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95602U -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95602U
CN201495602U CN200920182729XU CN200920182729U CN201495602U CN 201495602 U CN201495602 U CN 201495602U CN 200920182729X U CN200920182729X U CN 200920182729XU CN 200920182729 U CN200920182729 U CN 200920182729U CN 201495602 U CN201495602 U CN 201495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guing
hole
sak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827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B (XIAMEN) SANITARY FITT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AB (XIAMEN) SANITARY FITT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B (XIAMEN) SANITARY FITTINGS Inc filed Critical LAB (XIAMEN) SANITARY FITTINGS Inc
Priority to CN2009201827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95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95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956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包括补水本体、橡胶止水垫、止水上盖、抬杆以及浮桶,该补水本体包括进水孔和出水孔,该进水孔与补水管相连,该出水孔与溢水管相通,通过该浮桶的浮动而带动抬杆,最终控制该橡胶止水垫关闭或连通该进水孔和出水孔,同时由于该抬杆驱动该背压垫打开止水上盖通孔时,水箱中的水面高度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从而控制补水管与溢水管的起始连通时间,进而使得全排水模式和半排水模式具有相等的补水量,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水马桶补水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安装在溢水管上,从而实现在马桶全排水和半排水时能对马桶进行等量补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水马桶下面的管道都会形成一个可存储部分水的弯道,该部分水用于液封管道,从而避免排污管道中的气体通过马桶而进入室内,在马桶进行冲水时,马桶中的水的高度会高于弯道中水的高度,这时就会形成虹吸现象,而将马桶中的水和污物一通抽走,虹吸结束时,该弯道中将没有水或者其中仅存的水不够达成液封,这时应对马桶进行补水,从而在弯道处形成液封。现有技术中的补水结构包括补水管和溢水管,其补水的过程是,当水箱处于进水状态时均会有水通过补水管而到达溢水管,该溢水管的底端与排水管的底端相通,从而将补入的水流向马桶,最终达到补水的作用。
但是对于现有技术中具有全排水和半排水模式的抽水马桶来说,由于全排水是将水箱中的水全部排出,而半排水则是仅将水箱中的一部分水排出,这样在全排水模式下进水的时间将大于半排水模式下的进水时间,由于补水与进水是相通的,这意味着在全排水模式下的补水时间长于半排水模式的补水时间,即全排水模式下的补水量大于半排水模式下的补水量。在设置补水比例时,如果调小补水比例满足全排水封时,造成半排水模式的补水量过小,则会使得无法对弯道进行液封,从而使得半排虹吸功能失效,排污不干净,现有技术一般要确保足够大的补水比例而使得半排水模式下能完全液封弯道,这时,则会造成全排水状态下补水量大于半排而从排污管中流出,最终造成对自来水的浪费。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两种排水模式中补水量不同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深入研究,终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全排水和半排水两种模式下具有相等补水量的等量补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两种模式下补水量不同以及在全排水模式下浪费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其中,包括:
补水本体,其下端固定在溢水管上,其上端具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底部中心处设有与补水管相连的进水孔,该进水孔向容纳腔内还延伸形成有隔板,该隔板外侧的容纳腔底部具有连通溢水管的出水孔;
橡胶止水垫,容置在容纳腔中,其设置在隔板上并开启或者关闭进水孔和出水孔,该橡胶止水垫还具有与进水孔相对应的中孔;
止水上盖,容置在容纳腔中,其设置在橡胶止水垫上并与橡胶止水垫形成内腔,该止水上盖上部具有连通内腔和外部的通孔,该止水上盖下部具有穿过橡胶止水垫中孔的顶针;
抬杆,一端枢接在补水本体或者止水上盖上,其在止水上盖通孔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背压垫,并通过该抬杆的转动而驱动该背压垫打开或关闭该止水上盖通孔;
浮桶,与抬杆的另一端相连,并带动该抬杆进行转动,该抬杆驱动该背压垫打开止水上盖通孔时,水箱中的水面高度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
