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90545U -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90545U
CN201490545U CN2009202043913U CN200920204391U CN201490545U CN 201490545 U CN201490545 U CN 201490545U CN 2009202043913 U CN2009202043913 U CN 2009202043913U CN 200920204391 U CN200920204391 U CN 200920204391U CN 201490545 U CN201490545 U CN 201490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apparatus
sending
connector
control circui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043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默晗
张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ding Jinghu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as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as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as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043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90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90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905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连接的机体和基座,所述机体内设有上控制电路板,所述基座内设有下控制电路板,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发射接收装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下发射接收装置,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上连接器的上方,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下连接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以红外线信号的非接触式信号传输方式,并将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上连接器的上方,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下连接器的下方,不再装置在上、下连接器内,减小了电连接器的设计难度,方便于生产。

Description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生产和销售的电热水壶、蒸锅等电炊具产品,其机身与基座之间通常都是采用三点或五点的电连接器来进行连接。其中,三点的电连接器,只能起到机身与基座之间电源连接的功能。在采用三点电连接器的产品中,功能按键和显示装置都只能设置在机身上。而目前采用的五点电连接器,是在三点电连接器的基础上,增加两个触点的设计方式。新增加的两个触点,是用来对感应装置中测量得到的信号和功能指令信号进行传输。采用这种五点电连接器制成的产品,可以自由地将控制功能按键和显示装置设置在机身或底座上。但这种五点电连接器的连接结构,依然存在以下不足: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触点表面的氧化会直接导致上下两触点在接触时,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从而可能对测量所得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控制的错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非接触式连接的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从而达到使测量所得的数据信号在长期传输过程中不出现误差,提高控制准确性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连接的机体和基座,所述机体内设有上控制电路板,所述基座内设有下控制电路板,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发射接收装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下发射接收装置,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上连接器的上方,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下连接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连接器中心设有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所述下连接器中心设有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上连接器中心的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的上方,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下连接器中心的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发射接收装置与下发射接收装置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发射接收装置和下发射接收装置是配对的红外线信号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发射接收装置和下发射接收装置是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或红外线发射接收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为直插式结构连接器或360度旋转式结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红外线信号的非接触式信号传输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触点的氧化而导致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后,可能产生测量所得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控制的错误问题。同时,由于将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上连接器的上方,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下连接器的下方,不再装置在上、下连接器内,减小了电连接器的设计难度,方便于生产。另外,也可采用直插式结构的电连接器,机体与基座的位置因为不能进行旋转而相对位置固定,当机体与基座采用无线传输信号的设计方案时,发射接收装置可分别作为美观装饰物,发射接收装置配对灵活地设置在机体与基座上的任何位置,优化了产品的外观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电热水壶上机体与基座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电热水壶上机体与基座分离后,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电热水壶上机体与基座分离后,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采用直插式连接器的电子电热水壶上机体与基座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采用直插式连接器的电子电热水壶上机体与基座结合在一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标记说明:
