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70350U -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70350U
CN201670350U CN2010201790245U CN201020179024U CN201670350U CN 201670350 U CN201670350 U CN 201670350U CN 2010201790245 U CN2010201790245 U CN 2010201790245U CN 201020179024 U CN201020179024 U CN 201020179024U CN 201670350 U CN201670350 U CN 201670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body
weather
life
inflation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790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坤朋
余沛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790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70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70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703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其为解决救生工作中将逃生者与危险环境的隔离,给予逃生者更多的保护,以提高事故后逃生者生存概率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该救生装置包括舱体、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充气支撑气囊、底座、防水防雨换气装置、应急箱、充气防护座椅,舱体在展开后呈类似球体或椭圆体,并构成一个可封闭防护空间舱,该空间舱设有防水防雨换气装置、应急箱、充气防护座椅。其要点是所述舱体的底座为平置结构,舱体设有独立充气支撑气囊。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折叠存放、携带、开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主要用于全天候、全地域救生装置的专项救生设备和辅助救生设备。

Description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装置,是一种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们对生命安全越来越重视,对出行交通安全的要求也日益重视,即对生活中和交通工具救生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常用的救生装置根据其救生环境不同,主要分为航空运输救生装置、陆上运输救生装置、水上运输救生装置。其中,航空运输救生装置主要为救生伞、救生衣等救生设备;陆上运输救生装置主要为灭火器、安全锤等救生工具,以及救生袋、救生气垫等救生设备;水上运输救生装置因其独特的环境,主要为救生艇、救生筏、救生圈等救生设备。上述救生工具和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救生艇、救生筏:无法面对恶劣的海上气候。当海上气候非常恶劣时,救生艇倾覆和艇上乘员落水的几率很大,无法避免风雨造成的寒冷伤害;2、救生衣、救生圈:只能确保落水人员漂浮在水面上,无法让落水人员与水隔离;不能为落水人员解决浸泡、失温、水生动物袭击提供有效保护;3、灭火器、安全锤等其它救生设备:使用环境局限性较大,救生功能较为单一。
为解决上述问题,使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救生工作中做到逃生者与危险环境的隔离,给予逃生者更多的保护,以提高失事后的生存概率,一些救生球应运而生。这些救生球由于其全封闭充气方式,携带方便,体积较小等优点成为主要水上救生设备和其它辅助救生设备之一。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专利号ZL200620032585.6,授权公告日2007年9月19日,实用新型名称“水上步行球”,该步行球主要用于商业性质的水上娱乐运动方式,不能用于水上等环境下的救生。为使上述水上步行球能用于水上救生,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专利号ZL200720138473.3,授权公告日2008年10月29日,实用新型名称“水上充气救生球”;再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专利号ZL200720052169.7,授权公告日2008年4月9日,实用新型名称“水上救生球”;又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专利号ZL200910131377.X,授权公告日2009年9月16日,实用新型名称“水上救生球”,上述三种救生球的共同特点是采用充气式设计,用于水上救生;但其功能较为单一,在科学常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较难进行实用和普及;且不能用于多种复杂地域、气候等其它环境的救生,一些救生球内采用的设备较多,携带较为不便,使用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使其解决救生工作中将逃生者与危险环境的隔离,给予逃生者更多的保护,以提高事故后逃生者生存概率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该救生装置包括舱体、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充气支撑气囊、底座、防水防雨换气装置、应急箱、充气防护座椅,舱体在展开后呈类似球体或椭圆体,并构成一个可封闭防护空间舱,该空间舱内设有防水防雨换气装置、应急箱、充气防护座椅;即该救生装置为充气救生装置,充气后为类似球体或椭圆体状态,以将逃生者与危险环境的隔离为主;未充气时为折叠状态,重量轻,体积小,易于存放、携带,操作简单易学,使用时展开快速。通过开启闭合防水密闭装置,达到通过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使逃生者进出舱体内,以及换气、调整温度、发送求救信号、施救的目的。其设计要点是所述舱体的底座为平置结构,舱体设有独立充气支撑气囊,上述结构设计使该装置展开后可用于全天候、全地域救生装置的专项救生设备和辅助救生设备。同时,独立充气支撑气囊的设计用于解决类似救生装置的技术缺失(即:依赖于全封闭内压来保证安全外形),使该救生装置不依赖封闭内压来保持安全形状,避免因需要换气、调整温度、发送求救信号而打开(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时,造成该救生装置因失去内压而外形、平衡被破坏,所引起的侧翻、倾覆、进水、沉没;还兼顾了通过向舱体内充入足量的气体来增加弹性内压,进一步提高了气囊的安全性。
