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1092U - 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1092U
CN201561092U CN 200920227961 CN200920227961U CN201561092U CN 201561092 U CN201561092 U CN 201561092U CN 200920227961 CN200920227961 CN 200920227961 CN 200920227961 U CN200920227961 U CN 200920227961U CN 201561092 U CN201561092 U CN 2015610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connecting end
wiring connector
connection wye
pivote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202279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松华
余秋安
金辉
高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ubei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lectric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lectric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Hubei Electric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 2009202279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10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10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10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线绳对接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连接器包括U形接头、I形接头及Y形接头,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相互连接,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可分别与线绳连接。通过线连接器中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的配置实现了三线对接,解决了工业中的问题,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线绳/线缆的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建设输变电线路或通讯线路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线连接器。线连接器用于连接二根线绳,实现其中一根线绳牵引另一根线绳。常见的线连接器如图1和图2中所示。
图1为常见的U形连接器的平面视图,这种U形连接器大体上呈U形,在U形的开口一端设有贯穿该开口的轴。线绳可分别绕在该U形连接器的两端,从而其中一根线绳可被另一根线绳所牵引。
图2为另一种的旋转连接器的平面视图,这种旋转连接器的两端可分别供线绳穿过,且这两段之间可相对转动来调整两端上的线绳之间的角度。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上述这两种线连接器仅能实现两根线绳之间的对接,即通常所称的“两线连接器”。然而,在线路的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用一根线绳来牵引两根线绳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两种“两线连接器”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实现多线对接的线连接器。
一种用于线绳对接的线连接器,包括U形接头、I形接头及Y形接头,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相互连接,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可分别与线绳连接。
优选地,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可绕同一轴线转动地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分别包括第一枢接端、第二枢接端和第三枢接端,所述第一枢接端、第二枢接端和第三枢接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和第三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和第三枢接孔的孔径相对应且沿所述轴线同轴设置以使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可绕所述轴线相互相对转动。
优选地,所述I形接头的第二连接端或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可选择地被收容在所述U形接头的开口所形成的第一空腔内,所述I形接头的第二枢接端可收容在所述Y形接头的开口所形成的第三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枢接端为所述U形接头的开口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为所述U形接头的底部,所述第二枢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为所述I形接头的两相对端,所述第三枢接端为所述Y形接头的开口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为与所述第三枢接端相对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以供线绳穿过。
优选地,所述U形接头的第一空腔的底部到所述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I形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到所述轴线的距离以及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到所述轴线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U形接头的第一枢接端的开口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枢接端的开口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间距,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枢接端的开口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I形接头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线连接器还包括沿所述轴线方向设置的螺纹件、销轴或铆钉其中之一,所述螺纹件、销轴或铆钉穿过所述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和第三枢接孔以固定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
通过线连接器中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的配置实现了三线对接,解决了工业中的问题,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U形连接器的平面视图。
