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96583U -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96583U
CN201496583U CN200920168502XU CN200920168502U CN201496583U CN 201496583 U CN201496583 U CN 201496583U CN 200920168502X U CN200920168502X U CN 200920168502XU CN 200920168502 U CN200920168502 U CN 200920168502U CN 201496583 U CN201496583 U CN 201496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pool
seal ring
valve body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85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文
何军
胡彪
朱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85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96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96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965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充氧仪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该阀门包括密封圈、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所述阀体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的两个通气孔,所述密封圈的个数为多个;所述阀体内孔壁上具有可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凹槽,其数量与密封圈数量对应,并分布在所述通气孔的两侧;所述阀芯表面具有凹槽,当阀芯打到右位时,仅所述两个通气孔中间部位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当阀芯打到左位时,仅所述与出气口相连通的通气孔右侧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下述优点:将O型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从根本上避免了与通气孔的刮擦,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背景技术
自动充氧仪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煤质分析领域。自动充氧仪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为阀门。如图1所示,自动充氧仪阀门为具有两位两通功能的换向阀,主要包括:O型密封圈11、阀芯12、阀体13、间隙14、通气孔15、气管接头16,气管接头16上包括进气口17和出气口18。O型密封圈11嵌入在阀芯12的侧边上。阀芯12和阀体13间留有一定的间隙14,阀芯12带着O型密封圈11可在阀体13内左右自由移动。阀体13的上半部分嵌入安装有气管接头16,气管接头16上设置有进气口17和出气口18。进气口17与气源相接,出气口18与充氧头相接。进气口17与出气口18通过设置在阀体上的分别与其对应的通气孔15与间隙13连通。
阀门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阀芯12打到右位(最右侧)时,阀芯12上部的两个O型密封圈11将阀体13左右两端密封,气源通过进气口17进入到阀芯12和阀体13间的间隙14内,在从出气口18到充氧头。
当阀芯12打到左位(最左侧)时,阀芯12上部的两个O型密封圈11分别将进气口17的左右两端密封,出气口18的气体将从阀芯12和阀体13右侧的间隙14排入大气中。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要实现两位两通功能,密封圈每次运动都会与阀体和阀体上的通气孔产生较大摩擦。尤其是右侧O型密封圈每次运动都会经过阀体上右侧的通气孔。由于使用氧气压力较大,一般在2.8~3.2Mpa之间,因此O型密封圈变形较大,所以右侧的O型密封圈与阀体上右侧的通气孔会产生较大的刮擦,很容易就使O型密封圈产生裂纹,缩短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O型密封圈因为与通气孔刮擦,造成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自动充氧仪阀门,包括密封圈、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的两个通气孔的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
所述密封圈的个数为多个;
所述阀体内孔壁上具有可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凹槽,其数量与密封圈数量对应,并分布在所述通气孔的两侧;
所述阀芯表面具有凹槽,当阀芯打到右位时,仅所述两个通气孔中间部位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当阀芯打到左位时,仅所述与出气口相连通的通气孔右侧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
一种自动充氧仪,包括自动充氧仪阀门,所述充氧仪阀门包括密封圈、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所述阀体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的两个通气孔,
所述阀体内孔壁上具有可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凹槽,其数量与密封圈数量对应,并分布在所述通气孔的两侧;
所述阀芯表面具有凹槽,当阀芯打到右位时,仅所述两个通气孔中间部位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当阀芯打到左位时,仅所述与出气口相连通的通气孔右侧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阀门将O型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并在阀体上两个通气孔之间增设了一个O型密封圈,保证阀门的正常工作的同时,使得O型密封圈与阀体没有相对运动,从根本上避免了密封圈与通气孔的刮擦,提高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自动充氧仪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充氧仪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充氧仪阀门,以实现提高密封圈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充氧仪阀门如图2所示,包括:O型密封圈21、阀体22、阀芯23、间隙24、通气孔25、气管接头26、进气口27、出气口28。
由图2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充氧仪阀门包括三个O型密封圈,设置于阀体22的内侧凹槽内,凹槽的位置以通气孔为界,则使得三个密封圈分别位于两个通气孔的两侧。两个通气孔25中的左侧通气孔的一端与进气口27相连通,另一端与间隙24相连通;右侧通气孔的一端与出气口28相连通,另一端与间隙24相连通。当阀芯23在阀体22内移动到阀芯与阀体的中心线重合的位置时,阀芯23上与通气孔25相对应的位置的间隙24较其他部位的间隙较大,形成两个凹槽。
工作过程如下:
(1)将阀芯23打到右位时,位于阀体22的左右两个密封圈与阀芯上直径较大,即阀体和阀芯间间隙较小的部位对应,密封圈的形变能够保证将通气孔密封,所以气体通过进气口27进入到阀芯23和阀体22之间的间隙24内,再从出气口28到充氧头;而中间部位的密封圈处于阀芯直径较小即阀芯和阀体间间隙较大凹槽部位,密封圈的变形不能将此处密封,保证了两个通气孔间的通气,充氧仪阀门的正常工作。
(2)当阀芯23打到左位时,此时左边和中间部位的密封圈处于阀芯直径较大即阀芯与阀体间间隙较小的部位,左端和中部的O型密封圈将进气口27两端密封,同时右端的O型密封圈处于阀芯直径较小即间隙较大的凹槽部位,所以不起作用,出气口的气体经出气口28和间隙24排入大气中。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到,O型密封圈与通气孔都安装在阀体上,阀芯在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密封圈只会与阀芯产生摩擦,而不会与通气孔产生刮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密封圈的个数,当设置多个密封圈时可以使其密封效果更好,只要保证与阀芯上的凹槽的位置关系满足能够保证阀门的正常工作即可。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并不限定阀芯上凹槽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密封圈的规格,只要能够保证当密封圈受压变形时能够将阀芯上的凹槽密封好,保证阀门的两位两通功能正常实现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自动充氧仪阀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将O型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从根本上避免了与通气孔的刮擦,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2)将O型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并将密封圈的数量增加到三个,将阀芯的相应位置的直径变大,保证了阀门的两位两通功能,从而保证了自动充氧仪的正常工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自动充氧仪阀门,包括密封圈、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所述阀体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的两个通气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个数为多个;
所述阀体内孔壁上具有可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凹槽,其数量与密封圈数量对应,并分布在所述通气孔的两侧;
所述阀芯表面具有凹槽,当阀芯打到右位时,仅所述两个通气孔中间部位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当阀芯打到左位时,仅所述与出气口相连通的通气孔右侧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
2.一种自动充氧仪,其特征在于,具有自动充氧仪阀门,所述自动充氧仪阀门包括密封圈、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部的阀芯,所述阀体设置有分别与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的两个通气孔,
所述阀体内孔壁上具有可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凹槽,其数量与密封圈数量对应,并分布在所述通气孔的两侧;
所述阀芯表面具有凹槽,当阀芯打到右位时,仅所述两个通气孔中间部位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当阀芯打到左位时,仅所述与出气口相连通的通气孔右侧的密封圈与阀芯上凹槽部位相对应。
CN200920168502XU 2009-07-28 2009-07-28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96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8502XU CN201496583U (zh) 2009-07-28 2009-07-28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8502XU CN201496583U (zh) 2009-07-28 2009-07-28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96583U true CN201496583U (zh) 2010-06-02

