将未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异常状态的方式进行报警时,可设置成只要有一组或两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处于异常状态即进行报警。以尽可能避免因爬虫等小动物始终趴在某一组或某两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上,而引起的漏报警现象的发生。 
使用将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原始状态,而将未接收到红外线设置为异常状态的这种报警方式时,在入侵报警设备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情况下,对于内开门,参见图6a,可将发送器601和接收器602分别设置于门框603内侧两侧边的相对位置上,或参见图6b,将发送器601和接收器602分别设置于门框603和门板604的相对位置上(这种设置方式同样适用于缩拉门),并保证发送器所发射电磁波或机械波的发射方向与关闭的门板604平行,同样可实现报警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实施例,例如,对收发器进行防尘设计,具体可为对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进行密封处理(在光线发射部位及接收部位采用透明塑料或玻璃的材料,以保证光线可被发射及接收)。 相邻组红外线收发式光电管之间的距离原则上要大于一般爬虫的长度,这样一个爬虫就不会同时遮挡两组光电管等等,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与之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安防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警情处理设备和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任一入侵报警设备。警情处理设备在入侵报警设备报警时进行警情处理,例如自动拨打预设号码或与警报监控中心通讯等等。 
与之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开合系统,该开合系统设置有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开合机构,还安装有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任一入侵报警设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入侵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电磁波或机械波的、设置于开合机构上的收发器,与所述收发器相连接的检测器,以及与所述检测器相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检测器在检测到所述收发器接收或收发发生异常时,指示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收发器发送电磁波或机械波的时间间隔的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收发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包括发送器和与所述发送器相对应的接收器,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中任意一个上设置发送器,另一个设置有接收器,或者,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中任意一个上设置有发送器和接收器。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具体为门,所述固定部具体为门框,所述活动部具体为门板;或者,
所述开合机构具体为窗,所述固定部具体为窗框,所述活动部具体为窗户。
7.一种安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入侵报警设备和与所述入侵报警设备相连接的警情处理器,所述警情处理器在所述报警器报警时进行警情处理。
8.一种开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系统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系统还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入侵报警设备。 
CN2010201148198U 2010-02-10 2010-02-10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7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48198U CN201707747U (zh) 2010-02-10 2010-02-10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48198U CN201707747U (zh) 2010-02-10 2010-02-10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7747U true CN201707747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4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481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7747U (zh) 2010-02-10 2010-02-10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77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4106A (zh) * 2017-07-11 2017-09-26 河北金锁安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系统中滤除虚假警情的报警方法及系统
CN107230306A (zh) * 2016-03-25 2017-10-03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一种分离式报警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306A (zh) * 2016-03-25 2017-10-03 东莞前沿技术研究院 一种分离式报警装置
CN107204106A (zh) * 2017-07-11 2017-09-26 河北金锁安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系统中滤除虚假警情的报警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1215B1 (en) Optical methods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r state of an object
CN104279917A (zh) 智能射网器
CN101777236A (zh) 入侵报警设备、方法、安防报警系统及开合系统
CN205121844U (zh) 一种智能语音报警系统
CN201707747U (zh) 入侵报警设备、安防报警系统和开合系统
US9596029B2 (en) Tandem, visible light and RF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574758A (zh) 一种家居防盗系统
CN102426741A (zh) 防破坏的高可靠对射型报警器及防破坏报警方法
EP3249623B1 (en) Intrusion detecting sensor and method
CN102043147A (zh) 微波传感器
CN204315017U (zh) 激光红外全方位报警器
US10152856B2 (en) Non-lethal weapon fixture and method of defense with a non-lethal weapon
CN204791379U (zh) 一种智能防火报警灯具
CN101067890A (zh) 光电防盗系统
CN101567116A (zh) 一种人体红外自动感应报警灯装置
HRP20130179T1 (hr) Integrirani mehanizam za otkrivanje zapreka i prikaz hoda motoriziranih vrata ili sliäśno
CN204406599U (zh) 一种光电开关烟雾报警器
CN203518825U (zh) 智能射网器
US20090167530A1 (en) Remote public full-time anti-theft system
CN102595677A (zh) 一种基于led的智能传感照明系统
CN202422331U (zh) 防破坏的高可靠对射型报警器
CN206428608U (zh) 一体化道路警示装置
CN201037945Y (zh) 光电防盗系统
CN110610585A (zh) 一种别墅专用外层智能防御系统
CN204832893U (zh) 智慧家居安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