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47018U -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47018U CN201547018U CN2009200340313U CN200920034031U CN201547018U CN 201547018 U CN201547018 U CN 201547018U CN 2009200340313 U CN2009200340313 U CN 2009200340313U CN 200920034031 U CN200920034031 U CN 200920034031U CN 201547018 U CN201547018 U CN 2015470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vane group
- wave
- rotor
- axial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将轴流压气机叶片沿圆周方向X周期性排列,每个周期由2N个叶片通道构成,每个周期中排列的各叶片前缘轴向位置的连线构成一个三角波;每个周期中第1个叶片(1)和第2N+1个叶片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峰处,第N+1个叶片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谷处。本实用新型在叶片弯度不变以及气动稳定性不降低并有可能得到改善的条件下,使转动叶片排在设计点小攻角状态的增压比提高、堵塞流量增加、效率不降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压气机,可选取零攻角甚至负攻角状态作为其气动设计点,不仅能够获得设计点附近的较高增压比及较高的效率,而且压气机的稳定裕度更大。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流式叶轮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二、背景技术
提高压气机气动性能是现代高性能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的需要,提高压气机气动性能包括提高设计增压比、效率以及气动稳定性。一般来说,现有常规的轴流压气机叶片排采用完全轴对称的、均匀布局的设计方案,即同一排的所有叶片均具有同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且在压气机轴向的排列位置相同,相邻的叶片在圆周方向的间距均相同。对于这种常规排列的压气机转动叶片排来说,当设计气动负荷较高而采用较大叶片稠度时,增压比通常是随压气机流量的减小而明显增加,即动叶进口气流攻角越大,增压比就越大。但是,在压气机气动设计中,为了提高压气机的稳定裕度,动叶设计的进口气流攻角不能太大,因而使得设计点的增压比并不高,同时,过分增大叶片稠度也使气动效率降低。
在公告号为CN1955492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压气机叶栅的气动布局方案,通过叶片排中的两个相邻叶片的前缘在压气机轴向的位置交错排列(移动距离为叶片轴向弦长的5%~15%),当位置在前的叶片(叶片1)工作在大的进口正攻角状态时,由于叶片1的叶盆表面对流入气流的限制与导向作用,前缘轴向位置向后移动的叶片(叶片2)的进口气流攻角减小,从而使叶片2的流动得到改善,提高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
为了提高压气机动叶的气动负荷,现有技术的压气机动叶必须加大叶片弯度并通过增大稠度的方法来提高气流的转折角,即加大叶片排的增压比。但是,当稠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对设计点小攻角状态下转折角的提高效果很有限,并引起设计点附近流动损失明显上升。
三、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气机转动叶片排设计点小攻角状态下气流转折角难以有效提高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轴流压气机一个转动叶片排中的所有叶片沿圆周方向以叶片组为单元进行周期性排列,圆周方向的正向定义为由叶片的叶盆指向叶片的叶背;每个叶片组由2N+1个叶片构成,其中的N等于2或3或4,且该叶片组中第2N+1个叶片同时又是沿圆周方向相邻的下一个叶片组的第1个叶片;在每个叶片组中,第2个叶片位于第1个叶片的叶背表面一侧,第3个叶片位于第2个叶片的叶背表面一侧,而叶片组中其余的叶片也按相同的方式进行排列;每个叶片组中的各叶片前缘按压气机轴线方向的位置前后不同进行排布,其相邻叶片前缘位置的连线构成一个三角波,三角波的周期T即为叶片组第1个叶片与第2N+1个叶片前缘沿圆周方向的距离;每个叶片组中第1个叶片和第2N+1个叶片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峰处,第N+1个叶片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谷处;三角波的波幅为波峰处与波谷处之间的距离在压气机轴向的投影P,并且P等于第1个叶片弦长在压气机轴向投影长度的0.10×N~0.15×N倍;每个叶片组中第2至第N+1个叶片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叶片相比,第2至第N+1个叶片按照压气机轴向定义的叶片进口几何角分别减小0.5°~2.0°;每个叶片组中第N+2至第2N个叶片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叶片相比,第N+2至第2N个叶片按照压气机轴向定义的叶片进口几何角分别增大0.5°~2.0°。每个叶片组中第2至第2N个叶片与第1个叶片相比,叶片的弯角分别增大0°~0.5°。
本发明中,X方向为轴流压气机转动叶片排的圆周方向;Z方向为压气机的轴向。
下面以本发明中N=2的技术方案说明其工作原理,N=3及N=4的技术方案与此类同。
