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09754U -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09754U
CN201509754U CN2009201705606U CN200920170560U CN201509754U CN 201509754 U CN201509754 U CN 201509754U CN 2009201705606 U CN2009201705606 U CN 2009201705606U CN 200920170560 U CN200920170560 U CN 200920170560U CN 201509754 U CN201509754 U CN 201509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
umbrella
control structure
wheel
block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705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世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48115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1509754(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705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09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09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097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主要是于伞握把内的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设置有一逆止轮连结上巢或子弹头的拉线,并配设一卡制杆及定位杆,使自动开收伞于进行压缩动作时,由逆止轮以逆时针方向旋动定位杆,进而使卡制杆也产生旋移,使卡制杆的抵止部靠触于逆止轮的棘齿面上,当收伞压缩动作有失误时,该逆止轮受卡制杆抵扣,使逆止轮及子弹头均无法移位,而让受压缩中的中棒也形成定位,使中棒不会受压缩的开伞弹簧产生瞬间复弹的情形,使自动开收伞的使用及控制的安全性大为提升。

Description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伞具种类中的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的改良技术,利用逆止轮的设置,使收伞压缩动作有失误时,伞具中棒不会受压缩的开伞弹簧产生瞬间复弹的情形,以提升自动开收伞的使用及控制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一般较常见的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及作动方式大致如图1至图3所示,该控制结构设置于伞握把20内,主要是于一具有空心内部的主体10内装设一控制环体11,于控制环体11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12,另于主体10一侧设有一按钮13,而从伞握把20侧方的开孔外露,由此组构来控制伞中棒30收放。
如图1所示,控制环体11的一侧外端设有一小弹簧111,提供弹力使控制环体11具有朝向按钮13侧的动力,而在控制环体11内部的相对于小弹簧111处,则设有一凸柱112用以卡制活动槽40,以保持伞具能定位于特定位置;另外,该控制柱12利用一枢轴121结合于控制环体11靠近按钮侧的底部,并设有一扭力弹簧122,使控制柱12倾向于保持水平状态。当伞具在压缩预备使用时,活动槽40受控制环体11的凸柱112所卡制而定位,同时控制柱12受中棒30的第二管体32向下顶推形成倾斜状,而与活动槽40有连结的子弹头50卡扣于中棒30的第一管体31的扣孔上,再如图2所示,在第一次压下按钮13时,控制环体11被内推而使凸柱112脱离活动槽40,而在中棒30内的开伞弹簧60的作用下,完成自动开伞的动作,此时的控制柱12也恢复为水平形态并抵触子弹头50。当欲收伞时,则再压按钮13一次,此时的控制柱12便对子弹头50顶推,使其脱离与第一管体31的卡扣,而在各伞骨70的收折弹簧的作用下,使各伞骨70连同伞面自动收折(如图3所示),随即再用力由伞顶将中棒30往伞握把20处压缩,而完成如图1的收伞状态。
但是,此自动开收伞的最大问题发生在压缩收伞的过程上,因为收伞时是对该伞具中棒30内的开伞弹簧60进行压缩的动作,而开伞弹簧60的强度及弹力都不小,因此,使用者手部必须用很大的力量来进行压缩收伞,但若施力或动作稍有不当时,受压缩的开伞弹簧60会以极大的力量将中棒30复弹,而经常造成使用者手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受伤,是以该种自动开收伞在使用上存在有危险性,实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伞具中棒会被开伞弹簧复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该控制结构组装于伞握把内,包含一上下段都为透空的主体,于上段透空内装设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的控制环体,于下段透空内以轴杆接设一半轮面上形成有棘齿面而另一半轮面上设有一线槽的逆止轮,并于逆止轮一侧边形成有一圆槽并置设一发条,而另一边则形成有一推轮,另于主体中段位置以定位轴接设有一卡制杆及定位杆,该卡制杆一端形成抵止部悬置于逆止轮棘齿面上方,另一端形成一卡扣部并穿越主体中心,而定位杆一端形成一具有作动柱的旋动部,且悬置于逆止轮的推轮的旋转区间上,另一端形成一扣合部并穿越主体中心,且扣合部末端与卡制杆的卡扣部末端形成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该控制结构组装于伞握把内,包含一上下段都为透空的主体,于上段透空内装设