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8821U - 温度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温度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88821U
CN201488821U CN2009201675719U CN200920167571U CN201488821U CN 201488821 U CN201488821 U CN 201488821U CN 2009201675719 U CN2009201675719 U CN 2009201675719U CN 200920167571 U CN200920167571 U CN 200920167571U CN 201488821 U CN201488821 U CN 201488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larm
alarming device
monitor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75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明
李光权
任燕
李跃
Original Assignee
梁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梁明 filed Critical 梁明
Priority to CN2009201675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88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88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888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温度报警装置,包括:导热底板,作为整个装置的一面与待测热点直接接触;温度监控器,被设置成在装置内紧贴导热底板,感测通过导热底板传导的待测热点的温度,在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使报警器进行报警;报警器,连接至温度监控器,在温度监控器监控的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进行报警;隔热层,设置在导热底板之上,使导热底板与其上除温度监控器之外的其他部件热隔离;供电单元,设置在温度报警装置中以进行供电,并通过隔热层与导热底板与温度监控器隔离开;以及屏蔽层,使温度报警装置中的各个部件与外界进行电磁屏蔽。采用测温、报警一体式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具有良好的导热和电磁屏蔽特性。

Description

温度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温度报警器很多,也有集成了其它功能(例如烟雾报警等)的多功能报警器。其中,大部分多功能报警器的设计原理都是利用温度传感器(模拟的或数字的)采集被测点温度,再通过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等一系列电路(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是采用)后将信号数字化,发送给控制单元以判断是否达到预警温度值,从而做出相应反应(除本地报警外,有的产品还有联网报警功能)。这些产品在具备多功能、高性能等优点的同时都很难避免产品体积较大、价格较贵等弊病。
对于电力行业等工矿企业,由于所监测的很多都是例如高压电缆接头、母线排连接处、高压开关柜中的触点等在高电压环境下的热点。由于有高压隔离要求以及其它操作规范,普通的温度报警器很难胜任。
目前国内专门用于此类热点发热测量的仪器还很少,现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采取腊片熔化示温法或试温纸;
二是采用接触式定量测温装置;
三是利用红外测温仪测温;
四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监测法。
第一种方法虽然成本较低,需要值守人员主动靠近每个热点去测量,效率不高。后三种方法都是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定量地测量所监测热点的温度,但价格昂贵。
因此,需要一种价格便宜并且能够在待测热点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及时地进行报警的温度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报警装置,能够在待测温度达到预警温度值时及时地进行报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成本非常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包括:导热底板,作为整个装置的一面与待测热点直接接触;温度监控器,被设置成在装置内紧贴导热底板,用于感测通过导热底板传导的待测热点的温度,在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使报警器进行报警;报警器,连接至温度监控器,用于在温度监控器监控的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进行报警;隔热层,设置在导热底板之上,用于使导热底板与其上除温度监控器之外的其他部件热隔离;供电单元,设置在温度报警装置中以进行供电,并通过隔热层与导热底板与温度监控器隔离开;以及屏蔽层,使温度报警装置中的各个部件与外界进行电磁屏蔽。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温度报警装置还可以包括:模式开关,用于切换温度报警装置的工作模式。
其中,温度报警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自检模式、工作模式和关闭模式。
在自检模式下,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使报警器与供电单元直接进行连接,用于检测报警器是否能够正常报警。
在工作模式下,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使温度监控器、报警器和供电单元串联形成串联链路,温度监控器进行温度监控并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使报警器进行报警。当温度监控器所监控到的待测热点的温度超过预警温度时,温度监控器使串联链路接通,报警器进行报警;以及当温度监控器所监控到的待测热点的温度降低至温度监控器的复位温度时,温度监控器使串联链路断开,报警器停止报警。
在关闭模式下,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不与任何温度报警装置的任何其他部件连接。
其中,温度监控器为常开型温控开关。常开型温控开关的温控范围为40℃~130℃,每5℃一种规格,可以根据所需监测的热点预警温度选择合适的规格。
报警装置可以包括蜂鸣器和/或光电二极管。
供电单元可以通过电池供电。
本实用新型既是一种实用的独立式微型热点温度报警器,也是一种接触式非定量测温装置,它采用测温、报警一体式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具有良好的导热和电磁屏蔽特性。该装置为独立式温度报警装置,每个装置独立工作,当所监测的热点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报警器接通报警电路,通过声光报警,引起值守人员注意。各装置间无网络连接,也不能将报警信息通过网络上传,适合用于有人值守的地方,尤其适合应用于电力系统等工矿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前提条件下,可大大简化现场维护工作,提高热点监测的效率,具有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安全耐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体积小巧的独立式温度报警装置,采用屏蔽及隔热设计,能够在高电压高温环境下工作,尤其适用于电力行业等工矿企业。