在一个周期中,由于5个叶片前缘的沿压气机轴向Z位置不同,它们依次排列后所构成的叶片气流通道为四种不同的形式,即第一个叶片的叶背与第二个叶片的叶盆构成气流通道A,第二个叶片的叶背与第三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气流通道B,第三个叶片的叶背与第四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气流通道C,第四个叶片的叶背与相邻的另一组的第一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气流通道D。
一般来说,构成同一气流通道的相邻叶片叶盆及叶背两个表面的相对轴向位置不同时,对流动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构成一个气流通道的两相邻叶片的叶背和叶盆表面的轴向相对位置相同时,就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叶片均匀对称排布叶片排所对应的气流通道。相比均匀对称叶栅,当叶盆表面轴向位置在前时,构成该通道的叶盆表面对通道另一侧的叶背表面气体流动产生作用的位置提前,作用加强,通道中的流动条件将得到改善,叶背表面的附面层不易分离;相反,当叶盆表面轴向位置在后时,构成该通道的叶盆表面对通道另一侧的叶背表面气体流动产生作用的位置退后,其作用减弱,通道中的流动条件将恶化,叶背表面的附面层容易分离。
当叶片排工作在进口气流攻角为零度左右的小攻角状态时,对于本发明的叶片排布局,因为一个周期中有3个叶片的轴向位置不同程度地后移,叶片对气流作用的有效距离加长,且第2、第3和第4个叶片的弯度不同程度地加大,与相同叶片弦长和4个叶片通道在X方向总宽度不变的前提下,使得气流在叶片的作用下产生更大的方向转折,在相同转速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增压比;尽管叶片排的轴向宽度增加,但以叶片弦长计算的稠度并没有增大,没有增加气流的堵塞损失,使小攻角状态的气流转折角相比现有技术是增大的,气动负荷得以有效提高,动叶排的气动效率提高。
当叶片排工作在进口气流大攻角状态时,对于本发明的叶片排中通道C和通道D来说,一侧的叶盆表面均比另一侧的叶背表面轴向位置在前,流入的气流首先受到叶盆表面的作用,使得流向位置在后的叶背表面的气流攻角有所减小,通道C和通道D的流动条件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可以有效地抑制通道A或通道B内的分离区沿周向传播,提高压气机动叶排在进口大攻角状态的气动性能和稳定性。
对本发明及常规均匀对称叶片排进行了设计与流场数值仿真计算的对比研究,两种叶片排的进口气动设计条件相同。设计和计算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动叶排与常规动叶排相比,设计点大流量小攻角状态以及小流量大攻角状态的增压比明显提高,效率提高。
本发明在叶片弯度不变以及气动稳定性不降低并有可能得到改善的条件下,使转动叶片排在设计点小攻角状态的增压比提高、堵塞流量(流通能力)增加、效率不降低。采用本发明叶片排布局的压气机,可以选取零攻角甚至负攻角状态作为其气动设计点,这样,不仅可以依靠本发明的气动布局构型获得设计点附近的较高增压比及较高的效率,而且设计点攻角降低也意味着压气机的稳定裕度更大。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N=2的转动叶片排布局方案某半径处基元叶栅展开为平面后的平面叶栅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N=3的转动叶片排布局方案某半径处基元叶栅展开为平面后的平面叶栅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N=4的转动叶片排布局方案某半径处基元叶栅展开为平面后的平面叶栅示意图。
附图中:
1.第一个叶片 2.第二个叶片 3.第三个叶片 4.第四个叶片
5.第五个叶片 6.第六个叶片 7.第七个叶片 8.第八个叶片
A.实施例一第一个叶片的叶背与第二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叶栅气流通道
B.实施例一第二个叶片的叶背与第三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叶栅气流通道
C.实施例一第三个叶片的叶背与第四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叶栅气流通道
D.实施例一第四个叶片的叶背与相邻叶片组的第一个叶片的叶盆构成的叶栅气流通道
L.第一个叶片弦长的投影长度 X.叶片排圆周方向 Z.压气机轴向
T.三角波的周期 P.三角波的波幅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转动叶片排中叶片排布方式为:取N=2,在叶片排圆周方向X,由相邻的5个叶片构成一个叶片组,第五个叶片即为下一个叶片组中的第一个叶片1;在同一叶片组中,第二个叶片2位于第一个叶片1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三个叶片3位于第二个叶片2的叶背表面一侧,第四个叶片4位于第三个叶片3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一个叶片1位于前一个叶片组中的第四个叶片4的叶背表面一侧,以此类推。一个叶片组中各叶片前缘的压气机轴向Z的位置构成一个三角波,叶片组中第一个叶片1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峰处,第三个叶片3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谷处,三角波的周期T即为该叶片组4叶片通道在圆周方向的总宽度,三角波的波幅P为叶片1的弦长在压气机轴向Z的投影长度L的0.25倍。第二个叶片2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一个叶片1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一个叶片1减小0.5°;第三个叶片3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二个叶片2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二个叶片2减小1.5°;第四个叶片4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三个叶片3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三个叶片3增大1.5°。第二个叶片2、第三个叶片3和第四个叶片4的弯角与叶片1相同。
