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09195U -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09195U
CN201509195U CN2009202047454U CN200920204745U CN201509195U CN 201509195 U CN201509195 U CN 201509195U CN 2009202047454 U CN2009202047454 U CN 2009202047454U CN 200920204745 U CN200920204745 U CN 200920204745U CN 201509195 U CN201509195 U CN 201509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excitation module
coupling excitation
modul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47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攀峰
伍燕
邵永平
薛元松
宦玉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9202047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09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09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091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包括壳体、天线、射频收发模块、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所述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围出收容腔,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天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耦合,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通过耦合的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可以实现对天线的耦合激励馈电,增加了天线的带宽,能够实现宽带谐振,使天线能够发挥更佳的性能,即使在信号弱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终端装置之间的相互通讯。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尤其涉及使用天线进行无线信号接收和发射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在通讯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实现无线通讯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需要以天线来实现电路能量和电磁波能量之间的转换,即需要进行通讯信号的接收和发射。
天线是移动通讯终端装置不可缺少的元件,无论是单一制式的单频天线还是多种制式的多频天线,都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才能实现天线在某一频段或多频段的谐振、辐射及接收能量。早期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以天线外置的方式实现,而天线外置由于影响美观、对人体辐射大,被逐渐淘汰,而以天线内置的方式取而代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天线带宽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包括壳体、天线、射频收发模块、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所述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围出收容腔,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天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耦合,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固定于所述壳体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为金属片状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嵌入固定于所述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电耦合或磁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均为耦合弹片或均为耦合线圈。
一种手机,包括壳体、天线、射频收发模块、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所述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围出收容腔,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均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天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耦合,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耦合的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可以实现对天线的耦合激励馈电,增加了天线的带宽,能够实现宽带谐振,使天线能够发挥更佳的性能,即使在信号弱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终端装置之间的相互通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移动通讯终端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手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包括壳体4、射频收发模块1、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及天线5。壳体4具有外壁和内壁,内壁围出收容腔。射频收发模块1用于实现射频电信号的接收和发射,其安装在壳体的收容腔内。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与射频收发模块1电气连接,以保证射频电信号能够在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和射频收发模块1之间传递,该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安装在壳体的收容腔内。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与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耦合,实现两个模块之间电信号的激励和接收,该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与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均安装于在壳体的收容腔内。天线5固定在壳体4上,天线5与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电气连接,从而实现从射频收发模块1发射的电信号能够以最小的损耗进入到天线5,同时天线5接收的无线电磁信号能够以最小损耗进入射频收发模块1,从而实现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相互通讯。
射频收发模块1和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焊接等方式实现电气连接。
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非接触,其可以采用电耦合、磁耦合等方式实现信号激励。第一耦合激励模块2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可以为能够实现电容式耦合的耦合弹片或能够实现变压器式耦合的耦合线圈。
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与天线5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焊接等方式实现电气连接。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可以直接固定在壳体4的内表面,即壳体4同时作为天线5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3的载体。
天线5可以固定在壳体4的外壁,也可以固定在壳体4内壁或者是固定在壳体内部。天线5的固定方式可以是通过机械固定、镶嵌固定或者是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实现天线5和壳体4固定的固定方式。天线5能够收发无线电磁信号,其可以为金属片状体,也可以根据要求设计成其它形状。较佳的是,天线经过调谐,从而能够在该移动通讯终端装置的工作频率上谐振。
如图2所示,现以手机为例说明该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为耦合弹片或耦合线圈,该第一耦合激励模块的输入、输出端通过压接或焊接的方式与射频收发模块的射频测试座的焊盘连接,射频测试座的输入、输出端通过射频线连接焊盘。
第二耦合激励模块为镶嵌在手机壳体内壁的耦合弹片或耦合线圈,该第二耦合激励模块与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可良好的电耦合或磁耦合,并与天线通过直接接触或焊接实现电气连接。
壳体是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和天线的载体,同时也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
天线为镶嵌于壳体上的金属装饰片,其经过调谐而工作于手机的工作频率上,如工作于CDMA 800MHZ、CDMA 1.9GHZ以及GPS频段,同时兼顾美观设计。
对于该移动通讯终端装置,通过耦合的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可以实现对天线的耦合激励馈电,增加了天线的带宽,使天线能够发挥更佳的性能。由于天线固定在壳体上,不用占用收容腔的空间,从而有效节省了收容腔的空间大小,提高了收容腔的利用率,使得终端装置在外观的设计上可以抛开天线的限制,做到体积更小、更轻巧、更美观。而且,由于耦合激励馈电的方式可以在相对小的空间内使天线的带宽更宽,易于实现多频段天线,进而使单个的通讯终端装置能够实现多制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包括壳体、天线及射频收发模块,所述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围出收容腔,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天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耦合,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固定于所述壳体外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金属片状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嵌入固定于所述壳体。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电耦合或磁耦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均为耦合弹片或均为耦合线圈。
8.一种手机,包括壳体、天线及射频收发模块,所述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围出收容腔,所述射频收发模块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收容腔的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及第二耦合激励模块,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射频收发模块电气连接,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天线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与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耦合,所述天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金属片状体,所述金属片状体固定于所述壳体外壁,所述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激励模块和第二耦合激励模块均为耦合弹片或均为耦合线圈。
CN2009202047454U 2009-09-11 2009-09-11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9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47454U CN201509195U (zh) 2009-09-11 2009-09-11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47454U CN201509195U (zh) 2009-09-11 2009-09-11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09195U true CN201509195U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70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474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9195U (zh) 2009-09-11 2009-09-11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091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1863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座、印刷电路板及终端
CN109524761A (zh) * 2019-01-28 2019-03-26 杭州易和互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表耦合天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1863A (zh) * 2017-01-19 2017-06-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座、印刷电路板及终端
CN106841863B (zh) * 2017-01-19 2019-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测试座、印刷电路板及终端
CN109524761A (zh) * 2019-01-28 2019-03-26 杭州易和互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表耦合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9406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多频天线
TW201238139A (en) Handheld device
GB2396484A (en)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different antennas
CN101997165B (zh) 一种封闭型多频段天线及其无线通讯装置
CN102856629A (zh) 一种手机三合一天线装置
CN102110899A (zh) 一种集成滤波器的超宽带天线
WO2005079148A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utilize an active stub/parasitic whip antenna to facilitate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04409831A (zh) 基于铁氧体的mimo终端天线
CN102014180A (zh) 一种内置fm天线的实现方法及其手机
CN211208677U (zh) 天线和电子设备
Andujar et al. Human head interaction over ground plane booster antenna technology: Functional and biological analysis
CN201509195U (zh)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
WO2011011928A1 (zh) 宽频的双频天线
CN203617418U (zh) 一种手机天线
TW201212385A (en) Tuneable frequency band antenna
TW200408163A (en) Improved cellular antenna architecture
KR101408654B1 (ko) 사이드 키의 fpcb에 실장된 안테나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
CN201853809U (zh) 一种环形多频段天线及其无线通讯装置
CN101997166B (zh) 一种环形多频段天线及其无线通讯装置
CN201838714U (zh) 一种封闭型多频段天线及其无线通讯装置
CN201781061U (zh) 一种内置多频段天线及移动终端
CN203760644U (zh) 一种超宽带小型化内置单极手机天线
CN108336481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WO2011003297A1 (zh) 一种无线固定终端
CN102403568A (zh) 可切换频带的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