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上述温度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整个装置通过铝制底板与待测热点部位贴合,装置内部紧贴铝制底板的温度监控器通过导热底板的温度变化达到待测热点温度,当热点温度超过温度监控器的阈值时,温度监控器立即闭合,接通报警器,此时报警器进行报警(在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光电二极管的情况下,蜂鸣器响起,闪光二极管(LED)也将同时闪烁)。当热点温度降至温度监控器的复位温度时,温度监控器立即断开,切断报警器。
该装置可以包括三种模式,即自检模式、工作模式和关闭模式,并通过三位滑动开关控制三种模式的切换。该装置可以通过两节7号电池供电。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100,包括:
导热底板102,作为整个装置的一面与待测热点直接接触;温度监控器104,被设置成在装置内紧贴导热底板,用于感测通过导热底板传导的待测热点的温度,在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使报警器进行报警;报警器106,连接至温度监控器,用于在温度监控器监控的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进行报警;隔热层108,设置在导热底板之上,用于使导热底板与其上除温度监控器之外的其他部件热隔离;供电单元110,设置在温度报警装置中以进行供电,并通过隔热层与导热底板与温度监控器隔离开;以及屏蔽层112,使温度报警装置中的各个部件与外界进行电磁屏蔽。温度报警装置还可以包括:模式开关,用于切换温度报警装置的工作模式。
其中,温度报警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自检模式、工作模式和关闭模式。
在自检模式下,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使报警器与供电单元直接进行连接,用于检测报警器是否能够正常报警。
在工作模式下,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使温度监控器、报警器和供电单元串联形成串联链路,温度监控器进行温度监控并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使报警器进行报警。当温度监控器所监控到的待测热点的温度超过预警温度时,温度监控器使串联链路接通,报警器进行报警;以及当温度监控器所监控到的待测热点的温度降低至温度监控器的复位温度时,温度监控器使串联链路断开,报警器停止报警。
在关闭模式下,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不与任何温度报警装置的任何其他部件连接。
其中,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叫做温控开关,也叫温度开关或温度监控器,简称温控器。因此在工作模式下温度报警装置在待测热点的温度没有达到预警温度时,该装置是完全不耗电的。
温度监控器可以为常开型温控开关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温控开关。常开型温控开关的温控范围可以为40℃~130℃,每5℃一种规格,可以根据所需监测的热点预警温度选择合适的规格。报警装置可以包括蜂鸣器和/或光电二极管。供电单元通过电池供电。
具体地,温度报警装置工作依靠电池供电,发生险情时,利用声光报警(报警的蜂鸣器响起,闪光二极管也将同时闪烁)。温度报警装置所选用的温控开关为常开型,温控范围为40℃~130℃(每5℃一种规格),可以根据待测热点预警温度选择合适的规格。例如当某个热点温度超过70℃时,即被视为危险信号,需要报警,则可在热点位置安装一个配置有阈值为70℃常开型温控开关的温度报警器用来监测待测热点的温度。
如图2所示,该温度报警装置在结构上,外壳具体地可以采用盒盖式设计,正面为电池盒、发光二极管孔、蜂鸣器扬声孔以及滑动开关孔。盒体采用PBT材料制作,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耐温耐湿性,导热底板采用铝板。盒体内壁一周用薄铝片包围,电池盒盖内壁贴金属铝箔,与盒体铝片构成盒体电磁屏蔽层,起到电池盒屏蔽作用。电池盒底部与铝制底板之间用隔热材料填充,起到隔热作用,使得当铝制导热底板所贴附的待测热点温度较高时仍不影响电池正常工作。电池盒内陷高度正好使温控开关与铝板贴合,有利于温控开关最大限度地感应铝制底板温度。蜂鸣器、滑动开关以及发光二极管电路主体封装在盒体的上部。该装置在安装时可将铝制底板紧贴待测热点,并通过铝制底板上的装置定位孔来固定。
如图3所示,该温度报警装置的开关设有三个档,分别是自检模式、工作模式和关闭模式。
在自检模式下(开关档TST),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会同时启动,通过观察可辨别温度报警装置是否电力充足,能够正常使用。此档位一般用于检测装置的可用性和状态。当发现蜂鸣器声音太小或闪光二极管灯光亮度不够时,应当立即更换电池。
在工作模式下(开关档ON),装置内部紧贴铝制底板的常开型温控开关通过感应铝板的温度变化达到监测热点温度的目的,只有当热点温度超过温控开关的阈值时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才会启动。阈值有两个,分别为T1(预警温度)和T2(恢复温度),一般T1>T2,当温度大于T1时,温控开关闭合,报警电路导通,温度报警装置报警;当温度降到T2或以下时,温控开关断开,报警电路被切断,温度报警装置停止报警。此档位用于平时装置正常工作。
在关闭模式下(开关档OFF),温度报警装置被关闭,停止工作,此档位一般用于温度报警装置被安装前或当值守人员已经发现热点报警而赶来排除故障时。
(1)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电路简单,所采用的器件数量少且均为低价常用器件,因此整个装置体积小且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为独立式热点监测报警装置,其中的每个装置独立工作,单个损坏不影响其它装置的正常工作。
(3)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采用测温、报警一体式设计,巧妙地将温控开关与铝制底板贴合式接触,并用隔热材料将电池与测温部分隔热。
(4)盒体内侧薄铝片以及电池盒盖内侧铝箔所组成的电磁屏蔽层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可以安装工作在高电压环境下的热点上,适合应用于电力行业等工矿企业。
(5)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报警装置三档式开关控制模式。除正常工作模式外,还可以设置为自检模式,用于检测装置的可用性和状态;以及关闭模式,一般用于装置被安装前或当值守人员已经发现热点报警而赶来排除故障时,可以节省电池电量,有利于延长装置工作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底板,作为整个装置的一面与待测热点直接接触;
温度监控器,被设置成在装置内紧贴所述导热底板,用于感测通过所述导热底板传导的待测热点的温度,在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使报警器进行报警;
报警器,连接至所述温度监控器,用于在所述温度监控器监控的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进行报警;
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导热底板之上,用于使所述导热底板与其上除所述温度监控器之外的其他部件热隔离;
供电单元,设置在所述温度报警装置中以进行供电,并通过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导热底板与所述温度监控器隔离开;以及
