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18501U - 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吸收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18501U CN201618501U CN2009203507756U CN200920350775U CN201618501U CN 201618501 U CN201618501 U CN 201618501U CN 2009203507756 U CN2009203507756 U CN 2009203507756U CN 200920350775 U CN200920350775 U CN 200920350775U CN 201618501 U CN201618501 U CN 201618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sulfurizing agent
- absorption tower
- sulfur dioxide
- inlet
- p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收塔,包括壳体;设在壳体下部的烟气入口;贫脱硫剂入口,所述贫脱硫剂入口设置壳体上部以将在预定温度吸收二氧化硫且在预定温度以上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供到壳体内;设在壳体顶部、用于排出除去二氧化硫后的净烟气的净烟气出口;设在壳体底部、用于排出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的富脱硫剂出口;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设置在壳体内且液体分布器的入口与贫脱硫剂入口相连;和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在贫脱硫剂入口与烟气入口之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塔能够实现烟气脱硫,可以使原烟气和脱硫剂形成多级逆流接触,从而保证原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塔,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再生脱硫剂的烟气脱硫中使用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二氧化硫污染势在必行。目前,按脱硫工艺在生产中所处的部位不同可采用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三种脱硫方式。其中,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是目前世界上控制二氧化硫气体污染所采用的主要手段。该脱硫技术有很多种,按脱硫工艺的反应状态大致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类。其中在我国,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占90%以上,但该技术也存在副产品石膏难以再利用、脱除二氧化硫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且脱硫剂无法循环利用等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方法及其使用的设备,能够在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副产品难以再利用,产生二氧化碳且脱硫剂能够循环利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解决副产品难以再利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问题且脱硫剂能够循环利用的烟气脱硫中使用的吸收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收塔,包括:壳体;设在壳体下部的烟气入口;
贫脱硫剂入口,所述贫脱硫剂入口设置壳体上部以将在预定温度吸收二氧化硫且在预定温度以上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供到壳体内;设在壳体顶部、用于排出除去二氧化硫后的净烟气的净烟气出口;设在壳体底部、用于排出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的富脱硫剂出口;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设置在壳体内且液体分布器的入口与贫脱硫剂入口相连;和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在贫脱硫剂入口与烟气入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塔,在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时,烟气与能够再生的脱硫剂逆流接触,从而提高了从烟气中吸收二氧化硫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塔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塔可以进一步包括除雾器,所述除雾器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净烟气出口与贫脱硫剂入口之间。
由此,能够使得排出吸收塔的烟气干燥,避免带走水分和吸收剂。
所述除雾器包括第一和第二除雾器,其中第一除雾器位于第二除雾器上方且间隔开预定距离。
所述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或丝网除雾器。
所述填料层由金属孔板波纹填料构成。
所述填料层由不锈钢制成的丝网或环构成。
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吸收塔人孔。
在所述壳体上在烟气入口下方设有吸收塔液位计。
在所述壳体上在烟气入口下方设有吸收塔测温计。