所述叶片叶型设计状态的攻角为0°,选取某压气机第一级动叶尖部截面基元级作为对比研究的基准。本实施例的动叶片排与常规均匀动叶片排均按照相同样进口条件进行流场数值优化设计,叶栅流场数值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在较宽的流量范围内,本实施例的增压比明显高于相应的常规叶片,且效率也高于常规叶片的结果。尤其是在小攻角大流量的近堵塞点状态,本实施例的增压比和效率都显著高于常规叶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转动叶片排中叶片排布方式为:取N=3,在叶片排圆周方向X,由相邻的7个叶片构成一个叶片组,第七个叶片即为下一个叶片组中的第一个叶片1;在同一叶片组中,第二个叶片2位于第一个叶片1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三个叶片3位于第二个叶片2的叶背表面一侧,第四个叶片4位于第三个叶片3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五个叶片5位于第四个叶片4的叶背表面一侧,第六个叶片6位于第五个叶片5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一个叶片1位于前一个叶片组中的第4个叶片6的叶背表面一侧,以此类推。一个叶片组中各叶片前缘的压气机轴向Z的位置构成一个三角波,叶片组中第一个叶片1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峰处,第四个叶片4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谷处,三角波的周期T即为该叶片组6叶片通道在圆周方向的总宽度,三角波的波幅P为叶片1的弦长在压气机轴向Z的投影长度L的0.40倍。第二个叶片2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一个叶片1相比,以压气机辅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一个叶片1减小0.5°;第三个叶片3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二个叶片2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二个叶片2减小1.5°;第四个叶片4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三个叶片3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三个叶片3减小2.0°;第五个叶片5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四个叶片4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四个叶片4增大2.0°;第六个叶片6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五个叶片5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五个叶片5增大1.5°。第二个叶片2、第三个叶片3、第四个叶片4、第五个叶片5和第六个叶片6的弯角与第一个叶片1相同。
所述叶片叶型设计状态的攻角为0°,选取某压气机第一级动叶尖部截面基元级作为对比研究的基准。本实施例的动叶片排与常规均匀动叶片排均按照相同样进口条件进行流场数值优化设计,叶栅流场数值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常规均匀动叶片排的流量范围内,本实施例的增压比明显高于相应的常规叶片,且效率也高于常规叶片的结果,尤其是在小攻角大流量的设计点状态,本实施例的增压比和效率都显著高于常规叶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转动叶片排中叶片排布方式为:取N=4,在叶片排圆周方向X,由相邻的9个叶片构成一个叶片组,第九个叶片即为下一个叶片组中的第一个叶片1。在同一个叶片组中,第二个叶片2位于第一个叶片1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三个叶片3位于第二个叶片2的叶背表面一侧,第四个叶片4位于第三个叶片3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五个叶片5位于第四个叶片4的叶背表面一侧,第六个叶片6位于第五个叶片5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七个叶片7位于第六个叶片6的叶背表面一侧,第八个叶片8位于第七个叶片7的叶背表面一侧,第一个叶片1位于前一个叶片组中的第八个叶片8的叶背表面一侧,以此类推。一个叶片组中各叶片前缘的压气机轴向Z的位置构成一个三角波,叶片组中第一个叶片1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峰处,第五个叶片5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谷处,三角波的周期T即为该叶片组8叶片通道在圆周方向的总宽度,三角波的波幅P为叶片1的弦长在压气机轴向Z的投影长度L的0.51倍。