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9726U -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 Google Patents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29726U
CN201629726U CN2010201542480U CN201020154248U CN201629726U CN 201629726 U CN201629726 U CN 201629726U CN 2010201542480 U CN2010201542480 U CN 2010201542480U CN 201020154248 U CN201020154248 U CN 201020154248U CN 201629726 U CN201629726 U CN 201629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ance
control
operational amplifier
voltage com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1542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201542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29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29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297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确保超限位控制或定时控制电路在故障时不失控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应用在温度、压力、水位、定时控制电器中,能提高安全性能,避免使用时发生严重事故(如火灾)。实现该优异功能的技术措施:主要是通过对电子器件采用巧妙的连接方式,简单构成配底式主控电路、托底护顶保控电路、串控推动执行及保控显示电路,由配底式主控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并联探测传感或定时电路输出的信号,由托底护顶保控电路护载监控配底式主控电路输出的控制电平,在故障时,能优先关闭主控电路输出的失控电平,强迫执行电路切断负载供电,确保安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电子应用领域用途广泛,且使电器产品性/价比极高。

Description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时基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确保主控(超上下限位控制)或定时控制电路在故障时不失控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应用在温度、压力、水位、定时控制电器中,能提高安全性能,避免使用时发生严重事故(如火灾)。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小家电及简易测量、定时、控制、安全防护等电子应用领域用途更广,且使电器产品性/价比极高。
背景技术
为了核实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设计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专业书籍、报刊),检索了相关专利文献。都只有发现仅完成主控(超上下限位控制)功能的电路较多(如555时基电路就是其经典代表),从未发现涉及对异常故障进行监测、对主控电路进行监控(保护控制)、防止异常失控的相关技术资料。
目前,在电子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经典式555时基电路,作为最基础的通用性功能器件,备受电子应用专业设计人员和电子爱好者的青睐,而且现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通认可,其结构和原理已成为大学电子专业《数字电路》教科书中的重要理论。
经典式555时基电路虽然通用性强,用途广泛。但只有单一的主控(超上下限位控制)功能,内部结构较复杂,大致由分压器、比较器、R-S触发器、反相驱动器、放电开关等五个部分组成。引出脚位8只,若是CMOS型555电路,还要多两个反相器(一个用于复位,另一个设在R-S触发器Q端和驱动器之间)。其原理是:分压器设置上限和下限,比较器将输入电位与上限和下限作比较,若输入电位超出上限或下限电位,两比较器分别触发R-S触发器的R端或S端,Q端输出相应电平经驱动器输出控制负载,这个控制过程和原理,仅仅只能完成超上下限位控制功能,完全没有故障保护控制功能,是空白项,另外在性能上存在不佳之处,复位端MR(第4脚)复位电位设置不当,且离散性太大,又不能与输入电位作比较。控制端VC(第5脚)只能外调上限,下限内置固定,VC对地电容必不可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主控(超限位控制)电路和定时电路经常因异常故障而失控,不能及时切断负载供电,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故障保护控制功能,能监测到异常故障而及时切断负载供电,确保主控电路不失控,避免严重事故(如火灾)发生,保证使用安全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本实用新型同时解决原有实现超限位控制功能电路的复位端的复位电位设置不当,且离散性太大,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护功能兼作复位功能,无需另外专设复位功能引脚,节省引脚资源,减小离散性,提高性能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还包括配底式主控电路(6)、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所述的传感电路或(RC)积分电路的输出连接配底式主控电路的输入端(Vi)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的输入端(Vi),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的输出端(VO)连接托底护顶保控电路的底限设置控制输入端和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的一个控制输入端,托底护顶保控电路的输出端(VC)与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的另一个控制输入端相连,执行电路(继电器)的输出与电热负载的供电电路相连。
所述的传感电路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为主件构成的电路,所述的积分电路是电阻对电容充电构成的RC积分电路;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可以是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或者异或门、或者与门、或者或门、或者同相门为主件构成的电路,也可以是与其功能等效的其它器件为主件构成的电路;所述的托底护顶保控电路是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或者异或门、或者异或非门为主件构成的电路,也可以是与其功能等效的其它器件为主件构成的电路;所述的串控推动执行电路是由两个三极管串联控制继电器电源、或者由一个三极管和一个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串控继电器电源、或者由两个模拟开关串联控制继电器电源、或者由两个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直接串控继电器电源为主件构成的电路;所述的保控显示电路是由一个电阻串联发光二极管LED构成的电路,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阈值基准电压(Vm)也可由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控制;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的电源电压为V+1,外电路电源电压为V+,设电压V+高于电压V+1。
当电路正常工作,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输出信号电位在设定范围内(上、下限限位之间)变化时,托底护顶保控电路随着配底式主控电路循环输出高低电平,使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处于正常循环控制状态,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又随时处于守备监控状态。
当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发生异常故障(如传感器或充电电容短路或开路)时,其输出信号电位跌过配底式主控电路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配设的底限或超过顶限,使主控电路输出失控信号,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被触发,由守备状态转为优先保护控制状态,关闭配底式主控电路的失控信号,强迫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显示故障,并切断负载电源,有效可靠防止和避免了异常故障发生时主控电路失控的现象,保证了控制安全。