进一步,该浮桶包括通孔,该浮桶通过该通孔可上下浮动地套设在溢水管上。
进一步,该浮桶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在抬杆另一端,该浮桶与调节螺栓的连接处还具有内螺纹结构。
进一步,该浮桶底部外表面还形成有配重凹槽。
进一步,该补水本体的下端形成有C形环和螺栓,该C形环两端还向外凸出有两个凸耳,该两个凸耳均具有相对应设置且可供螺栓穿过的螺纹孔。
进一步,该等量补水装置还包括具有内孔的止水芯,该止水芯设置在橡胶止水垫与顶针之间,该顶针穿过该内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即在补水管和溢水管之间增设本发明一种等量补水装置,由于该抬杆驱动该背压垫打开止水上盖通孔时,水箱中的水面高度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那么无论是全排水模式还是半排水模式,当水箱中水面还未使得背压垫打开止水上盖通孔时,虽然在进水阀中有水流入补水管,但是由于该背压垫密封所述通孔,致使该补水管中的水无法流入溢水管中,而当水箱中的水面由于进水而上升,该浮桶驱动抬杆而使得该抬杆向上抬起,从而使得背压垫打开止水上盖通孔,这样使得橡胶止水垫开启进水孔和出水孔,从而使得补水管中的水能流向溢水管而到达马桶,当水箱中的水装满时,进水阀将关闭,这时将同时关闭补水管,由于全排水模式和半排水模式补水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相同,这样就使得全排水模式和半排水模式下补水量保持一个定值,从而能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与马桶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包括溢水管时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沿图2中的进水孔延伸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2中抬杆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
等量补水装置100    补水本体  1
容纳腔      11     进水孔    12
隔板        13     出水孔    14
C形环       15     凸耳      151
螺纹孔      152    螺栓      16
橡胶止水垫  2      中孔      21
止水上盖    3      内腔      31
通孔        32     顶针      33
抬杆        4      背压垫    41
浮桶        5      通孔      51
配重凹槽    52     调节螺栓  6
进水装置    200    补水管    210
排水装置    300    溢水管    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该马桶给排水装置300包括进水装置200、排水装置300,该进水装置200包括补水管210,该补水管210与进水装置200的进水管(图中未示出)相连,从而与进水管保持同步水流导通状态,该排水装置300包括与马桶底端相通的溢水管310,该溢水管310与补水管210相连通的,通过溢水管310和补水管210的相连通,从而实现马桶的补水,需要说明的是,该进水装置200和排水装置30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具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就不做赘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等量补水装置100,其具体安装在补水管210和溢水管310之间,其用于控制补水管210和溢水管310之间管路的导通与关闭,当水箱中水到达一定高度时,补水管210和溢水管310导通,具体水箱中的水到什么高度时,两者才导通,接来来给予描述。
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等量补水装置100,包括补水本体1、橡胶止水垫2、止水上盖3、抬杆4以及浮桶5,该补水本体1下端固定在溢水管310上,该补水本体1上端具有容纳腔11,该容纳腔11用于容纳橡胶止水垫2、止水上盖3等部件,该容纳腔11底部中心处设有进水孔12,该进水孔12与补水管210相连,该进水孔12向容纳腔11内还延伸形成有隔板13,该隔板13外侧的该容纳腔11底部具有连通溢水管310的出水孔14,在本实施例中,该出水孔14位于溢水管310的正上方,从出水孔14出来的水可以直接通过重力的作用而到达溢水管310中,该出水孔14可以设置为多个,作为举例,如图2所示,其具有两个出水孔;该橡胶止水垫2设置在隔板13上,并用于关闭或者开启进水孔12和出水孔14,该橡胶止水垫2还具有中孔21,该中孔21与进水孔12相对应设置;止水上盖3通过凹凸结构容置在补水本体1中,从而使得两者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该止水上盖3设置在橡胶止水垫2上并与橡胶止水垫2形成内腔31,该止水上盖3上部具有连通内腔31和外部的通孔32,该止水上盖3下部具有穿过橡胶止水垫2中孔21的顶针33;该抬杆4一端枢接在补水本体1或者止水上盖3上,本实施例中枢接在止水上盖3上,该抬杆4在止水上盖3通孔32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背压垫41,并通过该抬杆4的转动而驱动该背压垫41打开或关闭该止水上盖3通孔32;该浮桶5与抬杆4的另一端固定相连,并带动该抬杆4进行转动,该抬杆4驱动该背压垫41打开止水上盖3通孔32时,水箱中的水面高度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
