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2419U -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32419U
CN201532419U CN2009201744418U CN200920174441U CN201532419U CN 201532419 U CN201532419 U CN 201532419U CN 2009201744418 U CN2009201744418 U CN 2009201744418U CN 200920174441 U CN200920174441 U CN 200920174441U CN 201532419 U CN201532419 U CN 201532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relay
point
circuit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744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有钧
何光华
赵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filed Critical Wuxi Power Supply Co of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09201744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32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32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324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在“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中所有继电器处于静态释放状态时利用“电源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先测出主直流系统正、负极总的对地绝缘电阻,然后利用“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把某一主分支回路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同时把电源正极彻底隔离;继而根据比较正、负极总的对地绝缘电阻的大小,采用不同方案测出五点电压,求出分支回路被隔离正电极的对地绝缘电阻。同理可以测出分支回路被隔离负电极的对地绝缘电阻。从而达到用全直流方法,高灵敏度、高精度全面的在线监测直流系统的对地绝缘电阻。

Description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电阻的测量电路,尤其是一种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中进行绝缘监测和寻找接地故障有交流法和直流脉冲法,这些绝缘监测装置不能彻底隔离某一分支回路进行测量,从而造成测量误差太大等问题,有些情况下找不到某些接地故障点,且由此而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也时有发生。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直流系统绝缘大面积下降,多点同时接地时目前装置寻找故障点有困难。例如不同回路同极性2点及以上多点接地、不同回路不同极性2点及以上多点接地找故障点有困难。因装置没有自动寻找到故障点,当人工寻找操作时造成全所停电的事故机率较大。
2.目前装置基本是接地电阻≤15KΩ至7KΩ以下告警,而按火力发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044-95)要求对地绝缘电阻≥100KΩ。
3.目前许多装置测分支回路接地电阻是用1.5HZ或8HZ或12HZ的交流信号加在直流系统,通过传感器来测量。交流法的缺点是:1)直流系统有许多抗干扰电容,而且电容量很大,对交流测试信号的分流很大。从原则上讲可以通过锁相法消去抗干扰电容的影响。2)但负载有电感如继电器,继电器线圈还有电阻,实际上电感、电容、电阻会对交流信号产生谐振作用,会有一个等效电抗和等效电阻,原则上讲,等效电抗可以通过锁相法消去影响,但等效电阻是无法用锁相法消去影响的。因为等效接地电阻与接地电阻是同相的,没有相位差,锁相,鉴相技术对他没有用。
4.今后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流系统会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复杂,抗干扰电容也会越来越大,对直流监测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交流法测量误差将更大,多点接地的机率将更高。以前所有的方法的共同缺点就是各分支回路无法彻底地与主直流系统隔离开来。
5.在直流电上加测量交流电进行测量,会引起电磁污染,不符合规程要求。
6.直流脉冲法虽没有电磁污染,但用标准图象和故障图象核对波形的方法,由于现场情况千变万化,综合分析的中有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其精度和灵敏度更差。
生产现场急需解决绝缘大面积下降时,能掌握各支路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状态检修。改变目前等直流系统绝缘告警后的故障处理。变被动为主动。
目前常规潜艇水下工作动力是用的蓄电池,海水盐雾经常会产生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或绝缘大面积下降。急需高灵敏度的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变事故抢修为状态检修。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要解决高灵敏度:对地绝缘电阻≥100KΩ。