所述舱体设有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防水防雨换气装置;底座设有应急箱和充气防护座椅。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内外侧均可实施开启闭合,同时根据现场情况达到换气,调整温度,发送求救信号,施救等。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和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用以支撑该救生装置保持安全形状,避免因需要补充氧气,调整温度,发送求救信号、施救互救而打开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时,造成该救生装置因失去内压而外形、平衡被破坏,所引起的倾覆、进水、沉没。所述舱体设有两组以上的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和六组以上的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多组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和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使舱体受到撞击后破裂的可能性减少,提高了舱体的抗撞击性、安全性、稳定性。
所述防水防雨换气装置由外置换气装置和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组成,外置换气装置设有进气口防水防雨装置、换气软管接口,换气软管接口、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设置于舱体的内侧,防水防雨换气装置设置于舱体的上部外侧;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设有可密闭接口。所述外置换气装置的换气软管接口、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的可密闭接口分别设有流向选择气阀,并可连接手动式换气泵用于换气操作。上述结构设计使球体的重心更加稳定,节约了舱体内的空间;同时换气软管接口和可密闭接口的流向选择气阀,用于保持和调节舱体内的压强,以加强救生装置的弹性缓冲保护;以及进行空气调节和补充氧气,提供逃生者必须的生存条件,避免因缺氧造成的伤害。
所述应急箱设置于底座内,应急箱内设有应急箱开启装置、充气防护座椅开启装置、舱体支撑气囊充气开启装置,应急箱于舱体的外侧设有可脱离绳扣绳索,应急箱内设有手动式换气泵。应急箱起到配重压载平衡的作用,使该救生装置在水上保持安全的平衡形态;应急箱上的应急箱开启装置、充气防护座椅开启装置和舱体支撑气囊充气开启装置用于开启内置带安全带充气防护座椅、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舱内弹性内压辅助充气装置;应急箱位于底座舱体的外侧设有可脱离绳扣绳索,用于多个救生装置之间连接,便于自救互救,也便于救援人员进行施救。同时,应急箱内还可以放入充气用压缩气瓶和其它应急救生物品,即应急箱用于存放充气用压缩气瓶,以及食品、淡水、手动式换气泵、求救信号设施等其它救生用品。
所述充气防护座椅设有安全带、充气防护边、安全扣。舱体内置带安全带的充气防护座椅将逃生者用安全带固定于充气防护座椅内,用以在该救生装置被从船体和飞机投放到水面时,舱体与坚硬物体发生碰撞时,以及遭遇恶劣气候时对逃生者实施保护,避免逃生者在该救生装置内因翻滚、撞击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到了现有其它救生设备的功能缺失问题,解决了如何在事故发生后的救生工作中,做到逃生者与危险环境的隔离,给予逃生者更多的保护措施,可大大提高逃生者的生存几率。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折叠存放、携带、开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主要用于全天候、全地域救生装置的专项救生设备和辅助救生设备,具体适用范围如下:
1、水上运输救生装置:折叠后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存放,比国际标准配置的硬性救生圈、普通救生衣体积相当,作为专项救生设备,具备很高的施救速度与效率等实用性;
2、航空运输救生装置:可作为辅助救生设备。使用专项辅助设备,用于航空救生装置的水上和陆上施救;
3、高楼救生装置:作为辅助救生设备。使用专项辅助设备,用于高楼救生装置的落地施救;
4、雪崩救生装置:添加专项辅助设备于该装置中,用于雪崩救生装置;
5、用于洪涝灾害的救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防水防雨换气装置,箭头为空气流通方向,省略可脱离绳扣绳索。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
图4是图3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充气防护座椅和人体,省略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