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本体的支座。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塔的烟气脱硫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再生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图1所示烟气脱硫系统进行脱硫的流程示意图;和
图5为使用图1所示烟气脱硫系统进行脱硫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部”、“下部”、“顶部”、“底部”、“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描述之前,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描述中使用的部分术语进行简单的解释,“贫脱硫剂”是指没有吸收二氧化硫的脱硫剂或者已经解析出所吸收二氧化硫的脱硫剂(贫液剂)。“富脱硫剂”是指吸收了二氧化硫的脱硫剂(富液剂),其中,如果富脱硫剂通过两次以上的解析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硫,那么在本实用新型中,一次解析之后且最后一次解析脱硫之前的脱硫剂也可以称为中间贫脱硫剂,最后一次解析脱硫后的脱硫剂称为贫脱硫剂,如果富脱硫剂仅通过一次解析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硫,那么一次解析脱硫后的脱硫剂就称为贫脱硫剂。
下面首先描述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塔的烟气脱硫系统。
如图1所示,烟气脱硫系统主要包括吸收塔10和再生塔12。
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从吸收塔10的下部送入吸收塔10,贫脱硫剂从吸收塔10的上部送入吸收塔10,从而贫脱硫剂在吸收塔10内向下流动,烟气在吸收塔10内向上流动,二者逆流接触,从而贫脱硫剂在与烟气接触的过程中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硫。脱除二氧化硫的净烟气从吸收塔10的顶部排出,而吸收了二氧化硫的液态富脱硫剂从吸收塔10的底部排出。
从吸收塔10排出的富脱硫剂经过升温后送入再生塔12,在再生塔12内,由于温度升高,富脱硫剂解析出所吸收的二氧化硫,变成贫脱硫剂,而解析出的二氧化硫从再生塔12排出的贫脱硫剂经过降温返回到吸收塔10内循环利用。
下面参考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收塔10。
如图2所示,吸收塔10包括壳体111、烟气入口100、贫脱硫剂入口101、净烟气出口106、富脱硫剂出口102、液体分布器104、和填料层103。
壳体111沿上下方向为大体长圆形状的容器,内部限定了一空腔。壳体111下方可以设置支座112,用于支撑壳体111。
烟气入口100设置在壳体111下部的侧壁上,含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烟气入口100进入吸收塔10内。贫脱硫剂入口101设置壳体111上部的侧壁上,在预定温度吸收二氧化硫且升温后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通过贫脱硫剂入口101进入壳体111内。
净烟气出口106设置在壳体111的顶部,脱去了二氧化硫后的净烟气从烟气出口106排出吸收塔10。富脱硫剂出口102设置在壳体111的底部,在壳体111内吸收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从富脱硫剂出口102排出吸收塔10。
液体分布器104设置在壳体111内且液体分布器104的入口与贫脱硫剂入口101相连,由此从贫脱硫剂入口101供给到壳体111内的贫脱硫剂通过液体分布器104沿壳体111的横向截面均匀地分布,由此使贫脱硫剂与烟气更好地逆流接触。
填料层103设置在贫脱硫剂入口101与烟气入口100之间,通过设置填料层103,使贫脱硫剂与烟气在填料层103内更好地逆流接触,从而使贫脱硫剂更好地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如上所述,液体分布器104将贫脱硫剂均匀地分布到填料层103上,烟气从填料层103下部向上行进,贫脱硫剂从填料层103的上部向下行进,烟气与贫脱硫剂在填料层103内逆流接触,由此贫脱硫剂从烟气中吸收二氧化硫,脱去二氧化硫的净烟气从净烟气出口106排出,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从富脱硫剂出口102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填料层103可以由金属孔板波纹填料构成。可选地,填料层103也可以由不锈钢制成的丝网或环构成。当然,填料层103也可以由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所述不锈钢和金属可以为Q235-B+904L不锈钢。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在壳体111内,在净烟气出口106与贫脱硫剂入口101之间设有除雾器105,除雾器105用于去除净烟气中的水分。更具体地,除雾器105包括第一和第二除雾器,第一除雾器设置在第二除雾器上方且间隔开预定距离,从而对净烟气进行两次除雾,使得排出的净烟气更加干燥。除雾器105可以为折流板除雾器或丝网除雾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在壳体111下部的侧壁上,在烟气入口100下方设有吸收塔液位计108,用于检测壳体111内的液位,以便及时排出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壳体111下部的侧壁上,在烟气入口100下方例如与吸收塔液位计108相对地设有吸收塔测温计109,用于测量壳体111内的温度,以便使得贫脱硫剂更好地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可选地,壳体11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吸收塔人孔110,用于维修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脱硫剂可以为有机胺类脱硫剂,例如二甲基苯胺,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
上述有机胺脱硫剂能够在预定温度吸收二氧化硫,且能够在预定温度以上的温度解析出二氧化硫,所述预定温度例如在40-50摄氏度的范围内,脱硫剂解析二氧化硫的温度例如可以在100摄氏度。