要解决各种接地情况的故障寻找难题:1.单点接地、2.同回路二极二点接地、3.不同回路同极性二点接地、4.不同回路不同极二点接地、5.不同回路不同极三点接地、6.不同回路不同极性多点:四点及以上接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可以满足高灵敏度、高精度、宽范围(500kΩ~0Ω)测量每一分支回路正或负的对地绝缘电阻;解决绝缘大面积下降时,能掌握各支路的具体情况,变事故抢修为状态检修;对各种复杂的接地情况均能寻找到故障支路。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包括在主电源正、负极测量点上连接电源电压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主电源正、负极和备电源正、负极之间连接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主电源正极引出线依次通过第一熔丝、第四测量继电器的接点和第四测量电阻接地;主电源负极引出线依次通过第二熔丝、第六测量继电器的接点和第六测量电阻接地;
备电源正极端子通过第三熔丝连接第五电路节点,第五电路节点依次通过第三测量继电器接点、第三测量电阻接地,第五电路节点还依次通过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备电源正极第一测量电阻、备电源正极第二测量电阻接地;备电源正极第一测量电阻与备电源正极第二测量电阻之间的电路节点通过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连接备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所述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和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的动作保持相同;
备电源负极端子通过第四熔丝连接第六电路节点,第六电路节点依次通过第五测量继电器接点、第五测量电阻接地,第六电路节点还依次通过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备电源负极第一测量电阻、备电源负极第二测量电阻接地;备电源负极第一测量电阻与备电源负极第二测量电阻之间的电路节点通过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连接备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所述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和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的动作保持相同;
所述电源电压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的三个输出为:主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桥路取样电压输出点、主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
所述主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通过第一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桥路取样电压输出点通过第二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主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通过第三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备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通过第四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备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通过第五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测量信号汇集总输出连接在信号汇集母线与地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满足不同电压等级每一分支回路正、负极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把各种复杂的接地情况都化简为某一分支回路单极性接地情况,实现了全直流高灵敏和高精度监测直流系统对地绝缘;解决了生产现场急需绝缘大面积下降时,能掌握各支路的正、负极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难题。可进行针对性的状态检修。改变目前等直流系统绝缘告警后的故障处理。变被动为主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过去的电磁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源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2是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结构”中所有继电器都处于静态释放状态时,利用“电源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结构”先测出主直流系统正、负极总的对地绝缘电阻RAz、RBz,然后利用“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把某一主分支回路电源切换到备用电源上,同时把某一主分支回路电源正极彻底隔离;继而比较正、负极总的对地绝缘电阻RAz、RBz的大小,当RBz≥RAz时,在备用电源负极上,并联一个电阻R5或在用主电源负极上,并联一个电阻R6;当RBz<RAz时,在主用电源正极上,并联一个电阻R4,测出Ua、Ub、Uc、Ud、Ue,通过计算求出分支回路被隔离正电极的对地绝缘电阻。同理可以测出分支回路被隔离负电极的对地绝缘电阻。继而可测出每一分支回路被隔离正、负电极的对地绝缘电阻。从而达到用全直流方法,高灵敏度、高精度全面的在线监测直流系统的对地绝缘电阻。