图2为现有的旋转连接器的平面视图。
图3A为的本实用新型线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视图。
图3B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C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沿图3B中C-C的截面视图
图4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与放线滑车轮槽相配合的截面视图。
图5A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的I头收在U头内,以Y头作为牵引端的示意图。
图5B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的Y头收在U头内,以I头作为牵引端的示意图。
图6A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的I头作为牵引端的牵引示意图。
图6B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的Y头作为牵引端的牵引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图3A中的线连接器应用于过肩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3A、图3B和图3C,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线连接器100。该线连接器100包括U形接头1、I形接头2、Y形接头3及螺栓4。U形接头1可选择地收容I形接头2或Y形接头3于其内,Y形接头3可收容I形接头3可收容的部分于其内。U形接头1、I形接头2、Y形接头3按照一定次序叠加放置(例如:沿图3A中所示的x-x轴线方向顺次放置U形接头1、I形接头2、Y形接头3),并将螺栓4沿图3A中的y-y轴线方向锁固以将这三个接头相对固定。该线连接器100中的三个接头1、2、3均可绕图3A中的y-y轴线转动。
U形接头1沿图3A中的x-x轴线方向可包括第一线绳连接端12和第一枢接端14。该U形接头1的U形底部形成第一线绳连接端12,U形接头1的开口部形成第一枢接端14,第一线绳连接端12与第一枢接端14之间的第一空腔16可选择地收容I形接头2或Y形接头3于其内。第一线绳连接端12用于供线绳绕过该第一线绳连接端12,以作为牵引其它线绳或被其它线绳所牵引。在第一枢接端14上沿图3A中的y-y轴线方向开设有贯通第一枢接端14两侧的第一枢接孔18,该第一枢接孔的孔径大小与螺栓4的直径大小相对应,以供该螺栓4穿过该第一枢接孔18。
I形接头2沿图3A中的x-x轴线方向可包括第二线绳连接端22和第二枢接端24,第二线绳连接端22和第二枢接端24分别设置在I形接头2的两相对端。第二线绳连接端2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6,以供线绳穿过该第二连接孔26实现牵引其它线绳或被其它线绳所牵引。第二枢接端24上开设有第二枢接孔28,其孔径大小与第一枢接孔18的孔径大小相对应,以供螺栓4穿过该第二枢接孔28。
Y形接头3沿图3A中的x-x轴线方向可包括第三线绳连接端32和第三枢接端34,Y形接头3的开口部形成第三枢接端34,与之相对的另一端形成第三线绳连接端32。第三线绳连接端32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34,以供线绳穿过该第二连接孔26实现牵引其它线绳或被其它线绳所牵引。第三枢接端34开设有第三枢接孔36,其孔径大小与第一枢接孔18及第二枢接孔28的孔径大小相对应,以供螺栓4穿过该第三枢接孔28。第三枢接端34的开口内形成第三空腔39,可收容I形接头2的第二枢接端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线连接器100中的U形接头1、I形接头2和Y形接头3这三者之间的尺寸关系,若定义:
(1)U形接头1的第一空腔16的底部到y-y轴线的距离为L1,即第一线绳连接端12的内侧至第一枢接孔18的轴线在x-x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为L1;
(2)U形接头1的第一枢接端14的开口内边缘在y-y轴线方向的距离为H1;
(3)I形接头2的第二线绳连接端22的最末端到y-y轴线的距离为L2,即第二线绳连接端22的最末端到第二枢接孔28的轴线在x-x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为L2;
(4)I形接头2在y-y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为H2;
(5)Y形接头3的第三线绳连接端32的最末端到y-y轴线的距离为L3,即第三线绳连接端32的最末端到第三枢接孔38的轴线在x-x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为L3;
(6)Y形接头3的第三枢接端34的开口内边缘在y-y轴线方向的距离为H3;
(7)I形接头2的第二枢接端24的最末端到到y-y轴线的距离为L4,即第二枢接端24的最末端到第二枢接孔28的轴线在x-x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为L4;
(8)Y形接头3的第三空腔39的底部到y-y轴线的距离为L5;则以下成立:
L1≥L2                   ①
L1≥L3                   ②
H1≥H3≥H2               ③
L4≤L5                   ④
由上述不等式①和不等式③可以看出I形接头2的第二线绳连接端22可被完全收容在U形接头1的第一空腔16内(参阅图6A)。
由上述不等式②和不等式③可以看出Y形接头3的第三线绳连接端32可被完全收容在U形接头1的第一空腔16内(参阅图6B)。
由上述不等式③和不等式④可以看出I形接头2的第二枢接端24可被完全收容在Y形接头3的第三空腔39内(同时参阅图6A及图6B)。
结合参阅图3B、图3C及图4,该线连接器100的纵向截面为圆滑形状,故而当该线连接器100在与放线滑车200配合使用时,该线连接器100可顺滑地放置在放线滑车200的轮槽内,其在轮槽内移动时相互产生的阻力较小,对轮槽的磨损也相对较小。
在生产过程中,该线连接器100的组装简易。首先,将U形接头1、I形接头2及Y形接头3按照内外顺序将每一接头上的枢接孔18、28、38对齐,然后将螺栓4穿过对齐的第一枢接孔18、第二枢接孔28、第三枢接孔38,最后锁紧螺栓4即完成整个线连接器100的组装过程。在其它实施例中,螺栓4可替换为销轴或铆钉,即除了螺纹连接U形接头1、I形接头2及Y形接头3外,还可用销轴或铆接的方式来连接。在采用销轴或铆接的实施例中,只要销轴或铆钉的直径略小于第一枢接孔18、第二枢接孔28和第三枢接孔38的孔径,即销轴或铆钉与第一枢接孔18、第二枢接孔28和第三枢接孔38之间为间隙配合,U形接头1、I形接头2及Y形接头3也能实现绕销轴或铆钉转动。
同时参阅图5A和图5B,当线连接器100通过放线滑车200的轮槽时,空闲的I形接头2或Y形接头3可以灵活的缩藏到U形接头1的第一空腔16内,避免该线连接器100卡在轮槽外无法通行。这种形式也可应用于仅需一根线绳牵引另一线绳的情形。
同时参阅图6A和图6B,线连接器100可实现用一根线绳同时牵引两根线绳。这种“一牵二”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相当实用。例如,在搭设带电跨越架的过程中,牵引绳除了牵引主承载绳外,还可同时附带牵引一根循环绳,从而减少了一道牵引工序,降低了架设跨越架的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
