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9729U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9729U
CN201599729U CN2009202657544U CN200920265754U CN201599729U CN 201599729 U CN201599729 U CN 201599729U CN 2009202657544 U CN2009202657544 U CN 2009202657544U CN 200920265754 U CN200920265754 U CN 200920265754U CN 201599729 U CN201599729 U CN 201599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evice
transparent body
plane
incidenc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657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657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9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9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97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主要于一透明体透明体一侧形成一入光面恰位于所述光源所投射光线的投射路径上,所述透明体一侧表面形成有一散光面,所述散光面相对避开所述透明体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且所述散光面表面布设有若干调光刻纹,以及所述透明体中所述入光面另侧形成一辅助导光斜面,所述辅助导光斜面恰位于所述光源于所述透明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上,用以反射光线至所述散光面。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通过于所述透明体上设有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而使得所述散光面有合理的亮度,也不会有眩光,也不需要使用功率大一些的所述光源,也就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指一种具调光刻纹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见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为98201511所示的一种具光学微结构的条状导光装置的条状导光棒1,所述条状导光棒1为一透明材料做成,并接收一外部入射光L1,其包括一条状导光棒本体14,位于所述条状导光棒本体14相对两端面的一第一端面11及一第二端面12,以及一侧面。
所述第一端面11为所述入射光L1的入光处,所述第二端面12垂直于所述条状导光棒本体14纵长方向的中心线。所述侧面为一出光面16及一反射面20,所述出光面16表面形成有一光学微结构30,所述光学微结构30包括三角球51、角柱体52、半圆球53、圆柱体54以及角柱体55。
工作时,所述入射光L1呈一定角度进入所述条状导光棒本体14内,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L1直接照射到所述出光面16,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L1照射到所述反射面20,经由所述反射面20反射到所述出光面16,而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L1则平直地照射到所述第二端面12,而利用所述出光面16设有的所述光学微结构30,使大部分所述入射光L1能穿透至所述出光面16转换成出射光L2,并使所述出光面16的光辉度均匀化。
所述发光装置的缺失在于:
1.由于所述第二端面12垂直于所述条状导光棒本体14纵长方向的中心线,所以,当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L1平直地照射到所述第二端面12时,所述入射光L1会从所述第二端面12平直地反射回所述第一端面11,从而使得这部分所述入射光L1只能在所述第一端面11和所述第二端面12之间来来回回,而不能反射到所述出光面16,从而浪费了这部分所述入射光L1。
2.由于所述第二端面12垂直于所述条状导光棒本体14纵长方向的中心线,且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L1平直地照射到所述第二端面12,所以,所述入射光L1会从所述第二端面12平直地反射回所述第一端面11,而未能利用起这部分所述入射光L1,使得所述出光面16的所述射出光L2亮度不足。
3.由于所述第二端面12垂直于所述条状导光棒本体14纵长方向的中心线,且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L1平直地照射到所述第二端面12而未能反射到所述出光面16,所以,当所述射出光L2需要比较合理的亮度时,则需要光线强一些的所述入射光L1,也就是说需要功率大一些的光源才能得出光线强一些的所述入射光L1,从而不能起到节能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发光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述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浪费光源、有合理的亮度、且能起节能效果的发光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主要于一透明一侧形成一入光面,恰位于所述光源所投射光线的投射路径上,所述透明体一侧表面形成有一散光面,所述散光面相对避开所述透明体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且所述散光面表面布设有若干调光刻纹,以及所述透明体内的所述入光面另侧形成一辅助导光斜面,所述辅助导光斜面恰位于所述光源于所述透明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上,用以反射光线至所述散光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通过于所述透明体上设有所述辅助导光面,从而使得所述光源投射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散光面,从而利用起了这部分光线,而使得所述散光面有合理的亮度,也不会有眩光,也不需要使用功率大一些的所述光源,也就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为便于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能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发光装置的组合图;
图3为光源与透明体组装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发光装置的操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光源            1     入射光    11    射出光    12
基座            13    透明体    2     入光面    21
辅助导光斜面    22    散光面    23    反射面    24
调光刻纹        25    固定件    3     散热器    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包括一光源1、紧邻所述光源1的一透明体2、分别包覆于所述透明体2两端的固定件3、及提供所述光源1散热的一散热器4。
所述光源1包括一基座13及收容于所述基座13内的若干芯片(未图示)。
