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78719U - 喉罩气道导管 - Google Patents

喉罩气道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78719U
CN201578719U CN2009203157860U CN200920315786U CN201578719U CN 201578719 U CN201578719 U CN 201578719U CN 2009203157860 U CN2009203157860 U CN 2009203157860U CN 200920315786 U CN200920315786 U CN 200920315786U CN 201578719 U CN201578719 U CN 201578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it
airway
capsule cover
duc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157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伟
朱荣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3157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78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78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787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喉罩气道导管。其解决了现有免充气式喉罩食道封闭导管使用安全性差,不能对食道很好地封闭的问题。结构为:一种喉罩气道导管,包括中空的囊罩、导气管和导管,导气管连接在囊罩的后端部并与囊罩相通,在囊罩的前端部设有与囊罩内部相通的集液口,所述导管依次穿过导气管和囊罩内部,导管的进口端位于导气管的位置处,导管的出口端位于囊罩的前端位置处,导管内穿过胃管,在胃管上设有气囊,气囊位于导管的出口端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出口端的端口与囊罩壁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气囊与一充气支管相通,充气支管的充气端位于导管的进口端外侧。

Description

喉罩气道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由较软塑料制成的喉罩气道导管。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CN100335143C)公开了一种人工气道装置,该装置包括连为一体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囊罩和导气管,囊罩和导气管均为中空的,它们之间相连通。囊罩的外形与人体咽喉部的生理解剖结构相适配,囊罩被放置在人体咽喉部位时,能够被稳定地固定,以及囊罩的前端抵靠在食道口处,导气管从人体的口腔通到外侧。导气管连接在囊罩的后端处,囊罩的前端处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集液口,该集液口用以让咽喉部位产生的液体通过,以及通过氧气。虽然囊罩的前端抵靠在人体的食道口,但不同人体食道口部尺寸并不都是标准的,且囊罩由于是弹性材料制成的,囊罩的前端并不能很好封闭住食道。人体的呕吐物有可能会从食道内进入到囊罩上的集液口内,从而堵塞住集液口。集液口被堵住后,氧气就不能从集液口内进入到人体肺部,从而有可能使病人因窒息而死亡。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554506A)中公开了一种免充气式喉罩食道封闭导管,其结构是在上述人工气道装置中设置一个钢丝内壁加强导管,该导管伸出到囊罩的前端侧3到4厘米,导管内设有胃管,在导管的伸出端上设有与胃管相通的气囊。在本发明专利申请中,通过胃管向气囊充气,使气囊鼓胀后用以很好地封闭住人体的食道口,以免人体的呕吐物进入到上述囊罩上的集液口处,并堵塞集液口。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上,这种免充气式喉罩食道封闭导管的实用性相对较差。这是因为钢丝内壁加强导管的强度较大,而且导管伸出到囊罩前端外侧3到4厘米,在往病人口部放入这种免充气式喉罩食道封闭导管时,导管的插入方向并不可控,并不一定能保证导管的端部刚好插入到食道内。而且这种强度较高的导管端部会戳伤人体内部相应部位处的软组织和神经,其使用安全性差,对一些病情较重的病人来说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人工气道装置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喉罩气道导管,其具有使用安全性高,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封闭住人体的食道口部。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喉罩气道导管,包括中空的囊罩、导气管和导管,导气管连接在囊罩的后端部并与囊罩相通,在囊罩的前端部设有与囊罩内部相通的集液口,所述导管依次穿过导气管和囊罩内部,导管的进口端位于导气管的位置处,导管的出口端位于囊罩的前端位置处,导管内穿过胃管,在胃管上设有气囊,气囊位于导管的出口端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出口端的端口与囊罩壁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气囊与一充气支管相通,充气支管的充气端位于导管的进口端外侧。