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09119U -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09119U
CN201509119U CN200920155865XU CN200920155865U CN201509119U CN 201509119 U CN201509119 U CN 201509119U CN 200920155865X U CN200920155865X U CN 200920155865XU CN 200920155865 U CN200920155865 U CN 200920155865U CN 201509119 U CN201509119 U CN 201509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m drive
drive motor
motor
pedal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58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558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09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09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091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驱动马达定子轴、转子轴、变速机轴和动力输出轴均为空心轴,并分别由轴承支撑在通轴上,通轴的两端固定有脚踏曲柄和脚蹬,在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离合装置,在离合装置上固定有传动轮,在传动轮和脚踏曲柄、脚蹬之间设置脚踏变速机,且脚踏变速机与驱动马达外壳固定连接,其主动件固定在通轴上并一起转动,在驱动马达外壳、端盖里面或外面固定有助力传感器和电路控制装置,在各轴承、转动轴和端盖之间设置密封件,在变速机中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其优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人工脚踏助力、变速,启动转矩大、载荷能力强,省电续行里程长,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助力车自行车、助力车三轮车、混合动力助力车、水上助力器具和动力机械等领域。

Description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马达变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马达变速装置的通轴两端固定有脚踏曲柄和脚蹬,在动力输出轴上装有离合装置,在离合装置上固定有传动轮,在传动轮和脚踏曲柄、脚蹬之间设置有人工脚踏变速机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市面上出售的驱动马达变速装置,其驱动马达变速装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特别是驱动马达变速装置用在助力自行车上时,其驱动马达变速装置的轴与助力自行车的脚踏中轴不同心,在驱动马达变速装置的轴和助力自行车脚踏中轴上各自分别安装有一个链轮,使人工脚踏骑行与马达驱动无法和谐统一,进而使驱动马达变速装置体积过大、结构复杂、故障点多和不便于安装。
目前,有一种驱动马达变速装置。这种驱动马达变速装置实现了驱动马达变速装置的轴与助力自行车脚踏中轴同心共轴,且其离合装置和链轮共同安装在驱动轴上。虽然这样可以克服了以上不足,但由于共用一个链轮,当链轮与后飞轮齿数比较小时,其人工脚踏骑行虽省力但费时,骑行效果欠佳;如果链轮与后飞轮齿数比较大,能充分体现人工脚踏骑行功能,但马达变速装置又会出现起动耗能的不足;而且其驱动马达变速装置上没有设置人工脚踏助力传感器和密封装置,在人工脚踏骑行时没有助力功能,使续行里程变短甚至透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体积小、扭矩大、带人工脚踏骑行变速机、助力传感器和密封装置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它包括由驱动马达定子、转子、轴和马达变速机7、离合装置9及传动轮10组成,驱动马达定子轴、转子齿轴37、变速机轴和动力输出轴30均为空心轴,且分别由轴承支撑固定在通轴1上,驱动马达左端盖2和右端盖8分别由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4外壳上并成为一体,且分别由轴向固位的轴承支撑在通轴1和动力输出轴30上,在通轴1与驱动马达4外壳端盖轴承孔之间装有密封件,驱动马达定子固定在驱动马达4外壳上,驱动马达转子齿轴37与马达变速机7的主动齿轴38成一体或分体由螺丝固定连接成一体,在驱动马达动力输出轴30的动力输出端上装有离合装置9且通过离合装置轴套芯6与动力输出轴30固定连接,在通轴1的两端固定有脚踏曲柄和脚蹬,其特征在于:在离合装置9上通过螺丝12固定连接有脚踏离合装置11和传动轮10,在传动轮10和脚踏曲柄、脚蹬之间设置脚踏变速机13,脚踏变速机13和马达右端盖8通过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4外壳上并成为一体,在驱动马达4或脚踏变速机13的外壳里面或外面设置助力传感器且