所述透明体2呈圆柱状,为透明材料做成,所述透明材料为一玻璃、一透明塑料、以及一透明树脂的其中之一,所述透明塑料为压克力、PC、PET的其中之一,所述透明树脂为环氧树脂。
所述透明体2具有于其一侧形成的一入光面21、于其一侧表面形成的一辅助导光斜面22、以及分别位于所述透明体2径向上下两侧的一散光面23及一反射面24。
所述入光面21恰位于所述光源1所投射光线的投射路径上,其为倾斜面,自所述散光面23朝接近所述辅助导光面22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入光面21紧贴所述光源1,且紧贴所述光源1的部分与所述光源1相平行,以保证所述光源1照射于所述透明体2的照射面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21也可为平面,或者为凹弧面,所述光源1也可以不紧贴所述入光面21。
所述散光面23相对避开所述透明体2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所述散光面23为凸起的弧面,其表面布设有若干调光刻纹25,若干所述调光刻纹25呈点状,其为阳刻的方式形成的突起物,所述突起物呈半圆球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散光面23也可为为平面;若干所述调光刻纹25从也可为条状或者为网格状,所述调光刻纹25也可为阴刻的方式,或者所述调光刻纹25也可为阳刻和阴刻相间的方式。
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于所述透明体2中的所述入光面21另侧形成,且恰位于所述光源1于所述透明体2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上,用以反射光线至所述散光面23。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自所述散光面23朝接近所述入光面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从图1上看,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为一抛物线。
当然,在其它实例中,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也可自所述散光面23朝远离所述入光面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或者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自所述散光面23朝接近所述入光面21的方向向下倾斜至所述透明体2纵长方向的中心线,再自所述透明体2纵长方向的中心线朝远离所述入光面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而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也可换为一弧面,所述弧面可为凹弧面,或者为凸出的弧面。
所述反射面24为所述透明体2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21、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和所述反射面24非常平滑且经精细抛光,使进入所述透明体2内的光在这些面上进行界面反射,不向外部射出。此外,为使所述光源1发出的入射光11容易进入所述透明体2,对所述光源1紧贴所述透明体2的所述入光面21的部分进行了平滑化处理。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21、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和所述反射面24也可以不进行平滑、精细抛光处理,而在所述透明体2的所述入光面21、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和所述反射面24上,设置低折射率层或设置反射层,而且,为了有效地将光反射到所述散光面23上,可在所述反射面24上进行抛光,涂敷高折射率或高反射率的涂料,形成与所述散光面23相同的光偏向装置。
在所述透明体2的整个所述散光面23上进行表面粗化处理,也就是设有所述调光刻纹25,通过所述调光刻纹25的凹凸形状,使从所述入光面21进入的所述入射光11散射,从所述散光面23转换成一射出光12。
组装时,首先将各所述固定件3对应固定于所述透明体2的所述入光面21和所述辅助导斜光面22;其次,将所述光源1穿过所述固定件3紧贴于所述透明体2的所述入光面21;最后,将所述散热器4固定于所述光源1的所述基座13上以供散热。
工作时,所述光源1的所述入射光11从所述入光面21呈一定角度进入所述透明体2内,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11会直接照射到所述散光面23转换成所述射出光12,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11会照射到所述反射面24,经由所述反射面24反射到所述散光面23转换成所述射出光12,而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11则会平直地照射到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请参阅图2,由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自所述散光面23朝接近所述入光面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以,当平直地照射到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的这部分所述入射光11则会反射到所述散光面23,而不会在所述入光面21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22之间来来回回,从而避免浪费这部分所述入射光11,也因为利用起了这部分所述入射光11,从而使得所述散光面23的所述射出光12有合理的亮度,也不会有眩光,经由所述调光刻纹25的折射和反射会得出比较均匀的光辉度,另外,也不需要功率大一些的所述光源1也就能得到合理的亮度,从而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自所述散光面朝接近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以,当所述光源从所述入光面平直地照射到所述辅助导光斜面的所述入射光,能反射到所述散光面转换成所述射出光,而不会在所述入光面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之间来来回回,从而避免浪费这部分所述入射光。
2.由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自所述散光面朝接近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光源的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会平直地照射到所述辅助导光斜面,所以,这部分所述入射光会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反射到所述散光面转换成所述射出光,从而利用起了这部分所述入射光,而使得所述散光面的所述射出光有合理的亮度,也不会有眩光。
3.由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自所述散光面朝接近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光源的有一部分所述入射光会平直地照射到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而利用起了这部分所述入射光,所以,当所述散光面的所述射出光要有比较合理的亮度时,不需要功率大一些的所述光源来增加所述入射光光线的强度,从而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4.由于所述入光面为倾斜面,所以,当所述透明体内反射到所述入光面的光能反射到所述散光面,从而增加了光的利用率。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光源;以及