本实用新型在“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结构”和“电源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结构”专利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全直流高灵敏度隔离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正、负极接地电阻原理。先由计算机控制“电源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结构原理图”中主测量电桥测出主电源正、负极对地总绝缘电阻RAz、RBz。然后在主、备电源正极隔离情况下测量出第一回路正极对地绝缘电阻Rfa1,和在主、备电源负极隔离测量情况下测出第一回路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b1,继而测出主电源各分路正、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an、Rfbn。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全直流高灵敏度隔离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包括另外二个专利的电路结构,其中“电源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详见申请号为200710191252.7的中国专利。“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结构”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对于每一负载的分支回路,在主直流电源负极母线-UZ1~-UZ2和备直流电源负极母线-UBF1~-UBF2之间串联第一二极管D1-1和第一继电器接点Jf1-1,所述第一二极管D1-1负极连接主直流电源负极母线-UZ1~-UZ2,第一二极管D1-1正极通过第一继电器接点Jf1-1连接备直流电源负极母线-UBF1~-UBF2;在主直流电源正极母线+UZ1~+UZ2和备直流电源正极母线+UBF1~+UBF2之间串联第二二极管D1-2和第二继电器接点Jf1-2,所述第二二极管D1-2正极连接主直流电源正极母线+UZ1~+UZ2,第二二极管D1-2负极通过第二继电器接点Jf1-2连接备直流电源正极母线+UBF1~+UBF2。以分路1为例,分路1正极回路从第二二极管D1-2负极和第二继电器接点Jf1-2相连的接点f112处引出,分路1负极回路从第一二极管D1-1正极和第一继电器接点Jf1-1相连的接点f111处引出,负载1的一端接在分路1正极,负载1的另一端接在分路1负极。所述备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母线连接电源切换模块MK1的输出端,电源切换模块MK1的输入端连接备直流电源;主直流电源负极端子-UZ2依次通过负极短路继电器常开接点Jdf-1、常闭接点Jdz-2连接备直流电源负极端子-UBF2;主直流电源正极端子+UZ2依次通过正极短路继电器常开接点Jdz-1、常闭接点Jdf-2连接备直流电源正极端子+UBF2;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分时控制主、备直流电源每一负载的分支回路的运行,主、备直流电源中电压高者供电。所述正极短路继电器常开接点Jdz-1、常闭接点Jdf-2分时控制每一分支回路的第二二极管D1-2短路,造成每一分支回路的第一二极管D1-1截止,把被控分支回路的主、备直流电源负极隔离开来,同时把主、备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在一起;所述负极短路继电器常开接点Jdf-1、常闭接点Jdz-2分时控制每一分支回路的第一二极管D1-1短路,造成每一分支回路的第二二极管D1-1截止,把被控分支回路的主、备直流电源正极隔离开来,同时把主、备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在一起。
图2与本专利图3中联结点为主电源正极+UZ1、主电源负极-UZ1;备电源分路正母线+UBF1~+UBF2、和负-UBF1~-UBF2的+UBF2点和-UBF2点上;第一分路正极对地绝缘电阻Rfa1,第一分路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b1,……,第n分路正极对地绝缘电阻Rfan,第n分路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bn是本专利要测的目标,所以也从“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结构”中单独引出来表示。图1和本专利图3中的联结点为测量主电源正极+UZCJ点和测量主电源负极-UZCJ点,它还有三个电压测量输出点:A/D SR1点连接Ua测量点:a点;A/D SR2点连接Ub测量点:b点;A/D SR3点连接Uc测量点:c点。