固定在通轴1上,其信号传感装置固定在驱动马达4或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或外壳上,电路控制装置28安装在驱动马达4的外壳里面或外面,在其控制导线29穿出孔内设置密封装置,在动力输出轴30、马达右端盖8和轴承5之间设置密封件31,在动力输出轴30内孔和通轴1之间的轴承27附近设置密封件26,其脚踏离合装置11上的离合式动力轴25与脚踏变速机13的动力输出齿轴作成一体,且由轴承18支撑在通轴1上,脚踏变速机13内的主动装置17通过键销19与通轴1固定连接并与通轴1一起转动,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16和其外壳之间设置密封件并通过螺丝14固定连接,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16由轴承21支撑在通轴1上,脚踏变速机13的外壳由轴承22支撑在离合式动力轴25上,在脚踏变速机端盖16、通轴1和轴承21之间设置密封件20,在离合式动力轴25、通轴1和轴承18之间设置密封件,在离合式动力轴25、脚踏变速机13壳体和轴承22之间设置密封件24,在马达左端盖2、右端盖8和驱动马达4的外壳之间设置密封件并通过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4的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马达变速机7或脚踏变速机13是1-10级的直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谐波齿轮传动或摆线齿轮传动,且各级传动形式可以同时采用相同的传动形式或不同的传动形式。
所述的离合装置9和脚踏离合装置11是分体式的,也可以作成一体且同时采用相同形式的离合装置或不同形式的离合装置或用棘轮机构代替,且其离合装置轴套芯6与动力输出轴30可以作成一体式的,所述的脚踏离合装置11的离合式动力轴25与脚踏变速机13内的动力输出齿轴是一体式的,还可以作成分体式的且通过螺丝或键销固定连接。
所述的离合装置9可以设置在马达变速机7内与动力输出轴30配合使用,且其脚踏离合装置11和传动轮10可以固定在一起或分别与动力输出轴30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踏离合装置11可以设置在脚踏变速机13内的其它传动装置上固位连接成一体,并且其传动装置上至少设置1个离合装置。
所述的助力传感器是电磁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所述的助力传感器是固定在马达外壳左端盖2的里面或外面,也可以固定在脚踏变速机13外壳端盖16的里面或外面。
所述的传动轮10是链轮、皮带轮或齿轮,所述的传动轮10是齿轮时其脚踏变速机13外壳与传动轴杆齿轮罩壳呈密封状态且固定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驱动马达是电动马达、燃油马达或气动马达,所述的驱动马达是带有变速机马达或无变速机马达;所述的驱动马达是电动马达时,在其转子永磁铁固位处的转子铁芯圆周上加工有永磁铁嵌合适配齿槽。
所述的驱动马达的定子、转子内腔与其变速机内腔是隔离式的,其分别由密封件密封,且在变速机外壳圆周或端盖上设置有注油螺丝孔和放油螺丝孔,其分别由螺丝和垫片锁紧密封,在变速机内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
所述的驱动马达轴是空心轴或实心轴且与通轴1同心或不同心,所述的通轴1或是半轴式连接,并通过轴承支撑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所述的驱动马达4和脚踏变速机13分别是独立式的或作成一体式的且相互固定配合使用,所述的驱动马达4和脚踏变速机13其还可以分别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体积小、结构简单,人工脚踏助力、变速,启动转矩大、载荷能力强,省电续行里程长,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助力车自行车、助力车三轮车、混合动力助力车、水上助力器具和动力机械等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脚踏助力变速机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齿轴与变速机的主动齿轴作成一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转子铁芯与永磁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铁芯与永磁铁的第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铁芯与永磁铁的第二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铁芯与永磁铁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图9中:1.通轴;2.马达左端盖;3.螺丝;4.驱动马达;5.轴承;6.离合装置轴套芯;7.马达变速机;8.马达右端盖;9.离合装置;10.传动轮;11.脚踏离合装置;12.螺丝;13.脚踏变速机;14.螺丝;15.注油螺丝孔;16.变速机端盖;17.主动装置;18.轴承;19.键销;20.密封件;21.轴承;22.轴承;23.放油螺丝孔;24.密封件;25.离合式动力轴;26.密封件;27.轴承;28.电路控制装置;29.控制导线;30.动力输出轴;31.密封件;32.卡簧;33.转子铁芯;34.轴承;35.永磁铁;36.永磁铁嵌合适配齿槽;37.转子齿轴;38.主动齿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到图9。
