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07894U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07894U
CN201507894U CN200920163818XU CN200920163818U CN201507894U CN 201507894 U CN201507894 U CN 201507894U CN 200920163818X U CN200920163818X U CN 200920163818XU CN 200920163818 U CN200920163818 U CN 200920163818U CN 201507894 U CN201507894 U CN 201507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lluminating part
passive device
power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38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ANYIH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ANYIH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ANYIH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ANYIH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38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07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07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078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部、一交流电源及一被动装置,其中该发光部是以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晶片作为发光单元,以交流电源直接趋动该发光部使其产生光源,该被动装置由至少一个被动元件所组成,其中该被动装置必须并联设置于该发光部与该交流电源之间。该发光装置中的被动元件可迅速消耗发光部内残余的电流,有效防止外部控制开关影响发光二极管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发光二极管的余辉的存在,大幅减少人体眼部因余晖所造成的不适感。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一种以交流电源驱动发光二极管(LED)动作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发光二极管(LED)为发光装置的照明设备技术,近年来有着重大的突破。其中,发光二极管向来是由直流电源(DC)所驱动,倘若要用交流电源(AC)来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则需经过降压的技术将其转换成直流电,才能使发光二极管动作而产生光源,其过程不但电力耗损大且系统效能差。因此,美、韩以及我国工业技术研究院相继研发出以交流电源即可直接驱动的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及相关装置。该些现有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TWI310246所揭示,其中该发光装置是由一发光二极管晶片为设置,该晶片内有许多的发光单元排成不同向的阵列,利用发光单元所接设的切换方块连结一交流电源,并以该切换方块来动作发光单元的开启或关闭。以及中国台湾专利申请TWM354294所揭示,其中该装置设有一交流发光二极管模组,该模组由一交流-交流变压器将一交流电转换成另交流电,以该另交流电驱动该发光二极管模组,使其动作而产生光源。
因此,以交流电源直接驱动阵列式发光二极管或是单晶片交流二极体,使其产生光源,实为以发光二极管为照明设备的技术或产品的重大进步。然而,该些以交流电所驱动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都是以一封装结构设置,而在其同一封装结构内,通常包括有变压器、防护装置或整流、限流器等,目的在于保护、稳定该发光装置或增进其效能。以交流电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都会设有一外部的控制开关,当该开关控制动作使该发光装置断电后,其发光二极管虽然会熄灭,但是仍会有残余的电流导致该发光二极管有余辉现象,该余辉会在发光二极管内存在若干时间,该若干时间的余辉会影响发光二极管的正常使用寿命,以及该余辉若存在时间较长,对人体眼部会造成不舒适感,而现有的技术并未针对此做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交流电驱动的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部、一交流电源及一被动装置,其中该发光部是以发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晶片作为发光单元,而以交流电源趋动该发光部使其产生光源,该被动装置则并联设置于交流电源与发光部之间,该交流电源关闭时,通过该被动装置可避免或减少该发光部的余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部、一交流电源及一被动装置;
所述发光部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单元,该发光部为交流电源所驱动;
该被动装置由至少一被动元件所组成,且该被动装置并联设置于该发光部与该交流电源之间。
所述发光部采用的是交流发光二极管晶片。
所述被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阻。
所述发光部设有一个封装结构。
所述被动装置并联设置于该封装结构的发光部与该交流电源之间。
所述电阻值范围介于1K欧姆至1M欧姆间。
所述被动装置以焊接的方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发光装置中的被动元件可迅速消耗发光部内残余的电流,有效防止外部控制开关影响发光二极管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发光二极管的余辉的存在,大幅减少人体眼部因余晖所造成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发光装置的封装结构电路图。
图3为发光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图。
图4为发光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发光部10、一交流电源(AC 110V至220V)及一被动装置20。其中该发光部10是以发光二极管D1为发光单元。
如图2所示,使用交流电源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D1使其产生光源的装置或技术手段有数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发光装置是设有数个发光二极管D1采用矩阵式或串阵式排列,其彼此间为同、异向设置;或是该发光装置是采用交流发光二极管晶片(ACLED)所设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部10则与前述所举的发光装置为同一基础原理,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部10设有一封装结构30,而在该封装结构30内,以发光二极管D1为发光单元并使用交流电源直接驱动,还包含有变压器、防护装置31、整流电路32或限流电阻R2、热敏电阻PTC等。其目的在于保护、稳定该发光部10或增进其效能的设备,皆属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但并不以此限定该发光部10其封装结构30内的构造及内容。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设有一被动装置20。该被动装置20包括至少一被动元件所组成。其中该被动元件内可为单一或数个电阻R1。无论该电阻R1无论为单一或数个,或是以其他规格或型式的电阻R1所设置,其电阻R1值皆设定在一定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理想电阻R1值范围介于1K殴姆至1M殴姆(Ω)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电阻R1值介于1K殴姆至1M殴姆间的被动装置20必须并联设置于该发光部10与该交流电源之间,倘若相对于该发光部10形成封装结构30,而该被动装置20则属于被动的外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被动装置20是在发光部10其封装结构30外与交流电源间,以焊接的方式并联设置的。这里,所述焊接方式仅属于众多的手段方法之一,并不以此限制该被动装置20的设置方式。
以下通过一个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其发光部10为一封装结构30,且为交流电源所驱动,该交流电源的理想电压值为110伏特(V),而该发光部10其发光二极管D1的内阻很小。在该发光部10外并联一包括至少一电阻R1所构成,且其电阻值介于1K殴姆至1M殴姆(Ω)的被动装置20。当该交流电源开启时,按克希荷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ircuit laws)所述,流入电流总量等于流出电流总量,而流出的电流会随阻抗的大小而改变电流量。因此,在发光部10与交流电源间并联一电阻值较大的被动装置20,对于流入发光部10其发光二极管D1的电流影响不大,并不明显影响该发光二极管D1产生光源的亮度。当110伏特(V)的交流电源电压关闭后,其所供应的电压并不会瞬间降下来,而有些微残余的电流使发光二极管D1熄灭后仍有余辉的存在,因此将该被动装置20并联于发光部10的封装结构30外,以该被动装置20当做为负载,会加速将残余电流消耗掉,电压也因此迅速降下来,使发光二极管D1避免其熄灭后存在的余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交流电源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于该发光装置的发光部与交流电源间,设有一被动元件,而该被动元件是包括有至少一个电阻,其中该被动元件单独设于该发光部外,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于该发光部与交流电源间。当交流电源关闭时,该被动元件可迅速消耗发光部内残余的电流,有效防止外部控制开关影响发光二极管的正常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发光二极管的余辉的存在,大幅减少人体眼部因余晖所造成的不适感。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现有技术所不具有的功效,可见本实用新型是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的,符合专利法相关规定。

