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99100U -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99100U
CN201699100U CN2010201178259U CN201020117825U CN201699100U CN 201699100 U CN201699100 U CN 201699100U CN 2010201178259 U CN2010201178259 U CN 2010201178259U CN 201020117825 U CN201020117825 U CN 201020117825U CN 201699100 U CN201699100 U CN 201699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placing structure
power bank
coi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178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惠
林进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E IRICE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1178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99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99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991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置放结构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该主体并设有容置部以及与该容置部相通的开口,藉由该容置部以及吸附组件可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并构成电性连接,且该置放结构、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使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之间不需接触就可达到充电的效果,并可减少携带体积且增加实用性。

Description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置放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并具有携带方便等功效的置放结构。 
背景技术
按,电子技术的发展,让消费性电子产品以非常快的速度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举凡小型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数字相机、PDA、笔记型计算机或MP3随身听等;这些电子小玩意,不仅要做到轻薄短小,更要能随身携带使用也就必须要用到电池;又,为了响应环保,而已大量使用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一般常用的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及锂电池,凡是充电电池皆需要有一充电装置对其进行充电。 
请参考图1所示,习知的充电装置主要包括一充电座11及电池12,该充电座11内部设置有一充电电路13,该充电电路13与一插头14及输出端子15相连接,该插头14及输出端子15设置于充电座11的外部;而电池12设置于一电子产品16的内部,该电池12与一输入端子17相连接,该输入端子17设置于电子产品16的外部。 
据上述的构造,习知充电装置其中的插头14得插入一个能够提供电源的插座内,使插座的交流电流入充电电路13内,该充电电路13得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导入输出端子15;当上述电子产品16内部电池12的电力耗尽后,得将输出端子15与电子产品2的输入端子17相连接,藉由输出端子15与输入端子17的连接使直流电流入电池12内,以对该电池12充电。 
然而,习知充电装置在对电子产品16内部的电池12充电时需要藉由输出端子15与输入端子17相互连接,才能做电力的传输;而输出端子15与输入端子17为了能传递电力,其相接触的部位需以金属材质制成,而金属材质又容易氧化,其氧化后会在表面产生一氧化层,由于该氧化层 具有绝缘性,因此造成输出端子与输入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影响其传递电力的功能。 
再者,习知充电装置其中的输出端子与输入端子在频繁的插拔使用下,会因为相互的磨耗,使输出端子与输入端子之间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形,其次,习知充电装置由于需要设置一输出端子与输入端子,因此会增加生产制造上的成本,使其市场竞争力下降;且该充电装置与电子产品间仍为分开的二个个体,以携带便利性来说仍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并具有携带方便等功效的置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该主体并设有容置部以及与该容置部相通的开口,该主体并设有第一线圈。 
其中,该置放结构由容置部以及吸附组件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该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内分别设有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该置放结构的容置部中装设有电力银行,而该置放结构异于吸附组件的表面进一步设有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并与该电力银行形成电性连接。 
一种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该主体并设有容置部以及与该容置部相通的开口,该置放结构由容置部以及吸附组件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该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内分别设有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该置放结构异于吸附组件的表面进一步设有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并与该电力银行形成电性连接。 
一种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二相对的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 
其中,该置放结构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其中,该电力银行、电子装置以及置放结构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或者该电力银行以及电子装置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该置放结构将至少一扩充模块及电子装置相结合。 
一种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吸附组件,而该侧表面的顶面并一体形成有钩部。 
其中,该置放结构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其中,该电力银行、电子装置以及置放结构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或者该电力银行以及电子装置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置放结构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该主体并设有容置部以及与该容置部相通的开口,藉由该容置部以及吸附组件可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并构成电性连接,且该置放结构、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使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之间不需接触就可达到充电的效果,并可减少携带体积且增加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习有充电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结构的第三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结构的第四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放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中置放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置放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充电座11          电池12 
充电电路13        插头14 
输出端子15        电子产品16 
输入端子17        置放结构2 
主体21            吸附组件22 
容置部23          开口24 
第一线圈25        显示组件26 
钩部28            电力银行3 
第三线圈31        电子装置4 
第二线圈4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如图2所示,该置放结构2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21,该挠性材质可以为橡胶、聚胺甲酸酯(Polyurethane;PU)或感温材料,该主体21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22,如图所示该吸附组件22可以为吸盘,且形成于该主体21一侧表面,该主体21并设有容置部23以及与该容置部23相通的开口24,且该主体21并设有第一线圈25。 
本实用新型的置放结构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充电使用,该置放结构可由容置部以及吸附组件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如图3及图4的第一实施例所示,该电力银行3装设于容置部23中,该电子装置4则藉由吸附组件22固定于置放结构2上,其中,因为挠性材质的主体21使该电力银行3装设于容置部23后,该主体21的开口24可形成闭合状态, 以将电力银行3包覆并与其紧密贴合,且该电子装置4及电力银行3内分别设有第二、第三线圈41、31,由第一、第二、第三线圈25、41、31构成电力银行3与电子装置4间的电力传输,使电力银行3与电子装置4之间不需接触就可达到充电的效果;当然,该电子装置亦可设置于容置部中,而电力银行则被吸附固定于吸附组件上。 
再者,该主体亦可不需设置第一线圈,而该电子装置4及电力银行3内分别设有第二、第三线圈41、31,如图5的第二实施例所示,仅藉由第二、第三线圈41、31即可构成电力银行3与电子装置4间的电力传输。 
该电子装置4可如图2所示为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手持式电子装置;或者该电子装置4亦可以为笔记型计算机,如图6的第三实施例所示,而该置放结构2异于吸附组件22的表面可进一步设有显示组件26,该显示组件26并与该电力银行3形成电性连接以提供电力来源,该显示组件26可以显示电力银行3的剩余电量,且若该挠性材质为感温材料时,亦可将感应的温度由该显示组件26加以显示。 
如图7的第四实施例所示,该主体21二各相对的表面均形成有吸附组件22,该电子银行3装设于容置部23中,而分别有二个电子装置4则藉由吸附组件22固定于置放结构2的二侧表面上,由单一电子银行3同时对二个电子装置4进行充电。 
再者,该吸附组件可吸附固定复数物品,如图8的第五实施例所示,该电子银行3装设于容置部23中,而分别有二个电子装置4则藉由吸附组件22固定于置放结构2的一侧表面上,使该电力银行3的电力可以非接触方式对各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再者,该置放结构亦可以如图9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21,该主体21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22,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于该主体21二相对的表面一体形成有吸附组件22,并可利用各线圈27、32、41构成电力银行3与电子装置4间的电力传输;当然,亦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功能扩充。 
另外,该主体21亦可于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吸附组件22,如图10的再一实施例所示,而该侧表面的顶面并一体形成有勾部28,由该吸附组件22以及钩部28可固定该电力银行3,以方便对其他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值得一提的,本实用新型的置放结构主体与吸附组件一体成型,整体成型步骤较为简便,且该挠性材质可形成任意形状以装设各种不同物品,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充电,以减少携带体积且增加实用性,且不需接触就可达到对电子装置充电,而不需要连接端子的设置,以避免端子毁坏或接触不良,并能节省成本。 