电路连接关系具体如下:图1和本专利的联结点为测量主电源正极+UZCJ点、测量主电源负极-UZCJ点;+UZCJ点与方框图2的主电源正极+UZ1相连,测量主电源负极-UZCJ点与图2的主电源负极-UZ1相连。图1还有三个输出点:A/D SR1点、A/D SR2点、A/D SR3点。A/D SR1点连接Ua测量点:a点,A/D SR2点连接Ub测量点:b点;A/D SR3点连接Uc测量点:c点;图2与本专利图中联结点为主电源正极+UZ1、主电源负极-UZ1;备电源分路正母线+UBF1~+UBF2的+UBF2点、和负母线-UBF1~-UBF2的-UBF2点。
第一熔丝DB1的一端连接主电源正极引出线上的cj1点,另一端与第四测量继电器J4的接点相联于cj2点,第四测量继电器J4的接点和第四测量电阻R4串联,R4另一端接地。第二熔丝DB2的一端接主电源负极引出线上的cj3点,另一端与第6测量继电器J6的接点相联于cj4点,第六测量继电器J6的接点和第六测量电阻R6串联,一端与第二熔丝DB2相联于cj4点,另一端接地。主电源正极总接地电阻RAz是直流系统所有引出回路正极组合的总接地电阻,它是客观存在于整个直流系统中,在图中它的一端接在主电源正极引出线上的zjd1点上,另一端接地。
主电源负极总接地电阻RBz是直流系统所有引出回路负极组合的总接地电阻。它也是客观存在于整个直流系统中,在图中它的一端接在主电源负极引出线上的zjd2点上,另一端接地。
图3中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1-1与备电源正极第一测量电阻R1-1串联,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7点,另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5点,备电源正极第二测量电阻R1-2的一端接在主测量电桥的cj7点,另一端接在地线GND点,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1-2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7点,另一端接在备电源正极取样A/D4电压输出点d点上。第三熔丝DB3的一端接备电源正极+UBCJ端子,另一端接备测量回路的cj5点,第三测量继电器接点J3与备测量回路的第三测量电阻R3串联,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5点,另一端接在地线GND点,第四熔丝DB4的一端接备电源负极-UBCJ端子,另一端接备测量回路的cj6点,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2-1与备电源负极第一测量电阻R2-1串联,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6点,另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8点,备电源负极第二测量电阻R2-2的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8点,另一端接在地线GND点,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2-2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8点,另一端接在备电源负极取样A/D5电压输出点e点上。第五测量继电器接点J5与备电源负极第五测量电阻R5串联,一端接在备测量回路的cj6点,另一端接在地线GND点。所述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1-1和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1-2的动作保持相同(同开同闭);所述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2-1和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2-2的动作保持相同。
第一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J7接点一端与主电源正极取样A/D1电压输出点a点相连,另一端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CHJ1-CHJ2上的CHJ1点相连,第二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J8接点一端与桥路取样A/D2电压输出点b相连,另一端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CHJ1-CHJ2上的f点相连,第三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J9接点一端与主电源负极取样A/D3电压输出点c相连,另一端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CHJ1-CHJ2上的g点相连,第四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J10接点一端与备电源正极取样A/D4电压输出点d相连,另一端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CHJ1-CHJ2上的h点相连,第五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J11接点一端与备电源负极取样A/D5电压输出点e相连,另一端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CHJ1-CHJ2上的CHJ2点相连。测量信号汇集总输出A/D-Z的一端i点与信号汇集母线CHJ1-CHJ2上的f点相连,另一端接在地线GND点上。
测量具体方法如下:
1.测量主直流系统正、负接地电阻RAz、RBz:
1.1图2中所有继电器都处于静态释放状态,
