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8993U -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38993U
CN201538993U CN2009200800035U CN200920080003U CN201538993U CN 201538993 U CN201538993 U CN 201538993U CN 2009200800035 U CN2009200800035 U CN 2009200800035U CN 200920080003 U CN200920080003 U CN 200920080003U CN 201538993 U CN201538993 U CN 201538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negative pressure
pipe
horizontal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800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红梅
冯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800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38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38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389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解决已有排水装置异层排水、降板排水造成的各种弊端。集水斗(1)的下部位于楼板(8)的预留坑内,水封弯头(2)位于集水斗内,其竖向端口向下,横向端口通过集水斗侧壁上的孔与负压形成管(5)连接,负压形成管(5)由相通的水平管(10)与竖向管(11)构成,竖向管(11)的上端口伸入水平管内腔H高度,或者水平管(11)的过水截面因直径改变或内管壁下部的隔板而变化,竖向管(11)与多通道立管(6)的副通道(12)连通,多通道立管(6)内的主通道(3)与排水主立管(7)连通。

Description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除室内地面积水的装置,尤其与地漏有关。
背景技术:
建筑室内用水的房间(如盥洗室、卫生间、淋浴间、厨房等)地面会产生积水,需要排除,则是由预先设置的排水配件——地漏来完成。
地漏的种类比较多,在构造上,它们都由篦子、水封、排水支管等部件组成。从埋设方式上可分为埋地式和壁嵌式。
无论上述何种形式的现有地漏,其排水都属于重力式排水。所以,其排水支管的标高都低于地漏或低于地漏水封水位。因此,器具排水管、排水横支管,都穿过楼板进入他户,吊在下层住户的天花板下即称为:异层排水或穿板排水。
这种吊在下层住户天花板下的地漏排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噪音、渗漏(尤其穿板的地漏、漏水率较高)、污染、扰邻、产权界限不清等诸多的问题。而且排水管的维修也极不方便。上层住户的排水管发生的问题、产生的恶果要由下层住户去承担,要进入下层住户去维修。入户扰邻、妨碍隐私、侵权、纠纷频发。并且地漏排水管吊在下层住户的天花板下,影响了室内空间的美观和完整,减小了该房间室内建筑的净空高度。这些都是现有的地漏排水技术的弊病。
为了克服上述地漏穿板排水的这些问题,有人有意将厨房或卫生间的钢筋混泥土楼板整体平行下降0.4m,形成一个矩形大坑,所有管道将留置于降后的坑内,再填以轻质材料恢复到原有地坪。即降板式同层排水。这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层高仍然降低了,并且又产生了新的坑内积水,防水,霉菌滋生,造价增加,维修不便、卫生设备布置固化等问题。在降板的办法中,除楼板的标高平行下降了以外,卫生设备的排水管未作任何实质性的变动,所以地漏的排水依然属于重力式排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改变楼板的结构、不降低室内净空高度,管件均在板上敷设,安装和维护方便,排水能力和水封性能好的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集水斗1的下部位于楼板8的预留坑内,水封弯头2位于集水斗内,其竖向端口向下,横向端口通过集水斗侧壁上的接口与负压形成管5连接,负压形成管5由相通的水平管10与竖向管11构成,竖向管11的上端口伸入水平管内腔H高度或竖向管11的过水截面直径改变或管壁内有局部隔板,或者水平管10的过水截面直径改变或内管壁下部有局部隔板,竖向管11与多通道立管6内的副通道12连通,或者竖向管本身构成副通道12,多通道立管6的主通道3与排水主立管7连通。
负压形成管5为L型,多通道立管6上口有水平封头14,其上有一个主通道13入口和至少一个副通道12入口,副通道12入口与负压形成管的竖向管11连接,主通道13入口与排水主立管7连通。
集水斗1的侧壁上的接口通过斜管3或/和排水横支管4与负压形成管的水平管10连接,斜管3有上、下水平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在同等管径条件下,由于能形成负压,产生强劲排水动力,比现有技术的排水携污能力强,并且不容易堵塞。换言之,在同等的排水能力下,本装置可以使用较小的管径。
2本装置在钢筋混泥土楼板面上安装,无坡度要求,安装维修十分方便。
3集水斗存储水量较多、不易干沽,水封深度深,有效阻隔排水系统臭气。
4.水封弯头可拆卸,方便清通,水封深度可利用斜管调节,保障水封深度大于50mm。
5.多通道立管在安装时可沿管轴作360°的水平旋转或上下移动,获得最佳排水效果,并可接纳多个装置。
6.不用降低钢筋混泥土楼板、不增加工程造价。不减小建筑的室内净空高度,排水管道又不吊在下层住户的天花板下,经济、适用、美观。
7.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点,为同层排水,尤其是不降板同层排除地面集水提供了关键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之二。
图3为负压形成管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多通道立管主视图。
图6为图5的Ⅰ-Ⅰ剖视图。
图7为图5的Ⅱ-Ⅱ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斗1的下部分位于钢筋混泥土楼板8的预留坑内,水封弯头2位于集水斗内,竖向端口向下安装,水平端口位于侧壁孔中并与斜管3的下水平端口连通,斜管3位于楼板上的上水平端口与排水横支管4连接,排水横支管4与负压形成管5的水平管10连接。斜管、排水横支管和负压形成管均敷于板上的装饰面层内;集水斗上口略低于地平面。当装饰面层厚度较大时,可不用斜管来调节水封深度。负压形成管的竖向管11与多通道立管6的水平封头14上的副通道连通,竖向管11伸入水平管内腔,水平管上有检查口15。负压形成管为
Figure G2009200800035D00031
形,与多通道立管6的一个副通道连接;多通道立管的水平封头14上有多个副通道各与一个负压形成管连通;多通道立管6的主通道13与排水主立管7连通。
当地面有少量积水时,积水会沿地坪的找坡流向集水斗1汇集,集水斗中水位逐渐上升,通过水封弯头2,斜管3,排水横支管4,负压形成管5,排入多通道立管6和排水主立管7排除。
当地面积水较多时,集水斗1汇集的水量急增,水位也迅速上升,排水管横支管4流速提高,积水涌向负压形成管5,由于竖向管11的作用下,负压形成管自动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地面积水迅速排除,直至排空而停止,完成了排除地坪积水的功能。排水停止后,排水管横支管内的余水倒回集水斗,保持水封封堵水封弯头。