当电路本身发生输入和输出端开路故障时,本电路也有保控作用。让配底式主控电路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所接电源电压V+1小于外电路(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和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电源电压V+,就是为了防止电路本身输入端异常断开引起失控而设计的,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
另外,还可以让两个单元电路并列工作,将输入端并联探测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输出的信号电位、输出端分开串控推动执行电路(继电器),又大大提高控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托底护顶保控电路护载监控配底式主控电路信号,使保控电路对主控电路有优先控制权,当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发生开路或短路故障时,强迫串控推动执行及保控显示电路,显示故障,并切断负载电源,能有效可靠地防止主控电路因异常故障而引起的失控,提高了控制电路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全面防失控能力,超越555时基电路功能和性能,通用性更强、性能更优越、用途更广泛。
2.由于电路连接巧妙,结构简单,原理新颖,功能独特,一个8引脚电路模块可容纳两个独立单元电路,因每个独立单元电路只有三端(一入两出),一端多能:一个信号输入端还兼有上限、下限限位设置和复位功能,无需另外专设限位设置端;一个重要输出端是托底护顶保控电路的输出端,带有防失控功能;另一个输出端是配底式(上下限位)主控输出端(完全兼容555时基电路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兼作托底护顶保控电路的复位控制端,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灵活适应多种控制所需,给应用设计带来极大方便,使电子整机产品成本极低、性/价比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图1中:(1)为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6)为配底式主控电路,(8)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9)为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至5的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1)为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6)为配底式主控电路,(8)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9)为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信号输入端的连接点(Vi)与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O)连接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底限设置控制输入端和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的一个控制输入端,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输出端(VC)与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的另一个控制输入端相连;执行电路(继电器)的输出与负载的供电电路相连。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热敏电阻NTC2串接电阻R21、或电阻Rp2串接电容C21,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和电阻R22、R26、R27、R28、热敏电阻PTC2,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包括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电阻R211,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包括三极管VT21、VT22、电阻R23、R24、R25、R29、R210、继电器J2、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LED2。
图2电路连接方式:热敏电阻NTC2一端接电源V+极、另一端接电阻R21、电阻R21另一端接地,或电阻Rp2一端接电源V+、另一端接电容C21正极,电容C21负极接地,其连接分压点(Vi20)经串接限位设置电阻R22后再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正相(+)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反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21)上;电阻R27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28,电阻R28另一端接热敏电阻PTC2,热敏电阻PTC2另一端接电源V+1极,电阻R27与R28连接点(Vm2)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输出端经串接底限配置电阻R212后再与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正相(+)输入端及电阻R24、R25、R26并接于同一电位点(VO2)上,作为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O2),其中电阻R24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2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21基极,电阻R26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正相(+)输入端(Vi21)上;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反相(-)输入端(Vi21)对地串接电阻R211,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输出端(VC2)连接电阻R29、R210,电阻R210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29另一端接三极管VT22基极;三极管VT21发射极接电源V+极,三极管VT21集电极接三极管VT22发射极,三极管VT22集电极接继电器J2线圈和二极管D21负极,二极管D21正极和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都接地;电阻R23接三极管VT22发射极,电阻R23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接三极管VT22集电极;调节电阻R22、R26的阻值之比可设定主控电路B21上限和下限限位,电阻R27、R28的分压点(Vm2)可以设定主控电路B21阈值基准电压;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B22电源端接电源V+1极,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V+极电压高于电源V+1极电压。
图2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上电之初,因热敏电阻NTC2处于低温高阻状态,或电容C21两端电压较低,使分压点Vi20对地电位较低,经限位设定电阻R22抬升,仍然使电路输入端(Vi21)电位也较低,小于运算放大器B21的反相(-)输入端(Vm2)电位,其输出端(VO2)输出低电压,经电阻R25拉动三极管VT21导通,此时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因正相(+)输入端电压低于其反相(-)输入端(Vi21)电压,其输出端(Vc2)输出低电平,拉动三极管VT22导通,使继电器J2吸合,其触点接通负载电源,负载开始升温。三极管VT22导通,发光二极管LED2不发光,表示电路正常工作无故障,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守备状态。
电路通电一定时间后,因热敏电阻NTC2随负载温度上升,阻值变小,分压点Vi20电位上升,或积分电路中电容C21两极随着充电电压上升,也会使分压点Vi20电位上升,Vi21电位也随之上升至大于Vm2电压时,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输出端VO2输出高电位,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也随着输出端VC2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VT21、VT22都截止,电阻R24、R210更有利于输出端VO2、VC2电位抬升,使三极管深度截止,继电器J2线圈断电释放(反电势由D21消除)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温度下降,NTC2阻值逐渐变大,Vi20电压下降,当Vi21电位下降小于Vm2电压时,输出端VO2、VC2又输出低电平,拉动三极管VT21、VT22都导通,继电器J2吸合,负载又通电升温,电路进入下一控温循环过程。