1.2利用图1电路第一次保持主测量电桥电阻Rz1、Rz3为初始值,继电器J1、J2、J3动作,继电器接点J1-1、J1-2、J2-1、J2-2、J3-1、J3-2、合上,测出主电源正极点A/D SR1、主电源桥路点A/D SR2、主电源负极点A/D SR3的电压:就是本图中a点的A/D1Ua的电压,因为是第一次测量我们叫Ua1、b点的A/D2Ub的电压,因为是第一次测量我们叫Ub1,c点的A/D3Uc的电压,因为是第一次测量我们叫Uc1,通过计算得:
U1=K1×Ua1-K2×Ub1
U2=K2×Ub1
U3=K2×Ub1-K3×Uc1
式中K1是U1测量系数等于(RQ1)/(RQ1+RQ2)、
K2是U2测量系数等于(RQ4)/(RQ4+RQ5)、
K3是U3测量系数等于(RQ7)/(RQ7+RQ8)。
1.3然后改变电桥电阻Rz1或Rz3,第二次测出主电源正极点A/D SR1、主电源桥路点A/D SR2、主电源负极点A/D SR3的电压:就是本图中a点的A/D1 Ua的电压,因为是第二次测量我们叫Ua2、b点的A/D2Ub的电压,因为是第二次测量我们叫Ub2、c点的A/D3Uc的电压,因为是第二次测量我们叫Uc2,通过计算得:
通过计算得:U4=K1×Ua2-K2×Ub2
U5=K2×Ub2
U6=K2×Ub2-K3×Uc2。
1.4根据U1、U2、U3、U4、U5、U6和电路图中关系列出方程和解方程得:
RADz=RA1z/RA2z
RBDz=RB1z/RB2z
其中
RA1z={[(U6-U5)×(U1+U2)/(U3-U2)-(U4+U5)]×R2}/(U3-U2)
RA2z=[U5-(U6-U5)×U2]/(U3-U2)
RB1z={-[(U4+U5)×(U3-U2)/(U1+U2)+(U6-U5)]×R2}/(U1+U2)
RB2z=[U5-(U4+U5)×U2]/(U1+U2)
RADz表示主电源正极测量取样电阻和Raz的并联电阻值,RBDz表示主电源负极测量取样电阻和RBz的并联电阻值;因此求出RADz、RBDz后,再通过计算把主电源正极测量取样电阻的RQ1+RQ2并联的作用消去得到精确的RAz、把主电源负极测量取样电阻的RQ7+RQ8并联的作用消去得到精确的RBz。
2.测出各分路正极对地绝缘电阻Rfan:
2.1求出RAz、RBz后,控制图1中桥路继电器接点J2-1、J2-2释放,把主测量电桥桥路电阻Rz2、RQ4、RQ5到地的回路切断。图2中把电源切换模块MK1的接点Jqh1、Jqh2合上,把备用电源送到备用电源正母线+UBF1~+UBF2、和备用电源负母线-UBF1~-UBF2,第1分路继电器Jfn-1、Jfn-2接点合上,第1回路主、备电源通过二极管Dn-1、Dn-2并列运行后,当要测第1回路正极对地绝缘电阻Rfa1时,控制负极短路继电器Jdf-1、Jdz-2导通,因为备用电源比主电源高5V,正极并列运行二极管自然关断,正极对地绝缘电阻Rfa1就被切换到备用电源正极中。
2.2第一次需要测量出主电源正极对地电压UA1、备电源正极对地电压Ua1、因为主、备电源负极已成一极可以用主测量电路测出UB1。在测试上述电压时,第三测量继电器J3、第四测量继电器J4、第五测量继电器J5、第六测量继电器J6都不动作,只有相关的取样电路继电器动作。
2.3如RBz≥RAz时,第二次测量时需要J5或J6继电器动作,把R5或R6接到主、备电源的负极上,测出主电源正极对地电压UA2、备电源正极对地电压Ua2和主、备电源负极电压UB2。
2.4根据UA1、UB1、Ua1、UA2、UB2、Ua2可列出方程:
UA1/RAz(∑-n)=UB1/RBDz-Ua1/Rfa1            (1)
IA1=UA1/RAz(∑-n)                          (2)
UA2/RAz(∑-n)=UB2/RBDz+UB2/RPB-Ua2/Rfa1    (3)
IA2=UA2/RAz(∑-n)                          (4)
式中RAz(∑-n)等于主电源正极总对地绝缘电阻并联测量电阻RQ1+RQ2的值即RADz,然后消去第n分路的对地绝缘电阻的值。RPBR5或R6。
2.5解方程组得:
Rfa1=(Ua1*UA2-Ua2*UA1)/
[UA2*(UB1/RBDz)-UA1*(UB2/RBDz+UB2/RPB)]
2.6如RBz<RAz时,第二次测量时需要J4继电器动作,把R4接到主电源的正极上,测出主电源正极对地电压UA2、备电源正极对地电压Ua2和主、备电源负极电压UB2。
2.7根据UA1、UB1、Ua1、UA2、UB2、Ua2可列出方程组:
UA1/RAz(∑-n)=UB1/RBDz-Ua1/Rfa1              (1)
IA1=UA1/RAz(∑-n)                            (2)
UA2/RAz(∑-n)+UA2/RPA=UB2/RBDz-Ua2/Rfa1      (3)
IA2=UA2/RAz(∑-n)                            (4)
2.8解方程组得:
Rfa1=(Ua1*UA2-Ua2*UA1)/
[UA2*(UB1/RzBD)-UA1*(UB2/RzBD-UA2/RPA)]
式中RAz(∑-n)等于主电源正极总对地绝缘电阻并联测量电阻RQ1+RQ2的值即电阻RADz,然后消去第n分路的对地绝缘电阻。现在是消去第1分路的对地绝缘电阻。测量并联电阻RPA等于第四测量电阻R4。
2.9继而可以测出每一分支回路正极的对地绝缘电阻Rfan。
3.测出各分路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bn:
3.1求出RAz、RBz后,控制图1中桥路继电器接点J2-1、J2-2释放,把主测量电桥桥路电阻Rz2、RQ4、RQ5到地的回路切断。图2中把电源切换模块MK1的接点Jqh1、Jqh2合上,把备用电源送到备用电源正母线+UBF1~+UBF2、和备用电源负母线-UBF1~UBF2,第1分路继电器Jfn-1、Jfn-2接点合上,第1回路主、备电源通过二极管Dn-1、Dn-2并列运行后,当要测第1回路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b1时,控制正极短路继电器Jdz-1、Jdf-2导通,因为备用电源比主电源高5V,负极并列运行二极管自然关断,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b1就被切换到备用电源负极中。
3.2第一次需要测量出主电源负极对地电压UB1、备电源负极对地电压Ub1、因为主、备电源正极已成一极可以用主测量电路测出UA1。在测试上述电压时,J3、J4、J5、J6都不动作,只有相关的取样电路继电器动作。
