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9187U - Fp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Fpc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9187U
CN201699187U CN2010202411693U CN201020241169U CN201699187U CN 201699187 U CN201699187 U CN 201699187U CN 2010202411693 U CN2010202411693 U CN 2010202411693U CN 201020241169 U CN201020241169 U CN 201020241169U CN 201699187 U CN201699187 U CN 201699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lip
main body
underarm
uppe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411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Teng 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XT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40043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1699187(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XT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XT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411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9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9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91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PC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其中包括:主体、数个并排固定于该主体上的端子、及一个掀盖,该主体具有一个供FFC插接的插入面,各端子的第一端具有触点且朝向该插入面的一侧设置,该掀盖能够翻转地设置于主体上,且位于该主体的与该插入面相对的一侧。借此不会对用户将FFC接入FPC连接器的动作形成阻碍。

Description

FPC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PC连接器,尤指是一种与FFC连接牢固的FPC连接器。
背景技术
FPC连接器Connector为F1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的缩写,中文含义为“柔性印刷连接器”。其作为柔性线路板/排线连接器,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各类民用移动通信设备及各类个人终端设备(如手机、PDA、GPS、MP3/MP4、数码相机、手持式游戏机、各类CD机等)。是实现此类设备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或与外部设备的信号连接或传递,以及设备与电源或信号源的连通等作用,最终实现设备电源/信号的连接。受3G手机和智能手机、超薄型笔记本电脑需求等市场影响,FPC连接器当前发展方向为:低高度、易操作、多功能、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以及标准化规格。
然而,现阶段连接器生产厂家所生产的FPC连接器的结构均为拉杆式和前插前掀式结构。这些结构的连接器在与FFC(柔性软排线)的配合时,插接口均与拉杆或掀盖位于同一侧。如图1及2所示,以前插前掀式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的FPC连接器9,包括塑胶本体90,并排固定于塑胶本体90的端子91,及掀盖92。FFC(柔性软排线)插入至掀盖92下方,并与端子91接触,再盖合掀盖92,借助掀盖92的底面将FFC压紧,而与连接器9形成连接。一般FFC只有一面具有接触区,因此常规的FPC连接器是在插入口的下部设有触点。
然而,由于FFC具有柔性特征,其较容易弯折。如图2所示,当FFC弯折时,FFC表面形成弯曲的拱形,掀盖92受到弯折后FFC弯曲应力的影响而自动将掀盖92掀开。
此种常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客户使用时操作不便,因FFC(柔性软排线)组装于掀盖或拉杆同一侧,故FFC在插接至FPC连接器时会受掀盖或拉杆的空间牵制,以致其不易组装。
2.弯折后的FFC会聚集朝弯折方向相反的应力,此应力存在将掀盖顶开的隐患,因此有可能造成FFC自动滑落。此外,掀盖长期受到FFC弯折后应力的作用,也可能会造成掀盖与塑胶本体之间配合较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掀盖后翻式结构的FPC连接器,使FFC的插入面与掀盖不位于同一侧,即可解决上述用户不易将FFC与FPC连接器组成接,以及FFC存在脱落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FPC连接器,包括:主体、数个端子、及一个掀盖,该主体具有一个供FFC插接的插入面,所述数个端子并排固定于该主体上,所述各端子的第一端设有触点,各该端子的第一端朝向该主体的插入面,其中,该掀盖设置于主体上,且与该插入面不在同一侧,而是位于该主体与该插入面相对的一侧。
其中:
该主体中部开设若干等间距的容置槽,所述端子组装于该容置槽中,所述各端子的第二端为端子尾部,该端子尾部设有半开轴切口,该掀盖的一侧边设有数个穿孔,各该穿孔在侧向上分别形成与各该穿孔对应的转轴,借助该转轴置入该半开轴切口内,使该掀盖能够相对该主体上、下翻转。
该端子为侧面整体呈“工”字形的端子,包括两个间隔的上下臂以及中心支杆,该中心支杆连接该上下臂构成跷跷板型。
