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2666U -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2666U
CN201522666U CN2009201565210U CN200920156521U CN201522666U CN 201522666 U CN201522666 U CN 201522666U CN 2009201565210 U CN2009201565210 U CN 2009201565210U CN 200920156521 U CN200920156521 U CN 200920156521U CN 201522666 U CN201522666 U CN 201522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peed transfer
peripheral interface
transf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65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09201565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2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2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26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扩充平台包括:一壳体,包含一底座及一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该底座的盖板,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一用来容置一行动通讯装置的凹槽,开设于该底座的一表面,并且该凹槽底部设有一高速传输接口;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并且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其中,当该行动通讯装置放置于该凹槽时,该行动通讯装置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并且与该些周边接口装置进行信号传递。藉此,以达到便利使用行动通讯装置的目的。

Description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充平台(Docking)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指一种整合有周边接口装置的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由于3C(家电、通讯、计算机)产业的快速成长,计算机及行动电话纷纷已成为人们所必备的工具之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倚赖计算机及行动电话所带来的便利性。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行动电话发展至今所能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并且在数据的运算量上已十分惊人,已不只单纯是用来提供通讯的功能而已。以目前市面上所开发出来的智能型手机来讲,其已内建操作系统,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台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的手机。因此,智能型手机所能提供的功能例如包括:上网、收发邮件、大量数据储存、影音播放...等,严然已成为一小型计算机,方便使用者在外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各种资料的处理及使用。
然而,由于智能型手机的体积较小,相对的在操作使用上也就较为不方便。因此,当使用者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环境时,往往就会将智能型手机中所记载的数据传输或同步更新至计算机中,以在计算机上继续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并且在数据处理完之后,才再将计算机中的相关数据传输或同步更新至智能型手机中,以利在外时使用。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此一来,智能型手机虽然提供了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处理资料的便利性优点,但是使用者在操作使用上以及与个人的计算机形成数据分开储存的情况方面,就造成使用者不少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利用行动通讯装置所提供的运算功能来做为主要运算装置,并且能够有效地搭配整合有周边接口装置的扩充平台。让使用者得以透过扩充平台上的周边接口装置来实际操作及使用行动通讯装置,达到便利使用行动通讯装置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方案,提供一种扩充平台,包括:一壳体、一凹槽及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其中,壳体包含一底座及一盖板,盖板是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底座,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凹槽是开设于底座的一表面,用来容置一行动通讯装置,并且凹槽底部设有一高速传输接口,而该些周边接口装置是设置于壳体,并且电性连接高速传输接口。其中,当行动通讯装置放置于凹槽时,行动通讯装置是电性连接高速传输接口,并且与该些周边接口装置进行信号传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扩充平台,包括:一壳体、一高速传输接口及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其中,壳体包含一底座及一盖板,盖板是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底座,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高速传输接口是设置于底座的一侧边表面,用来连接一行动通讯装置,而该些周边接口装置是设置于壳体,并且电性连接高速传输接口。其中,当行动通讯装置连接于高速传输接口时,行动通讯装置是与该些周边接口装置进行信号传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再一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一行动通讯装置及一扩充平台。行动通讯装置为一主运算装置,而扩充平台进一步包含:一壳体、一凹槽及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其中,壳体包含一底座及一盖板,盖板是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底座,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凹槽是开设于底座的一表面,用来容置行动通讯装置,并且凹槽底部设有一高速传输接口,以电性连接行动通讯装置,而该些周边接口装置是设置于壳体,并且电性连接高速传输接口,以与行动通讯装置进行信号传递。
藉此,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功效在于,有效解决行动通讯装置在操作上的不方便,并且让使用者在外使用的行动通讯装置可以就是在家使用的计算机,不需因为数据分开储存而需不断进行数据同步更新的动作。此外,让使用者不需分别购买计算机及行动通讯装置,而能节省花费。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的实施例方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1,1’计算机系统
10,10’扩充平台
100,100’壳体