3.3如RBz≥RAz时,第二次测量时需要J3或J4继电器动作,把R3或R4接到主、备电源的正极上,测出主电源负极对地电压UB2、备电源负极对地电压Ub2和主、备电源正极电压UA2。
3.4根据UB1、UA1、Ub1、UB2、UA2、Ub2可列出方程组:
UB1/RBz(∑-n)=UA1/RADz-Ub1/Rb            (1)
IB1=UB1/RBz(∑-n)                        (2)
UB2/RBz(∑-n)=UA2/RADz+UA2/RPA-Ub2/Rb    (3)
IB2=UB2/RBz(∑-n)                        (4)
3.5解方程组得:
Rfb1=(Ub1*UB2-Ub2*UB1)/
[UB2*(UA1/RADz)-UB1*(UA2/RADz+UA2/RPA]
式中RBz(∑-n)等于主电源负极总对地绝缘电阻并联测量电阻RQ7+RQ8的值即RBDz,然后消去第n分路的对地绝缘电阻的值。RPA等于R3或R4。
3.6如RBz<RAz时,第二次测量时需要J6继电器动作,把R6接到主电源的负极上,测出主电源负极对地电压UB2、备电源负极对地电压Ub2和主、备电源正极电压UA2。
3.7根据UB1、UA1、Ub1、UB2、UA2、Ub2可列出方程:
UB1/RBz(∑-n)=UA1/RADz-Ub1/Rb            (1)
IB1=UB1/RBz(∑-n)                        (2)
UB2/RBz(∑-n)+UB2/RPB=UA2/RADz-Ub2/Rb    (3)
IB2=UB2/RBz(∑-n)                        (4)
3.8解方程组得:
Rfb1=(Ub1*UB2-Ua2*UB1)/
[UB2*(UA1/RADz)-UB1*(UA2/RADz-UB2/RPB]
式中RPB等于R6。
这样就可以测出第一分支回路负极对地绝缘电阻Rfb1。继而可以测出每一分支回路负极的对地绝缘电阻Rfbn。
全部测完就可以测出每一分支回路正、负极对地绝缘电阻。从而达到用全直流方法,高灵敏度、高精度全面的在线监测直流系统绝缘的功能。

Claims (1)

1.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在主电源正、负极测量点上连接电源电压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主电源正、负极和备电源正、负极之间连接隔离主直流系统分支电源一极接地故障电路;主电源正极引出线依次通过第一熔丝(DB1)、第四测量继电器的接点(J4)和第四测量电阻(R4)接地;
主电源负极引出线依次通过第二熔丝(DB2)、第六测量继电器的接点(J6)和第六测量电阻(R6)接地;
备电源正极端子(+UBCJ)通过第三熔丝(DB3)连接第五电路节点(cj5),第五电路节点(cj5)依次通过第三测量继电器接点(J3)、第三测量电阻(R3)接地,第五电路节点(cj5)还依次通过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1-1)、备电源正极第一测量电阻(R1-1)、备电源正极第二测量电阻(R1-2)接地;备电源正极第一测量电阻(R1-1)与备电源正极第二测量电阻(R1-2)之间的电路节点(cj7)通过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1-2)连接备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d);所述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1-1)和第一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1-2)的动作保持相同;
备电源负极端子(-UBCJ)通过第四熔丝(DB4)连接第六电路节点(cj6),第六电路节点(cj6)依次通过第五测量继电器接点(J5)、第五测量电阻(R5)接地,第六电路节点(cj6)还依次通过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2-1)、备电源负极第一测量电阻(R2-1)、备电源负极第二测量电阻(R2-2)接地;备电源负极第一测量电阻(R2-1)与备电源负极第二测量电阻(R2-2)之间的电路节点(cj8)通过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2-2)连接备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e);所述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一组接点(J2-1)和第二测量继电器第二组接点(J2-2)的动作保持相同;
所述电源电压和电桥电压取样电路的三个输出为:主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a)、桥路取样电压输出点(b)、主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c);
所述主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a)通过第一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J7)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桥路取样电压输出点(b)通过第二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J8)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主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c)通过第三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J9)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备电源正极取样电压输出点(d)通过第四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J10)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所述备电源负极取样电压输出点(e)通过第五测量信号汇集继电器接点(J11)与取样信号汇集母线相连;测量信号汇集总输出连接在信号汇集母线与地线之间。