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的控制环体,于下段透空内以轴杆接设一半轮面上形成有棘齿面而另一半轮面上设有一线槽的逆止轮,并于线槽内接设一端固接于伞具上巢的第二拉线,于逆止轮一侧边形成有一圆槽并置设一发条,而另一边则形成有一推轮,另于主体中段位置以定位轴接设有一卡制杆及定位杆,该卡制杆一端形成抵止部悬置于逆止轮棘齿面上方,另一端形成一卡扣部并穿越主体中心,而定位杆一端形成一具有作动柱的旋动部,且悬置于逆止轮的推轮的旋转区间上,另一端形成一扣合部并穿越主体中心,且扣合部末端与卡制杆的卡扣部末端形成卡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其主要是于伞握把内的自动开收伞的控制结构设置有一逆止轮连结子弹头的拉线,当收伞压缩动作有失误时,该逆止轮受卡制,使与逆止轮连结的子弹头也无法移位,而让受压缩中的中棒也形成定位,使中棒不会受压缩的开伞弹簧而产生瞬间复弹的情形,由此结构,以使自动开收伞的使用及控制的安全性大为提升,达到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公知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配设图;
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收伞后的剖示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于开伞时的剖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于收折伞骨及伞面时的剖示图;
图9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于压缩收伞过程的剖示图;
图11及图12本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另一配设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如图4、图5及图6所示,该控制结构组装于伞握把20内,主要包含一上下段都为透空的主体10,于上段透空内部装设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12的控制环体11,于控制环体11一侧配设有一按钮13,于另一侧外端设有一小弹簧111,提供弹力使控制环体11具有朝向按钮13侧的动力,而在控制环体11内部的相对于控制柱12的另一侧内则设有一凸柱112;于主体10下段透空内以轴杆141接设一逆止轮14,于逆止轮14一半轮面上形成棘齿面142,而另一半轮面上则设有一线槽143用以接设子弹头50的拉线80,并于主体10一边形成有一圆槽144,而另一边则形成有一推轮145,另于圆槽144内置设一发条146,使发条146内端卡扣于轴杆141上,而外端则卡扣于圆槽144的槽面上;另于主体10中段位置以定位轴18接设有一卡制杆15及定位杆16,该卡制杆15配设有一小弹簧153将其顶撑,其一端形成一抵止部151悬置于逆止轮14棘齿面142上方,另一端形成一卡扣部152并穿越主体中心;该定位杆16也配设有一小弹簧163将其顶撑,其一端形成一具有结合扭力弹簧的作动柱164的旋动部161,且悬置于逆止轮14的推轮145的旋转区间上,而另一端形成一扣合部162并穿越主体中心,且扣合部162末端与卡制杆15的卡扣部152末端形成卡扣;另外,再于逆止轮14的线槽143上方位置以一定位轴19接设一小滑轮17。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收伞于压缩收伞后的结构配设形态,活动槽40受控制环体11的凸柱112所卡制而定位,同时控制柱12受中棒30的第二管体32向下顶推形成倾斜状,而以拉线80与活动槽40有连结的子弹头50,卡扣于中棒30的第一管体31的扣孔上,另外,子弹头50底部也设有下拉线81,经小滑轮17再接设于逆止轮14的线槽143内;此时逆止轮14内的发条146处于完全松弛状态,而定位杆16的扣合部162末端与卡制杆15的卡扣部152末端处于卡扣状态,使卡制杆15的抵止部151悬置于逆止轮14棘齿面142上方,而定位杆16的旋动部161悬置于逆止轮14的推轮145的旋转区间内。
请参阅图7所示,当欲开伞时,直接压下按钮13,控制环体11被内推,使凸柱112脱离活动槽40,而在中棒30内的开伞弹簧60的作用下,完成自动开伞的动作,此时的控制柱12也恢复为水平形态并抵触子弹头50,而逆止轮14、卡制杆15及定位杆16则无任何动作。
请参阅图8所示,当欲收伞时,再次压下按钮13,此时的控制柱12便对子弹头50顶推使其脱离与中棒30的第一管体31的卡扣,在各伞骨70的收折弹簧的作用下,使各伞骨70连同伞面自动收折,而经由拉线80将子弹头50向上拉,并由下拉线81带动逆止轮14顺时针转动,使逆止轮14内的发条146形成卷缩形态,而逆止轮14一端的推轮145也随之顺时针转动,并拨动定位杆16的旋动部161的作动柱164,但并无让定位杆16产生旋动。
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收伞的最后动作是压缩伞中棒30,当伞中棒30受外力而产生压缩时会让子弹头50及拉线80、81放松,此时逆止轮14在发条146复位的动力作用下而产生逆时针转动,逆止轮14一端的推轮145也随的逆时针转动而卡抵作动柱164,将定位杆16的旋动部161向左产生旋动,并使定位杆16的扣合部162向右旋移而与卡制杆15的卡扣部152解除卡扣,而于小弹簧153的顶推下,使卡制杆15的抵止部151向逆止轮14的棘齿面142旋移压触,使卡制杆15的抵止部151随时抵靠于逆止轮14的棘齿面142上,因此,当收伞压缩动作有失误而松脱时,该逆止轮14马上受卡制杆15抵扣,使与逆止轮14连结的子弹头50也无法移位,而让受压缩中的中棒30随之定位,使中棒30不会受压缩的开伞弹簧60产生瞬间复弹的情形,而收伞压缩动作顺利完成时如图6所示,控制环体11的控制柱12受中棒30的第二管体32向下顶推形成倾斜状,而子弹头50卡扣于中棒30的第一管体31的扣孔上,底部的下拉线81受发条146复位转动而被向下拉动,经小滑轮17再卷绕于逆止轮14的线槽143内,另外,卡制杆15的卡扣部152受活动槽40底缘顶推而再次与定位杆16的扣合部162形成卡扣。