实施例1:以电动助力自行车为例加以说明,变速机采用行星齿轮变速。
如图1、图2所示:在驱动马达4动力输出轴30的动力输出端上装有离合装置9(可以用飞轮机构改制代替)且通过离合装置轴套芯6与动力输出轴3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花键或轴销定位),在离合装置9上通过螺丝12固定连接有脚踏离合装置11(可以用飞轮机构改制代替)和传动轮10(或分别单独固定连接使用,也可以把传动轮10与离合装置9或脚踏离合装置11作成一体使用),在离合装置9、11、传动轮10和脚踏曲柄、脚蹬之间设置脚踏变速机13,脚踏变速机13和马达右端盖8通过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外壳上并成为一体(或驱动马达4外壳和脚踏变速机13外壳作成一体使用),在驱动马达4或脚踏变速机13的外壳里面或外面设置助力传感器且固定在通轴1上,其信号传感装置固定在驱动马达4或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或外壳上,电路控制装置28安装在驱动马达4的外壳里面或外面,在其控制导线29穿出孔内设置密封装置,在动力输出轴30、马达右端盖8和轴承5之间设置密封件31,在动力输出轴30内孔和通轴1之间的轴承27附近设置密封件26,其脚踏离合装置11上的离合式动力轴25与脚踏变速机13的动力输出齿轴作成一体(还可以作成分体式的且通过螺丝或键销固定连接使用),且由轴承18支撑在通轴1上,脚踏变速机13内的主动装置17通过键销19与通轴1固定连接并与通轴1一起转动,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16和其外壳之间设置密封件并通过螺丝14固定连接,脚踏变速机13的外壳、端盖通过轴承21和轴承22分别支撑在通轴1和离合式动力轴25上,在脚踏变速机端盖16、通轴1和轴承21之间设置密封件20,在离合式动力轴25、通轴1和轴承18之间设置密封件,在离合式动力轴25、脚踏变速机13壳体和轴承22之间设置密封件24,在马达左端盖2、右端盖8和驱动马达4的外壳之间设置密封件并通过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4的外壳上。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马达变速机7或脚踏变速机13是1-10级的直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谐波齿轮传动或摆线齿轮传动,且各级传动形式可以同时采用相同的传动形式或不同的传动形式。也就是说1-10级的齿轮传动,各级均采用直齿轮传动或行星齿轮传动或谐波齿轮传动或摆线齿轮传动,也可以把不同的传动形式用在同一个变速机中,使马达变速机7或脚踏变速机13根据需要为驱动马达及助力变速装置减速或增速;且其离合装置9或脚踏离合装置11可以同时采用相同形式的离合装置或不同形式的离合装置或用棘轮机构代替使用,且其离合装置轴套芯6与动力输出轴30成一体,脚踏离合装置11的离合式动力轴25与脚踏变速机13内的动力输出齿轴成一体(还可以作成分体式的且通过螺丝或键销固定连接);其中离合装置9的作用是实现人工脚踏助力骑行时与驱动马达变速机7的动力输出轴30进行分离,从而消除驱动马达和变速机7的无功阻尼,使驱动马达助力自行车人工脚踏助力骑行轻松自如;反之,其脚踏离合装置11的作用是实现驱动马达作功时与人工脚踏助力变速机13有效的分离,使通轴1(既起到驱动马达支撑轴的作用,又起到脚踏中轴的作用)和脚踏曲柄、脚蹬处于自由状态;并且其离合装置9可以设置在马达变速机7内与动力输出轴30配合输出动力并起到离合作用,此时脚踏离合装置11和传动轮10可以固定在一起或分别与动力输出轴30固定连接使用;其脚踏离合装置11可以设置在脚踏变速机13内的其它传动装置上固位连接成一体,并且其传动装置上至少设置1个离合装置,也就是说如果把脚踏离合装置11设置在行星轮上,就必须每个行星轮上都要设置一个脚踏离合装置11才能实现离合作用,如果把脚踏离合装置11设置在脚踏变速机13内的动力输出齿轴(也就是离合式动力轴25)上或行星架上只需要设置一个脚踏离合装置11即可;只要能实现驱动马达和人工脚踏助力变速骑行分离自由转动功能,离合装置9和脚踏离合装置11可以设置在其传动装置的相关部位上。
其中,把离合装置9设置在马达变速机7内与动力输出轴30配合使用和把脚踏离合装置11设置在脚踏变速机13内的动力输出齿轴(也就是离合式动力轴25)上是本实例中的优选方式,此时动力输出轴30和动力输出齿轴(也就是离合式动力轴25)可以用连轴器连接,且传动轮10可以固定在其中的任一传动轴上。
使用时,当人工踩踏通轴1两端固定的脚踏曲柄和脚蹬时,脚踏变速机13内的主动装置17(或是齿轮、轴或是齿轮支架)通过键销19与通轴1固定连接并同通轴1一起转动,此时脚踏变速机13内的变速装置动作带动离合式动力轴25(或同脚踏离合装置11作成一体)转动,并在脚踏离合装置11的作用下带动离合装置9和传动轮10转动增速(或减速),人工脚踏驱动电动自行车助力前进,且由于在通轴1上和马达外壳左端盖2的里面或外面(也可以是在脚踏变速机13外壳端盖16的里面或外面或传动链、皮带和轴杆附近)固定有助力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装置,又可实现助力骑行功能。当驱动马达通电作功时,其动力输出轴30带动离合装置9和传动轮10转动增速(或减速),驱动马达驱动电动自行车前进,此时由于脚踏离合装置11的作用使人工脚踏通轴1和曲柄、脚蹬处于自由状态。