附图序号及名称:1、舱体,2、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3、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4、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5、底座,6、防水防雨换气装置,601、外置换气装置,611、进气口防水防雨装置,612、换气软管接口,602、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621、可密闭接口,7、应急箱,701、应急箱开启装置,702、充气防护座椅开启装置,703、舱体支撑气囊充气开启装置,704、可脱离绳扣绳索,8、充气防护座椅,801、安全带,802、充气防护边,803、安全扣。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救生装置的舱体1设有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2、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3、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4,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和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充入气体后支撑起舱体。舱体底部设有平置结构的底座5,由于底座设有应急箱7,应急箱内可存储其它救生用品,该救生装置的重心集中于底部,充气后的舱体可在水上漂浮,也可置于较为平整的地面,该结构使救生球的基本设计理念更广泛地应用于陆地、水上、户外、航空失事后落水落地等领域的自救。
为使其自救效果更好,其舱体内设有防水防雨换气装置6、充气防护座椅8,防水防雨换气装置设置于舱体的上部外侧,防水防雨换气装置的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602可固定于舱体内侧。通过防水防雨换气装置中外置换气装置601的进气口防水防雨装置611、换气软管接口612,以及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的可密闭接口621达到舱体内的压力、温度保持、换气、氧气供应的目的。
使用前,该救生装置为未充气折叠状态。使用时,打开折叠状态的舱体,如图3、图4所示。其使用方法是:所述人体通过舱体的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进入舱体内后,打开应急箱的舱体支撑气囊充气开启装置,充气支撑气囊的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和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完成充气,独立支撑起舱体;关闭舱体的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打开应急箱的应急箱开启装置,对舱体内进行弹性内压辅助充气;开启应急箱的充气防护座椅开启装置,充气防护座椅充气完成后,人体坐入充气防护座椅,并用充气防护座椅的安全带、充气防护边、安全扣将人体固定于充气防护座椅,该救生装置即可完成设备启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在舱体内待的时间过长,所述防水防雨换气装置通过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的可密闭接口,连接手动式换气泵对舱体内进行换气和氧气补充,调整舱体内温度和舱体内压。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1、逃生者打开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通过舱体的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进入舱体内;
2、启动底座中急救箱的舱体支撑气囊充气开启装置703,舱体上的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和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充气完毕后支撑起舱体;
3、关闭舱体上的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
4、打开急救箱的应急箱开启装置701,舱内辅助充气,给予舱内一定的弹性内压;
5、开启急救箱的充气防护座椅开启装置702,充气防护座椅打开,逃生者坐入充气防护座椅并固定安全带801、充气防护边802、安全扣803;
6、完成各项装置开启后,逃生者脱离事故危险环境,可等待援救。
注:在救生过程中在专用设备和可脱离绳扣绳索704的配合下,可提高施救的速度与效率;如因恶劣环境和气候需要在舱体内保持时间过长,可使用应急箱内的其它救生用品,通过换气软管接口的流向选择气阀和可密闭接口的流向选择气阀,保持和调节舱体内的压强,进行空气调节和补充氧气,提供逃生者必须的生存条件。
综上所述,该救生设备为充气救生装置,体积较小,重量轻,可以折叠,平时占有空间很少,便于随船携带;而且,整个装置展开后形成一个封闭整体,舱体重心稳定平衡,不易翻转。发生灾难时,施救时操作简单方便,时间短,效率高。能够有效为逃生者提供与外界恶劣环境、气候隔离的逃生空间;救生装置上设有防水防雨换气装置,可补充舱体内的氧气和内压,满足实时的要求,使得逃生者能够在充气球体内生存长时间;采用充气防护座椅将身体固定在球体内,更好的保证逃生者的安全。使逃生者在水面上漂浮或陆地自救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适用于船舶等水上救援和陆地特殊环境的救生。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该救生装置包括舱体(1)、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2)、充气支撑气囊、底座(5)、防水防雨换气装置(6)、应急箱(7)、充气防护座椅(8),舱体在展开后呈类似球体或椭圆体,并构成一个可封闭防护空间舱,该空间舱设有防水防雨换气装置、应急箱、充气防护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的底座(5)为平置结构,舱体设有独立充气支撑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设有可开合防水密闭装置(2)、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3)、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4)、防水防雨换气装置(6);底座(5)设有应急箱(7