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8600U -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8600U
CN201528600U CN2009201594336U CN200920159433U CN201528600U CN 201528600 U CN201528600 U CN 201528600U CN 2009201594336 U CN2009201594336 U CN 2009201594336U CN 200920159433 U CN200920159433 U CN 200920159433U CN 201528600 U CN201528600 U CN 201528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line
breaking
fishing lin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94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洪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594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8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8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86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鱼线拉断、鱼竿折断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包括鱼竿和控制鱼线拉力装置两部分。鱼竿部分可以伸缩,且整个鱼竿是中空的。鱼线从鱼竿中心穿过,与鱼竿尾部控制鱼线拉力的装置相连结。通过调节控制鱼线拉力装置上的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可以调节鱼线所受的拉力。无论在鱼的拉力下,还是在收线过程中都可以避免因鱼的拉力太大或用力过猛而将鱼线拉断、鱼竿折断的危险。通过控制鱼线拉力装置上的海竿按钮,可以实现鱼线不呈扭曲状而呈直线状远距离投掷,作海竿使用;不要控制鱼线拉力装置部分,又可作一般手竿使用。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水面较宽,存在大鱼,回旋余地不足的地方垂钓。垂钓完毕,还可以免收鱼线,直接将鱼线放在线轮上。

Description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属渔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渔竿,多为可伸缩式的海竿、手竿,或手海两用竿,但在垂钓过程中偶而钓到大鱼时,手竿因距离岸边较近,回旋余地小,如果出现人与鱼呈拔河状对拉,此时鱼线极易被拉断,如果强行上拉鱼竿,鱼竿有可能被折断;海竿在回线过程中,如果大鱼突然发力,出现人鱼对拉,来不及打开放线按钮,或者用力过猛,强行上拉鱼竿,鱼线也有可能被拉断,鱼竿也有可能被折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防断两用竿。
本实用新型包括鱼竿和控制鱼线拉力装置两部分,应尽可能选用低密度、高强度材料,以降低防断两用竿的重量和体积。
所述的鱼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个鱼竿部分呈伸缩式中空状圆锥形,内壁光滑,其顶端设置一个金属环固定在鱼竿首节顶部,防止鱼竿、鱼线被割断,或单独作手竿使用时供系鱼线用。鱼竿末节尾部内壁具有内螺纹结构,可与外壳顶部的外螺纹结构形成配合,或与竿底盖的外螺纹结构形成配合。
所述的控制鱼线拉力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控制鱼线拉力装置包括外壳、横轴、鱼线拉力调节旋钮、挡板、弹簧片、摩擦轮、线轮、圆柱齿轮、加速齿轮、单向轴承、海竿按钮、回线手柄。
外壳中部呈长方体形,左侧有一个供横轴穿过的圆孔1,右侧有一个固定单向轴承的圆孔2。内壁有一个不穿孔的圆槽及一个圆孔卡槽,用于定位加速齿轮中心轴。外壳尾部呈圆柱形,具有内螺纹结构,与竿底盖的外螺纹结构形成配合。外壳顶部呈圆柱形,具有外螺纹结构,可与鱼竿末节尾部的内螺纹结构形成配合。
横轴呈管状,两端内壁有卡槽,左端与外壳上的圆孔1形成滑动配合,右端插入单向轴承内圈固定。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嵌入管的左端,海竿按钮嵌入管的右端。线轮通过一固定在横轴上的滚动轴承位于横轴的中间。在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和线轮之间,横轴上有铣穿的横轴穿槽,挡板、弹簧片、摩擦轮从左到右依次穿挂在横轴上;在海竿按钮和线轮之间,横轴呈完整管状,圆柱齿轮固定在横轴上,它与加速齿轮中心轴上设置的圆柱形加速齿轮配合,共同组成变速器。
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呈“土”字形,前部凸出部分呈圆形,由外螺纹结构和圆柱结构组成,后部呈正方形,嵌入横轴的左端,与横轴左端的卡槽及穿挂在横轴上的挡板中心的内螺纹结构相配合。通过旋转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可以使挡板向前(或向后)运动,增加(或降低)弹簧片对摩擦轮的压力,从而增加(或降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即增加(或降低)了鱼线拉动线轮,使线轮与摩擦轮发生相对运动所必需克服的阻力,因此可根据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在横轴中转动时与横轴左端表面相对位置的不同,通过实验,在横轴左端表面标示出鱼线所受拉力。圆柱结构的长度以一是可以维持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在工作过程中不与挡板中心的内螺纹结构分离,二是在海竿按钮压缩弹簧片过程中,可以控制弹簧片的被压缩距离,控制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发挥保护弹簧片的作用为宜。
