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1962U -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31962U
CN201531962U CN2009202184894U CN200920218489U CN201531962U CN 201531962 U CN201531962 U CN 201531962U CN 2009202184894 U CN2009202184894 U CN 2009202184894U CN 200920218489 U CN200920218489 U CN 200920218489U CN 201531962 U CN201531962 U CN 201531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air
test section
dehumidifi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184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SON INSTRUMENT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SON INSTRUMENT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SON INSTRUMENT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SON INSTRUMENT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09202184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31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31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319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包括:一测试空间,由一间隔板区分为一测试区及一回流区,且该测试区及回流区由二空气通道相连通,各该空气通道彼此相隔一间距,又,该测试空间远离该回流区的一侧设有二开孔,各该开孔彼此相隔一间距;一送风装置,设在该回流区内,且邻近其中一空气通道;一除湿机,分别由一出风管及一入风管与各该开孔相连通,且该出风管延伸至该测试区内;一控制装置,与该除湿机相连接;及一湿度传感器,设在该测试区内,且与该控制装置相电气连接,并将侦测到该测试区内的湿度传送至该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控制该测试区内的湿度,具有节能减碳的功效。

Description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单纯利用除湿机进行除湿,且当测试区空气的湿度降低且邻近设定的低湿度时,该除湿机会减低除湿能力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以能有效降低该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的整体耗能,达到节能省碳,以及提高湿度控制准确度的效果。
背景技术
按,由于现代人对于电子产品(如:计算机、行动电话...等)的设计需求,主要以“轻薄短小”作为诉求,同时,又冀望同一电子产品能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如:照相、通话、游戏...等),因此,随着高科技产业的精进,及集成电路的新技术开发,现今的电子组件已日益精密微小,以令体积轻薄的电子产品,尚能兼具各种新颖的功能,进而有效抢占市场,惟,当电子产品的积积缩减后,除了造成电子组件的微小化外,亦导致电子组件彼此间的距离缩小,此一情况,将使得电子组件容易因外在环境的因素变化(如:湿度、温度...等),而影响到本身的电气特性,进而产生误动作甚至损坏的情况,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出厂不良率,亦增加了电子产品的危险性(如:短路引发走火现象)。
业者为能解决前述问题,以避免出售质量与稳定性不良的电子产品,造成自身的商誉受损,大多会预先对欲出厂的电子产品进行测验,以筛检出不符合规定的电子产品,并能在不良率过高的情况下,重新设计该电子产品的电路结构,以能大幅提高电子产品的出厂良率。一般而言,电子组件较容易受到因环境湿度的改变,而影响到自身的电气特性,有诸多业者在电子产品出厂前,为了了解及确保产品在低湿的环境下是否会发生异常,会先进行低湿度环境下的测试,以确保出厂的电子产品能具有预期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的湿度测试装置1包括一测试空间10、一加湿器12、一除湿机14、一湿度传感器16及一控制装置18,其中该测试空间10的一侧外设有该加湿器12,该加湿器12能供应湿润空气至该测试空间10内,以提高该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该测试空间10的另一侧开设有二开孔101,该除湿机14分别由一出风管141及一入风管143与各该开孔101相连通,以使该除湿机14处理过的干燥空气能经由该出风管141流入至该测试空间10,且该测试空间10内湿润空气会由该入风管143流回至该除湿机14,进行除湿处理后,再由该出风管141流入至该测试空间10,以能降低该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另,该湿度传感器16设在该测试空间10内,且能将侦测到该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传送至该控制装置18,该控制装置18分别与该加湿器12及该除湿机14相电气连接,以能驱动该加湿器12进行补充湿润空气的工作,及启动该除湿机14进行除湿处理,如此,业者为了要使测试空间10处于预定的低湿环境(如: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简称RH)15%以下)下,必需要启动该除湿机14,此时的除湿机14会以最大功率的除湿效果运转,当该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降低至预定的湿度值以下时,该加湿器12便会再启动并补充湿润空气至该测试空间10,以再一次提高该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