在上、下限之间进行正常循环控温过程中,或定时前后,保控电路始终处于守备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故障(如热敏电阻NTC2开路或电阻R21短路)时,或定时电容C21发生短路时,Vi20和Vi21电位极低,输出端VO2也为低电位,三极管VT21失控导通,但由于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O2)电位(有一定的基底再加上电阻R212垫升)略高于输入端(Vi21)电位,故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输出端Vc2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VT22截止,强迫继电器J2线圈仍然能断电释放,切断负载电源,达到了防止三极管VT21失控的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同时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显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故障保护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热敏电阻NTC2短路或电阻R21开路故障时,或定时电容C21发生开路故障时,输入端Vi20和Vi21电位极高,输出端(VO2)电位也极高,三极管VT21截止,此时,电阻R211的作用是将输入端Vi21电位略微拉低,使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输出端(VC2)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VT22也同时截止,强迫继电器J2可靠断电释放,其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达到防止失控的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
当电路本身发生输入和输出端开路故障时,本电路也有保控作用。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B22所接电源电压V+1小于外电路电源电压V+,就是为了防止电路本身输入端异常断开引起失控而设计的,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
可见,本实施例具有全面防失控能力,超越555时基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故称为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热敏电阻NTC3串接电阻R31,或电阻Rp3串接电容C31,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3和电阻R32、R36,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包括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电阻R38,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包括三极管VT31、VT32、二极管D31、电阻R35、R37、继电器J3、电阻R33、发光二极管LED3。
图3电路连接方式:热敏电阻NTC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31,电阻R31另一端接电源V+极,或电阻Rp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容C31负极,电容C31正极接电源V+极,其连接分压点(Vi30)经限位设置电阻R32接至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3两个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Vi31),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正相(+)输入端接或门H3输出端(VO3),电阻R38一端接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Vi31),另一端接电源V+1极,电阻R36跨接于或门H3的输入端(Vi31)和输出端(Vo3)之间,电阻R35跨接于运算放大器A3输出端(Vc3)和三极管VT32基极之间,电阻R37跨接于或门H3输出端(VO3)和三极管VT31基极之间,三极管VT32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三极管VT31发射极,三极管VT31集电极接继电器J3线圈和二极管D31正极,二极管D31负极和继电器J3线圈另一端都接在电源V+极,发光二极管LED3负极接运算放大器A3输出端(VC3),发光二极管LED3正极接电阻R33,电阻R33另一端接或门H3输出端(VO3),电阻R32和R36之比设定H3的上限和下限限位,运算放大器A3和或门H3电源端接电源V+1极,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V+极电压高于电源V+1极电压。
图3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上电之初,因热敏电阻NTC3处于低温高阻状态,或电容C31两端电压较低,使分压点Vi31对地电位较高,经限位设置电阻R32抬升,输入端Vi31电位也较高,大于或门H3输入端阈值电压(≈1/2V+),或门H3输出端VO3输出高电平,一方面经反馈电阻R36反馈至Vi31,使Vi31电位更高,并锁定这一状态,另一方面VO3高电平经电阻R37推动三极管VT31导通,同时还使运算放大器A3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35推动三极管VT32导通,于是继电器J3通电吸合,接通负载电源,负载温度升高。输出端VO3和VC3都是高电平,LED3不发光,表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守备状态。
电路上电一定时间后,因热敏电阻NTC3随负载温度上升,阻值变小,分压点Vi30电位下降,或电容C31两极电压增大,也会使Vi30电位下降,Vi31电位也随之下降至小于或门H3阈值电压(≈1/2V+)时,或门H3输出低电位,经电阻R36反锁使Vi31电位更低,并锁定这一状态。Vo3一方面直接使三极管VT31截止,继电器J3释放(反电势由D31消除),切断负载电源,负载开始降温,NTC3阻值又变大,输入端Vi31电位上升大于或门H3阈值电压(≈1/2V+)时,或门H3又输出高电平,使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推动继电器J3吸合,负载又通电升温,电路进入下一控温循环过程。在上、下限之间进行正常循环控温过程中,或定时前后,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始终处于守备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异常故障(如热敏电阻NTC3开路或电阻R31短路)时,或定时电容C31发生短路时,Vi30和Vi31电位升至极高(接近V+),运算放大器A3输入端(Vi31)电位高于其输出端(VO3)电位,运算放大器A3输出端(VC3)输出低电位,使三极管VT32截止,继电器J3释放,负载断电,仍然达到防失控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同时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显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故障保护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热敏电阻NTC3短路或电阻R31开路故障时,或定时电容C31发生开路故障时,输入端Vi30和Vi31电位极低,输出端(VO3)电位也为低电位,三极管VT31截止,此时,电阻R38的作用是将输入端Vi31电位略微提升(使Vi31端电位略高于VO3端电位),使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3输出端(VC3)也输出低电位,使三极管VT32也同时截止,强迫继电器J3可靠断电释放,其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达到防止失控的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
当电路本身发生输入和输出端开路故障时,本电路也有保控作用。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3和或门H3所接电源电压V+1小于外电路电源电压V+,就是为了防止电路本身输入端异常断开引起失控而设计的,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
可见,本实施例具有全面防失控能力,超越555时基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故称为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热敏电阻NTC4串接电阻R41,或电阻RP4串接电容C41,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缓冲器H4和电阻R42、R46,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为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电阻R48,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包括三极管VT41、VT42、二极管D41、继电器J4、电阻R43、R44、R45、R47、发光二极管LED4,配底式主控电路(6)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接电源V+1端,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和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接电源V+端,电源V+端电位高于电源V+1端电位。
