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0287U -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00287U
CN201700287U CN2010202382826U CN201020238282U CN201700287U CN 201700287 U CN201700287 U CN 201700287U CN 2010202382826 U CN2010202382826 U CN 2010202382826U CN 201020238282 U CN201020238282 U CN 201020238282U CN 201700287 U CN201700287 U CN 201700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te
trapping device
shell
lures
killing tr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82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志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ng Cheng Bi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382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00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00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002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顶部开口相适配的封盖,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诱材,在所述壳体的壁上设有可供白蚁通过的进出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更长、适用范围更广、性价比更高;且通过设置片状诱材,既可以作为监测装置使用,又可以在片状诱材之间放置灭白蚁药剂,从而可以作为诱杀装置使用,一举多得。

Description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虫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主要危害房屋建筑、家具、堤坝、古树名木及农作物等,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谈“蚁”色变。它们通过取食树根、原木、树桩、木块和植物枯枝落叶等,为巢群提供稳定而充足的食物。
针对上述白蚁的危害性,人类发明了很多消灭白蚁的方法及装置,例如采用喷洒药物或利用诱杀箱的房屋。药物防治虽然迅速,但常常不能彻底且污染环境;采用诱杀想消灭的方式又比较麻烦。
世界发达国家的白蚁防治,已由单一的化学防治逐步改变为害虫的综合治理(即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作为一种有害生物的管理系统,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与有关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尽可能协调运用适当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把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可接受的经济水平以下,其目的是尽可能利用非化学手段,来防治白蚁的危害。
而我国目前的白蚁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带来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符合我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使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少量出现的“监测装置”,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么检查样本或投放饵料不方便,要么作为诱饵的材质单一,不能做到一种装置可以真正用到各种场所。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毒饵投放更方便、针对性更强、使用面更广的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顶部开口相适配的封盖,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诱材,在所述壳体的壁上设有可供白蚁通过的进出孔。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埋于泥土内,在壳体内诱材的吸引下,土壤中的白蚁被引入装置,检查时一旦发现白蚁入侵,立即在监测诱杀装置的空腔内放入灭白蚁药剂,白蚁取食药剂后,通过交哺作用将药剂传递给巢群的所有个体,最后导致整巢白蚁死亡。
所述诱材为片状诱材,在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供所述诱材抽插的凹槽。
所述诱材有多片,所述凹槽的数量至少与所述诱材的数量相同。
所述诱材与诱材之间留有空腔。由于诱材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非常方便白蚁的活动、便于观察,也便于投放杀白蚁药剂。
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底部为平底。
所述外壳的底部为平底或锥形底。当外壳的底部为锥形底时方便插入土壤。
所述封盖为透明封盖。
在所述封盖上设有可密封的小孔。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更长、适用范围更广、性价比更高;且通过设置片状诱材,既可以作为监测装置使用,又可以在片状诱材之间放置灭白蚁药剂,从而可以作为诱杀装置使用,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封盖2,封盖2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并与壳体1顶部开口相适配,封盖2可以通过凹凸槽或丝扣与壳体1紧密配合,以便于密封;在壳体1内设有诱材3,在壳体1的壁上设有可供白蚁通过的进出孔4。
为便于观察,封盖2可以是对白蚁没有趋避作用的透明封盖,也可以是不透明材质封盖,在不透明封盖上设有可密封的小孔,该小孔可以用来做观察孔或做投料孔。
壳体1材质可以是金属、玻璃、塑料或纤维材料,在壳体1内壁上设有供诱材3抽插的凹槽5。
壳体1包括内壳和外壳,内壳的底部为平底,外壳的底部为平底或锥形底。当外壳的底部为锥形底时方便插入土壤。壳体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六边形、圆形或任意形状,但为了方便加工和使用,方便诱材制作和抽插,优选正方形,或者整个壳体为长方体、横截面为正方形。
诱材3为片状诱材,当诱材3有多片时,凹槽5的数量至少与诱材3的数量相同;插入诱材3时保证诱材3与诱材3之间留有空腔。由于诱材3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非常方便白蚁的活动、便于观察,也便于投放杀白蚁药剂。长期使用后,可以根据白蚁吃食情况更换诱材。诱材质地为纤维材料,可以是长方形的木板、片材,也可以是由木屑压制成的片材,甚至是废纸板,只要是纤维材料均可。同时,诱材的厚度、尺寸等应与壳体中凹槽相配套,方便抽插、取放。为了抽插方便,多条凹槽平行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埋入土壤中,或者将封盖顶端高出地面约2厘米,以便随时观察。待10-20天后,打开封盖或通过观察孔检查装置内是否有白蚁、或诱材是否有被啃食现象。如没有白蚁或未发生啃食现象,饵材等也未发生霉变,则原封不动,覆盖继续监测,如此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白蚁活动现象,即白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或诱材被啃食达到一定程度,则投入杀灭白蚁的药剂,通过让吃食药剂的白蚁中毒并将药剂带回巢穴以杀灭整巢白蚁的目的。当然,需要时也可以更换诱材。
同时,根据白蚁种类的不同,选用不同材质的诱材,可以监测家白蚁、土白蚁等不同种类的白蚁,并使用不同的灭白蚁药剂进行灭杀。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房屋建筑、水库堤坝、园林、竹木经济林、文物古建筑、地下电力电缆等具有白蚁危害的领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与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相适配的封盖(2),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诱材(3),在所述壳体(1)的壁上设有可供白蚁通过的进出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材(3)为片状诱材,在所述壳体(1)内壁上设有供所述诱材(3)抽插的凹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材(3)有多片,所述凹槽(5)的数量至少与所述诱材(3)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材(3)与诱材(3)之间留有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的底部为平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为平底或锥形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为透明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盖(2)上设有可密封的小孔。
CN2010202382826U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0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82826U CN201700287U (zh)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382826U CN201700287U (zh)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00287U true CN201700287U (zh) 2011-01-12

