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55906U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55906U
CN201655906U CN2010201396732U CN201020139673U CN201655906U CN 201655906 U CN201655906 U CN 201655906U CN 2010201396732 U CN2010201396732 U CN 2010201396732U CN 201020139673 U CN201020139673 U CN 201020139673U CN 201655906 U CN201655906 U CN 201655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llection
secondary cell
collection dish
cell according
electropl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396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清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ang Battery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Silicon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Silicon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Phoenix Silicon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0201396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55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55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559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一电芯,具有正负二电极,每一所述电极的端面设有环形排列的多个导电柄;一电池壳体,包覆所述电芯,所述电池壳体对应每一所述电极位置设有一穿孔;二导电端子,分别设在所述电池壳体上并对应所述二穿孔的位置;以及二连结结构,分别设在所述二导电端子与所述二电极之间,每一所述连结结构包括一下集电盘,其设在一所述电极的端面的所述多个导电柄中间,以及一上集电盘,压制所述多个导电柄设在所述下集电盘上,所述上集电盘并透过所述穿孔连结一所述导电端子。其利用上、下集电盘夹固住所有导电柄后,再封装电池壳体的端盖,使二次电池的结构组合容易,而适用于自动化生产,并能够节省人力与成本的支出。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锂蓄电池结构,尤指一种导电柄与导电端子连接结构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锂电池结构是如图1的剖视图;如图示,卷绕式锂电池主要是由电芯10、导电端子20以及电池壳体30组成。其中,电芯10是由层叠的正极片、隔离膜以及负极片组成的一电极卷11卷绕于一芯轴12上形成,电极卷10的两端具有多个由正、负极片引出的导电柄13,方以形成电芯10的正极端以及负极端,且为将导电柄13与导电端子30连接,每一导电柄13必须设有一穿孔(图中未示),并在导电端子20与电芯10之间插入一内杆40,以导电柄13的穿孔穿过内杆40的方式,将导电柄13固定位置并电性连接导电端子20,最后才能进行电池壳体30的封装,成型一完整的二次电池。
但是,二次电池的导电柄13与导电端子20的组合流程耗时费力,必须先将内杆40固定在芯轴12上,接着以人工作业方式,由工作人员将导电柄13的穿孔一一套入内杆40中,后续才能组合导电端子20于内杆40上并电性连接导电柄13。因此,电芯10的导电柄13数量的多寡以及作业人员动作熟练度都将影响二次电池制作时间,且人工作业的模式必然存着些许不稳定因素,容易造成电池的生产可靠度降低。
也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困扰提出一种创新设计的二次电池,以有效改善现有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适合自动化大量生产作业,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导电柄以及导电端子间的连接结构是可由机台自动执行,因此提高二次电池的生产可靠度。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一电芯,具有正负二电极,每一所述电极的端面设有环形排列的多个导电柄;
一电池壳体,包覆所述电芯,所述电池壳体对应每一所述电极位置设有一穿孔;
二导电端子,分别设在所述电池壳体上并对应所述二穿孔的位置;以及
二连结结构,分别设在所述二导电端子与所述二电极之间,每一所述连结结构包括一下集电盘,其设在一所述电极的端面的所述多个导电柄中间,以及一上集电盘,压制所述多个导电柄设在所述下集电盘上,所述上集电盘并透过所述穿孔连结一所述导电端子。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连结结构的下集电盘或上集电盘为导电材料制成的金属网状结构。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下集电盘或所述多个上集电盘的材质为铜、镍、铝、或不锈钢。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一壳筒以及二封盖所述壳筒二端的端盖,每一所述端盖并以点焊或激光结合于所述壳筒上。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下集电盘在其一端面边缘设有至少一凸缘,形成中间区域凹入的一凹部,每一所述上集电盘是可容设在所述凹部内,且受所述凸缘包覆。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导电端子是具有外螺纹的柱体或具有内螺纹的柱体或其结合。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更包括一内杆固定于所述电芯上,受所述多个导电柄环绕,所述下集电盘具有一下固定孔,用以套入所述内杆,以及所述上集电盘具有一上固定孔,用以套入所述内杆而设置在所述下集电盘上。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导电端子是直接连接一所述上集电盘。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电池为圆筒形锂电池或方形锂电池或椭圆型锂电池。