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轮10即可采用链轮、皮带轮,也可以采用齿轮。当传动轮10采用链轮、皮带轮时,在其传动链条或皮带安装部位的脚踏变速机13外壳圆周上设置成半圆弧长方形或梯形开口形状,其半圆弧开口的大小及形状在保证使用强度和便于安装、传动的前提下可以任意选定,且脚踏变速机13的变速装置部分是密封式的;当传动轮10采用齿轮时,去除传动链条或皮带采用传动轴杆齿轮与后轮毂变速机构配合驱动电动自行车前、后轮毂转动前进,实现无链传动助力骑行功能,在后轮毂传动变速机构的里面或外面设置刹车机构,其脚踏变速机13外壳与传动轴杆齿轮罩壳呈密封状态(此时脚踏变速机13和传动轴杆齿轮可以作成一体式的)且固定连接成一体,在其传动变速机构中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马达内的转子齿轴37与马达变速机7内的主动齿轴38是作成一体的(或分体的由螺丝固定连接成一体),并由轴承34(至少1个轴承)支撑在通轴1上,且其采用整体钢材加工而成或采用钢质薄板冲片与转子齿轴嵌合而成,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优选而定。
如图1到图9所示:驱动马达是电动马达、燃油马达或气动马达,还可以是带有变速机的或无变速机的马达。当驱动马达采用电动马达时(参见图6到图9),在其转子永磁铁35固位处的转子铁芯33圆周上加工有永磁铁嵌合适配齿槽36。其中<图6>是现有技术的转子铁芯与永磁铁的装配结构,主要是采用永磁铁与转子铁芯粘接或永磁铁上打孔由螺丝和粘接固位,这样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永磁铁易松动、脱落或破碎,特别是用在高速电机上其危害和危险性更大。为此,在本发明中采用<图7到图9>所示的装配结构,其中<图7>是把永磁铁35嵌合在呈开口式的燕尾形齿槽36中与其适配;<图8>是把永磁铁35嵌合在呈长方形开口式燕尾齿槽36中与其适配;<图9>是把永磁铁35嵌合在呈长方形闭合式槽36中与其适配;且为了更加牢靠,可以在永磁铁35与转子铁芯33的嵌合适配齿槽36的接触面上适当涂胶粘接使用;并且其电动马达是内转子马达或外转子马达,也可以是盘式(单盘式转子或双盘式转子)有铁芯或无铁芯马达。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如图2所示:将驱动马达电路控制装置28(或控制电路板)安装在驱动马达机4壳内或外面,其控制导线29直接与其连接,使外接电路简单、可靠,同时在驱动马达4壳体内控制导线的输出孔里设置密封装置,此密封装置可以采用绝缘密封圈或密封胶粘接;且可以把助力传感器控制电路设置在驱动马达电路控制装置28(或控制电路板)里面成一体,简化电路设计,这样可以缩小整个驱动马达及助力变速装置的系统体积,便于安装与美观;并在电路控制装置28(或控制电路板)上装有散热装置(或散热片),其与驱动马达壳体紧密结合,有利于散热保护电器元件。并且驱动马达的定子、转子内腔与其变速机内腔是隔离式的,在通轴1和驱动马达、变速机外壳及各端盖、轴承之间设置了密封件(或密封装置),此密封件(或密封装置)可以采用O形密封圈,这样可以防止水、异物等进入驱动马达和变速机内部,且在变速机外壳圆周或端盖上设置有上位注油螺丝孔15和下位放油螺丝孔23,其分别由螺丝和垫片锁紧密封,在变速机7、13内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特别是在变速机内注入润滑油时,变速机构可以得到良好的润滑和降噪,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其是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式。
其优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人工脚踏助力、变速,启动转矩大、载荷能力强,省电续行里程长,应用范围广,可广泛应用于助力车自行车、助力车、三轮车、混合动力助力车、水上助力器具和动力机械等领域。
实施例2:以电动助力自行车为例加以说明,变速机采用直齿轮变速。
如图3所示:驱动马达轴是实心轴(或空心轴)且与通轴1不同心(或同心),通轴1(或是半轴式的由卡槽、孔或键销连接)通过轴承支撑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在通轴1上和脚踏变速机13的里面或外面固定有助力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装置,当人工踩踏通轴1两端固定的脚踏曲柄和脚蹬时,通轴1带动脚踏变速机13内的主动装置17(或是齿轮或是齿轮支架)转动,驱动脚踏变速机13内的离合式动力轴25转动,从而带动离合装置9、11和传动轮10转动增速(或减速),驱动电动自行车前进,进而实现驱动马达助力骑行功能。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以电动助力自行车为例加以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马达4和脚踏变速机13分别是独立式(也可以作成一体式)的且相互固定配合使用,其还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当去除人工脚踏助力变速机13时,单独由驱动马达4、离合装置9、11和传动轮10配合使用,此时脚踏离合装置11由键销19直接固定在通轴1上并一同转动,离合装置9、11和传动轮10由卡簧32(或锁紧螺母)固位,在通轴1上和驱动马达外壳左端盖2的里面或外面固定有助力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装置,在通轴1的两端直接固定有脚踏曲柄和脚蹬,进而实现驱动马达助力骑行功能。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要是驱动马达的定子、转子和变速机为空心轴,在其通轴1(或中轴)上设置助力传感器,且通轴1(或中轴)带动脚踏变速机13内的变速装置驱动传动轮10转动增速(或减速),并通过离合装置9和脚踏离合装置11使马达驱动与人工脚踏骑行分离开,进而实现助力骑行和马达驱动功能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形。