该上臂位于该端子的第一端的部分为上臂第一端,该上臂位于该端子第二端的部分为上臂第二端;该下臂位于该端子的第一端的部分为下臂第一端,该下臂位于该端子第二端的部分为下臂第二端;该中心支杆位于端子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
该半开轴切口形成于该上臂第二端与该下臂第二端之间。
当该掀盖未盖合时,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之间为初始间距;当掀盖盖合时,该掀盖转轴的上部向上顶起该上臂第二端,使该上臂第一端绕该中心支杆向下转动,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
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之间构成FFC的插入口,且于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上分别都设有触点。
该掀盖的两端各延伸出一个凸柱,该凸柱与各该转轴位于同一延长线上。
该主体两端设有对应两个插孔,该两个插孔互相平行,另设有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安装于所述插孔中,该固定片的尾部宽度大于所述插孔的宽度,而插孔的宽度大于固定片头部的宽度,所述固定片的头部设有凸起的卡柱,该卡柱将掀盖两端的凸柱锁合。
该主体两端的内壁面上形成两个对应的凹坑,该凹坑可供容纳掀盖两端的凸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掀盖与插入面不在同一侧,因此不会对用户将FFC组接至FPC连接器上的动作构成阻碍。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借助FPC连接器的端子侧面整体呈“工”字形(跷跷板型),在第二端设有半开轴切口供掀盖的穿孔容纳,当盖合掀盖时,掀盖向上顶起上臂第二端,根据杠杆作用原理,使第一端的上臂向下抵压,以将FFC压合于上下端子的上下两个臂之间,且在第一端的上下臂设有上下两个触点,在插接FFC时,用户不需要特别注意FFC的接触面,就可以正确连接,达到良好连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FPC连接器。
图2为现有FPC连接器受弯折FFC应力作用而掀开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FPC连接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FPC连接器分解示意图
图5a-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FPC连接器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FPC连接器的使用效果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片        11卡柱               12固定片尾部    2主体
21容置槽       22插入面             23插孔          3端子
31半开轴切口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3中心支杆
34上臂35下臂   341上臂第一端        342上臂第二端
351下臂第一端  352下臂第二端        3411上触点      3511下触点
4掀盖          42穿孔               41转轴          411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优点能被进一步了解清楚,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对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3及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FPC连接器的连接器较佳由主体2、两个固定片1、数个端子3、掀盖4组成。主体2一般选择由塑胶制成,在主体2的中部设有数个间距相等的容置槽21以供各端子3分别容置于其中,主体2具有一个插入面22,该插入面22供FFC插入对接。端子3的第一端311的设有触点,朝向该插入面22设置于容置槽21中;端子的第二端312为端子的尾部,穿过主体2而裸露于主体的另一侧。在各端子3的尾部设有半开轴切口31,该半开轴切口31整体略呈圆形具有一个开口。掀盖4的一侧具有数个相互间隔且等间距的穿孔42,穿孔42的数量与较佳与端子3的数量相同。各穿孔42在侧向上分别形成与各该穿孔对应的转轴41,各转轴41较佳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掀盖4的两端对应转轴41的一侧各形成一个凸柱411。将掀盖4的各转轴41置入于对应的各端子3的尾部所设的半开轴切口31内,使掀盖4被结合于该主体2的插入面22的相对一侧,并能够以转轴41为中心,相对主体2上下翻转。固定片1头部分别设有一个卡柱11,该卡柱11突出于固定片1的下端面。各固定片1从主体2两端所设的插孔23穿入,由于固定片尾部12的宽度大于插孔23的宽度,而插孔23的宽度大于固定片1头部的宽度,因此只有固定片1头部部分能穿插到主体2的另一侧,以便借助固定片头部的卡柱11将掀盖两端的凸柱411锁合,从而起到固定掀盖4的目的。
这是因为,虽然掀盖4通过转轴41置入于各端子尾部的半开轴切口31内,而能够相对主体2枢转,但是在横向向外拉动掀盖4的时候,仍有可能会与端子松脱。因此,这里的固定片1实际上起到的是加强锁合的作用。这里的固定片1也可以省略,而仅仅是于该主体2两端的内壁面上形成两个对应的凹坑,该凹坑可供容纳掀盖4两端的凸柱411,同样也可以起到加强锁合的作用。
由以上可知,掀盖4设置于主体2的插入面22的相对一侧,使FFC在插接至FPC连接器时,与掀盖4的不在同一侧,即可解决用户不易组装FFC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FPC连接器应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对上述端子作进一步的改进。