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次电池为方形二次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可使导电柄与导电端子间的组合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锂电池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结结构另一实施态样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电芯;11-电极卷;12-芯轴;13-导电柄;20-导电端子;30-电池壳体;31-壳筒;40-内杆;50-电芯;51-电极卷;52-芯轴;53-导电柄;531-电极;60-电池壳体;61-壳筒;62-端盖;621-穿孔;70-导电端子;80-连结装置;81-内杆;82-下集电盘;821-凸缘;822-凹部;823-下固定孔;83-上集电盘;831-上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次电池,以针对现有锂电池的导电端子与电芯的导电柄连接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另一种连结结构,进而适合自动化生产。
参阅图2~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分解图以及剖视图。如图示,一圆筒型二次电池,是包含一电芯50,其由夹设隔离膜的正极片以及负极片形成的电极卷51卷绕于一芯轴52形成,且正极片与负极片各以金属箔片引出多个导电柄53,以在电芯50二端形成正负二电极531,因正负极片卷绕的关系,每一电极531端面上的导电柄53将成环状排列。一电池壳体60,包含一包覆电芯50身部的壳筒61,以及二用以封闭壳筒61二端的端盖62,每一端盖62中间并设置着一穿孔621,此二穿孔621是正对着此二电极531。再以二导电端子70设置在电池壳体60上,且每一导电端子70皆透过穿孔621而正对着芯轴52,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70一端为螺杆,用以外接外部装置,而其另一端则设置一螺孔(图未示)作为与电芯50的连结;其中,导电端子型态,除了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杆以外,视外部装置需求不同,还可以为具有内螺纹的柱体,举凡多个相似结构,为本领域具有相关知识者可轻易完成,又因所述这些结构的改变并不影响本专利范围,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再者,以二连结装置80设在壳体60的二端盖62与电芯50的二电极531之间,每一连结装置80都包含一内杆81、一下集电盘82以及与的相对的一上集电盘83,内杆81在本实施例中为螺杆,其锁入芯轴52中心而被导电柄53围绕,且内杆81正对端盖62的穿孔621,以供导电端子70锁固;下集电盘82一端面的周围设有一凸缘821,因而使其中间区域形成一凹部822,凹部822内并设有一下固定孔823,而能以下固定孔823穿过内杆81定位在电芯50的电极531端面上,此时,凸缘821将朝向上集电盘83;上集电盘83同样具有一上固定孔831,且身部形状吻合下集电盘82的凹部822,而可以上固定孔831穿过内杆81,并受凸缘821的包覆而埋入凹部822中,此外,当上集电盘83对合下集电盘82时,可以压固住周围所有导电柄53位于凹部822中。
续请参阅图5,对应上述结构说明,本实用新型二次电池应用在自动化控制流程时,其组合步骤如下:首先如步骤S1所示,先在电芯50外包装壳筒61,接着,在步骤S2中,插入内杆81并套入一下集电盘82,方使得下集电盘82设置在一电极531的端面的导电柄53中间;当所述下集电盘82定位后,即进入步骤S3中,将环绕着下集电盘82周围的导电柄53弯折入凹部822内,接续步骤S4,利用上集电盘83卡合下集电盘82的方式,快速地压迫所有导电柄53定位,并进入步骤S5,利用锁合的方式组合导电端子70与上集电盘83;待导电端子70与上集电盘83合而为一后,即可以在步骤S6中,以焊接或者激光方式封装电池壳体60的端盖62,使导电端子70穿过穿孔621,而可连接一外部装置供电。当然,若导电端子70的设计是由端盖62外部锁接上集电盘83时,自然是先执行焊接端盖62的程序,接着在执行锁接导电端子70的步骤,也就是将前述的步骤S5以及步骤S6是可以调换的。
另外,若生产之前已经将导电端子70直接固定在上集电盘83上,则前述组装流程中,更可以简化步骤S5,亦即,完成步骤S4的卡合动作后,直接进入步骤S6中,封装电池壳体60的端盖62。举例而言,如图6所示的连结结构另一态样的示意图,下极电盘82是由铜或铝或镍或不锈钢构成的金属网体,以增加导电性,而上极电盘83为平板圆盘状,其上焊接着锁入式的导电端子70,由此,而能在结束步骤S4后直接进入步骤S6中。然而,此时的导电端子70并不依定要凸出端盖62,倘若与端盖62齐平,亦不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
再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性广,还适用于单端开口的电池壳体60上,其自动化组装过程并不受影响,例如,图7所示,一椭圆形二次锂电池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样是由步骤S1的包装壳筒61、步骤S2的定位下集电盘82、步骤S3的弯折导电柄53、步骤S4的组合上集电盘83、步骤S5的导电端子70以及步骤S6的密封端盖,依序进行所完成。依此类堆,本实用新型自然也适用类似型态的方形二次电池。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改良二次电池的连结结构的方式,简化二次电池的导电柄与导电端子间的组合方式,彻底解决现有导电柄与导电端子必须依靠人工作业产生的缺失,而能够自动化大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生产可靠度。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芯,具有正负二电极,每一所述电极的端面设有环形排列的多个导电柄;
一电池壳体,包覆所述电芯,所述电池壳体对应每一所述电极位置设有一穿孔;
二导电端子,分别设在所述电池壳体上并对应所述二穿孔的位置;以及
二连结结构,分别设在所述二导电端子与所述二电极之间,每一所述连结结构包括一下集电盘,其设在一所述电极的端面的所述多个导电柄中间,以及一上集电盘,压制所述多个导电柄设在所述下集电盘上,所述上集电盘并透过所述穿孔连结一所述导电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结结构的下集电盘或上集电盘为导电材料制成的金属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下集电盘或所述多个上集电盘的材质为铜、镍、铝、或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包括一壳筒以及二封盖所述壳筒二端的端盖,每一所述端盖并以点焊或激光结合于所述壳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下集电盘在其一端面边缘设有至少一凸缘,形成中间区域凹入的一凹部,每一所述上集电盘是可容设在所述凹部内,且受所述凸缘包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电端子是具有外螺纹的柱体或具有内螺纹的柱体或其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更包括一内杆固定于所述电芯上,受所述多个导电柄环绕,所述下集电盘具有一下固定孔,用以套入所述内杆,以及所述上集电盘具有一上固定孔,用以套入所述内杆而设置在所述下集电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端子是直接连接一所述上集电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为圆筒形锂电池或方形锂电池或椭圆型锂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为方形二次锂电池。
