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38999U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38999U
CN201638999U CN2009203069573U CN200920306957U CN201638999U CN 201638999 U CN201638999 U CN 201638999U CN 2009203069573 U CN2009203069573 U CN 2009203069573U CN 200920306957 U CN200920306957 U CN 200920306957U CN 201638999 U CN201638999 U CN 201638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act
electronic card
insulating bod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069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069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38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38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389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二者配合形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一端为用于插入电子卡的开口;若干导电端子,其固持于绝缘本体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侦测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前端,其中侦测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第二固定端子及一端固持于本体、一端悬臂设置的弹性端子,弹性端子包括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固持于绝缘本体,并与第一固定端子常态接触,第二触点与第二固定端子常态打开。电子卡连接器设置一个弹性端子,两个固定端子,弹性端子相对固定端子移动,降低了多个可移动端子因压力导致变形,进而相互错位的可能。

Description

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中通常需要插入一个电子卡,例如手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通常设置电子卡连接器,可供电子卡插入,进而读取电子卡内存储的内容。电子卡连接器内通常设置侦测端子以侦测电子卡是否插入电子卡连接器。
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第101242052号中揭示,电子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包括接触板及被接触板,电子卡插入时,抵接于接触板而使其弹性变形进而与被接触板电性导通;当电子卡拔出时,接触板借自身的弹性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而与被接触板分离,进而电路可以检测到电子卡的插入或拔出。
该侦测端子的接触板及被接触板一端固定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另一端可自由偏转以实现两者导通或分离。当接触板及被接触板被电子卡抵接时,二者受到电子卡的朝向连接器前端的压力,又因为接触板及被接触板的宽度较小,二者受力后可能在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向上或向下偏转,导致接触板及被接触板可能产生电性连接不稳定的状况。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其侦测端子结构简单且更为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侦测端子结构简单且接触更为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二者配合形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一端为用于插入电子卡的开口;若干导电端子,其固持于绝缘本体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侦测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前端,其中侦测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第二固定端子及一端固持于本体、一端悬臂设置的弹性端子,弹性端子包括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固持于绝缘本体,并与第一固定端子常态接触,第二触点与第二固定端子常态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子卡连接器设置一个弹性端子,两个固定端子,弹性端子相对固定端子移动,降低了多个可移动端子因压力导致变形,进而相互错位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部分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部分组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一个遮蔽壳体1,遮蔽壳体1内收容有绝缘本体2,绝缘本体2内还设有若干用以与电子卡(未图示)电性接触的导电端子3,在绝缘本体2的一侧设有退卡机构4,绝缘本体2的前端还设有侦测端子5以侦测电子卡是否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遮蔽壳体1及绝缘本体2形成一个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一端开放形成用于插入电子卡的开口10。所述导电端子3设置在电子卡连接器100内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进而读取电子卡内的信息。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侦测端子5包括一对固定端子51及一个弹性端子52。其中固定端子51通过金属板冲压形成,再与绝缘本体2通过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相结合。两个固定端子51分别为第一固定端子511及第二固定端子512,第一固定端子511包括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3及与弹性端子52连接的第一接触部515,第二固定端子512包括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14及与弹性端子52连接的第二接触部516。
弹性端子52成带状,依次延伸形成第一触点521、安装部522、第一转折部523、第三连接部524、第二转折部525、第四连接部526及第二触点527,其中第三连接部524大致成角度较大的V形。第一触点521与前述固定端子51的第一接触部515电性连接,第二触点527与固定端子51的第二接触部516电性连接。绝缘本体2设有突块21及前端壁22,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缝23,弹性端子52的安装部522通过组装的方式安装于安装缝23。
电子卡未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时,弹性端子52的第二触点527与第二接触部516相分离。电子卡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时,电子卡压迫弹性端子52并使其变形,以便允许电子卡到达预设位置。其中第一触点521安装至绝缘本体2后为固定状态,并与第一接触部515保持常态接触;第二转折部525被电子卡抵接后带动第一转折部523及第三连接部524变形,使第二触点527向第二固定端子512的第二接触部516靠拢,最终第二触点527与第二接触部516接触。电子卡进一步抵压第二转折部525时,第一转折部523、第三连接部524及第二转折部525进一步变形,使得第二触点527在第二接触部516上滑动,直到电子卡插入预设位置。本创作中,弹性端子52的第一触点521与第一固定端子511的第一接触部515稳定接触,并通过弹性端子52的弹性形变及第二触点527在第二接触部516上滑动实现弹性端子52与第二固定端子512的接触,其中,仅有一个端子移动,有效避免了端子之间因弹性变形过大导致的相互错位,其电性连接更为稳定。另外,第二触点527每次与第二接触部516接触时都会产生滑动,可去除端子上的氧化物,保证了电性连接的稳定。