挡板呈“凸”字圆柱形,中部有一个呈“吕”字形的两圆弧小孔,穿挂在横轴穿槽上,中心有内螺纹结构作用,与鱼线拉力调节旋钮上有外螺纹结构的部分形成配合。
弹簧片中部有一个圆孔,穿挂在横轴上,位于挡板和摩擦轮之间,呈压缩状态。
摩擦轮呈圆盘形,中部有一个呈“吕”字形的两圆弧小孔,穿挂在横轴穿槽上。在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紧贴线轮。摩擦轮与线轮之间需要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好的耐摩性。
线轮呈“H”形,设有一个系线环,其外壳与横轴间隙配合,中心设有一个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圈固定在横轴的中间,外圈与线轮固定。
单向轴承外圈固定在外壳的圆孔2中,内圈固定横轴,只能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
海竿按钮呈“凸”字圆柱形,与横轴右端的卡槽相配合,嵌入横轴的右端,其顶端紧贴摩擦轮的中心壁。压缩海竿按钮的最大距离,可以使摩擦轮与线轮完全分离,且弹簧片的变性在其弹性限度内。
加速齿轮中心轴呈“凸”字圆柱形,两端与设置在外壳内壁的圆槽及圆孔卡槽滑动配合,其上固定有加速齿轮,与横轴上固定的圆柱齿轮相配合,共同组成变速器。靠近外壳内壁圆孔卡槽的右端具有内螺纹结构,与回线手柄尾段的外螺纹结构配合。
回线手柄呈“Z”形,其尾段具有外螺纹结构,与加速齿轮中心轴右端的内螺纹结构配合。根据单向轴承只能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要求,其螺纹为右旋(或左旋),即当回线手柄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可以带动单向轴承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回线手柄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螺栓脱离螺母,不能带动单向轴承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发挥保护单向轴承作用。
竿底盖呈“凸”字圆柱形,凸出部分有外螺纹结构,可与外壳尾部的内螺纹结构形成配合,或与鱼竿末节尾部的内螺纹结构形成配合。
竿顶盖呈“凸”字圆柱形,用于收竿后堵塞鱼竿末节顶端。
工作原理
1、待备状态
将控制鱼线拉力装置连接在鱼竿部分鱼竿末节的尾部,竿底盖与控制鱼线拉力装置的尾部连接。根据鱼竿或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旋转鱼线拉力调节旋钮至横轴左端表面所示拉力的位置。鱼线的一端从鱼竿首节顶部穿过金属环系在线轮中间的系线环上,根据单向轴承允许转动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回线手柄,使线轮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在线轮上环绕一定长度的鱼线。线的另一端安上鱼钩等钓鱼所需附件。
2、收线和放线原理
在待备状态下,当鱼上钩拉动鱼线的拉力小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由于单向轴承只能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阻止了横轴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横轴又阻止摩擦轮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摩擦轮因鱼线的拉力小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而阻止线轮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线轮不能放线,此时可以直接提竿取鱼。
当鱼上钩拉动鱼线的拉力大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线轮将克服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开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开始放线过程,且在放线过程中,鱼线对鱼的拉力始终等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滑动摩擦力。但当鱼对鱼线的拉力一旦小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滑动摩擦力时,线轮因摩擦轮对它的摩擦力大于鱼对鱼线的拉力而停止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停止放线过程,此时可通过回线手柄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利用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带动线轮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实现收线过程。