Claims (10)

1.一种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该主体并设有容置部以及与该容置部相通的开口,该主体并设有第一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置放结构由容置部以及吸附组件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该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内分别设有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置放结构的容置部中装设有电力银行,而该置放结构异于吸附组件的表面进一步设有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并与该电力银行形成电性连接。
4.一种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至少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该主体并设有容置部以及与该容置部相通的开口,该置放结构由容置部以及吸附组件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该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内分别设有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置放结构异于吸附组件的表面进一步设有显示组件,该显示组件并与该电力银行形成电性连接。
6.一种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二相对的表面一体形成有至少一吸附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置放结构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其中,该电力银行、电子装置以及置放结构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或者该电力银行以及电子装置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置放结构将至少一扩充模块及电子装置相结合。 
9.一种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挠性材质制成的主体,该主体一侧表面一体形成有吸附组件,而该侧表面的顶面并一体形成有钩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置放结构将至少一电子装置及电力银行相结合,其中,该电力银行、电子装置以及置放结构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或者该电力银行以及电子装置内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线圈,由各线圈构成电力银行与电子装置间的电力传输。 
CN2010201178259U 2010-02-11 2010-02-11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9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8259U CN201699100U (zh) 2010-02-11 2010-02-11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178259U CN201699100U (zh) 2010-02-11 2010-02-11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99100U true CN201699100U (zh) 2011-01-05

Family

ID=4340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178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99100U (zh) 2010-02-11 2010-02-11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991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9042A (zh) * 2010-02-11 2011-08-17 群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挠性置放体
CN104348209A (zh) * 2013-08-09 2015-02-11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9042A (zh) * 2010-02-11 2011-08-17 群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挠性置放体
CN102159042B (zh) * 2010-02-11 2013-08-28 群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挠性置放体
CN104348209A (zh) * 2013-08-09 2015-02-11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装置
TWI548175B (zh) * 2013-08-09 2016-09-01 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充電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5869B (en) Connector charger
CN107863800B (zh) 无线充电电池
CN203275899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手表
CN202524124U (zh) 移动电源
TWM424739U (en) Placing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02930986U (zh) 三接点式接触型充电组件
CN201699100U (zh) 非接触式充电置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CN210431021U (zh) 无线充电器
CN202206172U (zh) 可无线充电的电池模组及其充电结构
CN203617726U (zh) 移动电源的组装装置
CN201210504Y (zh) 一种便捷式备用电源
CN201696832U (zh) 电子装置的置放结构
CN203522287U (zh) 无线充电器及具有该无线充电器的充电装置
CN203416020U (zh) 电力银行
CN202586515U (zh)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CN202111501U (zh) 一种新型万能充电器结构
CN102790927A (zh) 多媒体播放设备及与其配合的无线耳机
CN202043154U (zh) 带有usb插头的手机
CN201113519Y (zh) 非接触充电的电力银行
WO2009109338A3 (de) Ladesystem zum laden von in elektronischen geräten angeordneten batterien
CN201663208U (zh) 机车或电动脚踏车用pda或手机充电套组
CN201741770U (zh) 多接口手机充电器
CN201219202Y (zh) 非接触式充电装置
CN204272189U (zh) 具有行动电源的保护壳
CN204304916U (zh)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