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3068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533068U CN201533068U CN200920268183XU CN200920268183U CN201533068U CN 201533068 U CN201533068 U CN 201533068U CN 200920268183X U CN200920268183X U CN 200920268183XU CN 200920268183 U CN200920268183 U CN 200920268183U CN 201533068 U CN201533068 U CN 2015330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insulating
- accommodation space
- conductive shell
- conducting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盖体及导电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复数导电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端及一对接端,且接触端位于容置空间内。盖体盖设于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上,且盖体设有一转轴部。导电壳体覆盖于绝缘本体上,导电壳体设有至少一支撑部,该支撑部延伸至转轴部的上方以保护转轴部不会脱离于绝缘本体。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防止盖体脱离以及电磁波
干扰的连接器。背景技术
[0002] 连接器是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和其它电路组件的连接装置。因此,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0003] —般的连接器是焊固于电路板上,以便于用其连接端子与电路板上经电路布局的接触端接触,以形成电气连接,然而在某些运用上,连接器是作为固定另一电路组件,例如固定软性排线的用途。因此,连接器是介于软性排线及印刷电路板之间,以作为电气讯号的转接。
[0004] 传统固定软性排线的前掀式连接器的结构,其是利用盖体下压时会顶抵到软性排线上,并使软性排线顺势向下搭接于导电端子上,如此确保导电端子与软性排线的接触导通。然而,此种连接器的盖体是枢设于导电端子上,由于导电端子的结构较细长,故其机械强度较小,因此很容易发生盖体作动时导电端子会偏移或断裂而导致盖体脱离于连接器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设置其它的辅助结构来减少电磁波的干扰,所以此连接器中所传递的电气讯号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噪声过大,进而影响电气讯号的传递,导致产生客诉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解决传统连接器的结构对于盖体枢设于导电端子上的结构强度较差,容易导致盖体脱离于连接器的问题产生。以及传统连接器的结构对于防止电磁波干扰的成效不佳,导致连接器的电气讯号很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的影响,使得电气讯号的传递效果变差,进而导致产生客诉的问题。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复数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端及一对接端,且该接触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一盖体,盖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上,其中该盖体设有一转轴部;以及一导电壳体,覆盖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导电壳体设有至少一支撑部,该支撑部延伸至该转轴部的上方。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连接器,更包括:一软性传输单元,组
装于该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该软性传输单元搭接于导电端子的该接触端。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导电端子包含复数第一
导电端子以及复数第二导电端子。
[0009]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该导电壳体设有至少一接地垫片,该接地垫片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
[0010]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该接地垫片是卡合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的边缘处。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 性排线。
[0012]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 性印刷电路板。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 以及该导电壳体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 缘本体外。
[001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 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之上,且位于该盖体之下。 [0016]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连接器,其 是在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上覆盖一导电壳体,此导电壳体的一支撑部是延伸至绝缘本体的 容置空间内,并且顶抵于转轴部,如此达到防止转轴部往上移动脱离的效果,并且此导电壳 体亦具有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的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壳体可解决传统连接器容易 导致盖体脱离于连接器以及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而导致客诉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排线的立体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在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2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3中的连接器的导电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1] 图5是图4中的导电壳体在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22] 以上各图当中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
[0023] 1 连接器
[0024] 2 绝缘本体
[0025] 20 容置空间
[0026] 3 盖体
[0027] 32 转轴部
[0028] 4 导电端子
[0029] 42 第一导电端子
[0030] 420 第一接触端
[0031] 421 第一对接端
[0032] 422 轴承部
[0033] 44 第二导电端子
[0034] 440 第二接触端
[0035] 441 第二对接端
[0036] 5 导电壳体
[0037] 52 支撑部
种连接器,其中该软性传输单元是为软 种连接器,其中该软性传输单元是为软 种连接器,其中该支撑部与该接地垫片 种连接器,其中该对接端延伸出于该绝 种连接器,其中该导电壳体覆盖于该绝[0038] 54 接地垫片 [0039] 6 软性传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此连接器1包含绝缘本体2、盖体 3、复数导电端子4、导电壳体5以及软性传输单元6,其中绝缘本体2具有一容置空间20。 复数导电端子4设置于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0内,每一导电端子4的一接触端是位于容 置空间20内,其一对接端是经由绝缘本体2内的端子插槽(未标示)延伸出于绝缘本体2 外,在本实施例中,此些导电端子4包含复数第一导电端子42以及复数第二导电端子44,第 一导电端子42具有一第一接触端420及一第一对接端421 ,第二导电端子44具有一第二 接触端440及一第二对接端441,此第一接触端420与第二接触端440是位于容置空间20 内,第一对接端421与第二对接端441则延伸出于绝缘本体2外。