在收线过程中,若鱼的拉力突然增加,或回线手柄转动线轮用力太猛,导致鱼线对鱼的拉力大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回线手柄的转动将不能利用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带动线轮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失去回线作用,线轮又开始克服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开始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实现放线过程,或中止收线过程;但当鱼对鱼线的拉力一旦小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滑动摩擦力时,通过回线手柄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利用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又能带动线轮作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恢复收线过程。
通过以上过程,从而达到如下目的,即无论在鱼的拉力下,还是在收线过程中都可以避免因鱼的拉力太大或用力过猛而将鱼线拉断、鱼竿折断的危险。
简言之,当鱼对鱼线的拉力大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实现放线过程;当鱼对鱼线的拉力小于摩擦轮与线轮间的滑动摩擦力时,利用回线手柄的转动实现收线过程,或直接提竿取鱼。
3、手竿原理
如果不要控制鱼线拉力装置,将竿底盖直接与鱼竿末节的尾部配合,鱼线直接系在鱼竿首节顶端的金属环上,可作普通手竿使用。在待备状态下,则可作防断手竿。
4、海竿原理
在待备状态下,紧压海竿按钮,通过海竿按钮从横轴的管中作用于摩擦轮中心外壁,使摩擦轮与线轮完全分离,此时线轮可以通过设置在线轮中心、固定在横轴中央的滚动轴承,自由转动放线,实现鱼线不呈扭曲状而呈直线远距离投掷。放线完毕,松开海竿按钮,使摩擦轮紧压线轮,恢复已调节状态,作防断海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论在鱼的拉力下,还是在收线过程中都可以避免因鱼的拉力太大或用力过猛而将鱼线拉断、鱼竿折断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示意图。
图2是可调式防断两用竿控制鱼线拉力装置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5的D-D剖视图。
图5是图2中外壳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9的F-F剖视图。
图9是图2中横轴的正视图。
图10是图9的E-E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俯视图。
图12是图2中摩擦轮的正视图。
图13是图12的G-G剖面图。
图14是图2中弹簧片的正视图
图15是图14的右视图。
图16是图17的H-H剖视图。
图17是图2中挡板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I-I剖视图。
图19是图2中鱼线拉力调节旋钮的正视图。
图20是图19的左视图。
图21是图19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中海竿按钮的正视图。
图23是图22的左视图。
图24是图22的俯视图。
图25是图1中鱼竿末节纵剖面示意图。
图26是图1中鱼竿首节纵剖面示意图。
图27是图1中竿底盖的正视图。
图28是图27的左视图。
图29是竿顶盖的正视图。
图30是图29的左视图。
图31是图27的俯视图。
图32是竿顶盖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鱼线拉力调节旋钮,3.外壳尾部,4.竿底盖,5.海竿按钮,6.回线手柄,7.鱼竿未节,8.鱼竿首节,9.圆孔1,10.横轴,11.挡板,12.弹簧片,13.圆槽,14.加速齿轮中心轴,15.线轮,16.加速齿轮,17.圆孔卡槽,18.单向轴承,19.圆孔2,20.圆柱齿轮,21.滚动轴承,22.系线环,23.外壳顶部,24.摩擦轮,25.横轴穿槽,26.金属环,27.横轴卡槽1,28.横轴卡槽2,29.摩擦轮圆弧小孔1,30.摩擦轮圆弧小孔2,31.摩擦轮中心壁,32.弹簧片中心圆孔,33.挡板圆弧小孔1,34.挡板圆弧小孔2。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外壳顶部(23)的外螺纹结构与鱼竿末节(7)的内螺纹结构形成配合,竿底盖(4)的外螺纹结构与外壳尾部(3)的内螺纹结构形成配合。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横轴(10)的右端固定在单向轴承(18)的内圈,左端与外壳(1)的圆孔1(9)形成滑动配合。线轮(15)的外壳槽上固定有一个系线环(22),中心与横轴(10)间隙配合。设置在线轮(15)中心的滚动轴承(21)的外圈固定在线轮(15)的中心,内圈固定在横轴(10)的中间。鱼线拉力调节旋钮(2)、挡板(11)、弹簧片(12)、摩擦轮(24)、位于线轮(15)的左侧,圆柱齿轮(30)、加速齿轮(16)、单向轴承(18)、海竿按钮(5)、回线手柄(6)位于线轮(15)的右侧。摩擦轮(24)通过摩擦轮圆弧小孔1(29)和摩擦轮圆弧小孔2(30)穿挂在横轴穿槽(25)上。弹簧片(12)通过弹簧片中心圆孔(32)穿挂在横轴(10)上。挡板(11)通过挡板圆弧小孔1(33)和挡板圆弧小孔2(34),穿挂在横轴穿槽(25)上,其中间凸出部分嵌入横轴(10)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摩擦轮(24)、挡板(11)和弹簧片(12)都与横轴(10)形成滑动配合。鱼线拉力调节旋钮(2)嵌入横轴(10)左端的横轴卡槽1(27)中,与横轴(10)内壁形成滑动配合,其外螺纹结构与挡板(11)中心的螺母结构形成配合。圆柱齿轮(20)固定在横轴(10)上,与固定在加速齿轮中心轴(14)上的加速齿轮(16)相配合,共同组成回线加速器。单向轴承(18)的外圈固定在外壳(1)的圆孔2(19)中,内圈固定在横轴(10)右端。海竿按钮(5)从单向轴承(18)的内圈穿过,嵌入横轴(10)右端的横轴卡槽2(28)中,与横轴(10)内壁形成滑动配合,其顶端紧贴摩擦轮(24)的摩擦轮中心壁(31)。加速齿轮中心轴(14)的左端与外壳(1)内壁上设置的圆槽(13)、右端与外壳(1)上的圆孔卡槽(17)滑动配合。回线手柄(6)末端外螺纹结构与加速齿轮中心轴(14)顶端的内螺纹结构形成配合。