Claims (7)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光部、一交流电源及一被动装置;
所述发光部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单元,该发光部为交流电源所驱动;
该被动装置由至少一被动元件所组成,且该被动装置并联设置于该发光部与该交流电源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采用的是交流发光二极管晶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设有一个封装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装置并联设置于该封装结构的发光部与该交流电源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值范围介于1K欧姆至1M欧姆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装置以焊接的方式设置。
CN200920163818XU 2009-07-01 2009-07-01 发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7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3818XU CN201507894U (zh) 2009-07-01 2009-07-01 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3818XU CN201507894U (zh) 2009-07-01 2009-07-01 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07894U true CN201507894U (zh) 2010-06-16

Family

ID=42469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381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07894U (zh) 2009-07-01 2009-07-01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078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642B (zh) * 2009-12-29 2016-10-01 楊泰和 限壓及逆極性串聯式led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642B (zh) * 2009-12-29 2016-10-01 楊泰和 限壓及逆極性串聯式led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7894U (zh) 发光装置
CN207340238U (zh) 一种led灯控制电路
CN102149233B (zh) 一种led光源控制装置
CN204259223U (zh) 节能照明系统
CN202663591U (zh) Led阻容型驱动器
CN201521861U (zh) 一种栅栏灯
CN201731335U (zh) 一种交流直接驱动的led灯管
CN201585169U (zh) 电容降压式led驱动电路
CN204795736U (zh) 一种led分段恒流驱动照明装置
CN201561307U (zh) Led照明灯
CN204836733U (zh) 一种无电解电容驱动器
CN204300731U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1541369U (zh) 5-100只led串联驱动器
CN100514823C (zh) 一种可调式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照明驱动电路
CN205902149U (zh) 一种远距离电路传输灯具
CN202059621U (zh) 一种带人体感应开关的led调光照明灯具
CN104320895B (zh) 节能照明系统
CN203279266U (zh) 交流驱动led无闪烁装置
CN208158945U (zh) 一种带保护电路的led驱动器
CN203675362U (zh) 发光二极管通用照明灯
CN202206626U (zh) 一种led健康节能灯
CN209930581U (zh) 一种调光调色温的led灯
CN205408212U (zh) 一种led背光源电压值的恒流测试装置
CN205666994U (zh) 一种交流直驱的自动调光led节能交通信号灯
CN106604456A (zh) 一种晶闸管驱动定时自动调光的led路灯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