惟,复请参阅图1所示,前述传统的湿度测试装置1在使用上,仍具有诸多缺点,首先,由于该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主要由加湿器12控制,为了要使测试空间10能处于预设的低湿环境下,除湿机14会一直维持在最大的功率进行除湿处理,因此,当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低于预定的测试湿度数值,而必须提高湿度时,加湿器12便必须补充湿润空气,提高了加湿器12的运转时间,耗费过多的能源,且加湿器12重复启动的情况,亦会造成该加湿器12的电路容易损坏,而缩短湿度测试装置1的使用寿命。其次,由于该测试空间10较大,使得该加湿器12所供应的湿润空气无法快速地扩散至该测试空间10的各个位置,且该除湿机14的出风管141及入风管143的管口端的位置又距该加湿器12较远,造成该测试空间10内邻近该加湿器12位置的湿度较高,进而导致该测试空间10内的湿度分布不平均,影响该湿度测试装置1的工作质量。再者,由于该些开孔101间的距离较近,因此,该出风管141所流出的干燥空气会有大部份立即地流回至该入风管143,而无法与该测试空间10内的空气相混合,进而降低了该除湿机14的除湿效率,影响该湿度测试装置1的整体工作效率。因此,如何针对前述缺点,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湿度测试装置,以能有效降低能源的耗费,并能提高低湿度测试装置的整体工作效率,即成为众多电子产品业者及测试装置业者欲达成的一重要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以期由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有效解决前述问题,以能掌控电子产品的出厂质量,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包括:
一测试空间,由一间隔板区分为一测试区及一回流区,且该测试区及回流区由二空气通道相连通,各该空气通道彼此相隔一间距,又,该测试空间远离该回流区的一侧设有二开孔,各该开孔彼此相隔一间距;
一送风装置,设在该回流区内,且邻近其中一空气通道,并将该回流区内的空气快速地吹送至该测试区;
一除湿机,分别由一出风管及一入风管与各该开孔相连通,且该出风管延伸至该测试区内,使该除湿机处理过的干燥空气经由该出风管流入至该测试区,且使一部份的干燥空气经由另一空气通道流入至该回流区,并经该送风装置的导引,由该空气通道流回至该测试区,形成一空气回流,而另一部份的干燥空气则会流经该测试区,降低该测试区内空气的湿度后,由该入风管流回至该除湿机,进行除湿处理,再由该出风管流入至该测试区;
一控制装置,与该除湿机相连接,且能在该测试区内的湿度邻近一湿度值后,即减缓该除湿机的除湿能力;及
一湿度传感器,设在该测试区内,且与该控制装置相电气连接,并将侦测到该测试区内的湿度传送至该控制装置。
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中该出风管的管口端至该对应的开孔的距离及该出风管的管口端至该间隔板的距离的比值为2∶1~3∶1之间。
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中该间隔板的对应两侧与该测试空间的对应两侧相隔一间距,形成该些空气通道。
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中各该开孔相隔的距离为30~50公分。
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中该湿度值为相对湿度15%以下。
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中该间隔板上设有二开口,形成该些空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仅需该除湿机,即能有效控制该测试区内的湿度,而非如传统湿度测试装置般,除湿机会一直保持在最大的除湿效果,而由加湿器控制测试区内的湿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具有节能减碳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的湿度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示意图及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间隔板的态样示意图;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的空气流向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2
测试空间20
间隔板201
空气通道202
测试区203
回流区205
开孔207
导流管209
送风装置23
除湿机25
出风管251
入风管253
控制装置27
湿度传感器2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测试空间,该测试空间通过一间隔板区分为一测试区及一回流区,且该测试区及回流区由二空气通道相连通,各该空气通道彼此相隔一预定间距,又,该回流区内设有一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邻近其中一空气通道,且会将该回流区内的空气快速地吹送至该测试区内,以形成一空气回流,该测试空间远离该回流区的一侧尚设有二开孔,各该开孔彼此相隔一预定间距,一除湿机分别由一出风管及一入风管与各该开孔相连通,且该出风管延伸至该测试区内,以使该除湿机处理过的干燥空气能经由该出风管流入至该测试区,且使一部份的干燥空气能经由另一空气通道流入至该回流区,并经该送风装置的导引,由该空气通道流回至该测试区,以形成一空气回流,而另一部份的干燥空气则会流经该测试区,以降低该测试区内空气的湿度后,由该入风管流回至该除湿机,进行除湿处理,再由该出风管流入至该测试区,一控制装置分别与该除湿机及一湿度传感器相电气连接,当该湿度传感器侦测到该测试区内的湿度达到一预定的湿度值(如: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简称RH)10%),并回传侦测值予该控制装置后,该除湿机即降低除湿能力进行除湿处理,令该测试区内能保持至一预定的湿度,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仅需该除湿机,即能有效控制该测试区内的湿度,而非如传统湿度测试装置般,除湿机会一直保持在最大的除湿效果,而由加湿器控制测试区内的湿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具有节能减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因该出风管的管口端至该对应的开孔的距离及该出风管的管口端至该间隔板的距离的比值为2∶1~3∶1,即出风管的管口端与入风管的管口端相隔一相当长的距离,因此,该出风管