CN2010201396732U 2010-03-11 2010-03-11 二次电池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5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96732U CN201655906U (zh) 2010-03-11 2010-03-11 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396732U CN201655906U (zh) 2010-03-11 2010-03-11 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55906U true CN201655906U (zh) 2010-11-24

Family

ID=43121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39673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55906U (zh) 2010-03-11 2010-03-11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559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9682A (zh) * 2010-12-25 2012-07-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其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751452A (zh) * 2011-04-19 2012-10-2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二次电池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9682A (zh) * 2010-12-25 2012-07-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其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569682B (zh) * 2010-12-25 2014-1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其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751452A (zh) * 2011-04-19 2012-10-2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二次电池结构
CN102751452B (zh) * 2011-04-19 2015-05-1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二次电池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9721B (zh) 一种差节距极片及采用该差节距极片的动力电池
CN103814461B (zh) 锂二次电池系统
CN213401441U (zh) 电芯组件以及电池
CN202585597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102544437A (zh) 差节距极片及采用该差节距极片的动力电池
CN102024988A (zh) 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23746A (zh)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110289451A (zh) 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01655906U (zh) 二次电池
CN110534690B (zh) 极耳固定装置、极耳盖帽、电池及焊接方法
CN202633424U (zh) 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及其阳极极耳
CN20393222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2760905A (zh) 高容量锂电池
CN108701856A (zh) 二次电池
CN103390765A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12848718U (zh) 一种圆柱电池
CN201741765U (zh) 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电芯
CN201868522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2495512U (zh) 导电端子及使用该导电端子的锂电池
CN204991823U (zh) 一种圆柱锌镍二次电池
CN203085702U (zh) 锂离子电池
CN204441372U (zh) 叠片型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CN201845835U (zh) 卷绕式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
CN201812872U (zh) 组合电池
CN102447090A (zh) 组合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8

Address after: Hsinchu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gyang batter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Phoenix Silicon International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