Claims (10)

1.一种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它包括由驱动马达定子、转子、轴和马达变速机(7)、离合装置(9)及传动轮(10)组成,驱动马达定子轴、转子齿轴(37)、变速机轴和动力输出轴(30)均为空心轴,且分别由轴承支撑固定在通轴(1)上,驱动马达左端盖(2)和右端盖(8)分别由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4)外壳上并成为一体,且分别由轴向固位的轴承支撑在通轴(1)和动力输出轴(30)上,在通轴(1)与驱动马达(4)外壳端盖轴承孔之间装有密封件,驱动马达定子固定在驱动马达(4)外壳上,驱动马达转子齿轴(37)与马达变速机(7)的主动齿轴(38)成一体或分体由螺丝固定连接成一体,在驱动马达动力输出轴(30)的动力输出端上装有离合装置(9)且通过离合装置轴套芯(6)与动力输出轴(30)固定连接,在通轴(1)的两端固定有脚踏曲柄和脚蹬,其特征在于:在离合装置(9)上通过螺丝(12)固定连接有脚踏离合装置(11)和传动轮(10),在传动轮(10)和脚踏曲柄、脚蹬之间设置脚踏变速机(13),脚踏变速机(13)和马达右端盖(8)通过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4)外壳上并成为一体,在驱动马达(4)或脚踏变速机(13)的外壳里面或外面设置助力传感器且固定在通轴(1)上,其信号传感装置固定在驱动马达(4)或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或外壳上,电路控制装置(28)安装在驱动马达(4)的外壳里面或外面,在其控制导线(29)穿出孔内设置密封装置,在动力输出轴(30)、马达右端盖(8)和轴承(5)之间设置密封件(31),在动力输出轴(30)内孔和通轴(1)之间的轴承(27)附近设置密封件(26),其脚踏离合装置(11)上的离合式动力轴(25)与脚踏变速机(13)的动力输出齿轴作成一体,且由轴承(18)支撑在通轴(1)上,脚踏变速机(13)内的主动装置(17)通过键销(19)与通轴(1)固定连接并与通轴(1)一起转动,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16)和其外壳之间设置密封件并通过螺丝(14)固定连接,脚踏变速机(13)的端盖(16)由轴承(21)支撑在通轴(1)上,脚踏变速机(13)的外壳由轴承(22)支撑在离合式动力轴(25)上,在脚踏变速机端盖(16)、通轴(1)和轴承(21)之间设置密封件(20),在离合式动力轴(25)、通轴(1)和轴承(18)之间设置密封件,在离合式动力轴(25)、脚踏变速机(13)壳体和轴承(22)之间设置密封件(24),在马达左端盖(2)、右端盖(8)和驱动马达(4)的外壳之间设置密封件并通过螺丝(3)固定在驱动马达(4)的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变速机(7)或脚踏变速机(13)是1-10级的直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谐波齿轮传动或摆线齿轮传动,且各级传动形式可以同时采用相同的传动形式或不同的传动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装置(9)和脚踏离合装置(11)是分体式的,也可以作成一体且同时采用相同形式的离合装置或不同形式的离合装置或用棘轮机构代替,且其离合装置轴套芯(6)与动力输出轴(30)可以作成一体式的,所述的脚踏离合装置(11)的离合式动力轴(25)与脚踏变速机(13)内的动力输出齿轴是一体式的,还可以作成分体式的且通过螺丝或键销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装置(9)可以设置在马达变速机(7)内与动力输出轴(30)配合使用,且其脚踏离合装置(11)和传动轮(10)可以固定在一起或分别与动力输出轴(30)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踏离合装置(11)可以设置在脚踏变速机(13)内的其它传动装置上固位连接成一体,并且其传动装置上至少设置1个离合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力传感器是电磁传感器、力矩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所述的助力传感器是固定在马达外壳左端盖(2)的里面或外面,也可以固定在脚踏变速机(13)外壳端盖(16)的里面或外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轮(10)是链轮、皮带轮或齿轮,所述的传动轮(10)是齿轮时其脚踏变速机(13)外壳与传动轴杆齿轮罩壳呈密封状态且固定连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马达是电动马达、燃油马达或气动马达,所述的驱动马达是带有变速机马达或无变速机马达;所述的驱动马达是电动马达时,在其转子永磁铁固位处的转子铁芯圆周上加工有永磁铁嵌合适配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马达的定子、转子内腔与其变速机内腔是隔离式的,其分别由密封件密封,且在变速机外壳圆周或端盖上设置有注油螺丝孔和放油螺丝孔,其分别由螺丝和垫片锁紧密封,在变速机内注入润滑油或润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马达轴是空心轴或实心轴且与通轴(1)同心或不同心,所述的通轴(1)或是半轴式连接,并通过轴承支撑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马达(4)和脚踏变速机(13)分别是独立式的或作成一体式的且相互固定配合使用,所述的驱动马达(4)和脚踏变速机(13)其还可以分别单独使用。