请再参照图4所示,进一步地,可使上述实施例的端子3的侧面大致呈“工”字形。即端子3包括上下臂34、35,以及位于端子中间部位的中心支杆33,各上下臂34、35之间存在一个间距(略大于FFC的厚度),该中心支杆33连接上下臂34、35,以此构成跷跷板型端子。各上臂34包括上臂第一端及第二端341、342;各下臂包括下臂第一端及第二端351、352。各上臂第一端341及下臂第一端351位于该端子的第一端311,各上臂第二端342及下臂第二端352位于该端子的第二端312。该中心支杆33位于端子的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12之间。上述半开轴切口31即形成于该上臂第二端342及下臂第二端352之间。而上臂第一端341及下臂第一端351之间构成供FFC插接的插入口。
当将掀盖4的各转轴41穿过该半开轴切口31的开口,而置入于至该半开轴切口31内时,该掀盖4能够相对主体2上下枢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上述跷跷板型端子,其工作过程可参照图5所示。
如图5a所示,当掀盖4未盖合时,上臂第一端341与下臂第一端351之间的间距仍为初始大小,此时正好便于将FFC插入至上臂第一端341与下臂第一端351之间。
如图5b所示,当掀盖4盖合时,掀盖转轴41的上部向上顶住上臂第二端342,根据杠杆作用原理,端子上臂第一端341可绕中心支杆33转动,并向下抵压FFC,上臂第一端341及下臂第一端351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将FFC紧紧卡于上臂第一端341及下臂第一端351之间。
由于传统FPC连接器与FFC的接触结构为依靠拉杆或掀盖将FFC的接触区顶压至与端子触点相接触,实现电子信号的连接,而FFC的接触区一般仅设于一个表面,为此,对于传统的FPC连接器而言,在将FFC对接至FPC连接器时,必须特别注意将FFC具有接触区的一面朝向FPC连接器的端子触点的方向插入,方可实现电子信号的对接(FFC一般只有一面存在接触电路),否则将出现断路问题。目前系统客户均有出现FFC插反而导致电子元器件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在端子3的第一端311设有两个触点,即分别设于上臂第一端的上触点3411及设于下臂第一端的下触点3511,这两个触点均朝向FFC,以此,即使在与FFC对接时,未清楚地看到FFC的接触区设于哪一面,仍可以完成良好的连接。(请见图5b)所述两个触点中,当其中一个触点起到连接作用时,那另一触点则起到将FFC压紧固定的作用。由于端子上、下臂34、35均设有触点,故FFC接触电路无论朝上或朝下均可实现与FPC连接器之间的接通;即FFC装入FPC连接器时无正插、反插要求,避免了用户因插反FFC而产生的断路不良。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尾部所设的半开轴切口31与掀盖4的转轴41相配合,形成前插后掀式FPC连接器结构,使插入面22与掀盖4位于主体2的不同侧上,主体2的上部(主体的上面板)能有效阻挡FFC弯折时产生的应力,既不会对FFC顺畅接入FPC连接器形成阻挡,也不会出现有自动掀开掀盖后导致FFC滑落的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采用跷跷板型的端子结构,且在上下臂均设有触点,依据杠杆(翘翘板)原理,盖合掀盖时,使端子第一端能将FFC压紧,从而跨越式的提升了FPC连接器应用性能,也为用户觖决了可能因反接而电信断路的后顾之忧。

Claims (10)

1.一种FPC连接器,包括:主体、数个端子、及一个掀盖,该主体具有一个供FFC插接的插入面,所述数个端子并排固定于该主体上,所述各端子的第一端设有触点,各该端子的第一端朝向该主体的插入面,其特征在于:该掀盖能够翻转地设置于该主体上,且位于该主体的与该插入面相对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中部开设若干等间距的容置槽,所述端子组装于该容置槽中,所述各端子的第二端为端子尾部,该端子尾部设有半开轴切口,该掀盖的一侧边设有数个穿孔,各该穿孔在侧向上分别形成与各该穿孔对应的转轴,借助该转轴置入于该半开轴切口内,该掀盖能够相对该主体上、下翻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为侧面整体呈工字形的端子,包括两个间隔的上下臂以及一个中心支杆,该中心支杆连接该上下臂构成跷跷板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臂位于该端子的第一端的部分为上臂第一端,该上臂位于该端子第二端的部分为上臂第二端;该下臂位于该端子的第一端的部分为下臂第一端,该下臂位于该端子第二端的部分为下臂第二端;该中心支杆位于端子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半开轴切口形成于该上臂第二端与该下臂第二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该掀盖未盖合时,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之间具有一个初始间距;当掀盖盖合时,该掀盖转轴的上部向上顶起该上臂第二端,使该上臂第一端绕该中心支杆向下转动,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之间的间距缩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之间构成供FFC插接的插入口,且于该上臂第一端与下臂第一端上分别都设有触点。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掀盖的两端各延伸出一个凸柱,该凸柱与各该转轴位于同一延长线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两端设有对应两个插孔,该两个插孔互相平行,另设有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安装于所述插孔中,该固定片的尾部宽度大于所述插孔的宽度,而插孔的宽度大于固定片头部的宽度,所述固定片的头部设有凸起的卡柱,该卡柱将掀盖两端的凸柱锁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FP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两端的内壁面上形成两个对应的凹坑,该凹坑可供容纳掀盖两端的凸柱。
