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08400U - 一种组合式插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插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608400U CN201608400U CN2010201197777U CN201020119777U CN201608400U CN 201608400 U CN201608400 U CN 201608400U CN 2010201197777 U CN2010201197777 U CN 2010201197777U CN 201020119777 U CN201020119777 U CN 201020119777U CN 201608400 U CN201608400 U CN 2016084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jack
- extremely flat
- utmost point
- p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经济安全,并且同时适用中国、欧美等多个国家插头的组合式插套,其包括一个面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下面的两极插套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套两侧的两极带地的第一及第二两个三极扁插孔插套,所述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及N极扁插套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呈倒八字排列,所述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E极扁插套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位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的插孔的对称线上。本实用新型中节省了焊锡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转换器的安全性和紧凑性,而且可以用于各种转换器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器用插套,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插套,其主要用于各种转换器中。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在去国外进行工作、访问及旅游时,习惯随身携带手机、相机、mp3等电子产品,但是由于各国插头的标准并不统一,这些电子产品电量耗尽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插头而无法进行充电,于是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多用孔插座,其结构是由多个国家的插座简单的相互叠加组合而成,这样就使得转换器插孔总体尺寸偏大且不符合一些国家的安全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在实用新型名称是“组合型一体式插套”,申请号是“200820120418.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各种转换器的组合型一体式插套,其通过将一两极插套及一两极带地扁插套一体设计使得提供的组合型一体式插套具有经济、安全及紧凑的特点。但是,上述实用新型只利用了所述两极插套一侧的空间,并没用充分完善组合型一体式插套的紧凑性的利用,不利于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转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经济安全,并且同时适用中国、欧美等多个国家插头的组合式插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插套,其包括一个面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下面的由L极插套和N极插套组成的两极插套以及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套一侧的两极带地的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所述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及N极扁插套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呈倒八字排列,所述三极扁插孔插套的E极扁插套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位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的插孔的对称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插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下面的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套相对于所述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及N极扁插套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呈倒八字排列,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E极扁插套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位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的插孔的对称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及N极扁插套连接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还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及N极扁插套连接一体
优选地,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为两极双用孔插套。
优选地,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为两极扁插孔插套。
优选地,在所述面板上,所述两极插套插孔的轴线至所述三极插套插孔的中心的距离在6至30mm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面板上,所述两个三极插套插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40至6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分别与第一及第二三极插套的L极扁插套和N极扁插套连接一体设计,焊接时只需两个焊点就可完成两极插套和第一及第二三极插套的三组插套的L/N极焊接,较之现有技术中每组插套的L/N极对应两个焊点,转换器整体焊点数量减少为三分之一,不仅节省了焊锡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转换器的安全性;所述第一及第二三极插套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极插套的两侧,将第一及第二三极插套的E极设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和N极插套之间的对称线上,充分利用所述组合式插套的空间,不仅使得转换器面板结构紧凑,缩小了面板的面积,而且这种设计可适用中国、欧美等多个国家的插头,有效避免了因各国插座标准不统一所带来的不便,能够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转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插套的,所述两极双用孔插套、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与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组合的插孔在所述面板上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三极扁插孔插套的E极插套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两极双用孔插套、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与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组合的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组合式插套底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个面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下面的由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组成的两极双用孔插套(此两极插套的插孔为圆插和扁插的组合型,称为两极双用孔插套)、设置在所述两极双用孔插套一侧的两极带地的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以及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套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的另一侧的同样是两极带地的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及第二两个三极扁插孔插套分别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套的两侧。