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08570U -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 Google Patents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08570U
CN201508570U CN2009201084225U CN200920108422U CN201508570U CN 201508570 U CN201508570 U CN 201508570U CN 2009201084225 U CN2009201084225 U CN 2009201084225U CN 200920108422 U CN200920108422 U CN 200920108422U CN 201508570 U CN201508570 U CN 201508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module
main control
control chip
sen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084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chdata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084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08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08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085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涉及一种智能数据卡,为解决现有靠声音提示的非接触智能卡在嘈杂环境下,不能有效提示用户的问题而发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用于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数据处理;感应单元:与主控芯片连接,用于切割射频场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主控芯片提供电源并接受和发送载波信号;还包括:可视化单元:与感应单元连接,用于当感应单元产生感应电流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提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无线数据卡系统。

Description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数据卡。
背景技术
随着非接触智能卡技术的广泛使用,非接触智能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市场上出现了各种体积小巧、轻薄的带有非接触近距离通讯功能的非接触智能卡。用户通过非接触智能卡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之间的通讯获得相应的服务或权限。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手持非接触智能卡接近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的电磁场区域晃动,非接触智能卡通过自身的感应单元切割非接触读写设备发射的电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来提供通讯所需的能量,并接受和发送载波通讯信号。
在使用上述非接触智能卡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非接触智能卡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用户在使用非接触智能卡或同类设备时,确定非接触智能卡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之间是否能够通信主要是靠听取非接触读写设备的提示音,但是在嘈杂环境下,由于噪音的影响,用户往往不能得到有效提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能够在非接触智能卡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可以进行通信时,对用户进行有效提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智能模块,包括:
主控芯片:用于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数据处理;
感应单元:与主控芯片连接,用于切割射频场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主控芯片提供电源并接受和发送载波信号;
可视化单元:与感应单元连接,用于当感应单元产生感应电流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提示。
所述可视化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
所述可视化单元与主控芯片串联后,与感应单元串联。
所述可视化单元由两个方向相反的发光二极管并联组成。
非接触智能模块还包括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并联的适配电阻,以及与可视化单元和主控芯片总体并联的适配电容。
所述可视化单元为一个发光二极管。
非接触智能模块还包括与主控芯片并联的适配电容。
所述可视化单元与主控芯片并联后与感应单元串联。
所述感应单元为电缆线圈形式或者以电路板为载体的线圈形式。
一种非接触智能卡,包括:上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以及承载所述非接触智能模块的卡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利用非接触智能卡接近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可视化单元发光,可以有效提示用户非接触智能卡已经进入可以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有效通信地范围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模块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模块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非接触智能卡等设备通过自身的感应单元切割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发射的电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来提供通讯所需的能量。用户在使用非接触智能卡或同类设备时,确定非接触智能卡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之间是否正常完成工作主要是靠听取非接触读写设备的提示信息,如发出交易成功的声音,这样的方法在嘈杂环境下,由于噪音的影响,用户往往不能听到提示音。
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是:提供一种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解决用户在使用非接触卡片和类似非接触设备时更清楚的提示结果的问题,非接触卡片或设备上有一可视化单元,使其在完成非接触通讯的时候在非接触卡上有可视化的提示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进行详细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模块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主控芯片1:用于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数据处理;
感应单元2:与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切割射频场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主控芯片提供电源并接受和发送载波信号;
可视化单元3:与感应单元2连接,用于当感应单元产生感应电流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提示。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感应单元为独立的电缆线圈形式或者以电路板为载体的线圈形式,或者其它一切现有的可用于产生感应电流的电器元件。所述可视化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当所述可视化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时,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强弱不同,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也强弱不同,由此可以得知射频场感应电流的强弱,即可视化元件的发光的强弱随着感应单元产生的电流强弱的变化而变化。当所述可视化单元为液晶显示屏时,所述液晶显示屏可以以数字的形式直接显示流过自身的射频场感应电流的量化数值。通过以上方式,用户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非接触智能模块的感应单元做切割电磁场运动时,射频场磁场的强弱,以估计划卡操作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感应单元和可视化单元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可以有两种:
一种如图1所示,所述可视化单元与主控芯片串联后,与感应单元串联。
另一种如图2所示,所述可视化单元与主控芯片并联后与感应单元串联。
本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利用非接触智能卡接近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可视化单元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提示,可以有效提示用户非接触智能卡已经进入可以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有效通信地范围了。并且此可视化单元是利用射频场的场强工作,成本低、实现方便,可以根据非接触智能模块线圈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强弱规律提示非接触智能模块或设备在通讯过程中接受射频场能量的大小强弱,以便使用户更好的操作非接触卡。
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模块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
主控芯片1:用于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数据处理;
感应单元2:与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切割射频场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主控芯片提供电源并接受和发送载波信号;
可视化单元3:与感应单元2连接,用于当感应单元产生感应电流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提示。
所述可视化单元3与主控芯片1串联后,与感应单元2串联。
所述可视化单元由两个方向相反的发光二极管31、32并联组成。如图3所示,非接触智能模块还包括与两个发光二极管31、32并联的适配电阻4,以及一个适配电容5。
