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3472U - 金属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金属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33472U
CN201533472U CN200920161497XU CN200920161497U CN201533472U CN 201533472 U CN201533472 U CN 201533472U CN 200920161497X U CN200920161497X U CN 200920161497XU CN 200920161497 U CN200920161497 U CN 200920161497U CN 201533472 U CN201533472 U CN 201533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bulge
plate
metallic plat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14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明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SHENG PRECISION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SHENG PRECISION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5288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1533472(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SHENG PRECISION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SHENG PRECISION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14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33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33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334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框架结构,借以凸起结构与孔洞对应压合的方式,以凸起结构承受外加作用力及孔洞的压挤后产生扩张性的塑性变形,结合外框金属板及隔离金属板,使其形成的金属框架结构具有高度平整性及强度。

Description

金属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框架结构,尤其是涉及借由以凸起结构与孔洞对应压合的方式结合金属板片,使经结合金属板片所形成的框架结构具有高度平整性及强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框架的结合技术,多利用结构性嵌接或焊接等方式结合,如图8所示,即为传统金属框架的现有结合技术,采用结构性嵌接的结合方式,其外框金属板5以嵌扣51及嵌孔52分别扣接组装,而隔离金属板6与外框金属板5为一体成型,经自结合端61折合后,即可定位于外框金属板5的框架结构中;外框金属板5及隔离金属板6分别自底缘53,63延设脚座54,64,脚座54,64可与电路板7(另请参阅图6)结合。
由于外框金属板采用结构性嵌接或焊接等方式结合,其底部的平整度及外观上容易有因凸起结构或焊接不全或不良所衍生的种种问题,进而影响金属框架在与如电路板等构件组合时的密合度,使装配精密度降低;此外,隔离金属板与外框金属板间为非绝对寻址的结构设计,强度及使用寿命均大受影响。
上述现有的金属框架结合技术的最大的缺点在于:
1.金属框架的底部平整度不佳,且外观上容易有因嵌接结构及焊接不全或不良所衍生的凸起结构。
2.金属框架在与电路板等构件组合时的密合度,因受限于底部的平整度不足而产生密合不佳等现象。
3.隔离金属板与外框金属板间的结构强度不足,影响使用功能性及寿命。
前述所提及关于现有金属框架的结合技术,尽管能够达成在形成金属框架构造方面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与成效,但在实际应用于金属框架结合时的制程适应性、技术效能、经济效益以及产业应用专属性上,皆存在诸多缺点与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发挥更具体的产业应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金属框架结合技术在制程适应性、技术效能、经济效益以及产业应用专属性不足的缺点,以及在实用化技术等方面受到限制的问题,一方面在达成提升及改善整体精度及密合度的表现及加工的简便性为首要目的,另一方面在提升金属框架的外观与增进结构耐用寿命、结构设计的简化与体积轻量化方面的功能性、适用性及应用范围,以达成所应具备的形成金属框架构造基本功能外,并使其兼具产业应用性的实际发展与要求。
所以不论由主客观条件观的,金属框架的结合构造的技术,在目前国内外专利中,确实无相关可与本实用新型具优势的简单加工程序及良好结合表面特性的结构技术,且有效应用于金属框架的结合构造技术的领域相并论者,具备市场无可取代的技术优势,极适合应用于金属框架的结合构造技术制程产业等设备市场,势必可以带来金属框架的结合构造制程产业设备生产与制造产业相关市场的莫大商机。
本实用新型运用金属塑性加工原理,借由延展变形所产生外观平整的紧配合结合构造,应用于金属框架的结合方法与其产出构造设计。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框架结构,为一塑性成形结合制程,包括:
步骤一、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成型:
以机械加工方式在第一金属板片的特定位置形成一外凸内凹的凸起结构。