流出的空气即会逐渐扩散至该测试区内,而不会立即地回流至入风管,故能避免对该测试区的除湿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以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示,该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2包括一测试空间20、一送风装置23、一除湿机25、一控制装置27、一湿度传感器29,其中该测试空间20是通过一间隔板201区分为一测试区203及一回流区205,且该测试区203及回流区205是由二空气通道202相连通,在该实施例中,该间隔板201对应两侧与该测试空间20对应两测相隔一距离,以形成该些空气通道202,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业者能直接在间隔板201上设有二开口,以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通道202(如图3所示),又,该测试空间20远离该回流区205的一侧设有二开孔207,各该开孔207彼此相隔一预定间距,约为30~50公分,该送风装置23(如:鼓风机、风扇...等)是设在该回流区205内,且邻近其中一空气通道202,该送风装置23能将该回流区205内的空气快速地吹送至该测试区203内,且该测试区203内的空气会经由另一空气通道202进入该回流区205,以形成一空气回流(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如此,由该间隔板201及送风装置23的设置,即可令该测试空间20内的空气产生流动,使得该测试空间20内空气的湿度能快速地趋于一致。
另,复请参阅图2所示,该除湿机25分别由一出风管251及一入风管253与各该开孔207相连通,且该出风管251延伸至该测试区203内,在该实施例中,该除湿机25为一除湿轮除湿机,一般而言,市面上除湿轮除湿机的运作原理是其内设有一除湿轮及一电热器,该除湿轮由多种矿物结合而成,并具有高度的物理吸水性,能吸附空气中的水气,该电热器则能对该除湿轮加热,以烘干该除湿轮,令该除湿轮能保持强力的吸水性,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并非仅限定于除湿轮除湿机,而可为其它种类的除湿机(如:压缩式除湿机),事先说明。又,复请参阅图2,该出风管251的管口端至该对应的开孔207的距离及该出风管251的管口端至该间隔板201的距离的比值,为2∶1~3∶1,故该出风管251的管口端与该入风管253的管口端相隔一相当长的距离,使得流出该出风管251的干燥空气会先行与该测试区203内的空气相混合,而不会立即地回流至该入风管253,避免减缓该测试区203的除湿效率。
综上所述,请参阅图4所示,该除湿机25处理过的干燥空气即能经由该出风管251流入至该测试区203,且使一部份的干燥空气能经由另一空气通道202流入至该回流区205,并经该送风装置23的导引,由该空气通道202流回至该测试区203,以形成一空气回流(如图4中的实心箭头所示),而另一部份的干燥空气则会直接流经该测试区203,并与该测试区203内空气相混合,以降低该测试区203内空气的湿度后,由该入风管253流回至该除湿机25,进行除湿处理,再由该出风管251流入至该测试区203,以令该测试区203内空气的湿度能达到业者的默认值,且因流入该测试区203的干燥空气,具有不同的流入方向(如:由出风管251、由该空气通道202),因此,能快速地使该测试区203内空气的湿度达到一致,另,该湿度传感器29是设在该测试区203内,且能将侦测到该测试区203内的湿度传送至该控制装置27,该控制装置27与该除湿机25相电气连接,以能控制该除湿机25的运作,在该实施例中,该除湿机25开始运转后,若该湿度传感器29侦测到该测试区203内的湿度邻近低湿度值(如: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简称RH)15%以下),会传送一侦测讯息予该控制装置27,且该控制装置27在收到该湿度传感器29的侦测讯息,即会降低该除湿机25的除湿能力,以保持该测试区203内空气的湿度,令该测试区203内的空气能保持至一预定的低湿度,如此,业者即可快速地将测试区203内空气的湿度控制在一预定的湿度值,且将待测物品置放于该测试区203内,以进行测试,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2仅需该除湿机25,即能有效控制该测试区203内的湿度,而非如传统湿度测试装置般,除湿机会一直保持在最大的除湿效果,而由加湿器控制测试区内的湿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2能有效降低耗损的能源,达到节能减碳的功效,以及提高湿度控制准确度的效果,且因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管251的管口端与入风管253的管口端彼此间相隔一相当长的距离,因此,出风管251流出的空气会先直接或间接地流入该测试区203,而不会立即地回流至入风管253,进而对该测试区203的除湿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内容,可轻易思及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Claims (8)

1.一种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测试空间,由一间隔板区分为一测试区及一回流区,且该测试区及回流区由二空气通道相连通,各该空气通道彼此相隔一间距,又,该测试空间远离该回流区的一侧设有二开孔,各该开孔彼此相隔一间距;
一送风装置,设在该回流区内,且邻近其中一空气通道,并将该回流区内的空气快速地吹送至该测试区;
一除湿机,分别由一出风管及一入风管与各该开孔相连通,且该出风管延伸至该测试区内,使该除湿机处理过的干燥空气经由该出风管流入至该测试区,且使一部份的干燥空气经由另一空气通道流入至该回流区,并经该送风装置的导引,由该空气通道流回至该测试区,形成一空气回流,而另一部份的干燥空气则会流经该测试区,降低该测试区内空气的湿度后,由该入风管流回至该除湿机,进行除湿处理,再由该出风管流入至该测试区;
一控制装置,与该除湿机相连接,且能在该测试区内的湿度邻近一湿度值后,即减缓该除湿机的除湿能力;及