请参考图2至图5,第二触点527及第二转折部525分别与电子卡及第二固定端子512在运动的状态中实现接触,为了防止电子卡及第二固定端子512抵接到弹性端子52的其它部分,本创作的第二转折部525相对第三连接部524更接近开口10,第二转折部525在接近开口10的一侧相对第三连接部524突起(未标号),该突起与第三连接部524相平行的切线与第三连接部524之间存在距离D1,即该突起突出于第三连接部524的延长线,且比第三连接部524更接近开口10。同样,第二触点527比第四连接部526更靠近前端壁22,第二触点527向前端壁22方向设置突起(未标号),该突起的与第四连接部526平行的切线与第四连接部526之间存在距离D2,即该突起突出于第四连接部526的延长线,且比第四连接部526更靠近前端壁22。当电子卡插入后,因为第二转折部525相对第三连接部524更向外突出,电子卡始终与第二转折部525的突起接触,避免了电子卡对第三连接部524的抵压。同样,弹性端子52弹性变形后,因为第二触点527相对第四连接部526更靠近前端壁22,前端壁22不会抵压于第四连接部526。延长了弹性端子52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5,第一触点521及第一转折部523的高度D3大于弹性端子52其它部分的高度D4,因为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可以收容第一触点521及第一转折部523,则弹性端子52其他高度较小的部分在该收容空间内与上下组件仍有距离,弹性端子52高度较小的部分,即第三连接部524至第二触点527可在收容空间内灵活转动而不与遮蔽壳体1或绝缘本体2接触。
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中通常需要插入一个电子卡,例如手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通常设置电子卡连接器,可供电子卡插入,进而读取电子卡内存储的内容。电子卡连接器内通常设置侦测端子以侦测电子卡是否插入电子卡连接器。
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告第101242052号中揭示,电子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包括接触板及被接触板,电子卡插入时,抵接于接触板而使其弹性变形进而与被接触板电性导通;当电子卡拔出时,接触板借自身的弹性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而与被接触板分离,进而电路可以检测到电子卡的插入或拔出。
该侦测端子的接触板及被接触板一端固定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另一端可自由偏转以实现两者导通或分离。当接触板及被接触板被电子卡抵接时,二者受到电子卡的朝向连接器前端的压力,又因为接触板及被接触板的宽度较小,二者受力后可能在电子卡连接器的收容空间内向上或向下偏转,导致接触板及被接触板可能产生电性连接不稳定的状况。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其侦测端子结构简单且更为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侦测端子结构简单且接触更为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二者配合形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一端为用于插入电子卡的开口;若干导电端子,其固持于绝缘本体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侦测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前端,其中侦测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第二固定端子及一端固持于本体、一端悬臂设置的弹性端子,弹性端子包括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固持于绝缘本体,并与第一固定端子常态接触,第二触点与第二固定端子常态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子卡连接器设置一个弹性端子,两个固定端子,弹性端子相对固定端子移动,降低了多个可移动端子因压力导致变形,进而相互错位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部分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部分组件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包括一个遮蔽壳体1,遮蔽壳体1内收容有绝缘本体2,绝缘本体2内还设有若干用以与电子卡(未图示)电性接触的导电端子3,在绝缘本体2的一侧设有退卡机构4,绝缘本体2的前端还设有侦测端子5以侦测电子卡是否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
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遮蔽壳体1及绝缘本体2形成一个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一端开放形成用于插入电子卡的开口10。所述导电端子3设置在电子卡连接器100内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进而读取电子卡内的信息。
请参阅图2至图4,所述侦测端子5包括一对固定端子51及一个弹性端子52。其中固定端子51通过金属板冲压形成,再与绝缘本体2通过嵌入成型(insertmolding)相结合。两个固定端子51分别为第一固定端子511及第二固定端子512,第一固定端子511包括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3及与弹性端子52连接的第一接触部515,第二固定端子512包括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14及与弹性端子52连接的第二接触部516。
弹性端子52成带状,依次延伸形成第一触点521、安装部522、第一转折部523、第三连接部524、第二转折部525、第四连接部526及第二触点527,其中第三连接部524大致成角度较大的V形。第一触点521与前述固定端子51的第一接触部515电性连接,第二触点527与固定端子51的第二接触部516电性连接。绝缘本体2设有突块21及前端壁22,二者之间形成安装缝23,弹性端子52的安装部522通过组装的方式安装于安装缝23。
电子卡未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时,弹性端子52的第二触点527与第二接触部516相分离。电子卡插入电子卡连接器100时,电子卡压迫弹性端子52并使其变形,以便允许电子卡到达预设位置。其中第一触点521安装至绝缘本体2后为固定状态,并与第一接触部515保持常态接触;第二转折部525被电子卡抵接后带动第一转折部523及第三连接部524变形,使第二触点527向第二固定端子512的第二接触部516靠拢,最终第二触点527与第二接触部516接触。电子卡进一步抵压第二转折部525时,第一转折部523、第三连接部524及第二转折部525进一步变形,使得第二触点527在第二接触部516上滑动,直到电子卡插入预设位置。本创作中,弹性端子52的第一触点521与第一固定端子511的第一接触部515稳定接触,并通过弹性端子52的弹性形变及第二触点527在第二接触部516上滑动实现弹性端子52与第二固定端子512的接触,其中,仅有一个端子移动,有效避免了端子之间因弹性变形过大导致的相互错位,其电性连接更为稳定。另外,第二触点527每次与第二接触部516接触时都会产生滑动,可去除端子上的氧化物,保证了电性连接的稳定。
请参考图2至图5,第二触点527及第二转折部525分别与电子卡及第二固定端子512在运动的状态中实现接触,为了防止电子卡及第二固定端子512抵接到弹性端子52的其它部分,本创作的第二转折部525相对第三连接部524更接近开口10,第二转折部525在接近开口10的一侧相对第三连接部524突起(未标号),该突起与第三连接部524相平行的切线与第三连接部524之间存在距离D1,即该突起突出于第三连接部524的延长线,且比第三连接部524更接近开口10。同样,第二触点527比第四连接部526更靠近前端壁22,第二触点527向前端壁22方向设置突起(未标号),该突起的与第四连接部526平行的切线与第四连接部526之间存在距离D2,即该突起突出于第四连接部526的延长线,且比第四连接部526更靠近前端壁22。当电子卡插入后,因为第二转折部525相对第三连接部524更向外突出,电子卡始终与第二转折部525的突起接触,避免了电子卡对第三连接部524的抵压。同样,弹性端子52弹性变形后,因为第二触点527相对第四连接部526更靠近前端壁22,前端壁22不会抵压于第四连接部526。延长了弹性端子52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5,第一触点521及第一转折部523的高度D3大于弹性端子52其它部分的高度D4,因为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收容空间可以收容第一触点521及第一转折部523,则弹性端子52其他高度较小的部分在该收容空间内与上下组件仍有距离,弹性端子52高度较小的部分,即第三连接部524至第二触点527可在收容空间内灵活转动而不与遮蔽壳体1或绝缘本体2接触。