一透明体,所述透明体一侧形成一入光面恰位于所述光源所投射光线的投射路径上,所述透明体一侧表面形成有一散光面,所述散光面相对避开所述透明体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且所述散光面表面布设有若干调光刻纹,以及所述透明体中所述入光面另侧形成一辅助导光斜面,所述辅助导光斜面恰位于所述光源于所述透明体内光线的直接投射路径上,用以反射光线至所述散光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体呈圆柱状,其还具有一反光面,所述散光面和所述反光面分别位于所述透明体径向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面为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面为凸出的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为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为凹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为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刻纹为阳刻方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调光刻纹呈点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调光刻纹呈条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调光刻纹呈网格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刻纹为阴刻方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刻纹为阳刻方式和阴刻方式相间隔。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自所述散光面朝接近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倾斜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自所述散光面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倾斜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光斜面自所述散光面朝接近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倾斜,再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倾斜。
CN2009202657544U 2009-12-29 2009-12-29 发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9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57544U CN201599729U (zh) 2009-12-29 2009-12-29 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657544U CN201599729U (zh) 2009-12-29 2009-12-29 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9729U true CN201599729U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1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657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99729U (zh) 2009-12-29 2009-12-29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972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234A (zh) * 2011-07-06 2011-11-23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与导光板
CN104295943A (zh) * 2013-07-16 2015-01-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6090742A (zh) * 2016-08-12 2016-11-09 陕西天和照明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户外线形光源
CN108663742A (zh) * 2017-08-16 2018-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组件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234A (zh) * 2011-07-06 2011-11-23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与导光板
CN102252234B (zh) * 2011-07-06 2013-03-06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与导光板
CN104295943A (zh) * 2013-07-16 2015-01-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6090742A (zh) * 2016-08-12 2016-11-09 陕西天和照明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户外线形光源
CN108663742A (zh) * 2017-08-16 2018-10-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组件和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68778U (zh) 新型照明灯具
CN101334134A (zh) 光棒型led照明光源
CN201599729U (zh) 发光装置
CN101975370B (zh) 用于led光源的二次配光透镜的设计方法
CN107740995A (zh) 一种led全反射透镜、led导光体和汽车车灯
CN103277740A (zh) Led灯用的光学透镜
CN107246580A (zh) 一种车灯厚壁聚光器发光结构
TW201326890A (zh) 均光透鏡
CN103925557A (zh) 匀光透镜及包括该匀光透镜的led光源模组
CN207065463U (zh) 一种车灯厚壁聚光器发光结构
CN201992369U (zh) 新型中空led侧置式平板灯
CN103363443B (zh) 一种全反射透镜及其成型方法
CN207815220U (zh) 一种led全反射透镜、led导光体和汽车车灯
CN201575347U (zh) 高光效的led日光灯
TWI361871B (zh)
TW201405059A (zh) 光源模組
CN203202909U (zh) 带反射罩和散射层的led聚光透镜
CN206875349U (zh) 反射装置和光源模组
CN202012855U (zh) 一种led导光结构
CN204477767U (zh) 一种导光柱式led灯管
CN204328880U (zh) 一种新型花瓣状大角度出光透镜
TWI361873B (zh)
CN104214668A (zh) 透镜及其应用该透镜的led灯具
CN203082798U (zh) 电动自行车led导光条
CN202302866U (zh) 一种led球泡灯及其反光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