1001,1001’底座
1002盖板
101凹槽
102,102’高速传输接口
1031键盘装置
1032触控板
1033显示器
1034储存装置
1035扬声器
1036信号传输连接器
104集线器单元
105电源连接埠
106电源模块
11行动通讯装置
12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整合有周边接口装置的扩充平台,以符合使用者在操作使用上的需求,并且让扩充平台能够与行动通讯装置有效搭配,以利用行动通讯装置来做为主要运算装置。进而,让使用者得以透过扩充平台上的周边接口装置来实际操作及使用行动通讯装置。为了让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实用效果,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行动通讯装置是利用已具有完整功能的智能型手机来做举例说明,并且扩充平台与行动通讯装置之间所连接的高速传输接口,则是例如采用具有较大传输频宽且可以同时进行资料上下传运作的通用序列总线3.0接口(USB 3.0)来实施,在此先加以叙明。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及其实施例方块图。本实施例是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1,其包括:一扩充平台10及一行动通讯装置11。其中,扩充平台10在外观上所采用的一壳体100是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其包含一底座1001及一盖板1002,并且盖板1002是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底座1001。
扩充平台10在底座1001的一表面(如图1所示的右侧边表面)上进一步开设有一凹槽101,用来容置行动通讯装置11。并且在凹槽101底部更设有一高速传输接口102,以当使用者将行动通讯装置11放置于凹槽101时,行动通讯装置11得以与高速传输接口102电性连接。补充说明的是,凹槽101实际上并无限制是开设于底座1001的哪一表面,虽然图1中并未标示出各个表面,然而熟悉该项技术者应可以了解本实施例所提到的底座1001是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前侧边表面、一后侧边表面、一左侧边表面及一右侧边表面。而本实施例是将凹槽101开设于底座1001的右侧边表面。
再者,扩充平台10进一步包括: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如一键盘装置1031、一触控板1032、一显示器1033、一储存装置1034、一扬声器1035及至少一信号传输连接器1036等)、一集线器单元104、一电源连接端口105及一电源模块106。并且上述的周边接口装置、电源连接端口105及电源模块106大致上是依据一般笔记型计算机的架构来设置于壳体100。
举例来说,键盘装置1031是设置于底座1001的上表面,并且位于靠近盖板1002枢接端的一侧;触控板1032则是设置在底座1001的上表面,并且位于远离盖板1002枢接端的一侧;显示器1033是设置于盖板1002;储存装置1034是设置于底座1001的一容置空间(图未示),通常是由底座1001的下表面来进行装设;扬声器1035是设置于底座1001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同样是位于靠近盖板1002枢接端的一侧);信号传输连接器1036是设置于底座1001的侧边表面,用来连接一外接装置(图未示);电源连接埠105同样是设置于底座1001的侧边表面;以及电源模块106是设置于底座1001的另一容置空间(图未示)。其中,信号传输连接器1036可例如为一通用序列总线接口连接器、一快捷卡(Express Card)接口连接器、一音讯传输端口及一影像传输端口等。并且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1中的信号传输连接器1036、电源连接埠105皆是设置于底座1001的右侧边表面,然而实际上是可以依据设计上的需求而分设于底座1001的不同侧边表面,在此并无加以限制。此外,上述各个周边接口装置的功能应是熟悉该项技术者所能了解,在此就不加以赘述。
如图2所示,集线器单元104是用来连接高速传输接口102及上述所有的周边接口装置,以让周边接口装置与高速传输接口102得以形成电性连接,并进行传递信号。更具体来讲,集线器单元104是透过其中的一上行端口(Upstream)(图未示)来电性连接高速传输接口102,并且透过其中的复数个下行端口(Downstream)(图未示)来分别电性连接周边接口装置。此外,由于集线器单元104实际上是属于底座1001内部的电路组件,因此在图1的外观示意图中并无加以绘制及标示。
电源连接埠105是电性连接一市电插座(图未示),用以接收一市电信号(如交流110伏特电压)。而电源模块106是电性连接电源连接埠105,用来接收市电信号,并且进一步将市电信号转换为一供应电源信号(如直流5伏特电压),以提供给集线器单元104、周边接口装置及高速传输接口102运作时使用。当然,在电源模块106中更可同时设计有多种不同规格的转换电路,以将市电信号转换为不同规格的供应电源信号,在此并无加以限制。附带一提的是,电源模块106中更可进一步包含有一蓄电电池(图未示),用来供应一备用电源信号,以当市电信号停止供应时,电源模块106仍可以顺利转换出供应电源信号。此外,当行动通讯装置11电性连接于高速传输接口102时,行动通讯装置11即可以透过高速传输接口102来获得供应电源信号,以进行充电。
依据上述的内容,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系统1及其使用的扩充平台10的架构。其中,扩充平台10仅仅是提供如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及相关的周边接口装置,而并无提供任何核心运算处理的电路及组件。当使用者将行动通讯装置11放置于扩充平台10的凹槽101,并且让行动通讯装置11电性连接高速传输接口102时,即可由行动通讯装置11来作为主要运算装置,并搭配扩充平台10所提供的周边接口装置来进行信号传递运作。而成为计算机系统1。
请再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功能使用上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唯一的差异点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充平台10’的壳体100’,其底座1001’并无开设凹槽,而是直接将高速传输接口102’设置于底座1001’的一侧边表面(如图所示的右侧边表面)。此外,高速传输接口102’是进一步透过一传输线12来连接行动通讯装置11,以让行动通讯装置11得以搭配扩充平台10’所提供的周边接口装置来进行信号传递运作,而成为计算机系统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扩充平台及使用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让使用者在外所使用的行动通讯装置,在家里使用时即可像是计算机的操作,除了能有效解决行动通讯装置在操作以及数据分开储存的不方便问题之外,更可让使用者节省花费,不需分别购买计算机及行动通讯装置。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所有的参数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且在该权利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包含一底座及一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该底座的盖板,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
一用来容置一行动通讯装置的凹槽,开设于该底座的一表面,并且该凹槽底部设有一高速传输接口;及
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并且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