所述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4、6及N极扁插套1、3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分别都呈倒八字排列,所述三极扁插孔插套的E极(接地极)扁插套7、8(如图2所示)的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位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的插孔的对称线上。所述两极双用孔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分别与所述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4、6及N极扁插套1、3连接一体设计,具体地,例如如图3、图4所示,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分别和所述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4、6及N极扁插套1、3在侧面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实施例1记载的结构可应用于所述两极插套是10A或16A两极扁插孔插套与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组合方式,也可应用于所述两极插套是10A或16A两极圆插孔插套与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组合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例所述的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4、6和N极扁插套1、3的插合部均为向侧面折弯(向内向外折弯均可)插套上端形成的U形槽,其开口朝向侧面,该U形槽的宽度小于插片的厚度。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第一及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4、6和N极扁插套1、3的插合部以及两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的插合部也可以是由三个相互错开的弹片组成的插合部或者由插套底部向上折弯而形成U形槽的插合部,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实用新型名称是“组合型一体式插套”,申请号是“200920120418.6”的中国专利来进行,在此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在所述面板上,所述两极插套插孔轴线至所述三极插套插孔中心的距离B优选地在6至30mm之间,所述两个三极插套插孔中心之间的距离A优选地在40至60mm之间。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插套,其包括一个面板、设置在所述面板下面的由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组成的两极插套以及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套一侧的两极带地的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所述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4)及N极扁插套(1)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呈倒八字排列,所述三极扁插孔插套的E极扁插套(7)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位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的插孔的对称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插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下面的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设置在所述两极插套相对于所述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的另一侧,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6)及N极扁插套(3)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呈倒八字排列,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E极扁插套(8)在所述面板上的插孔位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的插孔的对称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插套,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4)及N极扁插套(1)连接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还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扁插孔插套的L极扁插套(6)及N极扁插套(3)连接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为两极双用孔插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极插套的L极插套(5)和N极插套(2)为两极扁插孔插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式插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上,所述两极插套插孔的轴线至所述三极插套插孔的中心的距离(B)在6至3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式插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上,所述两个三极插套插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A)在40至60mm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97777U CN201608400U (zh) | 2010-02-25 | 2010-02-25 | 一种组合式插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1197777U CN201608400U (zh) | 2010-02-25 | 2010-02-25 | 一种组合式插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608400U true CN201608400U (zh) | 2010-10-13 |
Family
ID=4295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11977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608400U (zh) | 2010-02-25 | 2010-02-25 | 一种组合式插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6084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6458A (zh) * | 2015-10-12 | 2016-01-06 | 黄华道 | 具有电源适配器的墙壁插座 |
-
2010
- 2010-02-25 CN CN2010201197777U patent/CN2016084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6458A (zh) * | 2015-10-12 | 2016-01-06 | 黄华道 | 具有电源适配器的墙壁插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43111Y (zh) | 组合型一体式插套 | |
CN201608400U (zh) | 一种组合式插套 | |
CN203721952U (zh) | 一种方形插座内部结构 | |
CN201682146U (zh) | 组合式插套 | |
CN202333384U (zh) | 组合型一体式插套 | |
CN201639117U (zh) | 组合式插套 | |
CN201682147U (zh) | 组合型插套 | |
CN101895029A (zh) | 一种转换器用整体插套 | |
CN202094364U (zh) | 一种组合型一体式插套 | |
CN202042662U (zh) | 一种组合一体式插套 | |
CN209786063U (zh) | 一种侧出接线端子、铅酸蓄电池盖及铅酸蓄电池 | |
CN202019076U (zh) | 组合式三座插套 | |
CN201717417U (zh) | 一体式插套和插座 | |
CN202094360U (zh) | 小型组合式三座插套 | |
CN204992036U (zh) | 一种魔方式插座 | |
CN201126913Y (zh) | 一种旅行式转换插座 | |
CN205811122U (zh) | 一种便于制造的对称三插面插头 | |
CN201298572Y (zh) | 带十字孔的电池焊接片 | |
CN204597082U (zh) | 一种充电器电源插头 | |
CN204103188U (zh) | 一种插孔的设置结构、嵌入式电源插座 | |
CN202352877U (zh) | 一种连体式铜片插槽 | |
CN201766084U (zh) | 太阳能光伏电池接线盒的接插件 | |
CN201750026U (zh) | 新型五孔插座 | |
CN202737148U (zh) | 缆线连接器的端子焊接结构 | |
CN101854043A (zh) | 太阳能光伏电池接线盒的接插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