[0041] 盖体3盖设于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0上,其中盖体3设有一转轴部32,此转轴 部32是枢设于第一导电端子42的轴承部422上。导电壳体5覆盖于绝缘本体2上,其中 导电壳体5设有二支撑部52,该二支撑部52延伸至容置空间20内且分别位于复数第一导 电端子42与绝缘本体2的内壁之间,并且支撑部52延伸至转轴部32的上方,顶抵于转轴 部32,以保护盖体3的转轴部32不会从第一导电端子42的轴承部422上脱落进而脱离于 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电壳体5的支撑部52具有辅助第一导电 端子42的轴承部422固定盖体3的转轴部32的功能,因此可保护转轴部32不会脱离于绝 缘本体2。导电壳体5是覆盖于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0之上,且位于盖体3之下,此导电 壳体5的设计并不妨碍盖体3的旋转移动,以使盖体3可顺利开启与关闭。 [0042] —软性传输单元6组装于容置空间20内,其中软性传输单元6面对于导电端子4 设有复数个接点(未绘示),接点是搭接于导电端子4的接触端,以使软性传输单元6电性 连接于导电端子4。在本实施例中,此软性传输单元6是为软性排线(FFC),然不限于此,软 性传输单元6亦可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PC)。
[0043] 在本实施例中,此导电壳体5设有二接地垫片54,该二接地垫片54是延伸至容置 空间20内,并且二接地垫片54是卡合于绝缘本体2的容置空间20的边缘处,以将导电壳体 5固定于绝缘本体2上,其中该二接地垫片54是与软性传输单元6上的导电部(未绘示) 相搭接,以达到接地功能的电性导通的目的。此外,支撑部52与接地垫片54以及导电壳体 5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以可利用金属薄板以冲压方式制作而成。
[004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其是在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上覆盖一导电壳体, 利用此导电壳体的支撑部延伸至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并顶抵于转轴部,如此达到防止转 轴部往上移动脱离的效果,并且利用此导电壳体的接地垫片与软性传输单元上的导电部搭 接以产生接地的功能,如此可解决传统连接器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干扰而导致客诉的问 题。
[0045]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是该实施例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 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 一种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复数导电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端及一对接端,且该接触端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一盖体,盖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空间上,其中该盖体设有一转轴部;以及一导电壳体,覆盖于该绝缘本体上,其中该导电壳体设有至少一支撑部,该支撑部延伸至该转轴部的上方。
-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更包括:一软性传输单元,组装于该容置空间内,其特 征在于:该软性传输单元搭接于导电端子的该接触端。
-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包含复数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复 数第二导电端子。
-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壳体设有至少一接地垫片,该接地 垫片是延伸至该容置空间内。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垫片是卡合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 置空间的边缘处。
-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软性传输单元是为软性排线。
-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软性传输单元是为软性印刷电路板。
-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与该接地垫片以及该导电壳体 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 9.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接端延伸出 于该绝缘本体外。
-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壳体覆盖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容置 空间之上,且位于该盖体之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68183XU CN201533068U (zh) | 2009-10-29 | 2009-10-29 | 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268183XU CN201533068U (zh) | 2009-10-29 | 2009-10-29 | 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533068U true CN201533068U (zh) | 2010-07-21 |
Family
ID=42528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26818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33068U (zh) | 2009-10-29 | 2009-10-29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53306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6577A (zh) * | 2011-02-24 | 2011-09-07 | 颜裕峰 | 连接器盖板的结构 |
CN103208697A (zh) * | 2012-01-13 | 2013-07-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
2009
- 2009-10-29 CN CN200920268183XU patent/CN20153306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6577A (zh) * | 2011-02-24 | 2011-09-07 | 颜裕峰 | 连接器盖板的结构 |
CN103208697A (zh) * | 2012-01-13 | 2013-07-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98641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533068U (zh) | 连接器 | |
CN20156283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150588U (zh) | 连接器 | |
CN201820966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201556734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202183523U (zh) | 连接器 | |
CN201533038U (zh) | 电子连接器 | |
CN201674022U (zh) | Usb插座连接器 | |
CN201859994U (zh) | 连接器 | |
CN20172598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9717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98528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30838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33037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20194677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85999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268566U (zh) | 连接器 | |
CN102377075A (zh) | 连接器 | |
CN20155677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205639U (zh) | 连接器结构 | |
CN201946776U (zh) | 连接器 | |
CN202058978U (zh) | 连接器 | |
CN2020588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56785U (zh) | 可防止电磁波的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