第二个叶片2与同该叶片的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一个叶片1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一个叶片1减小0.5°;第三个叶片3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二个叶片2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二个叶片2减小0.5°;第四个叶片4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三个叶片3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三个叶片3减小0.5°;第五个叶片5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四个叶片4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四个叶片4减小0.5°;第六个叶片6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五个叶片5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五个叶片5增大0.5°;第七个叶片7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六个叶片6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六个叶片6增大0.5°;第八个叶片8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第七个叶片7相比,以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进口几何角比第七个叶片7增大0.5°。第二个叶片2、第三个叶片3、第四个叶片4和第五个叶片5的弯角与第一个叶片1相同;第六个叶片6的弯角比第一个叶片1增大0.5°;第七个叶片7和第八个叶片8的弯角与第一个叶片1相同。
所述叶片叶型设计状态的攻角为0°,选取某压气机第一级动叶尖部截面基元级作为对比研究的基准。本实施例的动叶片排与常规均匀动叶片排均按照相同样进口条件进行流场数值优化设计,叶栅流场数值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常规均匀动叶片排的流量范围内,本实施例的增压比明显高于相应的常规叶片,且效率也高于常规叶片的结果,尤其是在小攻角大流量的设计点状态,本实施例的增压比和效率都显著高于常规叶片,而且堵塞流量也大于常规均匀动叶片排。
Claims (5)
1.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将轴流压气机一个转动叶片排中的所有叶片沿圆周方向以叶片组为单元进行周期性排列,在每个叶片组中,第2个叶片位于第1个叶片的叶背表面一侧,第3个叶片位于第2个叶片的叶背表面一侧,且叶片组中其余的叶片也依此排列;每个叶片组中的各叶片前缘按压气机轴线方向的位置前后不同进行排布;其特征在于,各组中相邻叶片前缘位置的连线构成一个三角波,三角波的周期(T)即为叶片组第1个叶片(1)与第2N+1个叶片前缘沿圆周方向(X)的距离;每个叶片组中第1个叶片(1)和第2N+1个叶片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峰处,第N+1个叶片的前缘位于三角波的波谷处;三角波的波幅(P)为波峰处与波谷处之间的距离在轴向的投影,并且三角波的波幅(P)等于第1个叶片(1)弦长的投影长度(L)的0.10×N~0.15×N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组中第2个叶片(2)至第N+1个叶片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叶片相比,第2个叶片(2)至第N+1个叶片按照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叶片进口几何角分别减小0.5°~2.0°;每个叶片组中第N+2至第2N个叶片与同该叶片叶盆一侧相邻的叶片相比,第N+2至第2N个叶片按照压气机轴向(Z)定义的叶片进口几何角分别增大0.5°~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组中第2个叶片(2)至第2N个叶片与第1个叶片(1)相比,叶片的弯角分别增大0°~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其特征在于,构成每个叶片组的叶片有2N+1个,其中的N等于2或3或4,且该叶片组中第2N+1个叶片同时又是沿圆周方向(X)相邻的下一个叶片组的第1个叶片(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个叶片(1)弦长的投影长度(L)为第1个叶片(1)在轴向的投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340313U CN201547018U (zh) | 2009-07-28 | 2009-07-28 |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0340313U CN201547018U (zh) | 2009-07-28 | 2009-07-28 |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47018U true CN201547018U (zh) | 2010-08-11 |
Family
ID=42602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03403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47018U (zh) | 2009-07-28 | 2009-07-28 |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4701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2857A (zh) * | 2012-09-28 | 2013-01-0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高负荷超、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方法 |