Claims (3)

1.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斗(1)的下部位于楼板(8)的预留坑内,水封弯头(2)位于集水斗内,其竖向端口向下,横向端口通过集水斗侧壁上的接口与负压形成管(5)连接,负压形成管(5)由相通的水平管(10)与竖向管(11)构成,竖向管(11)的上端口伸入水平管内腔H高度或竖向管(11)的过水截面直径改变或管壁内有局部隔板,或者水平管(10)的过水截面直径改变或内管壁下部有局部隔板,竖向管(11)与多通道立管(6)内的副通道(12)连通,或者竖向管本身构成多通道立管的副通道(12),多通道立管(6)的主通道(3)与排水主立管(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形成管(5)为L型,多通道立管(6)上口有水平封头(14),其上有一个主通道(13)入口和至少一个副通道(12)入口,副通道(12)入口与负压形成管的竖向管(11)连接,主通道(13)入口与排水主立管(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斗(1)的侧壁上的接口通过斜管(3)或/和排水横支管(4)与负压形成管的水平管(10)连接,斜管(3)有上、下水平端口。
CN2009200800035U 2009-04-03 2009-04-03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38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800035U CN201538993U (zh) 2009-04-03 2009-04-03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800035U CN201538993U (zh) 2009-04-03 2009-04-03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38993U true CN201538993U (zh) 2010-08-04

Family

ID=42590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8000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38993U (zh) 2009-04-03 2009-04-03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3899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6443A (zh) * 2012-11-16 2013-02-13 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建筑的应急排水管道
CN104878812A (zh) * 2015-06-05 2015-09-02 江苏宜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同层排水沉箱排水处理装置
CN105604168A (zh) * 2016-03-04 2016-05-25 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下沉式卫生间防积水装置
CN108005352A (zh) * 2018-01-24 2018-05-08 吴江骏达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副坑电梯排水装置
CN108799209A (zh) * 2018-06-21 2018-11-13 杭州聚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负压抽吸基坑积水的排水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6443A (zh) * 2012-11-16 2013-02-13 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建筑的应急排水管道
CN104878812A (zh) * 2015-06-05 2015-09-02 江苏宜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同层排水沉箱排水处理装置
CN105604168A (zh) * 2016-03-04 2016-05-25 四川省宏源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下沉式卫生间防积水装置
CN108005352A (zh) * 2018-01-24 2018-05-08 吴江骏达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副坑电梯排水装置
CN108799209A (zh) * 2018-06-21 2018-11-13 杭州聚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负压抽吸基坑积水的排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8993U (zh) 地面积水负压自动排除装置
CN208578106U (zh) 一种建筑用模块化同层排水装置
CN204298933U (zh) 一种集成模块化同层排水连接装置
CN101899855A (zh) 组合式排水装置
CN100554604C (zh) 建筑室内单立管排水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4435496U (zh)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结构
CN201933603U (zh) 新型同层排水管汇合器
CN201195867Y (zh) 防渗水地漏
CN112459199A (zh) 一种微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208518027U (zh) 一种卫生间沉箱防水结构
CN201144440Y (zh) 不降板式室内型同层排水系统
CN201144439Y (zh) 不降板式室外型同层排水系统
CN101881041B (zh) 地漏下沉式同层排水施工的方法
CN201362875Y (zh) 一种沉降集水维护式卫生间
CN208899585U (zh) 一种卫生间同层排水系统
CN103161204B (zh) 同层排水接入器
CN208563478U (zh) 一种室内降板50-80mm、有地暖不降板3L水同层排水系统
CN202416536U (zh) 预埋防水地漏
CN201850590U (zh) 一种组合式排水装置
CN204876482U (zh) 建筑排水管道井
CN201896337U (zh) 多功能排水装置
CN204662639U (zh) 隐形地漏装置及包括该地漏装置的排水系统
CN212534329U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213062250U (zh) 一种卫生间不降板同层排水系统
CN216810149U (zh) 一种具有蹲式大小便陶瓷器的排污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