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3520U - 一种rfid电子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rfid电子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73520U
CN201673520U CN2010202194206U CN201020219420U CN201673520U CN 201673520 U CN201673520 U CN 201673520U CN 2010202194206 U CN2010202194206 U CN 2010202194206U CN 201020219420 U CN201020219420 U CN 201020219420U CN 201673520 U CN201673520 U CN 201673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information
rfid
chip
sign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194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良衡
陈德秋
王宗国
陈如闽
严玉麟
刘春艳
杨平寿
林振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cheng Anticounterfei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chen New Technology Co Ltd Fudan Univ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chen New Technology Co Ltd Fudan Univ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Tianchen New Technology Co Ltd Fudan Univ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0202194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73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73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735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芯片,包括:存储电子标签信息的存储器,与存储器相连的,解析数字信号、处理读写命令和存储操作的基带部分;与基带部分相连,发送操作命令,并解析芯片信息,将其转换为预设规范的可视信息的基带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收所述可视信息并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块。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设置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直接对芯片的基带部分进行控制,读取芯片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转换成可直接显示的规范格式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实现了脱离读写器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取的目的,方便用户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

Description

一种RFID电子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FID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传统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主要由芯片和天线两部分组成。天线接收来自读写器的电磁波,并将电磁波转换为启动电能,激活芯片,实现读写器与芯片的通信,实现读写器读取芯片信息的目的。因此,RFID电子标签必须依靠读写器,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与标签芯片建立通讯链路,才能对芯片中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如果没有读写器,则无法对芯片内的数据进行操作。
但是,实际生活中RFID读写器并没有普及,而且读写器的相关标准还未统一,因此,配置专用读写器读写RFID电子标签对终端消费者来说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FID电子标签,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依靠读写器读写RFID电子标签不方便的问题。
该方案具体为:
一种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包括:
RFID芯片,包括:存储电子标签信息的存储器,与存储器相连的,解析数字信号、处理读写命令和存储操作的基带部分;
与所述基带部分相连,发送操作命令,并解析芯片信息,将其转换为预设规范的可视信息的基带信号处理模块;
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收所述可视信息并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块。
优选的,还包括:
RFID天线;
与所述RFID天线相连,接收射频信号,解析出相关数字信息并将结果发送的射频部分。
优选的,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RFID芯片为一体化设计。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电子纸。
优选的,还包括电源。
优选的,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
优选的,还包括外部按钮,所述外部按钮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设置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直接对芯片的基带部分进行控制,读取芯片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转换成可直接显示的规范格式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实现了脱离读写器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取的目的,方便用户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
同时,还包含了利用读写器读取信息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强了RFID电子标签的通用性,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的又一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RFID芯片11、设置于RFID芯片上的存储器111和基带部分112,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和显示模块13,存储器111、基带部分112、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和显示模块之间依次电气相连。其中:
存储器111中存储有RFID电子标签信息。基带部分112与存储器111相连,主要用于解析数字信号、处理读写命令和存储操作。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与基带部分112相连,发送命令到基带部分12,然后根据基带部分12返回的信息解析出存储器111存储的芯片信息,将芯片信息编码成符合预先设定规范的可视读信息。显示模块13接收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转换的可视读信息,并将其进行显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启动工作后,直接发送符合标准规范的命令信号到RFID芯片的基带部分112,基带部分112接收命令后,读取存储器111中的芯片信息,并发送给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解析芯片信息,将其转换成符合预设规范的可视读信息,然后发送到显示模块13,显示模块13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显示。
整个工作过程可以通过电源来驱动,保证读写工作的顺利进行,电源可以采用电池形式,如纽扣电池、薄膜电池或太阳能电池,直接供电给电子标签,使其成为有源RFID电子标签。当用户需要读取标签内的信息时,触动开关,基带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电源供电,而当不需要读取信息时,电源关闭,能有效的节约能量。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12和显示模块13可独立于RFID芯片,也可以与RFID芯片一体化设计,以减少RFID电子标签的体积,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显示模块13可以为液晶显示屏,对芯片数据进行显示,同样也可以为电子纸,进一步降低了功耗。
本实施例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设置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直接对芯片的基带部分进行控制,读取芯片信息,并将读取的信息转换成可直接显示的规范格式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实现了脱离读写器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取的目的,方便用户对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RFID芯片21、设置于RFID芯片上的存储器211、基带部分212和射频部分213,基带信号处理模块22、显示模块23、RFID天线24和电源25。其中,RFID天线24与RFID芯片上的射频部分213相连,射频部分213与基带部分212相连。电池25为整个电子标签供电。本实施例中的RFID电子标签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是如实施例1中所述,直接显示芯片信息的模式。第二种工作模式为现有技术中通过读写器读取芯片信息的模式。
当RFID电子标签依靠读写器进行读取工作,即处于第二种工作模式时,RFID天线24接收读写器发送的载波信号,如果RFID电子标签为无源设计,那么,RFID天线24同时接收能量驱动RFID芯片,RFID天线将载波信号传输给射频部分213,射频部分213件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解波,并将解波后的数字信号发送到芯片的基带部分212,基带部分212将解波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后的数字信号读取存储器211中的芯片信息,将读取的信息编码后发送给射频部分213进行调制,将信号调整成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格式,然后通过RFID天线24将信号返回给读写器,完成读写操作。
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RFID电子标签通过一个外部按钮26触发基带信号处理模块22,进而开始进行自主的读取显示操作。
本实施例公开的RFID电子标签,除具有可直接读取信息的功能外,还包含了利用读写器读取信息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强了RFID电子标签的通用性,扩大了使用范围。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RFID电子标签在圆形瓶盖上的应用实例,如图3所示,图中RFID芯片31、基带信号处理模块32、显示模块33和外设按钮34共同放置在与瓶盖直径相同的圆形柔性PCB板35上,整个柔性PCB板35与圆形薄膜电池36重叠在同样大小的圆形显示屏37背面,三者通过柔性排线或者压合的方式连接。RFID天线38为长方形设计,天线的引脚381通过软连接线39与RFID芯片31的射频部分311连接。软连接线39可以弯折成任意角度,方便RFID天线38的安装。
图4是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安装示意图。安装时,层叠的圆形柔性PCB板、薄膜电池和显示屏电子组件41先与瓶盖42顶部结合,然后弯折软连接43,使RFID天线44贴在瓶盖侧壁,然后弯曲RFID天线44使其紧密粘贴在瓶盖的侧面。RFID电子标签与读写器通讯时,读写器可以从瓶盖侧面与RFID天线进行通讯;作为视读标签时,用户直接按瓶盖顶部的显示屏,从而触动屏幕下方的按钮,启动本地视读显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RFID芯片,包括:存储电子标签信息的存储器,与存储器相连的,解析数字信号、处理读写命令和存储操作的基带部分;
与所述基带部分相连,发送操作命令,并解析芯片信息,将其转换为预设规范的可视信息的基带信号处理模块;
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收所述可视信息并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RFID天线;
与所述RFID天线相连,接收射频信号,解析出相关数字信息并将结果发送的射频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RFID芯片为一体化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电子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按钮,所述外部按钮与所述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
CN2010202194206U 2010-06-08 2010-06-08 一种rfid电子标签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3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94206U CN201673520U (zh) 2010-06-08 2010-06-08 一种rfid电子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2194206U CN201673520U (zh) 2010-06-08 2010-06-08 一种rfid电子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73520U true CN201673520U (zh) 2010-12-15