Family

ID=43437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828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00287U (zh)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00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2399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2399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4982399B (zh) * 2015-07-08 2017-11-14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58423U (zh) 一种高效耐用型白蚁智能监测装置
CN202456164U (zh) 白蚁监测装置
CN201700287U (zh) 一种白蚁监测诱杀装置
CN106508996A (zh) 一种温室杀虫烟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58843A (zh) 一种诱捕柠条绿虎天牛的方法
CN101897326B (zh) 白蚁防治系统
CN201403442Y (zh) 白蚁防治系统
CN203913082U (zh) 一种白蚁诱集监测装置
CN102907285A (zh) 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不扩散的综合治理方法
CN109644746A (zh) 一种园林大树白蚁的检测、诱集、灭杀方法
CN105557402A (zh) 一种诱杀防治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方法
CN102017945B (zh) 榆木蠹蛾性诱剂
CN102613156B (zh) 一种环保捕蝇笼
CN104145936A (zh) 林木白蚁毒饵剂的防治方法
CN209594583U (zh) 一种诱杀白蚁的复合装置
CN201700286U (zh) 一种白蚁诱杀监测装置
KR20140043211A (ko) 흰개미 예찰 제어기
CN111990363A (zh) 一种防潮型白蚁监测自动灭杀装置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CN102293221A (zh) 诱杀栗山天牛成虫的专用引诱剂及诱杀剂及其林间应用方法
CN205848438U (zh) 伸缩型土盒式板栗雪片象诱集装置
CN205848421U (zh) 土盒型板栗雪片象诱集器
CN205848439U (zh) 一体式板栗雪片象诱集器
CN205848424U (zh) 泡沫型板栗雪片象诱集器
CN201682915U (zh) 一种园林白蚁监测防控装置
CN104982402A (zh) 一种带有发酵类果蝇捕捉诱杀剂的果蝇诱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6407 Huanghai Five Road, Yangkou Chemical Park,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Gong Cheng Bi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407 Huanghai Five Road, Yangkou Chemical Park,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after: 226407 Huanghai Five Road, Yangkou Chemical Park,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Gong Cheng Bi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407 Huanghai Five Road, Yangkou Chemical Park,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Fine Chemical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