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的变化实施例,该控制结构组装于伞握把20内,主要包含一上下段都为透空的主体10,于上段透空内装设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12的控制环体11,于控制环体11一侧佩设有一按钮13,于另一侧外端设有一小弹簧111,提供弹力使控制环体11具有朝向按钮13侧的动力,而在控制环体11内部的相对于控制柱12的另一侧内则设有一凸柱112;于主体10下段透空内以轴杆141接设一逆止轮14,于逆止轮14一半轮面上形成棘齿面142,而另一半轮面上则设有一线槽143用以接设一端固接于伞具上巢90的第二拉线82,并于主体10一边形成有一圆槽144,而另一边则形成有一推轮145,另于圆槽144内置设一发条146,使发条146内端卡扣于轴杆141上,而外端则卡扣于圆槽144的槽面上;另于主体10中段位置以定位轴18接设有一卡制杆15及定位杆16,该卡制杆15配设有一小弹簧153将其顶撑,其一端形成一抵止部151悬置于逆止轮14棘齿面142上方,另一端形成一卡扣部152并穿越主体中心;该定位杆16也配设有一小弹簧163将其顶撑,其一端形成一具有结合扭力弹簧的作动柱164的旋动部161,且悬置于逆止轮14的推轮145的旋转区间上,而另一端形成一扣合部162并穿越主体中心,且扣合部162末端与卡制杆15的卡扣部152末端形成卡扣;另外,再于逆止轮14的线槽143上方位置以一定位轴19接设一小滑轮17以供第二拉线82架放并导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结构组装于伞握把内,包含一上下段都为透空的主体,于上段透空内装设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的控制环体,于下段透空内以轴杆接设一半轮面上形成有棘齿面而另一半轮面上设有一线槽的逆止轮,并于逆止轮一侧边形成有一圆槽并置设一发条,而另一边则形成有一推轮,另于主体中段位置以定位轴接设有一卡制杆及定位杆,该卡制杆一端形成抵止部悬置于逆止轮棘齿面上方,另一端形成一卡扣部并穿越主体中心,而定位杆一端形成一具有作动柱的旋动部,且悬置于逆止轮的推轮的旋转区间上,另一端形成一扣合部并穿越主体中心,且扣合部末端与卡制杆的卡扣部末端形成卡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于主体内的逆止轮的线槽上方位置以一定位轴接设一小滑轮,使伞具中棒内的子弹头底部的下拉线经小滑轮再接设于逆止轮的线槽内。
3.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结构组装于伞握把内,包含一上下段都为透空的主体,于上段透空内装设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的控制环体,于下段透空内以轴杆接设一半轮面上形成有棘齿面而另一半轮面上设有一线槽的逆止轮,并于线槽内接设一端固接于伞具上巢的第二拉线,于逆止轮一侧边形成有一圆槽并置设一发条,而另一边则形成有一推轮,另于主体中段位置以定位轴接设有一卡制杆及定位杆,该卡制杆一端形成抵止部悬置于逆止轮棘齿面上方,另一端形成一卡扣部并穿越主体中心,而定位杆一端形成一具有作动柱的旋动部,且悬置于逆止轮的推轮的旋转区间上,另一端形成一扣合部并穿越主体中心,且扣合部末端与卡制杆的卡扣部末端形成卡扣。
CN2009201705606U 2009-08-05 2009-08-05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9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05606U CN201509754U (zh) 2009-08-05 2009-08-05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705606U CN201509754U (zh) 2009-08-05 2009-08-05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09754U true CN201509754U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8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7056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9754U (zh) 2009-08-05 2009-08-05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09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59117U (zh) 一种百叶帘及其操纵装置
CN201509754U (zh) 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改良
CN202635838U (zh) 自动开收多折伞
KR200440972Y1 (ko) 자동텐트용 접이식 폴대
CN208387992U (zh) 手镯
CN208550226U (zh) 手镯
CN205866237U (zh) 一种自动折伞的开合控制装置
CN108209083A (zh) 一种便于携带式折扇
CN101278797B (zh) 改良窗帘
CN209528152U (zh) 带有安全装置的自动伞
CN201957955U (zh) 自动开收伞安全控制结构
CN201831098U (zh) 改进的自动开收伞安全控制结构
CN202364993U (zh) 易收伞的自动开收伞
CN103445420A (zh) 一种安全自动开收伞
CN201431049Y (zh) 收伞中棒控制装置
CN201563780U (zh) 自动开收伞的中棒安全锁住结构
CN201238699Y (zh) 手开伞的开关装置
CN204351244U (zh) 自动开收伞的省力收伞蓄能结构
CN203152758U (zh) 自动开收伞中棒收折及安全控制结构
CN202999585U (zh) 易于折叠中棒的自动开收多折伞
CN201577675U (zh) 一种采用防空弹安全装置的自开收晴雨伞
CN203913706U (zh) 自动开收多折伞的收伞安全装置
CN101725273B (zh) 一种帐篷顶部支撑装置
CN215485090U (zh) 一种连接稳定性强的帐篷连接扣
KR101366756B1 (ko) 우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