Family

ID=43330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19420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73520U (zh) 2010-06-08 2010-06-08 一种rfid电子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735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83277B1 (fr) 2012-04-11 2023-08-09 SES-imagotag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une information spatialement localisee a un terminal mobi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83277B1 (fr) 2012-04-11 2023-08-09 SES-imagotag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une information spatialement localisee a un terminal mobi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4286A (zh) 一种rfid电子标签
CN202167034U (zh) 一种外围应用设备及移动终端系统
CN202331539U (zh) 一种高频无源rfid模拟前端电路
CN102880296A (zh) 自定义键盘及其自定义方法
CN101441709A (zh) 多频段rfid智能读写器及控制方法
CN105224081A (zh) 具有指纹识别模块的智能手环及用其进行移动支付的方法
CN201638246U (zh) 超高频半有源射频识别标签
CN203675106U (zh) 近场通讯输入装置及近场通讯系统
CN201673520U (zh) 一种rfid电子标签
CN202231713U (zh) 一种基于跳频机制的防窃听有源rfid系统
CN201745273U (zh) 一种电子档案袋
CN202795386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身份证识别设备
JP3207133U (ja) 無線周波数識別装置
CN202815857U (zh) 一种移动终端音频通讯设备
CN103914719B (zh) Rfid标签读写装置
EP2092466A2 (en) A self-display rfid tag device with a display unit or bluetooth technology to send / receive data
CN216670739U (zh) 一种具有能量收集功能的无源电子标签
CN204374986U (zh) 一种超高频读写器
CN206833483U (zh) 一种新型电子标签
CN202976108U (zh) 一种手持式扫描仪
WO2008050312A2 (en) A self-display rfid tag device with a display unit or bluetooth technology
CN205318414U (zh) 一种基于nfc的无线通信设备
CN212966243U (zh) 一种nfc、rfid二合一电子标签
CN201707686U (zh) 超高频rfid读写器模块
CN205453691U (zh) 一机多卡片的双频近场通信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TECHSUN 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 CO., L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706

Address after: 5, 200433 floor, building 1, Fudan Science Park, Lane 127, Cathay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ianchen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Tianchen New Technology Co., Ltd., Fudan Univ, Shanghai

Address before: 5, 200433 floor, building 1, Fudan Science Park, Lane 127, Cathay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ianchen New Technology Co., Ltd., Fudan Univ, Shanghai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GHAI TECHSUN ANTI-COUNTERFEITING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ANGHAI FUDAN-TECHSUN NEW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 200433 floor, building 1, Fudan Science Park, Lane 127, Cathay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ianchen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iancheng Anticounterfei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 200433 floor, building 1, Fudan Science Park, Lane 127, Cathay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chen Radiofrequenc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Tianchen New Technology Co., Ltd., Fudan Univ, Shanghai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