导管的出口端的端口与囊罩壁体的位置相对应,是指导管的出口端的端口与囊罩壁体的外表面相平齐,或者该端口没于囊罩壁体的厚度范围内,或者该端口稍突出到囊罩壁体的外表面。当端口稍突出到囊罩壁体的外表面时,其突出高度不会超过0.5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出口端的端口位于囊罩壁体的厚度范围内。该端口没于囊罩壁体的厚度范围内,导管的出口端不会对人体相应部位处的软组织造成任何损害,使得本喉罩气道导管使用安全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出口端的端口与囊罩的外表面平齐。端口与囊罩外表面平齐,保证了导管与囊罩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支管的充气端处设有与气囊相通的气压反应装置。设有的气压反应装置可以对气囊的充气进行定量控制,既保证气囊对食道的封闭,又保证了气囊不会对病人的食道产生较大的损害。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反应装置为设于充气支管充气端的位置处的指示气囊。该指示气囊与气囊相通,气囊内的气压与指示气囊内的气压相一致,可通过指示气囊的鼓胀情况来直观地判断气囊内的气压。这种指示气囊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气囊上设有充气接头,充气接头内设有单向阀。在对气囊进行充气完毕后,设有的单向阀可以把气体保持在指示气囊和气囊内,使气囊处于鼓胀状态,使气囊能够持久地阻塞住食道口。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反应装置为联接在胃管上的气压表。通过气压表可直观定量地反应出气囊内的气压值,使得对气囊充气的可控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的两端部环绕粘接在胃管的外周面上。气囊的设置结构简单,在气囊发生鼓胀时,能够在胃管的外周面上均匀鼓胀,保证了气囊对食道口的阻塞效果。
与现有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导管的出口端与囊罩壁体外表面的位置相对应,导管的设置不会对人体相应部位产生较大损害,保证了本喉罩气道导管的使用安全性。
2、所述的气囊可通过拉动胃管,以控制气囊与囊罩前端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囊罩具有与人体咽喉部位相适配的形状,囊罩被放入到口腔内后,其前端处刚好处于人体的食道口部,再通过导管穿入胃管,胃管上的气囊在被充气前能够很好地进入到人体的食道内,气囊在被充气后能够很好地封闭住人体食道,呕吐物不易从食道内进入到囊罩的集液口内,进一步提高了本喉罩气道导管的使用安全性。
3、而且中空胃管的前端可伸入到人体的胃内,胃管可吸出胃内的食物残渣及液体,在对病人进行手术前不一定需要去考虑病人是否是处于饱食状态,便于及时对病人进行手术,病人术前的限制少(现有技术条件下,病人在术前一般禁止进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喉罩气道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气囊被充气鼓胀。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示出,本实用新型喉罩气道导管的主体结构包括连为一体的囊罩2和导气管4,囊罩2和导气管4的内部均是中空的,它们彼此相通。导气管4连接在囊罩2的后端,在囊罩2的前端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集液口3。导气管4的口部用于和输氧管相连接,氧气依次从导气管4、囊罩2和集液口3中进入到人体的气道内。集液口3用于收集咽喉位置处产生的少量积液,使积液贮存到囊罩2内。
在囊罩2和导气管4内设有导管5,导管5的进口端位于导气管4的位置处,导管5的出口端位于囊罩2的前端处。导管5从导气管4的侧部穿入,并从导气管4的内部进入到囊罩2内,最终连接在囊罩2的前端处。导管5的出口端的端口可以与囊罩2的外表面相平齐,或者该端口位于囊罩2壁体的厚度范围内,或者该端口略高于囊罩2的外表面。
在导管5内设有胃管6,胃管6的外表面与导管5的内表面之间液密封,胃管6从导管5的内部穿过,并伸出到导管5的出口端。胃管6上于导管5出口端的一侧设有气囊1。气囊1的两端处环绕粘接在胃管6的外周面上,气囊1中间部分与胃管6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在胃管6内设有充气支管7,充气支管7的从胃管6的侧壁上穿入,并沿胃管6的内部延伸到气囊1的位置处,充气支管7的出气口端位于气囊1与胃管6的外周面之间,充气支管7的充气端位于导管5的进口端外侧。充气支管7用于为气囊1进行充气,气囊1被充气后,其鼓胀在胃管6的外周面上。
为了显示气囊1内部的充气情况,在充气支管7的充气端上连接有与气囊1内部相通的气压反应装置。该气压反应装置可以是连接在充气支管7充气端的指示气囊8,充气支管7沟通指示气囊8和气囊1,通过指示气囊8的鼓胀情况来对气囊1内部的气压进行判断。在指示气囊8上还设有充气接头9,充气接头9用于连接充气装置,以便为气囊1进行充气。为了保证充入气囊1内部的气体能够被保持住,在充气接头9内设有单向阀,该单向阀在正常情况下可允许气体从充气装置内进入到指示气囊8内,而不允许气体从指示气囊8内流出。单向阀一般是点触式的,在向着指示气囊8的方向按压单向阀的端部时,可以实现对气囊1的放气,以便本喉罩气道导管在使完毕后,从人体的口腔内方便拿出。
该指示气囊8也可以由气压表代替,在对气囊1进行充气时,可以通过气压表来直观地读出气囊1内的实际气压,以确定是否继续对气囊1进行充气。
本喉罩气道导管在使用时,先把囊罩2放入到人体的口腔内部,再把胃管6从导管5的进口端穿入,胃管6穿放时,气囊1没有被充气。待气囊1处于囊罩2前端的外侧时,通过充气接头9、充气支管7向气囊1内充入气体,使气囊1发生鼓胀。气囊1与囊罩2前端之间的距离可以视情况而定,气囊1与囊罩2前端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拉动胃管6而实现。