Family

ID=4243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850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96583U (zh) 2009-07-28 2009-07-28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965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3526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量热仪的自动充放氧装置及量热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3526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量热仪的自动充放氧装置及量热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6583U (zh) 一种阀门及具有该阀门的自动充氧仪
CN202188169U (zh) L型三通球阀
CN201891688U (zh) 液压阀、液压阀组、液压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06299798U (zh) 悬浮式控制阀
CN203703150U (zh) 一种双重密封的直角节流阀
CN203627382U (zh) 一种油气隔离型自动补油自动排气的增压缸
CN205781266U (zh) 带可拆卸密封套的阀门阀杆
CN201836450U (zh) 一种使用气筒结构的两位四通气阀
CN205026120U (zh) 一种组合自密封闸阀
CN208816694U (zh) 一种采用三重组合式密封结构的低泄漏笼式调节阀
CN201386803Y (zh) 煤气含尘专用蝶阀
CN203214897U (zh) 一种高压用低流阻自密封截止阀
CN204127476U (zh) 一种气体阀门的密封结构
CN203442207U (zh) 一种电磁流量换向阀
CN2694067Y (zh) 氯碱专用氟塑料全衬球阀
CN2781113Y (zh) 具有新颖密封结构的球阀
CN207660920U (zh) 集成式活门及气动电磁组合阀
CN206329857U (zh) 复合打压端堵
CN201875187U (zh) 一种球阀阀座
CN206112239U (zh) 压力表快速连接双控装置
CN205896203U (zh) 一种气动真空蝶阀
CN205173688U (zh) 高压自密封阀杆填料组
CN208281621U (zh) 一种阀门传动用防水结构
CN204942681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阀门
CN204512726U (zh) 一种法兰以及使用该法兰的动态平衡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KAIYUAN INSTRUMENT CO., LTD., CHANGSHA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iyuan Road 410100 in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172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Kaiyuan Instrume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iyuan Road 410100 in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172

Patentee before: Kaiyuan Instrument Co., Ltd., Changsh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