Claims (8)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二者配合形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一端为用于插入电子卡的开口;若干导电端子,其固持于绝缘本体以与电子卡电性连接;侦测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前端,其特征在于:侦测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第二固定端子及一端固持于本体、一端悬臂设置的弹性端子,弹性端子包括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固持于绝缘本体,并与第一固定端子常态接触,第二触点与第二固定端子常态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弹性端子设有从第一触点延伸形成的安装部,绝缘本体设有突起及前端壁,突起及前端壁之间形成有安装缝,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安装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子卡抵接于弹性端子后,弹性端子产生弹性形变,第二触点抵接于第二固定端子,并实现电性接触;随着电子卡逐渐插至预设位置,第二触点在第二固定端子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点与第二固定端子对接,弹性端子还设有与电子卡对接的第二转折部,第二转折部的两侧分别为第三、第四连接部,其中第三连接部在靠近开口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转折部设有突起,该突起突出于第三连接部的延长线,且比第三连接部靠近开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触点设有突起,该突起突出于第四连接部的延长线,且比第四连接部靠近端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触点的高度高于弹性端子的其它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固定端子设有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第一、第二连接部。
CN2009203069573U 2009-07-28 2009-07-28 电子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8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069573U CN201638999U (zh) 2009-07-28 2009-07-28 电子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069573U CN201638999U (zh) 2009-07-28 2009-07-28 电子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38999U true CN201638999U (zh) 2010-11-17

Family

ID=43083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0695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38999U (zh) 2009-07-28 2009-07-28 电子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38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547A (zh) * 2016-03-18 2016-07-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卡卡座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547A (zh) * 2016-03-18 2016-07-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卡卡座及电子设备
CN105762547B (zh) * 2016-03-18 2019-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卡卡座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9835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1262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2709756B (zh) 检测开关构造和具有该检测开关构造的连接器
CN201142378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78143Y (zh) 卡连接器
US7726991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a wedge-shaped block
CN2779651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130736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638999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0466385C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2760984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708268U (zh) 电连接器
CN100536252C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430307Y (zh) 电连接器
CN101262094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854856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826735Y (zh) 断电式侦测记忆卡到位的连接器
CN201097423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47516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54965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204276Y (zh) 卡连接器
CN104037571A (zh) 卡连接器
CN2554818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3166055A (zh) 卡连接器
CN201054429Y (zh) 电子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7

Termination date: 201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