本实施例中可视化单元的电路连接方式为两个方向相反的发光二极管并联组成。二极管的布置位置是根据电路特性来安排的,本实施例中的布置方法最简单,同时对刷卡效果影响小,是推荐方案。电路中包含适配电容和适配电阻,所述适配电阻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选择性加入(可以选择电阻值或者选择是否加载适配电阻),用来限制感应单元产生的感应电流,将所述感应电流的强度限定在主控芯片和可视化单元的最大输入电流范围内;所述适配电容用来匹配电感。适配电容和适配电阻保证了天线线圈切割射频场磁力线所产生的感应电流能量足以满足主控芯片的正常工作能量,且不影响各单元的正常工作,电流量的控制主要靠发光二极管的选择,实际我们是不需要主动控制电流,电流是根据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此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使二极管工作。不会超过二极管的负荷或者说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会超过正常负荷,对读卡器和使用上也不会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模块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包括:
主控芯片1:用于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数据处理;
感应单元2:与主控芯片1连接,用于切割射频场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主控芯片提供电源并接受和发送载波信号;
可视化单元3:与感应单元2连接,用于当感应单元产生感应电流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提示。
所述可视化单元3与主控芯片1串联后,与感应单元2串联。
所述可视化单元3为一个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还包括与主控芯片并联的适配电容5,用来匹配电感。
本实施例此电路主要是从成本和工艺上考虑,减少外加元器件,达到和上一实施例同样的使用效果,但有可能改变刷卡距离。理论上还可能有其他电路方式,但也主要是基于上述电路做改进。
本实用新型非接触智能卡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包括:
非接触智能模块7,以及承载所述非接触智能模块的卡座8。
所述非接触智能模块可以是图1至图4中的任一种结构。
所述卡座用来承载非接触智能模块,以实现非接触智能卡的整体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所述卡座可以包括承载非接触智能模块的电路板,以及非接触智能卡的外壳。
本实施例利用非接触智能卡接近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使可视化单元发光,可以有效提示用户非接触智能卡已经进入可以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有效通信地范围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只用于交通卡,可以在所有非接触卡片上应用,如门禁,食堂消费,校园,企业一卡通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比如,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视化单元除了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之外,还可以是光敏电阻、LED、发光三极管等已知的发光电器元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芯片:用于与非接触智能卡读写设备进行通信以及数据处理;
感应单元:与主控芯片连接,用于切割射频场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为主控芯片提供电源并接受和发送载波信号;
可视化单元:与感应单元连接,用于当感应单元产生感应电流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单元为发光二极管或者液晶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单元与主控芯片串联后,与感应单元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单元由两个方向相反的发光二极管并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两个发光二极管并联的适配电阻,以及与可视化单元和主控芯片总体并联的适配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单元为一个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控芯片并联的适配电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单元与主控芯片并联后与感应单元串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单元为电缆线圈形式或者以电路板为载体的线圈形式。
10.一种非接触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智能模块,以及承载所述非接触智能模块的卡座。
CN2009201084225U 2009-06-01 2009-06-01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08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84225U CN201508570U (zh) 2009-06-01 2009-06-01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84225U CN201508570U (zh) 2009-06-01 2009-06-01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08570U true CN201508570U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6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08422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08570U (zh) 2009-06-01 2009-06-01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0857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879A (zh) * 2010-06-24 2011-12-2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数码便利贴和数码笔记系统
WO2012055094A1 (zh) * 2010-10-27 2012-05-03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023473A (zh) * 2011-09-27 2013-04-03 智慧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的电子卡装置
CN103177228A (zh) * 2011-12-26 2013-06-26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879A (zh) * 2010-06-24 2011-12-28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数码便利贴和数码笔记系统
WO2012055094A1 (zh) * 2010-10-27 2012-05-03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252843B2 (en) 2010-10-27 2016-02-02 Shanghai Fudan Microelectronics Group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3023473A (zh) * 2011-09-27 2013-04-03 智慧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感应开关的电子卡装置
CN103177228A (zh) * 2011-12-26 2013-06-26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
CN103177228B (zh) * 2011-12-26 2016-05-18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55711B2 (ja) 情報処理端末,icカード,携帯型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60202804A1 (en) Sleep command for active RF tags to prolong battery life
CN102024173A (zh) 表面耐受rfid收发机设备
CN201508570U (zh) 非接触智能模块及智能卡
CN102609738A (zh) Rfid多天线读写器
IN2015DN00570A (zh)
CN203930850U (zh) 一种防伪识别电路及防伪识别装置
CN204904282U (zh) 电磁应答器
CN102142100A (zh) 一种高频无源rfid模拟前端电路
CN104050561A (zh) 一种基于rfid的金融支付系统
WO2020115375A3 (fr) Carte à puce en métal à double interface de communication
CN103617407A (zh) 双线框形式的餐盘标签读取装置及方法
CN104899531A (zh) 一种应用于阅读器的二级电源管理电路及方法
CN205028302U (zh) 用于管理对象的操作的设备以及包括该设备的对象
CN201765599U (zh) 具有usb和蓝牙双接口的台式/便携式高频rfid读写器
CN203414990U (zh) 双频标签卡
CN202694378U (zh) 鱼类识别读写器
CN202694386U (zh) 一种状态识别射频标签
CN110504741A (zh) 一种智能卡和智能卡的电源切换电路
US8314741B2 (en) One-wavelength loop antenna
CN203026638U (zh) 一种无线近距离通讯天线
CN203871470U (zh) 高频多通道复用射频识别天线
KR101380294B1 (ko) 리더기의 송신 출력 에너지를 이용한 엘이디 구동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
CN201364581Y (zh) 一种实现接触式卡和非接触式读写器通讯的设备
CN203630800U (zh) 一种近场通信标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5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Dongzhimen West eight Street No. 2 room Wanhong Yan Dong Business Garde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atchdata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Dongzhimen West eight Street No. 2 room Wanhong Yan Dong Business Garden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oqi Data System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