Claims (8)

1.一种防止鱼线拉断、鱼竿折断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包括鱼竿和控制鱼线拉力装置两部分,其特征是控制鱼线拉力装置连接在鱼竿部分鱼竿末节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鱼线拉力装置包括外壳、横轴、鱼线拉力调节旋钮、挡板、弹簧片、摩擦轮、线轮、圆柱齿轮、加速齿轮、单向轴承、海竿按钮、回线手柄,横轴贯穿外壳,线轮通过一固定在横轴上的滚动轴承位于横轴的中央,鱼线拉力调节旋钮、挡板、弹簧片、摩擦轮、位于线轮的一侧,圆柱齿轮、加速齿轮、单向轴承、海竿按钮、回线手柄位于线轮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中部呈长方体形,有一个供横轴穿过的圆孔,一个固定单向轴承的圆孔,内壁有一个不穿孔的圆槽及一个圆孔卡槽,其顶部呈圆柱形,具有外螺纹结构,尾部呈圆柱形,具有内螺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其特征是所述的横轴呈管状,两端内壁有卡槽,管壁上有铣穿的横轴穿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其特征是所述的鱼线拉力调节旋钮呈“土”字形,前部凸出部分呈圆形,由外螺纹结构和圆柱结构组成,后部呈正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其特征是所述的挡板呈“凸”字圆柱形,中部有一个呈“吕”字形的两圆弧小孔,中心有孔,具有内螺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其特征是所述的摩擦轮呈圆盘形,中部有一个呈“吕”字形的两圆弧小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防断两用竿,其特征是所述的海竿按钮呈“凸”字圆柱形。
CN2009201594336U 2009-06-27 2009-06-27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8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94336U CN201528600U (zh) 2009-06-27 2009-06-27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94336U CN201528600U (zh) 2009-06-27 2009-06-27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8600U true CN201528600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94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8600U (zh) 2009-06-27 2009-06-27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86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369A (zh) * 2012-09-25 2012-12-26 应龙其 摩擦组合式收放线钓鱼装置
CN109619057A (zh) * 2018-04-28 2019-04-16 梁志明 一种鱼线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369A (zh) * 2012-09-25 2012-12-26 应龙其 摩擦组合式收放线钓鱼装置
CN109619057A (zh) * 2018-04-28 2019-04-16 梁志明 一种鱼线轮
CN109619057B (zh) * 2018-04-28 2024-04-09 梁志明 一种鱼线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8600U (zh) 可调式防断两用竿
CN110145657A (zh) 森林用隐蔽式监控设备
CN208228126U (zh) 一种可伸缩鱼钩
CN202043564U (zh) 一种防止被狼或狗攻击的装置
CN201123323Y (zh) 鱼线轮前调力装置
CN205946951U (zh) 一种新型渔轮
CN204930050U (zh) 用于筏钓竿的放线调速器及筏钓竿
CN207828940U (zh) 一种便捷式水库打捞器
CN202760032U (zh) 杆内走线式钓鱼杆
CN205946953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环保渔轮
CN204259656U (zh) 一种钓鱼竿
WO2016033863A1 (zh) 一种钓鱼线锁
CN210580588U (zh) 防跑鱼的丢竿收回装置
CN107136032B (zh) 一种海钓专用鱼线轮的放线装置
CN204350902U (zh) 一种智能辅助钓鱼机
CN206909489U (zh) 一种定层筏钓竿
CN206559943U (zh) 绞车式自动转向渔线轮
CN204860666U (zh) 一种新型的带速比排线装置式渔线轮
CN209430147U (zh) 一种深井潜水电泵打捞装置
CN206354237U (zh) 一种附着于渔竿尾端的易脱缷的放线器
CN203568593U (zh) 可调绕线轮渔网绕线机的绕线轮
CN203538156U (zh) 一种能泄力收线的钓鱼杆
CN211298148U (zh) 一种高性能双尾碳纤维钓鱼竿
CN104855344B (zh) 一种基于小型船体的半机械化海产品捕捞装置
CN108557579A (zh) 一种纺织设备用零部件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