一湿度传感器,设在该测试区内,且与该控制装置相电气连接,并将侦测到该测试区内的湿度传送至该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风管的管口端至该对应的开孔的距离及该出风管的管口端至该间隔板的距离的比值为2∶1~3∶1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板的对应两侧与该测试空间的对应两侧相隔一间距,形成该些空气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开孔相隔的距离为30~50公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湿度值为相对湿度15%以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间隔板上设有二开口,形成该些空气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开孔相隔的距离为30~50公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湿度值为相对湿度15%以下。
CN2009202184894U 2009-10-14 2009-10-14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1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84894U CN201531962U (zh) 2009-10-14 2009-10-14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84894U CN201531962U (zh) 2009-10-14 2009-10-14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31962U true CN201531962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7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1848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1962U (zh) 2009-10-14 2009-10-14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3196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9530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广州市思诺兰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步入式样品稳定性试验箱
CN105546653A (zh) * 2016-02-01 2016-05-04 昆山威胜干燥剂有限公司 带干燥除湿功能的室内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33923A (zh) * 2016-05-10 2016-08-10 湖州唯立仪表厂 一种高精度高低温恒温试验装置
CN111298852A (zh) * 2020-02-19 2020-06-1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恒温恒湿箱用吸附式低湿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9530A (zh) * 2011-09-14 2013-03-27 广州市思诺兰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步入式样品稳定性试验箱
CN102989530B (zh) * 2011-09-14 2014-09-24 广州市思诺兰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步入式样品稳定性试验箱
CN105546653A (zh) * 2016-02-01 2016-05-04 昆山威胜干燥剂有限公司 带干燥除湿功能的室内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33923A (zh) * 2016-05-10 2016-08-10 湖州唯立仪表厂 一种高精度高低温恒温试验装置
CN105833923B (zh) * 2016-05-10 2017-11-14 湖州唯立仪表厂 一种高精度高低温恒温试验装置
CN111298852A (zh) * 2020-02-19 2020-06-1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恒温恒湿箱用吸附式低湿装置
CN111298852B (zh) * 2020-02-19 2022-03-11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恒温恒湿箱用吸附式低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1962U (zh) 具有低湿功能的恒温恒湿测试装置低湿控制的结构
EP3401611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humidific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09110660A3 (en) Humidifier
CN201497106U (zh) 可设定湿度上限的水蒸发空调
CN201421141Y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电器
CN103868160A (zh) 集加湿、新风及空气处理一体的节能空调及新风焓值控制法
CN207635431U (zh) 一种家用节能型电暖加热装置
CN107246693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加湿方法
CN202133053U (zh) 机房加湿机
CN205481581U (zh) 泳池专用除湿机智能节能控制系统
CN202040926U (zh) 湿膜加湿器
CN203797807U (zh) 集加湿、新风及空气处理一体的节能空调
CN103629788A (zh) 基站机房新风节能系统
CN203757897U (zh) 一体化分流节能型除湿机组
CN207815560U (zh) 基于制冷除湿功能的空气交换系统
CN206144771U (zh) 一种小型泵站智能控制装置
CN202918512U (zh) 通信基站节能系统
CN202303739U (zh) 湿膜柜式加湿器
CN206771643U (zh) 一种中央空调供回水温度自适应控制装置
CN207274146U (zh) 用于印刷烘干后的加湿装置
CN202242314U (zh) 一种卷筒纸加湿机
CN214384408U (zh) 一种列间加湿除湿一体机
CN216384474U (zh) 一种带回风型高效送风设备
CN202675529U (zh) 一种节能加湿的空气置换机
CN213232966U (zh) 一种纸张生产用高效风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