当然,脱硫剂并不限于上述具体的示例,只要脱硫剂能够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吸收二氧化硫,且在相对高的温度下解析二氧化硫就可以,例如可以使用市售的成都华西工业气体有限公司生产的名称为“离子液脱硫剂”,型号为HXDS01的脱硫剂。
下面参考图3描述烟气脱硫系统的再生塔12。
如图3所示,再生塔12包括本体120、二氧化硫出口121、富脱硫剂入口125、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中间贫脱硫剂入口132、贫脱硫剂出口133、第一填料层124、第二填料层127、第三填料层129、第一液体再分布器126、和第二液体再分布器128。
本体120沿上下方向为大体长圆形压力容器,且限定一空腔。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本体120下方设有裙座135,用于支撑本体120。
二氧化硫出口121设置在本体120的顶部,用于排出富脱硫剂在本体120内解析出的二氧化硫。富脱硫剂入口125设置在本体120上部的侧壁上,富脱硫剂入口125与吸收塔10的副脱硫剂出口102相连,由此从吸收塔10排出的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在升温后送入本体120内,以便本体120内解析出吸收的二氧化硫。
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设置在本体120的侧壁上且位于富脱硫剂入口125的下方,从吸收塔10送入到本体120内的富脱硫剂在升温一次解析出二氧化硫之后变为贫脱硫剂(中间贫脱硫剂),没有从贫脱硫剂出口133排出,而是通过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排出本体120。相应地,中间贫脱硫剂入口132在本体120上设置在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的下方,从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排出的一次解析出二氧化硫的中间贫脱硫剂经过再次升温(例如通过再沸器24,如图1所示)从中间贫脱硫剂入口132返回到本体120内,以便在本体120内再次解析出二氧化硫,再次解析出全部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通过贫脱硫剂出口133排出本体120。
贫脱硫剂出口133设置在本体120的底部,用于排出再次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本体的贫脱硫剂。
这里,可以理解,从吸收塔10通过富脱硫剂入口125送入本体120内富脱硫剂一次解析出部分二氧化硫后变为中间贫脱硫剂,一次解析后的中间贫脱硫剂可通过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排出本体120,然后再次加热后从中间贫脱硫剂入口132返回本体120进行再次解析,变为解析出全部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
第一填料层124设置在本体120内且位于富脱硫剂入口125上方。第二填料层127和第三填料层129设置在本体120内且位于富脱硫剂入口125与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之间,其中第二填料层127位于第三填料层129上方,二者可以间隔开预定距离。
第一液体再分布器126设置在本体120内且位于第二填料层127与富脱硫剂入口125之间,第二液体再分布器128设置在本体120内且位于第二填料层127与第三填料层129之间。
更具体而言,第一液体再分布器126设置在第二填料层127上方,用于在本体120的横截面上均匀地分配从富脱硫剂入口125供给到本体120内的富脱硫剂,从而使富脱硫剂更好地解析脱硫。
第二液体再分布器128用于均匀地分配从第二填料层127流下的脱硫剂,进一步使脱硫剂进行解析脱硫。
第一填料层124、第二填料层127和第三填料层129可以由不锈钢制成的丝网或环构成,所述不锈钢例如可以为904L不锈钢,或者由金属孔板波纹填料构成,所述金属也可以是904L不锈钢。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再生塔12可以包括回流入口122,回流入口122设置在本体120上且位于第一填料层124上方和二氧化硫出口121下方。此外,在本体120内在回流入口122与第一填料层124之间可以设置回流分布器123。从本体120顶部的二氧化硫出口121排出的二氧化硫内含有水分,因此可以通过冷凝器18和气液分离器19(如图1所示)对从二氧化硫出口121排出的二氧化硫进行冷凝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和冷凝液(例如饱和亚硫酸溶液),冷凝液可以通过回流入口122返回到本体120内,并且返回到本体120内的冷凝液可以通过回流分布器123分布,由此充分回收脱硫剂。
通过设置第一填料层124、第二填料层127、和第三填料层129以及相应的第一液体再分布器126和第二液体再分布器128和回流分布器123,在本体120内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质效率和较低的压降,提高解析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在富脱硫剂入口125处在本体120内设有分配器1251。更具体地,在本体120内在富脱硫剂入口125处连接有一段管,管壁上设有分配孔,用于将从富脱硫剂入口125送入的富脱硫剂进行再分配,从而进一步提高解析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在本体120的侧壁上,在中间贫脱硫剂入口132的高度处设有再生塔液位计137,用于检测本体120内的液位,以便及时排出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此外,在再生塔液位计137上方还设有再生塔测温计134,用于测量本体120内的温度,以便使得富脱硫剂更好地解析出二氧化硫。
可选地,本体12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再生塔人孔136,用于维修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在本体120内,在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与第三填料层129之间设有隔板1301,在隔板1301上分别设有集液器130。在隔板1301下方从脱硫剂中解析出来的二氧化硫从下面进入集液器130,从而气态部分从集液器130上方出来向上行进从二氧化硫出口121排出,而液态部分被收集在集液器130内,向下落入到本体120底部循环利用,减少了二氧化硫中的液体成分。