在马桶使用完后水箱进水时,此时由于该背压垫41关闭该止水上盖3通孔32,从而使得止水上盖3内腔31中的水压迫橡胶止水垫2,从而关闭进水孔12和出水孔14,这时虽然补水管210中有水补入,但是由于进水孔12和出水孔14之间的管路被橡胶止水垫2密封,故溢水管310中没有水流向马桶底部;当水箱中水到达一定高度时,该浮桶5带动抬杆4而使抬杆4沿一端向上转动,从而驱动该背压垫41打开该止水上盖3通孔32,这样由于止水上盖3内腔31中水通过该通孔32泄压了,该橡胶止水垫2将开启进水孔12和出水孔14,从而使得补水管210中的水能够流向溢水管310,进而实现对马桶的补水,当水箱中水满后,该进水装置200中的会关闭进水管,进而同时也关闭该补水管210。这样本实施例的结构就确保了只有当水箱中水到达一定高度时,补水管210中的水才能流向溢水管310而流到马桶底部去,又由于当该抬杆4驱动该背压垫41打开止水上盖3通孔32时,水箱中的水面高度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这样无论在半排水模式还是全排水模式中,水箱进水的刚开始一段时间内,该补水管210和溢水管310都是关闭的,只是在全排水模式下关闭的时间长一些而已,这样在全排水和半排水模式下,真正补水的开启时间是相同的,而关闭时间取决于进水箱中的进水管,故关闭时间也是相同的,从而全排水模式和半排水模式下的补水量是相等的。这样就可以直接调节补水速度而使得该补水量能实现马桶的液封即可,从而避免了由于全排水和半排水两种模式下补水量的不同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方便浮桶5的设置,该浮桶5包括通孔51,该浮桶5通过该通孔51套设在溢水管310上,这样该浮桶5可沿溢水管310上下运动。
为了使得该抬杆4能对该背压垫41有更大的压力,而使得补水管210中的水无法进入,该浮桶5底部外表面还形成有配重凹槽52。当水箱中的水低于浮桶5底面时,该配置凹槽52能存储一定量水,从而增加浮桶5的重量,进而带动该抬杆4而压住背压垫41,当水箱中水高于配重凹槽52时,由于配置凹槽52中的水和水箱中的水相通,所以丝毫不影响浮桶5的浮力,进而能保证浮桶5能将轻松顶起抬杆4,而开启进水孔12。
作为实现该抬杆4驱动该背压垫41打开止水上盖3通孔32时,水箱中水面的高度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浮桶5通过调节螺栓6固定连接在抬杆4另一端,该浮桶5与调节螺栓6的连接处还具有内螺纹结构。这样,由于浮桶5与调节螺栓6固定相连,则可以通过对调节螺栓6长度的选择,从而可以限定该浮桶5的最低位置,即当水箱中水面低于某位置时,该浮桶5将由于调节螺栓6的固定而无法继续向下运动,而当水箱中水到达一定高度时,水箱中的水对浮桶5有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传递到抬杆4的另一端,从而驱动抬杆4动作而开启止水上盖3的通孔32。通过将抬杆4开启止水上盖3通孔32时的水箱水面高度设置为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从而确保半排水和全排水两种模式下能够同时开启该止水上盖3通孔32,进而连通补水管210和溢水管310。
为了使得该补水本体1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溢水管310,该补水本体1的下端形成有C形环15和螺栓16,该C形环15两端还向外凸出有两个凸耳151,该两个凸耳151均具有相对应设置且可供螺栓16穿过的螺纹孔152。通过该C形环15和螺栓16的调整,可以实现该C形环15开口大小的调整,从而适应不同外径的溢水管310。
为了进一步方便该橡胶止水垫2与止水上盖3之间的水流导通,该等量补水装置100还包括具有内孔(图中未示出)的止水芯7,该止水芯7设置在橡胶止水垫2与顶针33之间,该顶针33穿过该内孔。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6)

1.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补水本体,其下端固定在溢水管上,其上端具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底部中心处设有与补水管相连的进水孔,该进水孔向容纳腔内还延伸形成有隔板,该隔板外侧的容纳腔底部具有连通溢水管的出水孔;
橡胶止水垫,容置在容纳腔中,其设置在隔板上并开启或者关闭进水孔和出水孔,该橡胶止水垫还具有与进水孔相对应的中孔;
止水上盖,容置在容纳腔中,其设置在橡胶止水垫上并与橡胶止水垫形成内腔,该止水上盖上部具有连通内腔和外部的通孔,该止水上盖下部具有穿过橡胶止水垫中孔的顶针;
抬杆,一端枢接在补水本体或者止水上盖上,其在止水上盖通孔的相应位置处设置有背压垫,并通过该抬杆的转动而驱动该背压垫打开或关闭该止水上盖通孔;
浮桶,与抬杆的另一端相连,并带动该抬杆进行转动,该抬杆驱动该背压垫打开止水上盖通孔时,水箱中的水面高度高于半排水时水箱剩余水的水面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桶包括通孔,该浮桶通过该通孔可上下浮动地套设在溢水管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桶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在抬杆另一端,该浮桶与调节螺栓的连接处还具有内螺纹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浮桶底部外表面还形成有配重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水本体的下端形成有C形环和螺栓,该C形环两端还向外凸出有两个凸耳,该两个凸耳均具有相对应设置且可供螺栓穿过的螺纹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量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量补水装置还包括具有内孔的止水芯,该止水芯设置在橡胶止水垫与顶针之间,该顶针穿过该内孔。