)和充气防护座椅(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设有两组以上的舱体横向充气支撑气囊(3)和六组以上的舱体竖向充气支撑气囊(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雨换气装置(6)由外置换气装置(601)和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602)组成,外置换气装置设有进气口防水防雨装置(611)、换气软管接口(612),换气软管接口、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设置于舱体(1)的内侧,防水防雨换气装置设置于舱体的上部外侧;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设有可密闭接口(6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换气装置(601)的换气软管接口(612)、可固定内壁换气软管(602)的可密闭接口(621)分别设有流向选择气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箱(7)设置于底座(5)内,应急箱设有应急箱开启装置(701)、充气防护座椅开启装置(702)、舱体支撑气囊充气开启装置(703),应急箱于舱体(1)的外侧设有可脱离绳扣绳索(704),应急箱内设有手动式换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防护座椅(8)设有安全带(801)、充气防护边(802)、安全扣(803)。
CN2010201790245U 2010-04-29 2010-04-29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70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90245U CN201670350U (zh) 2010-04-29 2010-04-29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790245U CN201670350U (zh) 2010-04-29 2010-04-29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70350U true CN201670350U (zh) 2010-12-15

Family

ID=43327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7902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70350U (zh) 2010-04-29 2010-04-29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703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7397A (zh) * 2010-04-29 2010-09-01 余坤朋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17099A (zh) * 2021-11-26 2022-0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矿井用可移动充气式半刚性应急救生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7397A (zh) * 2010-04-29 2010-09-01 余坤朋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17397B (zh) * 2010-04-29 2012-07-25 余坤朋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17099A (zh) * 2021-11-26 2022-0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矿井用可移动充气式半刚性应急救生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7397B (zh)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5800225A (en) Aviation auto-inflatable life raft
CN100532191C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202481276U (zh) 自救舱
CN200942868Y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103043192A (zh) 全封闭可折叠海上救生等待器
WO2014125503A2 (en) Rounded life boat
CN203946255U (zh) 海上救生衣
CN202147831U (zh) 一种水上逃生舱
CN201670350U (zh) 多功能全天候全地域充气救生装置
CN105292401B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JP3194894U (ja) 大気圧膨張式衝撃緩和装置
CN106143836A (zh) 家庭备用救生艇
RU134898U1 (ru)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пасения
US20120178319A1 (en) Marine Safety Device
CN113460238B (zh) 一种模块化的自动分离式逃生装置
WO2013149525A1 (zh) 水上救生舱
CN103183117B (zh) 拯救空间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61516U (zh) 一种双层充气球型充气阀
CN207972761U (zh) 多功能游艇
KR101340942B1 (ko) 수상용 인명구조장비
CN202481275U (zh) 救生舱
CN2422234Y (zh) 海难自救装置
CN104908908A (zh) 一种自助呼吸充气式救生衣
CN203358843U (zh) 拯救空间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