图4电路连接方式:热敏电阻NTC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41,电阻R41另一端接电源V+极,或电阻RP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容C41负极,电容C41正极接电源V+极,其连接分压点(Vi40)经限位设置电阻R42接至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4两个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的正相(+)输入端(Vi41),电阻R46跨接于或门H4的输入端(Vi41)和输出端(VO4)之间,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或门H4输出端(VO4),电阻R48跨接于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的正相(+)输入端(Vi41)和电源V+1极之间,电阻R45跨接于电压比较器B4输出端(VC4)和三极管VT42基极之间,电阻R47跨接于或门H4输出端(Vo4)和三极管VT41基极之间,电阻R44接于电压比较器B4输出端(VC4)和电源V+极之间。继电器J4线圈接于三极管VT41和VT42两集电极之间,二极管D41正极接三极管VT41集电极,负极接三极管VT42集电极,电阻R43一端接三极管VT42集电极,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4负极,发光管二极LED4正极接电源V+极,电阻R42和R46阻值之比设定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4的上限和下限限位,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和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4的电源端都接电源端V+1,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端V+电压高于电源端V+1电压。
图4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上电之初,因热敏电阻NTC4处于低温高阻状态,或电容C41两端电压较低,使分压点Vi40对地电位较高,经限位设置电阻R42抬升,输入端Vi41电位也较高,大于或门H4输入端的阈值电压(≈1/2V+),或门H4输出端VO4输出高电平,一方面经反馈电阻R46反馈至Vi41,使Vi41电位更高,配底式主控电路锁定为高输出状态,另一方面VO4高电平经电阻R47推动三极管VT41导通,还有一方面输出端VO4高电平使运算放大器B4输出端Vc4输出低电位,经电阻R45拉动三极管VT42导通,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使继电器J4通电吸合,J4常开触点接通负载电源,负载升温。三极管VT42导通使LED4不能发光,表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守备状态。
电路上电一定时间后,因热敏电阻NTC4随负载温度上升,阻值变小,分压点Vi40电位下降,或电容C41两极电压增大,也会使Vi40电位下降,Vi41电位也随之下降至小于或门H4的阈值电压(≈1/2V+)时,或门H4输出低电位,使电压比较器B4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42截止,输出端VO4为低电位,一方面经电阻R46反馈,使输入端Vi41电位更低,并锁定这一状态,另一方面使VT41截止,两个三极管串控继电器J4,只要有一个截止,就可以使继电器释放,切断负载电流,负载开始降温,NTC4阻值又开始变大,Vi40电位又开始上升,当Vi40电位上升大于或门H4阈值电压(≈1/2V+)时,或门H4输出端VO4又输出高电平,使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推动继电器J4吸合,负载又通电升温,电路进入下一控温循环过程。在上、下限位之间进行正常循环控温过程中,或者定时前后,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始终处于守备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异常故障(如热敏电阻NTC4开路或电阻R41短路)时,或者定时电容C41发生短路时,Vi40和Vi41两端点电位升至极高(接近V+),使电压比较器B4的正相(+)输入端(Vi41)电位高于其输出端(VO4)电位,尽管三极管VT41已失控导通,但电压比较器B4输出端(VC4)输出高电位可使三极管VT42截止,继电器J4释放,负载断电,仍然达到防失控的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同时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显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故障保护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热敏电阻NTC4短路或电阻R41开路故障时,或定时电容C41发生开路故障时,输入端Vi40和Vi41电位极低,输出端(VO4)电位也为低电位,三极管VT41截止,此时,电阻R48的作用是将输入端Vi41电位略微提升(使Vi41端电位略高于VO4端电位),使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4输出端(VC4)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VT42也同时截止,强迫继电器J4可靠断电释放,其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达到防止失控的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
当电路本身发生输入和输出端开路故障时,本电路也有保控作用。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4和或门H4所接电源电压V+1小于外电路电源电压V+,就是为了防止电路本身输入端异常断开引起失控而设计的,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
可见,本实施例具有全面防失控能力,超越555时基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故称为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热敏电阻NTC5串接电阻R51、或电阻RP5串接电容C51,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和电阻R52、R56、R57、R58、热敏电阻PTC5,托底护顶保控(8)包括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电阻R511,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包括三极管VT51、VT52、电阻R53、R54、R55、R59、R510、继电器J5、二极管D51、发光二极管LED5。
图5电路连接方式:热敏电阻NTC5一端接电源V+极、另一端接电阻R51、电阻R51另一端接地,或电阻RP5一端接电源V+、另一端接电容C51正极,电容C51负极接地,其连接分压点(Vi50)经串接限位设置电阻R52后再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和A52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51)上;电阻R57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58,电阻R58另一端接热敏电阻PTC5,热敏电阻PTC5另一端接电源V+1极,电阻R57与R58连接点(Vm5)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的输出端经串接底限配置电阻R512后再与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的反相(-)输入端及电阻R54、R55、R56并接于同一电位点(VO5)上,作为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O5),其中电阻R54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5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51基极,电阻R56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的正相(+)输入端(Vi51)上;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的正相(+)输入端(Vi51)对地串接电阻R511,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的输出端(VC5)连接电阻R59、R510,电阻R510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59另一端接三极管VT52基极;三极管VT51发射极接电源V+极,三极管VT51集电极接继电器J5线圈和二极管D51负极,二极管D51正极和继电器J5线圈另一端都接三极管VT52集电极,三极管VT52发射极接地;电阻R53接三极管VT52集电极,电阻R53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5正极,发光二极管LED5负极接地;调节电阻R52、R56的阻值之比可设定主控电路A51上限和下限限位,电阻R57、R58的分压点(Vm5)可以设定主控电路A51阈值基准电压;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A521电源端接电源V+1极,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V+极电压高于电源V+1极电压。