步骤二、第二金属板片的穿孔成型:
以机械加工方式在第二金属板片对应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位置,形成孔洞。
步骤三、第一金属板片及第二金属板片压合:
以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对应第二金属板片的孔洞,以外加作用力将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压入第二金属板片的孔洞。
步骤四、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变形:
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承受外加作用力及第二金属板片的孔洞压挤后产生扩张变形。
借由前述金属框架的结合,使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在扩张变形后与第二金属板片的孔洞间产生塑性变形后紧密结合,进而结合第一金属板片与第二金属板片。
上述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成型所采用的机械加工方式可为挤压、引伸或冲压的任一种。
上述第二金属板片的孔洞成型所采用的机械加工方式可为钻孔或冲孔的任一种。
上述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的扩张变形为横向扩展。
因此,上述金属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外框金属板,该外框金属板于接合位置设有凸起结构或孔洞。
隔离金属板,该隔离金属板于接合位置设有凸起结构或孔洞。
借由前述金属框架的结合,分别以外框金属板的凸起结构对应外框金属板的孔洞,或以外框金属板的凸起结构对应隔离金属板的孔洞,经压合外框金属板及隔离金属板的接合位置,使凸起结构在扩张变形后与孔洞间产生塑性变形后紧密结合,进而结合外框金属板与隔离金属板。
上述结构可进一步以外框金属板的孔洞经对应隔离金属板的凸起结构后压合。
上述隔离金属板作为隔离罩使用。
本实用新型借由以凸起结构与孔洞对应压合的方式结合金属板片,使经结合金属板片所形成的框架结构具有高度平整性及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与功效在于:
1.金属框架采压合的塑性变形结合结构,底部平整度佳,且外观上无多余的凸起结构。
2.金属框架在与电路板等构件组合时,其密合度极佳,可有效提升组装精度与定位性。
3.隔离金属板与外框金属板间的结构强度足够,可强化使用功能性以及整体结构寿命。
4.加工制程简便,不需繁复的程序及机具设备,即可对金属框架进行高精度组装工作。
5.制程兼具外观的平整性及结构的强化性,可应用的范围广泛,且适于大量生产制程。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金属板片及第二金属板片原始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金属板片及第二金属板片压合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金属板片及第二金属板片结合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对应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合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框架与电路板结合的外观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框架与电路板结合的外观侧视图;
图8为现有金属框架结合的结构组合状态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第一金属板片    11凸起结构
2第二金属板片    21孔洞
3外框金属板
31凸起结构       32孔洞
33底缘           34脚座
4隔离金属板
41凸起结构       43底缘
44脚座
5外框金属板
51嵌扣           52嵌孔
53底缘           54脚座
6隔离金属板
61结合端        62底缘
63脚座
7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组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为凸起成型的第一金属板片1穿孔成型的第二金属板片2;其中,以机械加工方式在第一金属板片1的特定位置形成外凸内凹的凸起结构11,通常以挤压、引伸或冲压的任一种方式为的;另以机械加工方式在第二金属板片2对应第一金属板片1的凸起结构11位置,形成孔洞21,通常以钻孔或冲孔的任一种方式进行。
如图2所示,为第一金属板片1及第二金属板片2压合,以第一金属板片1的凸起结构11对应第二金属板片2的孔洞21,以外加作用力将第一金属板片的凸起结构11压入第二金属板片2的孔洞21。
如图3所示,为第一金属板片1的凸起结构11变形,第一金属板片1的凸起结构11承受外加作用力及第二金属板片2的孔洞21压挤后产生扩张变形。
借由前述构成,使第一金属板片1的凸起结构11在扩张变形(横向扩展)后与第二金属板片2的孔洞21间产生塑性变形后紧密结合,进而结合第一金属板片1与第二金属板片2。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框架结构,主要包括:
外框金属板3,该外框金属板3于接合位置设有凸起结构31或孔洞32。
隔离金属板4,该隔离金属板4于接合位置设有凸起结构41或孔洞(图中未示出);上述隔离金属板4作为隔离罩使用,可防止电磁波或混杂讯号干扰。
借由前述金属框架的结合,分别以外框金属板3的凸起结构31对应外框金属板3的孔洞32,或以外框金属板3的凸起结构31对应隔离金属板4的孔洞,经压合外框金属板3及隔离金属板4的接合位置,使凸起结构31在扩张变形后分别与其孔洞32或隔离金属板4的孔洞间产生塑性变形后紧密结合,进而结合外框金属板3与隔离金属板4。
上述结合构造可进一步以外框金属板3的孔洞32经对应隔离金属板4的凸起结构41后压合。