1-机体、2-基座、3-上连接器、3’-直插式上连接器、4’-直插式下连接器、4-下连接器、5-上发射接收装置、6-上控制电路板、7-下发射接收装置、8-下控制电路板、9-发热体、10-传感器、11-密封圈、12-手柄、13-功能按键、14-显示器、301-上连接器火线触片、302-上连接器零线触片、303-上连接器地线触片、401-下连接器火线触片、402-下连接器零线触片、403-下连接器地线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1、基座2、上连接器3、下连接器4、发热体9、传感器10、上控制电路板6、下发射接收装置7、下控制电路板8、发热体9和传感器10,其中,发热体9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并将机体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传感器10及上控制电路板6都设置在机体1的下半部分内,传感器10设置在发热体9的下表面,密封圈11卡合在发热体9的边沿,发热体9与传感器10分别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6相连,下控制电路板8设置在基座2的内部。同时,基座2的上面还分别设置有功能按键13与显示装置14(显示装置14与功能按键13还可分开进行设置,即其一设置在机体1上,另一设置在基座2上),功能按键13与显示装置14分别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8相连。机体1的底壳上还设置有上连接器3,基座2的顶壳上并与上连接器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下连接器4,上连接器3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6相连,下连接器4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8相连,基座2与机体1之间通过下连接器4与上连接器3的相互配合连接来实现电源的导通。
本实用新型基座2的顶壳上还设置有下发射接收装置7,机体1的底壳上并与下发射接收装置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上发射接收装置5,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7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8相连,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5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6相连,基座2与机体1之间可通过上发射接收装置5与下发射接收装置7来相互进行信号的传输。若采用红外线通信装置作为发射和接收器件,则可以配对设置在基座2与机体1上,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如可以将上发射接收装置5和下发射接收装置7的发射、接收元件设置在下连接器4的下方和上连接器3的上方,保证红外线发射元件上发出的红外线能够顺畅到达红外线接收元件上即可,这时可采用在上连接器3和下连接器4中心开通孔或在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的中心部位采用透光材料结构,如采用透明的PC、PP等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器4与上连接器3可以采用360度旋转式结构连接器,也可以采用直插式结构连接器。功能按键13可根据需要设计为触摸式控制面板或者是按键式控制面板或者是贴膜式控制面板。
如图1、图2、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电热水壶上的一种实施方案。本方案中各部分的组成结构如下:基座2、机体1、手柄12。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发热体9、传感器10、密封圈11、上控制电路板6、上连接器3、上发射接收装置5,其中发热体9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偏下位置并将机体1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用来烧水),传感器10及上控制电路板6都设置在机体1的下半部分内部,传感器10设置在发热体9的下面。传感器10中安装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设置在发热体9的下表面上,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测试发热体9中的温度变化。密封圈11卡嵌在发热体9的边沿,主要起到防止机体1上半部分中的液体透过发热体9流入机体1的下半部分中。上连接器3和上发射接收装置5都设置在机体1的底壳上。所述发热体9、传感器10、上连接器3及上发射接收装置5都分别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6相连,上控制电路板6可固定在发热体9上或机体1上或上连接器3上。上发射接收装置5可设置在上控制电路板6上或单独设置在另一个PCB上,上发射接收装置5一般设置在上连接器3上方的中心位置,其发射或接收红外线装置的头部对着上连接器3的中心位置,当上连接器3与下连接器4相连接时,上发射接收装置5的发射或接收红外线元件的头部与下连接器4下方的下发射接收装置7的发射或接收红外线元件的头部对应。当控制电路工作时,上发射接收装置5或下接收装置7发出的红外线能通过上连接器3和下连接器4中心的孔或透光材料结构顺利地到达对方。在上连接器3和下连接器4中心的开通孔或采用透光材料结构,可降低上连接器3和下连接器4的设计和制造难度及成本,同时还可比较方便地利用空间。所述手柄12固定设置在机体1的外侧壁上。
本方案所述基座2中设置有下发射接收装置7、下控制电路板8、功能按键13、显示装置14,功能按键13、显示装置14设置在基座2的外侧壁上,并处于手柄12的下方。当然,根据外观和结构设计的需要,功能按键13与显示装置14也可以设置在机体1的手柄12上或机体1的其他位置。基座2的顶壳上还设置有下连接器4,下连接器4设置在基座2的顶壳的上表面并与上连接器3相对应的位置。下发射接收装置7设置在基座2的顶壳中并与上发射接收装置5相对的位置。下控制电路板8固定设置在基座2的内部,下发射接收装置7、下连接器4、功能按键13、显示装置14都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8相连,下控制电路板8可固定在基座2上或下连接器4上。下发射接收装置7可设置在下控制电路板8上或单独设置在另一个PCB上,下发射接收装置7一般设置在下连接器4的下方的中心位置,其发射或接收红外线装置的头部对着下连接器4的中心位置,当上连接器3与下连接器4相连接时,下发射接收装置7的发射或接收红外线元件的头部与上连接器3上方的上发射接收装置5的发射或接收红外线元件的头部对应,当控制电路工作时,上发射接收装置5或下接收装置7发出的红外线能通过上连接器3和下连接器4中心的孔或透光材料结构顺利地到达对方。下连接器4的零线、地线分别与下控制电路板8上的电源零线、地线相连,或地线与下控制电路板8上的电源地线相连,火线、零线分别与下控制电路板8上的继电器触点一端相连,继电器触点的另一端与下控制电路板8上电源的火线、零线相连。本实施例所述的下连接器4与上连接器3采用的是360度旋转式结构连接器。
图4、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子电热水壶上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其基本结构与图1、图2、图3相同,不同的地方是上连接器3’和下连接器4’采用的是直插式连接器,上发射接收装置5设置在上连接器3’的上方,下发射接收装置7设置在下连接器4’的下方,或者将上发射接收装置5设置在上连接器3’内,下发射接收装置7设置在下连接器4’内,上连接器3’和下连接器4’设置有上发射接收装置5和下发射接收装置7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并相互对应,上发射接收装置5和下发射接收装置7发出的红外线光信号能顺畅地到达对方。所述手柄12固定设置在机体1的外侧壁上,功能按键13为普通按键式开关功能控制面板,功能按键13与显示装置14都设置在机体1的手柄12上部的结构中,当然,根据外观和结构设计的需要,功能按键13与显示装置14也可以设置在基座2上。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及工作原理如下:
先将电源线的插头插上电源,然后选择所要的功能,按下所述功能按键13中的开始按钮,则下控制电路板8上的继电器工作,触点闭合,下连接器4各触点接通电源,机体1中的上控制电路板6就通过上连接器3与下连接器4导通电源。
