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86595U - 污水脱氮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污水脱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86595U
CN201686595U CN2010202053369U CN201020205336U CN201686595U CN 201686595 U CN201686595 U CN 201686595U CN 2010202053369 U CN2010202053369 U CN 2010202053369U CN 201020205336 U CN201020205336 U CN 201020205336U CN 201686595 U CN201686595 U CN 201686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enitrification
tank
sewage
b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053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康豫
何治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enfu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INA UN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INA UN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INA UN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2053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86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86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865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脱氮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出水总氮。污水脱氮系统,包括钟氏沉砂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沉淀池,所述钟氏沉砂池通过沉砂池排水管与缺氧脱氮池底部的缓冲混合层相连,所述缺氧脱氮池上部的清水层通过脱氮池排水管与沉淀池的入水口相连,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沉淀池排水管与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相连,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正常排水口通过滤池出水管与冲洗清水池相连,所述冲洗清水池通过硝化液回流管与所述缺氧脱氮池底部的缓冲混合层相连,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上安装有回流泵。通过上述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出水总氮,可以将系统的出水总氮控制在15mg/L以下。

Description

污水脱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脱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一股包括:城市污水-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钟氏沉砂池-沉淀池-曝气生物滤池(BAF)-紫外消毒池-达标排放。上述曝气生物滤池包括净水层、滤床、承托层、布气系统、布水系统,配水室和反冲洗系统,其中,布气系统位于承托层中,反冲洗系统包括与配水室相连的用于反冲洗的进气管和进水管。
另外,传统生物脱氮常采用硝化-反硝化工艺,即先设置硝化池将污水中的氮转变为硝化液,再在硝化池后面设置反硝化池,将硝化液中的氮转变为氮气排放,从而降低污水中的含氮量。上述反硝化池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缺氧脱氮池,所述缺氧脱氮池一股包括顶部的清水层,中部的填料层,底部的缓冲混合层和最下方的潜水搅拌机,所述填料层内设置纤维填料和用于反硝化的微生物等。
无论是采用上述污水处理系统还是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虽然都可以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但出水总氮仍然较高,即污水经最终处理后的总氮仍然较高。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又发布了GB18918-200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增加了总氮控制项目,一级A标规定总氮为15mg/L,而上述污水处理系统的出水总氮在26mg/L左右,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也不能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出水总氮的污水脱氮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水脱氮系统,包括钟氏沉砂池,曝气生物滤池和沉淀池,所述钟氏沉砂池通过沉砂池排水管与缺氧脱氮池底部的缓冲混合层相连,所述缺氧脱氮池上部的清水层通过脱氮池排水管与沉淀池的入水口相连,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沉淀池排水管与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相连,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正常排水口通过滤池出水管与冲洗清水池相连,所述冲洗清水池通过硝化液回流管与所述缺氧脱氮池底部的缓冲混合层相连,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上安装有回流泵。
进一步的是: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超细格栅。
进一步的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正常排水口的底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栅型稳流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正常排水口的底面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的低端向曝气生物滤池的净水层延伸,上述斜坡面上从斜坡面的高端向低端依次交错设置有一组栅型稳流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冲洗清水池通过反冲洗进水管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相连,所述反冲洗进水管上设置有反冲洗泵。
进一步的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排水口通过反冲洗排水管与污水回收池相连,所述污水回收池通过回收池排水管与所述缺氧脱氮池底部的缓冲混合层相连。
进一步的是:还设置有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沉淀池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上的桁架式刮吸泥机以及设置在沉淀池底部的污泥井,所述污泥井通过排泥管与污泥贮存池相连,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污泥泵。
进一步的是: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