CN200920155865XU 2009-05-19 2009-05-19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9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5865XU CN201509119U (zh) 2009-05-19 2009-05-19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5865XU CN201509119U (zh) 2009-05-19 2009-05-19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09119U true CN201509119U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7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586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9119U (zh) 2009-05-19 2009-05-19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091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4542B2 (en) 2013-01-25 2017-04-25 Li-Ho Yao Electric device for a bicycle
CN109131744A (zh) * 2018-08-08 2019-01-04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带气动离合的封孔盖板驱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34542B2 (en) 2013-01-25 2017-04-25 Li-Ho Yao Electric device for a bicycle
CN109131744A (zh) * 2018-08-08 2019-01-04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带气动离合的封孔盖板驱动装置
CN109131744B (zh) * 2018-08-08 2020-04-2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带气动离合的封孔盖板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5705B2 (en) Middle electric motor drive unit for electric bicycle
CN102107712A (zh)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CN201667582U (zh) 马达驱动变速装置
CN101704340B (zh) 一种两档位电动车动力总成
CN101021245A (zh) 同轴对转高速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CN101590887A (zh)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CN201777128U (zh) 车辆驱动系统
CN101320927B (zh) 电动马达的变速装置
CN201509119U (zh) 驱动马达助力变速装置
CN201188568Y (zh) 电动马达及变速装置
CN201478930U (zh) 轮毂马达及变速装置
CN201484579U (zh)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CN202038426U (zh) 中置驱动助力自行车
CN202944204U (zh) 电动车自动变速动力系统
CN218124495U (zh) 轮毂电机及助力电动自行车
CN106515987A (zh) 电动自行车复合增速驱动装置
CN101621228A (zh) 驱动马达及助力变速装置
CN201136582Y (zh) 变速器长圆柱磁性离心棘爪换档变速装置
CN101786424A (zh) 马达驱动变速装置
CN201444603U (zh) 马达及助力变速装置
CN115459520A (zh) 轮毂电机及助力电动自行车
CN201102469Y (zh) 电动车后桥
CN101320928A (zh) 驱动马达及自动变速装置
CN202140516U (zh) 电动车变速器
CN201533211U (zh) 桥筒一体化减速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