在功能按键13中选定好自己想要的功能后,控制电路就会发出该功能的指令信号I,指令信号I经过下控制电路板8的处理,然后将处理得到的信息传输到下发射接收装置7,由下发射接收装置7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外发射带有信息的红外信号II。当上发射接收装置5收到该信号II后,上控制电路板6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的数据(如给所述发热体9供电煮水),则发热体9开始加热工作。同时传感器10中的温度探头也开始工作,检测发热体9的温度。最后,温度探头所测的数据经上控制电路板6处理后,再通过上发射接收装置5发出信号III。基座2上的下发射接收装置7接收到此信号III后,经下控制电路板8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在显示装置14上以数字(或图形)的方式进行显示或作其它的处理(如是否发出停止给所述加热体9供电的指令或其它指令),以确定执行下一步控制程序。
上述的工作原理不论是360度旋转式连接器还是直插式连接器,当机体1和基座2连接在一起时,不仅电源能有效地连接,而且上发射接收装置5和下发射接收装置7发出的红外线光信号能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的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顺畅地到达下发射接收装置7和上发射接收装置5上,起到红外线信号的通讯和传输作用。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连接的机体和基座,所述机体内设有上控制电路板,所述基座内设有下控制电路板,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上发射接收装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下发射接收装置,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上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通过导线与下控制电路板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上连接器的上方,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下连接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器中心设有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所述下连接器中心设有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上连接器中心的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的上方,所述下发射接收装置设置在下连接器中心的通孔或透光材料结构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与下发射接收装置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和下发射接收装置是配对的红外线信号通信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发射接收装置和下发射接收装置是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或红外线发射接收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为直插式结构连接器或360度旋转式结构连接器。
CN2009202043913U 2009-09-08 2009-09-08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90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43913U CN201490545U (zh) 2009-09-08 2009-09-08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043913U CN201490545U (zh) 2009-09-08 2009-09-08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90545U true CN201490545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29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0439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90545U (zh) 2009-09-08 2009-09-08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905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016A (zh) * 2013-10-17 2014-01-22 董越君 分离式液体加热器及其信号红外传输方法
CN103677002A (zh) * 2013-12-04 2014-03-26 邵应德 一种遥控型电源温控连接装置
CN108294620A (zh) * 2017-01-11 2018-07-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016A (zh) * 2013-10-17 2014-01-22 董越君 分离式液体加热器及其信号红外传输方法
CN103531016B (zh) * 2013-10-17 2017-02-15 董越君 分离式液体加热器及其信号红外传输方法
CN103677002A (zh) * 2013-12-04 2014-03-26 邵应德 一种遥控型电源温控连接装置
CN108294620A (zh) * 2017-01-11 2018-07-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6194B (zh) 电壶系统
CN201445353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网络电水壶
CN201445369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网络咖啡机
CN202234933U (zh) 无绳电气装置以及用于无绳装置的无绳电源
CN108291724A (zh) 用于智能下置型感应灶的支撑烹饪容器的装置
CN201490545U (zh) 用于电炊具上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1716841U (zh) 具有蓝牙遥控装置的小家电
CN103307641A (zh) 节能厨具
CN104172900A (zh) 一种带wifi功能的慢炖锅
CN201431347Y (zh) 用于电炊具上的连接通信系统
CN103531016B (zh) 分离式液体加热器及其信号红外传输方法
CN206006888U (zh) 一种物联网远程控制电饭锅
CN105092115A (zh) 一种带无线测温测压的智能模块的锅盖及无线测温测压方法
CN201379452Y (zh) 电煎烤机的控制装置
CN206239097U (zh) 一种烹饪锅具及烹饪电器
CN201069266Y (zh) 电子式电茶壶温度传输控制装置
CN204260522U (zh) 一种带wifi功能的慢炖锅
CN207590470U (zh)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锅
CN204970797U (zh) 一种电饭煲的WiFi状态显示和复位控制装置
CN109744856A (zh) 无线测温装置、无线测温锅具及无线测温锅灶系统
CN101694740A (zh) 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CN204440055U (zh) 食品料理装置
CN204617965U (zh) 加热控制平台组件
CN203953304U (zh) 无线控制的电热水装置
US9661118B1 (en) Wi-key electronic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BEIDING JINGHUI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JINGHUI SCI-TECH (SHENZHEN)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an Xian Road, 2 industrial building, No. 518055, B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eiding Jinghu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Tang Lang Xili town with rich industrial city 9

Patentee before: Crastal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