进一步的是:所述冲洗清水池通过清水池排水管与紫外线消毒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冲洗清水池中的硝化液回流至缺氧脱氮池中的配水室,再通过缺氧脱氮池进行生物反硝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出水总氮,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合理控制回流比例,可以将系统的出水总氮控制在15mg/L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曝气生物滤池的正常排水口的底面上设置有栅型稳流板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八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清水层,2-反冲洗排水管,3-曝气生物滤池,4-滤池出水管,5-钟氏沉砂池,6-缺氧脱氮池,7-回收池排水管,8-污水回收池,9-硝化液回流管,10-回流泵,11-冲洗清水池,12-反冲洗泵,13-反冲洗进水管,14-沉淀池排水管,15-沉淀池,16-脱氮池排水管,17-缓冲混合层,20-清水池排水管,21-紫外线消毒池,23-出水泵房,24-污泥井,25-污泥泵,26-污泥贮存池,27-底面,28-栅型稳流板,30-配水室,31-沉砂池排水管,32-净水层,33-排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污水脱氮系统,包括钟氏沉砂池5,曝气生物滤池3和沉淀池15,所述钟氏沉砂池5通过沉砂池排水管31与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所述缺氧脱氮池6上部的清水层1通过脱氮池排水管16与沉淀池15的入水口相连,所述沉淀池15的出水口通过沉淀池排水管14与曝气生物滤池3的配水室30相连,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正常排水口通过滤池出水管4与冲洗清水池11相连,所述冲洗清水池11通过硝化液回流管9与所述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所述硝化液回流管9上安装有回流泵10。在上述钟氏沉砂池5中加入硫酸亚铁可用于除磷,另外,沉淀池15可以用于降低进入曝气生物滤池3中的SS(水中悬浮物)负荷。上述沉淀池15可以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等,优选实施方式是斜管式沉淀池,该种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高且占地面积小。
采用上述系统,污水经钟氏沉砂池5、缺氧脱氮池6和沉淀池15流入曝气生物滤池3,经曝气生物滤池3处理后的污水流入冲洗清水池11,进入冲洗清水池11中的污水包含硝化液,总氮较高,再将冲洗清水池11中的污水按照一定回流比例回流至缺氧脱氮池6进行反硝化处理,最终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出水总氮。采用上述系统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脱氮,即生物同化过程消耗氮、曝气生物滤池脱氮以及前置缺氧脱氮池的反硝化脱氮,通过三种途径脱氮可使TKN(凯氏氮)的去除率达到40%以上。在上述三种脱氮途径的综合作用下,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合理控制回流比例,可以使该系统的出水总氮控制在15mg/L以下,完全符合GB18918-200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相关总氮含量的规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污水脱氮系统,包括钟氏沉砂池5,缺氧脱氮池6,曝气生物滤池3和斜管式沉淀池,所述钟氏沉砂池5通过沉砂池排水管31与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所述缺氧脱氮池6上部的清水层1通过脱氮池排水管16与斜管式沉淀池的入水口相连,所述斜管式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沉淀池排水管14与曝气生物滤池3的配水室30相连,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正常排水口通过滤池出水管4与冲洗清水池11相连,所述冲洗清水池11通过硝化液回流管9与所述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所述硝化液回流管9上安装有回流泵10。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沉淀池15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超细格栅,例如在沉淀池15的出水口前端设置一个区域,该区域内设置超细格栅,通过超细格栅可以滤去从斜管式沉淀池中流出的水中的SS,有助于保证曝气生物滤池的正常运转,防止滤头堵塞。当然,所述超细格栅也可以设置在沉淀池15的出水口处的其它位置,只要有助于滤去从斜管式沉淀池中流出的水中的SS即可。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正常排水口的底面27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栅型稳流板28。通过设置栅型稳流板,可以将曝气生物滤池出水中的滤料进行截留,防止滤料的流失,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正常排水口的底面27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的低端向曝气生物滤池3的净水层32延伸,上述斜坡面上从斜坡面的高端向斜坡面的低端依次交错设置有一组栅型稳流板28。上述斜坡面的设置有利于被截留的滤料回流至曝气生物滤池内部。通过设置一组栅型稳流板,有利于将从曝气生物滤池流出的水中的滤料进行较为彻底的截留。上述一组栅型稳流板可以为5个、8个或10个等,其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上述斜坡面的优选实施方式是60度的斜坡面,有助于被截留的滤料快速回流至曝气生物滤池内部。当然,曝气生物滤池的底面也可以是平面或其它形式。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冲洗清水池11通过反冲洗进水管13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配水室30相连,所述反冲洗进水管13上设置有反冲洗泵12。上述反冲洗进水管13可以作为曝气生物滤池3的反冲洗系统中的进水管,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污水脱氮系统内部的水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有利于节约水资源,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对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反冲洗一股包括气洗、气水联合冲洗和水洗,在气水联合冲洗和水洗步骤中只需打开反冲洗泵,使冲洗清水池中的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即可进行反冲洗。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反冲洗排水口通过反冲洗排水管2与污水回收池8相连,所述污水回收池8通过回收池排水管7与所述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用于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的水经污水回收池处理后重新流回到本实用新型的污水脱氮系统中进行回收再利用,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污水脱氮系统中还设置有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斜管式沉淀池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
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斜管式沉淀池上的桁架式刮吸泥机以及设置在斜管式沉淀池底部的污泥井24,所述污泥井24通过排泥管33与污泥贮存池26相连,所述排泥管33上设置有污泥泵25。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桁架式刮吸泥机可以将斜管式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排入到污泥井中,污泥井中的污泥再通过排泥泵排到污泥贮存池中,污泥在污泥贮存池中经脱水处理后外运处置。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对污泥进行回收利用,另外,污泥贮存池中分离出的污水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当然,所述污泥处理系统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斜管式沉淀池上设置吸泥机,利用吸泥机将斜管式沉淀池底部沉积的污泥直接吸出至斜管式沉淀池外部备用;当然也可以在斜管式沉淀池上设置挂泥机,在斜管式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污泥井,通过刮泥机可将污泥刮入污泥井中,污泥井中的污泥可以通过排污泵或人工掏挖的方式排出备用。
实施例八: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基础上,如图4所示,所述冲洗清水池11通过清水池排水管20与紫外线消毒池21相连。通过紫外线消毒池杀菌消毒后的水可直接达标排放。另外,上述紫外线消毒池21还可与出水泵房23相连,通过出水泵房23可将处理后的水直接送往目的地。