图5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上电之初,因热敏电阻NTC5处于低温高阻状态,或电容C51两端电压较低,使分压点Vi50对地电位较低,经限位设定电阻R52抬升,仍然使电路输入端(Vi51)电位也较低,小于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的反相(-)输入端(Vm5)电位,其输出端(VO5)输出低电压,经电阻R55拉动三极管VT51导通,此时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因正相(+)输入端(Vi51)电压高于其反相(-)输入端(VO5)电压,其输出端(VC5)输出高电位,经电阻R59(电阻R510是电压比较器A51的上拉电阻)推动三极管VT52导通,使继电器J5吸合,其触点接通负载电源,负载开始升温。三极管VT52导通,发光二极管LED5不发光,表示电路正常工作无故障,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守备状态。
电路通电一定时间后,因热敏电阻NTC5随负载温度上升,阻值变小,分压点Vi50电位上升,或积分电路中电容C51两极随着充电电压上升,也会使分压点Vi50电位上升,Vi51电位也随之上升至大于Vm5电压时,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输出端VO5输出高电位,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输出端VC5随着输出低电位,使三极管VT51、VT52都截止,电阻R54、R510更有利于三极管VT51、VT52可靠截止,继电器J5线圈断电释放(反电势由D51消除)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温度下降,NTC5阻值逐渐变大,Vi50电压下降,当Vi51电位下降小于Vm5电压时,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输出端VO5又输出低电位,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输出端VC5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VT51、VT52都导通,继电器J5吸合,负载又通电升温,电路进入下一控温循环过程。在上、下限之间进行正常循环控温过程中,或定时前后,保控电路始终处于守备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故障(如热敏电阻NTC5开路或电阻R51短路)时,或定时电容C51发生短路时,Vi50和Vi51电位极低,输出端VO5也为低电位,三极管VT51失控导通,,但由于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O5)电位(有一定的基底再加上电阻R512垫升)略高于输入端(Vi51)电位,故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输出端(VC5)输出低电平,三极管VT52截止,使继电器J5线圈仍然能断电释放,切断负载电源,达到了防止三极管VT51失控的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同时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显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故障保护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热敏电阻NTC5短路或电阻R51开路故障时,或定时电容C51发生开路故障时,输入端Vi50和Vi51电位极高,输出端(VO5)电位也极高,三极管VT51截止,此时,电阻R511的作用是将输入端Vi51电位略微拉低,使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输出端(VC5)输出低电位,使三极管VT52也截止,强迫继电器J2可靠断电释放,其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达到防止失控的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
当电路本身发生输入和输出端开路故障时,本电路也有保控作用。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A52所接电源电压V+1小于外电路电源电压V+,就是为了防止电路本身输入端异常断开引起失控而设计的,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
可见,本实施例具有全面防失控能力,超越555时基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故称为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由两个单元电路并列组成,其中每个单元电路原理框图,都如图1所示,其具体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第一单元电路输入端(Vi61)和第二单元电路输入端(Vi62)并联(并接)在一点,共用一个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两个单元电路的输出端(V061、V062)也并联(并接),共用一个保控显示电路(发光管LED6串电阻R63)和底限调设电阻R65,两个单元电路的输出端(VC61)(VC62)则分开直接串控推动执行电路(继电器J6)和保控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LED6);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热敏电阻NTC6和电阻R61、或电阻RP6和电容C61,两个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电压比较器B61、B62、电阻R65、R611、R612、R62、R66、R69、R67、R68、热敏电阻PTC6,两个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包括运算放大器A61、A62和电阻R610,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包括继电器J6和二极管D61、D62,保控显示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6和电阻R63。
图6电路连接方式:热敏电阻NTC6一端接电源V+1,另一端接电阻R61,电阻R61另一端接地,或电阻RP6一端接电源V+1极,另一端接电容C61正极,电容C61负极接地,其连接分压点(Vi60)连接限位设置电阻R62的一端,电阻R62的另一端同时并接在第1单元电路输入端(Vi61)和第2单元电路输入端(Vi62),其中第1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1)就是电压比较器B61和运算放大器A61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61),第2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2)就是运算放大器A62的反相(-)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B62的正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62);电压比较器B61的输出端经串接底限配置电阻R611后与电阻R65、R66、运算放大器A61的反相(-)输入端并联于同一电位点(V061)作为第一单元电路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061),其中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单元电路输入端(Vi61),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极;电压比较器B62的输出端经串联底限配置电阻R612后与电阻R69、发光管LED6负极、运算放大器A62的正相(+)输入端并联于同一电位点作为第二单元电路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062),其中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在第二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2),发光二极管LED6正极串联电阻R63后连接在运算放大器A62的输出端(VC6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1和Vi62)对地还串接电阻R610;电压比较器B61、B62的反相(-)输入端都连接在热敏电阻PTC6串接电阻R67的分压点(Vm6)上,其中,热敏电阻PTC6另一端还经串联电阻R68后接于电源V+极,电阻R67另一端接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J6线圈两端并接二极管D61,二极管D61负极与二极管D62负极连接组合而成,二极管D6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A61的输出端(VC61)相连接,二极管D6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A62的输出端(VC62)相连接,这就构成由第一单元电路和第二单元电路的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两个输出端(VC61、VC62)直接串控推动执行电路(继电器J6)和保控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LED6),当然这要求运算放大器A61、A62的两个输出端(VC61、VC62)都要有较大的推动能力。