CN200920182729XU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95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82729XU CN201495602U (zh)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82729XU CN201495602U (zh)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95602U true CN201495602U (zh) 2010-06-02

Family

ID=4243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8272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95602U (zh) 2009-08-26 2009-08-26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9560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332A (zh) * 2010-08-12 2010-12-15 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侧进水阀浮桶旋转装置
CN106400914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冲马桶的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N106836408A (zh) * 2017-03-03 2017-06-13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式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N107794985A (zh) * 2017-10-17 2018-03-13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水调节装置
CN108301473A (zh) * 2018-03-07 2018-07-2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式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332A (zh) * 2010-08-12 2010-12-15 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侧进水阀浮桶旋转装置
CN106400914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冲马桶的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N106836408A (zh) * 2017-03-03 2017-06-13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式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N107794985A (zh) * 2017-10-17 2018-03-13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水调节装置
CN107794985B (zh) * 2017-10-17 2024-04-05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水调节装置
CN108301473A (zh) * 2018-03-07 2018-07-2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式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N108301473B (zh) * 2018-03-07 2024-04-16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量式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95602U (zh) 一种等量补水装置
CN108071149A (zh) 一种马桶冲刷方法
CN102817404B (zh) 齿轮齿条式调节流量功能的马桶水箱组件
CN102285505A (zh) 一种排出油罐底部水的全自动可调式控制器
CN201706055U (zh) 一种自动控水阀及使用有该自动控水阀的水箱
CN108517934A (zh) 一种节水型三档冲水器
CN213399326U (zh) 一种基于plc的温度控制节水装置
CN202170112U (zh) 一种排出油罐底部水的全自动可调式控制器
CN201598693U (zh) 水箱水位调节器
CN205424048U (zh) 可调式延时进水阀
CN2613526Y (zh) 坐便器无泄漏水箱
CN101788069B (zh) 一种背压式水力水位控制阀
CN205875313U (zh) 双排冲洗阀
CN202176004U (zh) 节水水箱
CN201297789Y (zh) 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水位控制器
CN201475478U (zh) 一种水位控制阀
CN2212028Y (zh) 无级调节节水水箱
CN203188326U (zh) 马桶冲水后废水自动流入装置
CN204804002U (zh) 一种冲水量可调马桶水箱
CN202787441U (zh) 马桶用高压水箱
CN211185384U (zh) 一种清洗方便的高原藏羊及牦牛用饮水器
CN101892695B (zh) 一种座便器
CN201416670Y (zh) 拍门
CN201843201U (zh) 一种座便器
CN201531618U (zh) 一种进水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