在单回路线路,引绳展放时,在每个基塔上都要进行引绳分绳的操作。先将所有被牵引的引绳在塔上临时锚固,再将每根牵引绳解开,并绕道规定位置后重新与线连接器连接从而继续牵引,此操作业界称之为“过肩”。请参阅图7A和图7B,本实用新型中的线连接器100还可用空闲的I形接头2或Y形接头3实现临时锚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线连接器100不仅能够实现一根线绳同时牵引二根线绳(参阅图6A和图6B),而且可在将闲置的接头(即I形接头2或Y形接头3,参阅图5A和图5B)藏纳到线连接器100的第一空腔16内,达到多用途、易收纳的效果,大大简化和改善架线工艺,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用于线绳对接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连接器包括U形接头、I形接头及Y形接头,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相互连接,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分别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可分别与线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可绕同一轴线转动地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分别包括第一枢接端、第二枢接端和第三枢接端,所述第一枢接端、第二枢接端和第三枢接端分别开设有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和第三枢接孔,所述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和第三枢接孔的孔径相对应且沿所述轴线同轴设置以使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可绕所述轴线相互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形接头的第二连接端或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可选择地被收容在所述U形接头的开口所形成的第一空腔内,所述I形接头的第二枢接端可收容在所述Y形接头的开口所形成的第三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端为所述U形接头的开口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为所述U形接头的底部,所述第二枢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为所述I形接头的两相对端,所述第三枢接端为所述Y形接头的开口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为与所述第三枢接端相对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以供线绳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接头的第一空腔的底部到所述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I形接头的第二连接端到所述轴线的距离以及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连接端到所述轴线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接头的第一枢接端的开口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枢接端的开口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间距,所述Y形接头的第三枢接端的开口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I形接头的沿所述轴线方向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连接器还包括沿所述轴线方向设置的螺纹件、销轴或铆钉其中之一,所述螺纹件、销轴或铆钉穿过所述第一枢接孔、第二枢接孔和第三枢接孔以固定所述U形接头、I形接头和Y形接头。
CN 200920227961 2009-09-08 2009-09-08 线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10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20227961 CN201561092U (zh) 2009-09-08 2009-09-08 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20227961 CN201561092U (zh) 2009-09-08 2009-09-08 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1092U true CN201561092U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202279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61092U (zh) 2009-09-08 2009-09-08 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10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7177C (zh) 钢绞线穿索器及其穿索的方法
CN202248933U (zh) 钢绞线穿束装置
CN101892708B (zh) 插板式焊接相贯节点
CN201794164U (zh) 补强型拉索相贯节点
CN201561092U (zh) 线连接器
CN201865204U (zh) 一种桁架与斜柱的空间连接结构
CN102055157B (zh) 一种高强度防晕型预绞式悬垂线夹
CN103993667A (zh) 一种适用于张弦桁架撑杆与多索相连的节点
CN203098737U (zh) 一种绳体双向楔形接头
CN201010459Y (zh) 用于塔式起重机塔身的柔性附着装置
CN202187290U (zh) 用于中间索面悬索桥斜吊索悬挂的索夹
CN203255896U (zh) 分段式起重机起重臂
CN103671714A (zh) 紧固型楔形接头
CN202193569U (zh) 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联接销轴
CN205503865U (zh) 一种机器人拖链
CN203096946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连续索交叉节点
CN205159998U (zh) 电杆通讯线缆整理卡具
CN204826599U (zh) 悬挑脚手架拉结装置
CN208869166U (zh) 预制楼梯吊具
CN209200584U (zh) 一种软管分接头
CN201770403U (zh) 蝶形组合吊具
CN107769121B (zh) 一种加盖可调节电缆桥架
CN107769120B (zh) 一种加强型加盖电缆桥架
CN205639257U (zh) 一种操控拉索
CN201943261U (zh) 钢索连接锚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Effective date: 201211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26

Address after: Yang Yuansheng 430063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Wuchang District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Hubei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ddress before: Yang Yuansheng 430063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Wuchang District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Hubei Electric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