屏蔽层,使所述温度报警装置中的各个部件与外界进行电磁屏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模式开关,用于切换所述温度报警装置的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报警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自检模式、工作模式和关闭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检模式下,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使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供电单元直接进行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报警器是否能够正常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模式下,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使所述温度监控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供电单元串联形成串联链路,所述温度监控器进行温度监控并在检测到温度达到预警温度时使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温度监控器所监控到的待测热点的温度超过预警温度时,所述温度监控器使所述串联链路接通,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以及
当所述温度监控器所监控到的待测热点的温度降低至所述温度监控器的复位温度时,所述温度监控器使所述串联链路断开,所述报警器停止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关闭模式下,所述模式开关被切换成不与任何所述温度报警装置的任何其他部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控器为常开型温控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型温控开关的温控范围为40℃~130℃,每5℃一种规格,可以根据所需监测的热点预警温度选择合适的规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或光电二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通过电池供电。
CN2009201675719U 2009-07-23 2009-07-23 温度报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8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75719U CN201488821U (zh) 2009-07-23 2009-07-23 温度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75719U CN201488821U (zh) 2009-07-23 2009-07-23 温度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88821U true CN201488821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27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757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8821U (zh) 2009-07-23 2009-07-23 温度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8882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963A (zh) * 2015-07-18 2015-09-30 陈鸽 一种控制精度高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4964763A (zh) * 2015-07-18 2015-10-07 陈鸽 一种减少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波动的均热装置
CN104977089A (zh) * 2015-07-18 2015-10-14 陈鸽 一种提高温度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感测装置
CN105068577A (zh) * 2015-07-18 2015-11-18 陈鸽 一种不受控制电路自发热量干扰的温度控制器
CN111836581A (zh) * 2018-01-12 2020-10-27 智利天主教教皇大学 使用可穿戴设备量化呼吸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963A (zh) * 2015-07-18 2015-09-30 陈鸽 一种控制精度高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4964763A (zh) * 2015-07-18 2015-10-07 陈鸽 一种减少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波动的均热装置
CN104977089A (zh) * 2015-07-18 2015-10-14 陈鸽 一种提高温度传感器动态性能的感测装置
CN105068577A (zh) * 2015-07-18 2015-11-18 陈鸽 一种不受控制电路自发热量干扰的温度控制器
CN111836581A (zh) * 2018-01-12 2020-10-27 智利天主教教皇大学 使用可穿戴设备量化呼吸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36581B (zh) * 2018-01-12 2024-02-13 智利天主教教皇大学 使用可穿戴设备量化呼吸的技术以及相关的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8821U (zh) 温度报警装置
CN202601991U (zh) 一种无线控制的多功能电源插线板
CN201188035Y (zh) 超温检测报警装置
CN201628584U (zh) 一种测温螺栓
CN109149484A (zh) 一种智能型母线插接箱
CN105093076A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异常在线监测装置
CN101373684A (zh) 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空气断路器
CN101493358A (zh) 温度传感器
CN101639385A (zh) 一种无源声光报警示温装置
CN202267542U (zh) 高压电器设备温度监测报警器
CN103605386A (zh) 一种自动散热的电器控制柜
CN204854976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高温监测报警装置
CN205403972U (zh) 一种易装型分体式电缆接头无线测温报警装置
RU2414765C2 (ru) Воздушный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с датчиком температуры
CN204441503U (zh) 具有发热警示功能的电力联接线夹
CN201522342U (zh) 一种无源声光报警示温装置
CN202757696U (zh) 10kV开关柜出线电缆测温装置
CN203242080U (zh) 电力设备发热温度报警器
US8531111B2 (en) Light module
KR101539990B1 (ko) 산업용 히팅 케이블 시스템에 설치되는 엔드 램프 장치
CN216696611U (zh) 一种便于快速散热的应急照明配电箱的检测装置
CN201780656U (zh) 一种温控报警器
CN111580435A (zh) 电热水壶控制电路及电热水壶
CN209055237U (zh) 一种用于安装测温器件的良导热性装置
CN213042163U (zh) 数显式高可靠性不可调温温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ang M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ang M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