Claims (10)

1.污水脱氮系统,包括钟氏沉砂池(5),曝气生物滤池(3)和沉淀池(15),其特征是:所述钟氏沉砂池(5)通过沉砂池排水管(31)与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所述缺氧脱氮池(6)上部的清水层(1)通过脱氮池排水管(16)与沉淀池(15)的入水口相连,所述沉淀池(15)的出水口通过沉淀池排水管(14)与曝气生物滤池(3)的配水室(30)相连,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正常排水口通过滤池出水管(4)与冲洗清水池(11)相连,所述冲洗清水池(11)通过硝化液回流管(9)与所述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所述硝化液回流管(9)上安装有回流泵(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15)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超细格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正常排水口的底面(27)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栅型稳流板(2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正常排水口的底面(27)为斜坡面,所述斜坡面的低端向曝气生物滤池(3)的净水层(32)延伸,上述斜坡面上从斜坡面的高端向低端依次交错设置有一组栅型稳流板(2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冲洗清水池(11)通过反冲洗进水管(13)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配水室(30)相连,所述反冲洗进水管(13)上设置有反冲洗泵(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反冲洗排水口通过反冲洗排水管(2)与污水回收池(8)相连,所述污水回收池(8)通过回收池排水管(7)与所述缺氧脱氮池(6)底部的缓冲混合层(17)相连。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还设置有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沉淀池(15)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
8.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池(15)上的桁架式刮吸泥机以及设置在沉淀池(15)底部的污泥井(24),所述污泥井(24)通过排泥管(33)与污泥贮存池(26)相连,所述排泥管(33)上设置有污泥泵(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15)为斜管沉淀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脱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冲洗清水池(11)通过清水池排水管(20)与紫外线消毒池(21)相连。
CN2010202053369U 2010-05-27 2010-05-27 污水脱氮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6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53369U CN201686595U (zh) 2010-05-27 2010-05-27 污水脱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053369U CN201686595U (zh) 2010-05-27 2010-05-27 污水脱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86595U true CN201686595U (zh) 2010-12-29

Family

ID=43374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05336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86595U (zh) 2010-05-27 2010-05-27 污水脱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865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098A (zh) * 2013-06-19 2013-09-1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火山岩填料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4988622A (zh) * 2022-06-29 2022-09-0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纤维转盘滤池的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098A (zh) * 2013-06-19 2013-09-18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火山岩填料曝气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14988622A (zh) * 2022-06-29 2022-09-0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纤维转盘滤池的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4932A (zh)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CN202214273U (zh) 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2363537B (zh) 一种二级生化系统污泥回流处理系统
CN108178438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9635975U (zh) 一体化连续运行强化脱氮除磷mbr膜生物反应器设备
CN104445838B (zh)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8500658U (zh) 带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系统
CN201065361Y (zh) 一体化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
CN204981504U (zh) 一体化脱氮脱碳曝气生物滤池
CN201686595U (zh) 污水脱氮系统
CN209161794U (zh) 一种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09161788U (zh)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8776398U (zh) 一种撬装式mbr污水处理装置
CN101269873A (zh)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回用方法和装置
CN211847595U (zh) 一种一体式曝气固定床系统污水处理站装置
CN205773960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5347151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12504433U (zh) 一种基于超微分离及好氧生化处理的黑臭河道水体处理系统
CN114315050A (zh) 农村污水智慧化集中收集及处理方法
CN209468196U (zh) 一种基于a2/o工艺的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9210490U (zh) 一种级数可调的多级ao-mbbr工艺污水处理装置
CN112093901A (zh) 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07375919U (zh) 一种具有污泥干化池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5933395U (zh) 环保一体化生物菌曝气污水处理系统
CN204918323U (zh) 一种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1

Address after: 610041 Sichuan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in Chengdu Singapore Industrial Park standard plant A Sichuan humanwell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atentee after: Sichuan Renfu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njiang District Jinhua Museum Stree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16 16 7 floor, No. 2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China Union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