图6电路工作原理:电路上电之初,因热敏电阻NTC6处于低温高阻状态,或电容C61两端电压较低,使分压点Vi60对地电位较低,经限位设定电阻R62抬升,仍然使电路输入端(Vi61、Vi62)电位也较低,小于电压比较器B61、B62的反相(-)输入端(Vm6)电位,电压比较器B61、B62的输出端(VO61、VO62)输出低电压,使运算放大器A61的正相(+)输入端(Vi61)电位高于其反相(-)输入端(VO61)电位,其输出端(VC61)输出高电位给二极管D62正极,电压比较器B61、B62的输出端(VO61、VO62)输出的低电位,同时还使运算放大器A62的正相(+)输入端(VO62)电位低于其反相(-)输入端(Vi62)电位,其输出端(VC62)输出低电位,使继电器J6通电吸合,其触点接通负载电源,负载开始升温。由于输出端VO62和VC62都是低电位,故发光二极管LED6不发光,表示电路正常工作无故障,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守备状态。
电路通电一定时间后,因热敏电阻NTC6随负载温度上升,阻值变小,分压点Vi60电位上升,或积分电路中电容C61两极随着充电电压上升,也会使分压点Vi60电位上升,输入端Vi61、Vi62电位也随之上升,当输入端Vi61、Vi62电位大于Vm6电压时,电压比较器B61、B62输出端(VO61、VO62)输出高电位,运算放大器A61输出低电位,运算放大器A62输出高电位,二极管D62反向阻断继电器J6线圈电流,J6断电释放(反电势由D61消除),其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温度下降,NTC6阻值逐渐变大,Vi60电位下降,当Vi61、Vi62电位下降小于Vm6电压时,电压比较器B61、B62输出端(VO61、VO62)又输出低电位,使运算放大器A61输出端(VC61)输出高电平,使运算放大器A62输出端(VC62)输出低电平,于是继电器J6线圈又通电吸合,其触点接通负载电源,负载又通电升温,电路进入下一控温循环过程。在上、下限位之间进行正常循环控温过程中,或定时前后,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始终处于守备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热敏电阻NTC6开路或电阻R61短路故障时,或定时电容C61发生短路故障时,输入端Vi60和Vi61电位极低,电压比较器B61、B62的输出端(VO61、VO62)都输出低电压,经底限配置电阻R611、R612的抬升,保证输出端(VO61、VO62)电位略高于输入端Vi60和Vi61电位,使运算放大器A61输出端(VC61)输出低电位,运算放大器A62输出端(VC62)输出高电位,强迫继电器J6断电释放,其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达到防止失控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同时发光二极管LED6发光,显示托底护顶保控电路处于故障保护状态。
当传感电路发生热敏电阻NTC6短路或电阻R61开路故障时,或定时电容C61发生开路故障时,输入端Vi60和Vi61电位极高,输出端(VO61、VO62)电位也极高,此时,电阻R610的作用是将输入端Vi61和Vi62电位略微拉低,使运算放大器A61输出端(VC61)输出低电位,运算放大器A62输出端(VC62)输出高电位,强迫继电器J6断电释放,其常开触点切断负载电源,达到防止失控目的,保证了安全控制。
当电路本身发生输入和输出端开路故障时,本电路也有保控作用。运算放大器A61、A62和电压比较器B61、B62所接电源电压V+1小于外电路电源电压V+,就是为了防止电路本身输入端异常断开引起失控而设计的,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
另外,本实施例是由两个单元电路并列工作的,输入端并联探测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输出端分开串控负载的,又大大提高了控制的可靠性。
可见,本实施例具有很强的全面防失控能力,超越555时基电路功能和性能,故称为安全控制时基电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极低,用途广泛。

Claims (6)

1.一种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包括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底式主控电路(6)、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信号输入端的连接点(Vi)与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的输出端(VO)连接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底限设置控制输入端和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的一个控制输入端,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输出端(VC)与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的另一个控制输入端相连;所述的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或液位传感器串接电阻构成的传感电路,或电阻对电容充电构成的积分电路;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可以是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或者异或门、或者与门、或者或门、或者同相门为主件构成的电路,也可以是与其功能等效的其它器件为主件构成的电路;所述的托底护顶保控电路是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或者异或门、或者异或非门为主件构成的电路,也可以是与其功能等效的其它器件为主件构成的电路;所述的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是由两个三极管串联控制继电器电源、或者由一个三极管和一个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串控继电器电源、或者由两个模拟开关串联控制继电器电源、或者由两个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直接串控继电器电源为主件构成的执行电路,由一个电阻串联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保控显示电路;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阈值基准电压也可由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控制;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的电源电压为V+1,外电路电源电压为V+,电压V+高于电压V+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2串接电阻R21、或电阻Rp2串接电容C21,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集成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和电阻R22、R26、R27、R28、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2,所述的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包括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电阻R211,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包括三极管VT21、VT22、电阻R23、R24、R25、R29、R210、继电器J2、二极管D21、发光二极管LED2;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2一端接电源V+极、另一端接电阻R21、电阻R21另一端接地,或电阻Rp2一端接电源V+、另一端接电容C21正极,电容C21负极接地,其连接分压点(Vi20)经串接限位设置电阻R22后再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正相(+)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反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21)上;电阻R27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28,电阻R28另一端接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2另一端接电源V+1极,电阻R27与R28连接点(Vm2)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输出端经串接底限配置电阻R212后再与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正相(+)输入端及电阻R24、R25、R26并接于同一电位点(VO2)上,作为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O2),其中电阻R24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2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21基极,电阻R26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的正相(+)输入端(Vi21)上;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反相(-)输入端(Vi21)对地串接电阻R211,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2的输出端(VC2)连接电阻R29、R210,电阻R210