下面返回参考图1描述烟气脱硫系统。
如上所述,烟气脱硫系统的吸收塔10的富脱硫剂出口102与再生塔12的富脱硫剂入口125相连,吸收塔10的贫脱硫剂入口101与再生塔12的贫脱硫剂出口133相连。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在吸收塔10与再生塔12之间设有贫富脱硫剂换热器13。更具体而言,贫富脱硫剂换热器13的一个通路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吸收塔10的富脱硫剂出口102和再生塔12的富脱硫剂入口125相连,贫富脱硫剂换热器13另一路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与再生塔12的贫脱硫剂出口133和吸收塔10的贫脱硫剂入口101相连,从而从吸收塔10排出的富脱硫剂与从再生塔12排出的贫脱硫剂进行热交换由此升温从吸收塔10排出的富脱硫剂,以便在再生塔12内解析脱二氧化硫,而从再生塔12排出的贫脱硫剂通过热交换降温后送入吸收塔10循环利用。
如图1所示,烟气脱硫系统进一步包括烟气与处理装置11,用于对进入吸收塔10的烟气进行预处理从而降低烟气中的含尘量,例如将烟气中的烟尘量降低到≤300mg/Nm3。预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增压风机20增压后从吸收塔10的烟气入口100鼓入吸收塔10内。烟气在吸收塔10向上与上面下来的贫脱硫剂逆流接触,从而贫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变成富脱硫剂。脱除了二氧化硫的净烟气从净烟气出口106排出进入烟囱15排放。
富脱硫剂从富脱硫剂出口102利用富液泵17送到贫富脱硫剂换热器13内,经过热交换进入再生塔12。
升温后的富脱硫剂在再生塔12内解析出部分二氧化硫,变为中间贫脱硫剂,该中间贫脱硫剂通过中间贫脱硫剂出口131排出再生塔12,进入再沸器24通过蒸汽进行再次升温,然后通过中间贫脱硫剂入口132进入再生塔12再次进行解析脱硫,从而能够更加彻底地解析出吸收的二氧化硫。
再沸器24的热源为外部提供的压力为0.3MPa的蒸汽。
解析出的二氧化硫气体连通部分饱和蒸汽向上通过二氧化硫出口121排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在二氧化硫出口121处连接有冷凝器18和气液分离器19。通过冷凝从再生塔12排出的二氧化硫和气液分离器19分离,得到二氧化硫气体和冷凝液(饱和亚硫酸溶液),冷凝液从再生塔12的回流入口122通过回流泵21返回再生塔12。在解析过程中,强酸性的盐(如硫酸根和盐酸根)均为热稳定盐,不会解析出来,因而S02产品具有极高纯度(干基99%以上)。高纯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可以用于生产液体二氧化硫、硫酸、硫磺和其它化工产品的优良原料。
落到再生塔12底部的贫脱硫剂进入贫富脱硫剂换热器13进行热交换,降温后通过贫液泵16从贫脱硫剂入口101返回吸收塔10循环利用。
如图1所示,脱硫系统还包括地下槽25和储槽23,地下槽25用于临时存储贫脱硫剂,储槽23用于存储贫脱硫剂。储槽23可与地下槽25相连,用于向储槽23内补充贫脱硫剂。地下槽25和储槽23可以与通过贫液泵16与贫脱硫剂入口101相连,用于向吸收塔10内补充贫脱硫剂。在储槽23与贫液泵16之间还可以设置补液泵22,用于选择性地从储槽23直接向吸收塔10补充品脱硫剂。
在吸收塔10的贫脱硫剂入口101处可以设置净化设备14,用于对供给到吸收塔10内的贫脱硫剂进行净化。净化设备14主要用于去除烟气11带入到脱硫剂中的固体物质、有机物质和阴、阳离子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净化设备14的主要设备由前过滤器、吸附槽、后过滤器、脱盐槽、净化器等组成。前过滤器、后过滤器主要用于脱除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吸附槽主要用于脱除溶液中的有机物杂质;脱盐槽、净化器等主要脱除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杂质,经净化后的脱硫剂可进入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中继续循环使用。
下面参考图4描述烟气脱硫的流程。
首先,烟气通过增压风机20输送到吸收塔10的底部。温度较低(例如40-50摄氏度)的贫脱硫剂从吸收塔10的顶部输送到吸收塔10内。在吸收塔10的填料层103中,贫脱硫剂和烟气逆流接触进行脱硫,贫脱硫剂吸收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之后变为富脱硫剂。由此达到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且净化后的烟气含水量较高,基本达到饱和烟气,可经尾气烟囱排入大气。
通过富液泵17将收集的富脱硫剂输送到贫富脱硫剂换热器13中,进行升温,升温至约100℃后进入再生塔12上部经过第二和第三填料层127,129进行一次解析以解析出吸收的二氧化硫,一次解析出二氧化硫气体的脱硫剂变成中间贫脱硫剂,经过一次解析的贫脱硫剂经过第二和第三填料层127,129后进入再沸器24,再次进行解析,脱硫剂变成贫脱硫剂,从而更加彻底地将二氧化硫解析出来成为气相(汽提)得到贫脱硫剂,将解析出来的二氧化硫从再生塔12的二氧化硫出口121排出再生塔12,贫脱硫剂从再生塔12的贫脱硫剂出口133排出再生塔12。
下面参考图5描述烟气脱硫的另一流程。
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比,在烟气进入吸收塔10之前进行净化,以降低烟气中的含尘量。
此外还包括对从再生塔12顶部排出的二氧化硫通过冷凝器18进行冷凝,并通过气液分离器19将冷凝的饱和亚硫酸溶液和二氧化硫气体分离,由此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可作为生产液体二氧化硫、硫酸、硫磺和其它化工产品的优良原料。饱和亚硫酸溶液回流到再生塔12内。