CN2009201744418U 2009-11-03 2009-11-03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2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44418U CN201532419U (zh) 2009-11-03 2009-11-03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44418U CN201532419U (zh) 2009-11-03 2009-11-03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32419U true CN201532419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7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74441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2419U (zh) 2009-11-03 2009-11-03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324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9101A (zh) * 2019-07-09 2019-09-0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和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9101A (zh) * 2019-07-09 2019-09-06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和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1143U (zh) 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装置
CN103454517B (zh)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线监测方法
CN102590676B (zh) 可检测直流供电系统直流环网故障的装置及方法
CN107478960A (zh) 基于分布式相量测量的配网线路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定位技术的故障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08254657A (zh) 基于暂态能量分析的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CN102768304B (zh) 储能系统蓄电池组内阻的在线检测方法
CN101232177A (zh)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方法
CN103163377A (zh) 通过电感电容串联放电检测蓄电池内阻的方法
CN100575936C (zh) 一种供电系统外绝缘污秽状态的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8710064A (zh) 一种零序有功分量型线路故障指示器
CN103199511A (zh) 基于模型参数识别的vsc-hvdc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CN111007419A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在线监控系统
CN203243056U (zh) 中高压无功补偿复合结构
CN107171640A (zh) 一种光伏组件监测装置及光伏发电系统
CN104614603B (zh) 一种就地化保护装置状态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1699302B (zh)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CN104035039B (zh) 一种快速预估蓄电池容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03675606B (zh) 桥式直流故障监测报警器
CN201532419U (zh) 全直流测量直流系统每一分支回路接地电阻电路结构
CN207181595U (zh) 基于分布式相量测量的配网线路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定位技术的故障定位装置
CN102109557A (zh) 工频电磁数据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CN105548725A (zh) 超级电容器在线检测装置及基于该装置检测内阻的方法
CN208689131U (zh) 一种零序有功分量型线路故障指示器
CN101286634A (zh) 基于参数识别的并联电抗器保护方法
CN207623458U (zh) 一种具有电压补偿的新型绝缘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