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29另一端接三极管VT22基极;三极管VT21发射极接电源V+极,三极管VT21集电极接三极管VT22发射极,三极管VT22集电极接继电器J2线圈和二极管D21负极,二极管D21正极和继电器J2线圈另一端都接地;电阻R23接三极管VT22发射极,电阻R23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2正极,发光二极管LED2负极接三极管VT22集电极;调节电阻R22、R26的阻值之比可设定主控电路B21上限和下限限位,电阻R27、R28的分压点(Vm2)可以设定主控电路B21阈值基准电压;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21、B22电源端接电源V+1极,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V+极电压高于电源V+1极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3串接电阻R31,或电阻Rp3串接电容C31,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3和电阻R32、R36,所述的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包括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电阻R38,所述的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包括三极管VT31、VT32、二极管D31、电阻R35、R37、继电器J3、电阻R33、发光二极管LED3;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31,电阻R31另一端接电源V+极,或电阻Rp3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容C31负极,电容C31正极接电源V+极,其连接分压点(Vi30)经限位设置电阻R32接至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3两个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Vi31),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正相(+)输入端接或门H3输出端(VO3),电阻R38一端接电压比较器或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Vi31),另一端接电源V+1极,电阻R36跨接于或门H3的输入端(Vi31)和输出端(Vo3)之间,电阻R35跨接于运算放大器A3输出端(Vc3)和三极管VT32基极之间,电阻R37跨接于或门H3输出端(VO3)和三极管VT31基极之间,三极管VT32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三极管VT31发射极,三极管VT31集电极接继电器J3线圈和二极管D31正极,二极管D31负极和继电器J3线圈另一端都接在电源V+极,发光二极管LED3负极接运算放大器A3输出端(VC3),发光二极管LED3正极接电阻R33,电阻R33另一端接或门H3输出端(VO3),电阻R32和R36之比设定H3的上限和下限限位,运算放大器A3和或门H3电源端接电源V+1极,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V+极电压高于电源V+1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4串接电阻R41,或电阻RP4串接电容C41,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缓冲器H4和电阻R42、R46,所述的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为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电阻R48,所述的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包括三极管VT41、VT42、二极管D41、继电器J4、电阻R43、R44、R45、R47、发光二极管LED4,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和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接电源V+1端,所述的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和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接电源V+端,电源V+端电位高于电源V+1端电位;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41,电阻R41另一端接电源V+极,或电阻RP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容C41负极,电容C41正极接电源V+极,其连接分压点(Vi40)经限位设置电阻R42接至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4两个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的正相(+)输入端(Vi41),电阻R46跨接于或门H4的输入端(Vi41)和输出端(VO4)之间,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或门H4输出端(VO4),电阻R48跨接于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的正相(+)输入端(Vi41)和电源V+1极之间,电阻R45跨接于电压比较器B4输出端(VC4)和三极管VT42基极之间,电阻R47跨接于或门H4输出端(Vo4)和三极管VT41基极之间,电阻R44接于电压比较器B4输出端(VC4)和电源V+极之间,继电器J4线圈接于三极管VT41、VT42两集电极之间,二极管D41正极接三极管VT41集电极,负极接三极管VT42集电极,电阻R43一端接三极管VT42集电极,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4负极,发光管二极LED4正极接电源V+极,电阻R42和R46阻值之比设定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4的上限和下限限位,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B4及或门、或者与门、或者同相门H4的电源端都接电源端V+1,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端V+电压高于电源端V+1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5串接电阻R51、或电阻RP5串接电容C51,所述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和电阻R52、R56、R57、R58、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5,所述的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包括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电阻R511,所述的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包括三极管VT51、VT52、电阻R53、R54、R55、R59、R510、继电器J5、二极管D51、发光二极管LED5;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5一端接电源V+极、另一端接电阻R51、电阻R51另一端接地,或电阻RP5一端接电源V+、另一端接电容C51正极,电容C51负极接地,其连接分压点(Vi50)经串接限位设置电阻R52后再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和A52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51)上;电阻R57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阻R58,电阻R58另一端接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5,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5另一端接电源V+1极,电阻R57与R58连接点(Vm5)接至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的输出端经串接底限配置电阻R512后再与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的反相(-)输入端及电阻R54、R55、R56并接于同一电位点(VO5)上,作为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O5),其中电阻R54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5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51基极,电阻R56的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的正相(+)输入端(Vi51)上;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的正相(+)输入端(Vi51)对地串接电阻R511,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2的输出端(VC5)连接电阻R59、R510,电阻R510的另一端接电源V+极,电阻R59另一端接三极管VT52基极;三极管