CN104834768A (zh) * | 2015-04-13 | 2015-08-12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低压压气机过渡流道优化设计方法 |
CN107061368A (zh) * | 2017-03-15 | 2017-08-18 | 清华大学 | 采用周向可变叶片稠度非对称有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 |
WO2023050693A1 (zh) * | 2021-09-10 | 2023-04-06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改善全周流场的轴流压气机及方法 |
-
2009
- 2009-07-28 CN CN2009200340313U patent/CN2015470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2857A (zh) * | 2012-09-28 | 2013-01-0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高负荷超、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方法 |
CN102852857B (zh) * | 2012-09-28 | 2015-02-1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高负荷超、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方法 |
CN104834768A (zh) * | 2015-04-13 | 2015-08-12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低压压气机过渡流道优化设计方法 |
CN104834768B (zh) * | 2015-04-13 | 2018-02-02 | 西北工业大学 | 高低压压气机过渡流道优化设计方法 |
CN107061368A (zh) * | 2017-03-15 | 2017-08-18 | 清华大学 | 采用周向可变叶片稠度非对称有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 |
CN107061368B (zh) * | 2017-03-15 | 2018-12-11 | 清华大学 | 采用周向可变叶片稠度非对称有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 |
WO2023050693A1 (zh) * | 2021-09-10 | 2023-04-06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改善全周流场的轴流压气机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83072B (zh) | 用于轴流式压缩机的压缩机转子叶片 | |
JP5866802B2 (ja) | ノズル翼 | |
CN105332948B (zh) | 一种压气机仿生动叶的实现方法 | |
CN104100570A (zh) | 一种吸油烟机用仿生叶轮 | |
CN111255744B (zh) | 一种控制压气机/风扇静子叶片吸力面流动分离的微喷气方法 | |
CN105298924A (zh) | 基于座头鲸鳍状肢的压气机仿生学静叶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1547018U (zh) | 一种轴流压气机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 |
CN108980101B (zh) | 一种基于鲨鱼表面减阻技术的仿生叶片 | |
CN106762840A (zh) | 一种两侧布置的半高叶片扩压器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1403321A (zh) | 轴流式涡轮机以及轴流式涡轮机级结构 | |
CN102434223B (zh) | 大流量空冷汽轮机低压级组末级叶片 | |
CN103807201A (zh) | 一种控制压气机静子角区分离的组合抽吸布局方法 | |
CN210949272U (zh) | 一种小叶片独立设计的楔形整体式扩压器 | |
CN108799199A (zh) | 高负荷宽裕度弯度可调串列叶栅的设计方法 | |
CN100436837C (zh) | 一种提高气动稳定性的叶栅布局 | |
CN101158991A (zh) | 大小叶片压气机的气动设计方法 | |
CN101900133B (zh) | 一种提高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的转动叶片排布局 | |
CN112065737B (zh) | 一种基于超大展弦比的超高压比单级轴流压气机 | |
CN103806946B (zh) | 排汽面积2.1m2变转速工业汽轮机低压级组末级叶片 | |
CN103016401A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用新型轴流风扇 | |
CN101846100B (zh) | 一种改善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叶栅 | |
CN105298912A (zh) | 鼓包前缘进口导向器叶片 | |
CN115388038A (zh) | 一种扩压器 | |
CN101846099B (zh) | 一种提高叶片气动负荷的压气机叶栅 | |
CN204677501U (zh) | 一种带有椭球体凸结构前缘叶片的压气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