外框金属板3间以及外框金属板3与隔离金属板4间的结合构造对应关系整理如下:
(1)外框金属板3间:以凸起结构31对应孔洞32结合(图4所示的实施例)。
(2)外框金属板3与隔离金属板4间:以外框金属板3的凸起结构31对应隔离金属板4的孔洞(图中未示出)或是以外框金属板3的孔洞32对应隔离金属板4的凸起结构41(图4所示的实施例)后结合。
经由紧密的结合结构,除了在结合部位的外观上呈现无凸起的平整结构外,外框金属板3的底缘33及隔离金属板4的底缘43,均具有高度的平整度及平面性,且可进一步维持外框金属板3的脚座34及隔离金属板4的脚座44的垂直度,两者都有助于装配时的精密度提升。
如图6、7所示,将具有外框金属板3及隔离金属板4结构的金属框架,利用脚座34,44固定于电路板7上,且借由外框金属3及隔离金属板4结构的底缘33,43所具有的高度平整度,使金属框架与电路板7间能更加地紧密贴合,使得金属框架的结合稳固性提升,同时强化隔离金属板4作为调制解调器等能够有效隔离磁波的隔离罩使用。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框架结构,为借由以凸起结构与孔洞对应压合的方式,以凸起结构承受外加作用力及孔洞的压挤后产生扩张性的塑性变形,以结合外框金属板及隔离金属板,使其形成的金属框架结构具有高度平整性及强度,进行改良与设计,为本实用新型对于金属框架或调制解调器的隔离罩等结合构造所作最具体改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金属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金属板,所述外框金属板于接合位置设有凸起结构;
隔离金属板,所述隔离金属板于接合位置设有孔洞;
借由所述金属框架的结合,分别以外框金属板的凸起结构对应外框金属板的孔洞,经压合外框金属板及隔离金属板的接合位置,使凸起结构在扩张变形后与孔洞间产生塑性变形后紧密结合,进而结合外框金属板与隔离金属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框金属板上形成孔洞,在隔离金属板上形成凸起结构,再将外框金属板上的孔洞对应隔离金属板的凸起结构相对压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于外框金属板或隔离金属板上形成凸起的加工方式可为挤压、引伸或冲压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于外框金属板或隔离金属板上形成孔洞的加工方式可为钻孔或冲孔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于外框金属板或隔离金属板上形成凸起结构的扩张变形为横向扩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金属板作为隔离罩使用。
CN200920161497XU 2009-08-04 2009-08-04 金属框架结构 Ceased CN201533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497XU CN201533472U (zh) 2009-08-04 2009-08-04 金属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497XU CN201533472U (zh) 2009-08-04 2009-08-04 金属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33472U true CN201533472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1497XU Ceased CN201533472U (zh) 2009-08-04 2009-08-04 金属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33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20784A1 (ja) 磁石の製造方法
CN101433934B (zh) 一种铆接方法
CN201533472U (zh) 金属框架结构
CN202061988U (zh) 一种5mm以上厚板Z字形折弯模具
CN102237728A (zh) 一种无定子端板和压圈的定子结构
CN101858417A (zh) 一种新型叠加式齿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8522829U (zh) 一种手机前壳组件
CN202326560U (zh) 三面体加固连接件
CN202931722U (zh) 金属框架的结合构造
CN202693944U (zh) 液晶显示器框架
CN201262912Y (zh) 焊接结构以及具有该焊接结构的键盘
CN201877900U (zh) 电机定子块的连接结构
CN201753723U (zh) 用于汽车底盘结构件的螺母板
CN202309809U (zh) 一种手机的金属装饰件结构
CN202347928U (zh) 一种玻璃门把手
CN201047134Y (zh) 燕尾槽复合板
CN202243341U (zh) 汽车及其锁扣安装结构
CN2929627Y (zh) 新型铝质水散热器压装锁紧结构
CN201115531Y (zh) 凸弧抽屉面板
CN204358797U (zh) 微波炉
CN202707712U (zh) 一种板材联接件及拼接板材
CN211195152U (zh) 复合板以及具有该复合板的壳体
CN202418140U (zh) 用于阻尼器上的限位尾扣
CN201908405U (zh) 透光装饰板
CN202395186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的连接板装配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35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10418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1636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