VT51发射极接电源V+极,三极管VT51集电极接继电器J5线圈和二极管D51负极,二极管D51正极和继电器J5线圈另一端都接三极管VT52集电极,三极管VT52发射极接地;电阻R53接三极管VT52集电极,电阻R53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LED5正极,发光二极管LED5负极接地;调节电阻R52、R56的阻值之比可设定主控电路A51上限和下限限位,电阻R57、R58的分压点(Vm5)可以设定主控电路A51阈值基准电压;运算放大器或电压比较器A51、A52电源端接电源V+1极,外电路接电源V+极,电源V+极电压高于电源V+1极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控制时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6和电阻R61、或电阻RP6和电容C61,所述的两个配底式主控电路(6)包括电压比较器B61、B62、电阻R65、R611、R612、R62、R66、R69、R67、R68、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6,所述的两个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包括运算放大器A61、A62和电阻R610,所述的串控推动执行电路及保控显示电路(9)包括继电器J6和二极管D61、D62、发光二极管LED6和电阻R63;由运算放大器A61和电压比较器B61为主件构成第一单元电路,由运算放大器A62和电压比较器B62为主件构成第二单元电路,第一单元电路输入端(Vi61)和第二单元电路输入端(Vi62)并联(并接)在一点,连接(共用)一个传感电路或积分电路(1),两个单元电路中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061、V062)也并联(并接),连接(共用)一个保控显示电路(发光管LED6串电阻R63)和底限调设电阻R65,两个单元电路中托底护顶保控电路(8)的输出端(VC61、VC62)则分开直接串控推动执行电路(继电器J6)和保控显示电路(发光二极管LED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6一端接电源V+1,另一端接电阻R61,电阻R61另一端接地,或电阻RP6一端接电源V+1极,另一端接电容C61正极,电容C61负极接地,其连接分压点(Vi60)连接限位设置电阻R62的一端,电阻R62的另一端同时并接在第一单元电路输入端(Vi61)和第二单元电路输入端(Vi62),其中第一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1)就是电压比较器B61和运算放大器A61的两个正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61),第二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2)就是运算放大器A62的反相(-)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B62的正相(+)输入端的连接点(Vi62);电压比较器B61的输出端经串接底限配置电阻R611后与电阻R65、R66、运算放大器A61的反相(-)输入端并联于同一电位点(V061)作为第一单元电路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061),其中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单元电路输入端(Vi61),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极;电压比较器B62的输出端经串联底限配置电阻R612后与电阻R69、发光管LED6负极、运算放大器A62的正相(+)输入端并联于同一电位点作为第二单元电路的配底式主控电路(6)的输出端(V062),其中电阻R69的另一端接在第二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2),发光二极管LED6正极串联电阻R63后连接在运算放大器A62的输出端(VC62);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电路的输入端(Vi61、Vi62)对地还串接电阻R610;电压比较器B61、B62的反相(-)输入端都连接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6串接电阻R67的分压点(Vm6)上,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6的另一端还经串联电阻R68后接于电源V+极,电阻R67另一端接地;执行电路由继电器J6线圈两端并接二极管D61,二极管D61负极与二极管D62负极连接构成,二极管D62正极与运算放大器A61的输出端(VC61)相连接,二极管D61正极与运算放大器A62的输出端(VC62)相连接。
CN2010201542480U 2010-04-09 2010-04-09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9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542480U CN201629726U (zh) 2010-04-09 2010-04-09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1542480U CN201629726U (zh) 2010-04-09 2010-04-09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29726U true CN201629726U (zh) 2010-11-10

Family

ID=43061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15424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29726U (zh) 2010-04-09 2010-04-09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297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137A (zh) * 2010-04-09 2011-06-29 刘圣平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CN102237671A (zh) * 2011-06-06 2011-11-09 刘圣平 全面反超极失控的限位计数定时控制电路
CN102778856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刘圣平 一种实安显效的通用控制电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1137A (zh) * 2010-04-09 2011-06-29 刘圣平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CN102111137B (zh) * 2010-04-09 2013-06-05 刘圣平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CN102778856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刘圣平 一种实安显效的通用控制电器
CN102778856B (zh) * 2011-05-13 2015-11-25 刘圣平 异常安控通用电路
CN102237671A (zh) * 2011-06-06 2011-11-09 刘圣平 全面反超极失控的限位计数定时控制电路
CN102237671B (zh) * 2011-06-06 2016-10-05 刘圣平 全面反超极失控的限位计数定时控制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1453B (zh) 分布式耗能装置及模块故障旁路控制方法
CN201146364Y (zh) 一种自复式电压偏差保护器
CN203056953U (zh) 一种驱动器及其母线电容放电电路
WO2011026381A1 (zh) 供电电源的缓启动电路
CN206225983U (zh)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CN201674209U (zh) 越底反控时基电路
CN201629726U (zh)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CN102969201A (zh) 触点反馈式继电器控制系统
CN103065588B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11137B (zh) 安全控制时基电路
CN106300272B (zh) 一种功率单元旁路保护装置
CN201629560U (zh) 高可靠防失控的复合式温度控制电路
CN206619906U (zh) 一种直流断路器
CN203709802U (zh) 一种电压力锅负载驱动保护电路
CN202126605U (zh) 一种实安显效的通用控制电器
CN201838974U (zh) 保底控温或定时电路
CN201503803U (zh) 真空断路器分相永磁机构控制器
CN101656527B (zh) 三限位时基电路
CN108767932A (zh) 一种储能串联阵列及其控制方法
WO2014005335A1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4538721U (zh) 一种储能单元均衡电路及具有该均衡电路的储能系统
CN201413482Y (zh) 防止失控的通用控制电路
CN102595731A (zh) 一种调光led控制器及其输出短路保护方法
CN209233749U (zh) 用于直流供电系统的驱动器限流启动电路
CN102778856B (zh) 异常安控通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60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