其中,当该行动通讯装置放置于该凹槽时,该行动通讯装置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并且与该些周边接口装置进行信号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集线器单元,该集线器单元的一上行端口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该集线器单元的复数个下行端口分别电性连接该些周边接口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周边接口装置为一键盘装置、一显示器、一触控板、一储存装置、一扬声器及至少一信号传输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用来接收一市电信号的电源连接埠,设置于该底座的一侧边表面,并且电性连接一市电插座;及
一电源模块,设置于该底座的一容置空间,并且电性连接该电源连接埠,并将该市电信号转换为一供应电源信号,以提供给该集线器单元、该些周边接口装置及该高速传输接口。
5.一种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包含一底座及一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该底座的盖板,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
一用来连接一行动通讯装置的高速传输接口,设置于该底座的一侧边表面;及
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并且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
其中,当该行动通讯装置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时,该行动通讯装置与该些周边接口装置进行信号传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集线器单元,该集线器单元的一上行端口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该集线器单元的复数个下行端口分别电性连接该些周边接口装置,并且该些周边接口装置为一键盘装置、一显示器、一触控板、一储存装置、一扬声器及至少一信号传输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用来接收一市电信号的电源连接埠,设置于该底座的侧边表面,并且电性连接一市电插座;及
一电源模块,设置于该底座的一容置空间,并且电性连接该电源连接埠,并将该市电信号转换为一供应电源信号,以提供给该集线器单元、该些周边接口装置及该高速传输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传输接口进一步透过一传输线来连接该行动通讯装置。
9.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行动通讯装置,为一主运算装置;及
一扩充平台,进一步包含:
一壳体,包含一底座及一可掀开及盖合地枢接于该底座的盖板,以形成一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型;
一凹槽,开设于该底座的一表面,用来容置该行动通讯装置,并且该凹槽底部设有一高速传输接口,以电性连接该行动通讯装置;及
复数个周边接口装置,设置于该壳体,并且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以与该行动通讯装置进行信号传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充平台进一步包含:
一集线器单元,该集线器单元的一上行端口电性连接该高速传输接口,该集线器单元的复数个下行端口分别电性连接该些周边接口装置,并且该些周边接口装置为一键盘装置、一显示器、一触控板、一储存装置、一扬声器及至少一信号传输连接器。
CN2009201565210U 2009-06-22 2009-06-22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2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65210U CN201522666U (zh) 2009-06-22 2009-06-22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65210U CN201522666U (zh) 2009-06-22 2009-06-22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2666U true CN201522666U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8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652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2666U (zh) 2009-06-22 2009-06-22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26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968A (zh) * 2013-10-31 2015-05-06 德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座装置与连接方法
WO2020133329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装置及rtk-gnss采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7968A (zh) * 2013-10-31 2015-05-06 德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座装置与连接方法
WO2020133329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装置及rtk-gnss采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25879U (zh) Usb a型公口接头及其电子产品
US20110021247A1 (en) Docking station and computer system using the docking station
US2013034470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3482274U (zh) 通用型智能手机扩展支持底座
CN201522666U (zh) 扩充平台及使用该扩充平台的计算机系统
CN20162894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955539A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其方法
CN203911997U (zh) 一种屏壳可分离的电子墨水屏保护壳结构
CN204992204U (zh) 可旋转多功能USB Type-C数据充电线
CN201204357Y (zh) 便携式转换插座
CN207337353U (zh) 一种带多种接口及充电功能的计算机键盘
CN203149482U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及计算机机箱
CN201600645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用输入输出适配器
CN102665005A (zh) 无线多媒体终端
CN202602764U (zh) 无线多媒体终端
CN201608903U (zh) 一种连接手机和电子签名工具的装置
CN201869223U (zh) 机器对机器终端、通信模块、数据发送装置
CN201839342U (zh) 可备份手机名片及短信的电话机
CN201322925Y (zh) 无线远程通用序列总线集线器及其系统
CN201111034Y (zh) 可携式储存装置
CN205596113U (zh) 一种具备Type-C接口的蓝牙透传模组
CN208061074U (zh) 电脑主机
CN204390107U (zh) 微型主机、主机卡座及其组合装置、计算机系统
CN202679023U (zh) 一种带多卡适配功能的手机移动电源
CN213279716U (zh) 一种电子笔记的物联网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