从再生塔12内排出的贫脱硫剂通过贫富脱硫剂换热器13进行降温后返回到吸收塔10循环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还可以对贫脱硫剂进行净化,以去除烟气带入到脱硫剂中的固体物质、有机物质和阴、阳离子,使净化后的脱硫剂可进入系统继续循环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同时,还能够副产高纯度的二氧化硫气体,该副产品能够作为生产液体二氧化硫、硫酸、硫磺和其它化工产品的优良原料,回收了宝贵的硫资源。另外本实用新型还不会存在副产品难以再利用,及产生二氧化碳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烟气脱硫的高效化、资源化、且能够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设在壳体下部的烟气入口;
贫脱硫剂入口,所述贫脱硫剂入口设置壳体上部以将在预定温度吸收二氧化硫且在预定温度以上解析出二氧化硫的贫脱硫剂供到壳体内;
设在壳体顶部、用于排出除去二氧化硫后的净烟气的净烟气出口;
设在壳体底部、用于排出吸收了二氧化硫的富脱硫剂的富脱硫剂出口;
液体分布器,所述液体分布器设置在壳体内且液体分布器的入口与贫脱硫剂入口相连;和
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在贫脱硫剂入口与烟气入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除雾器,所述除雾器设置在壳体内且位于净烟气出口与贫脱硫剂入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包括第一和第二除雾器,其中第一除雾器位于第二除雾器上方且间隔开预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为折流板除雾器或丝网除雾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由金属孔板波纹填料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由不锈钢制成的丝网或环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吸收塔人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在烟气入口下方设有吸收塔液位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在烟气入口下方设有吸收塔测温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本体的支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507756U CN201618501U (zh) | 2009-12-30 | 2009-12-30 | 吸收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3507756U CN201618501U (zh) | 2009-12-30 | 2009-12-30 | 吸收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18501U true CN201618501U (zh) | 2010-11-03 |
Family
ID=43021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35077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18501U (zh) | 2009-12-30 | 2009-12-30 | 吸收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18501U (zh) |
-
2009
- 2009-12-30 CN CN2009203507756U patent/CN2016185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03504U (zh) | 烟气脱硫系统 | |
CN101605724B (zh) | 高纯度二氧化碳的回收方法 | |
CN102000486B (zh) | 活性碳酸钠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3223292B (zh) | 酸性尾气氨法烟气治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2872680B (zh) | 烟气脱硫系统和烟气脱硫方法 | |
CN101444699B (zh) | 用亚硫酸钠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工艺方法及设备 | |
CN103189126B (zh) | 从氨基co2吸收剂溶液去除非挥发物 | |
CN103619445B (zh) | 具有氨回收的基于冷冻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100446841C (zh) | 氯化苯生产中含苯和氯化氢尾气的回收及循环利用方法 | |
CN103418210A (zh) | 一种co2全捕集和h2s富集工艺 | |
EP2831033B1 (en)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reclaiming single and mixed amine solvents | |
CN101837226A (zh) | 吸收塔 | |
CN102895840B (zh) | 一种可再生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 |
CN202844827U (zh) | 烟气脱硫系统 | |
CN101837237B (zh) | 烟气脱硫系统 | |
CN109569193A (zh) | 一种吸收与再生同步的脱硫方法 | |
CN109319736B (zh) | 氨罐驰放气回收装置及其工艺 | |
CN201613102U (zh) | 再生塔 | |
CN102895848B (zh) | 可再生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 |
CN101837236B (zh) | 烟气脱硫方法 | |
CN201855641U (zh) | 含氯化氢尾气的处理装置 | |
CN201618501U (zh) | 吸收塔 | |
CN101837221B (zh) | 再生塔 | |
CN202146685U (zh) | 用磷酸吸附除湿和除尘净化空气的装置 | |
CN201832522U (zh) | 新型湿式脱硫除尘吸收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