Claims (8)

1.一种喉罩气道导管,包括中空的囊罩、导气管和导管,导气管连接在囊罩的后端部并与囊罩相通,在囊罩的前端部设有与囊罩内部相通的集液口,所述导管依次穿过导气管和囊罩内部,导管的进口端位于导气管的位置处,导管的出口端位于囊罩的前端位置处,导管内穿过胃管,在胃管上设有气囊,气囊位于导管的出口端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出口端的端口与囊罩(2)壁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气囊(1)与一充气支管(7)相通,充气支管(7)的充气端位于导管(5)的进口端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出口端的端口位于囊罩(2)壁体的厚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出口端的端口与囊罩(2)的外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支管(7)的充气端处设有与气囊(1)相通的气压反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反应装置为设于充气支管(7)充气端的位置处的指示气囊(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气囊(8)上设有充气接头(9),充气接头(9)内设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反应装置为连接在充气支管(7)充气端上的气压表。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喉罩气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两端部环绕粘接在胃管(6)的外周面上。
CN2009203157860U 2009-11-25 2009-11-25 喉罩气道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8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57860U CN201578719U (zh) 2009-11-25 2009-11-25 喉罩气道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57860U CN201578719U (zh) 2009-11-25 2009-11-25 喉罩气道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78719U true CN201578719U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20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1578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8719U (zh) 2009-11-25 2009-11-25 喉罩气道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787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5048A (zh) * 2018-01-25 2018-07-27 殷建保 一种新型多功能导尿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5048A (zh) * 2018-01-25 2018-07-27 殷建保 一种新型多功能导尿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6220U (zh) 内置阻塞式食管引流管喉罩通气道
CN201263829Y (zh) 单管多腔道式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
WO2014166136A1 (zh) 多腔道一体式可插内窥镜的喉罩
CN102921083A (zh) 胃肠镜检查用双气囊喉罩通气道
CN201164641Y (zh) 一种带气囊的气管插管
CN204468927U (zh) 气管插管型喉罩
CN201375679Y (zh) 气囊导丝胃管
CN201578719U (zh) 喉罩气道导管
CN102872512A (zh) 一种医用喉罩
CN201200706Y (zh) 瓣膜式气管导管
CN202961408U (zh) 胃肠镜检查用双气囊喉罩通气道
CN203763605U (zh) 喉罩通气道结构
CN201033199Y (zh) 双囊双通道塑料喉罩
CN208436195U (zh) 一种急救双腔双套囊喉通气管
CN203598324U (zh) 一种新型安全三通道喉罩
CN102266627A (zh) 多功能发光气管插管
CN102727978B (zh) 一种便于向胃中引导插入器件的喉罩
CN202802443U (zh) 一种多功能气管导管
CN202982844U (zh) 一种医用喉罩
CN209809242U (zh) 改良型气管插管
CN210542773U (zh) 一种鼻咽通气管道
CN202724422U (zh) 一种便于向胃中引导插入器件的喉罩
CN111840732A (zh) 一种具有测温功能且密封性好的喉罩
CN101745173B (zh) 医用瓣膜封堵装置
CN202015403U (zh) 免充气式喉罩食道封闭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