CN2010202411693U 2010-06-29 2010-06-29 Fpc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9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11693U CN201699187U (zh) 2010-06-29 2010-06-29 Fpc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411693U CN201699187U (zh) 2010-06-29 2010-06-29 Fpc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9187U true CN201699187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40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4116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9187U (zh) 2010-06-29 2010-06-29 Fpc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918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107A (zh) * 2010-06-29 2010-10-20 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Fpc连接器
CN102780121A (zh) * 2012-06-30 2012-11-14 惠州市奥罗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插接件盖板与主体安装结构
CN104009333A (zh) * 2014-06-09 2014-08-27 常熟精微康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fpc连接器
CN109785750A (zh) * 2019-03-26 2019-05-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107A (zh) * 2010-06-29 2010-10-20 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Fpc连接器
CN102780121A (zh) * 2012-06-30 2012-11-14 惠州市奥罗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插接件盖板与主体安装结构
CN102780121B (zh) * 2012-06-30 2015-03-04 惠州市奥罗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插接件盖板与主体安装结构
CN104009333A (zh) * 2014-06-09 2014-08-27 常熟精微康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fpc连接器
CN109785750A (zh) * 2019-03-26 2019-05-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柔性线路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7107A (zh) Fpc连接器
CN201956490U (zh) 一种可双面插接的usb插座与插头
CN201699187U (zh) Fpc连接器
CN201975545U (zh) Fpc连接器
CN201340925Y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总成
CN204144500U (zh) 高频翻盖式fpc连接器
CN202189927U (zh) Fpc连接器
CN212517597U (zh) 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
CN205828727U (zh) 一种具有固定压盖结构的fpc连接器
CN209045918U (zh) 对应金属端子间设有接地金属隔离板的高频连接器
CN202384557U (zh) Fpc连接器
CN202004189U (zh) 电连接器
CN20550913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852451Y (zh) 一种插卡连接器的侦测装置
CN104037571A (zh) 卡连接器
CN204012068U (zh) 卡连接器
CN205863459U (zh) 一种音频连接器
CN2932663Y (zh)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19321665U (zh) 组合式母座中的Type-C端子的固定结构
CN214313630U (zh) 一种提高端子保持力的连接器结构
CN201130789Y (zh) 高性能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16488646U (zh) 扩展坞及笔记本电脑组件
CN2757379Y (zh) 电连接器
CN206850141U (zh) 一种低高度微矩形垂直互连电连接器
CN201699277U (zh) 一种组合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30

Address after: 215300 Kunshan Province, Jiangsu City Development Zone, a large access road No. 1575, No.

Patentee after: Yi Teng 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 2555, Yu Lu, Yongfeng Town, Yushan Town, Kunshan,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JXT Prec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