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2247U - V型集泥斗 - Google Patents
V型集泥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482247U CN201482247U CN2009201709931U CN200920170993U CN201482247U CN 201482247 U CN201482247 U CN 201482247U CN 2009201709931 U CN2009201709931 U CN 2009201709931U CN 200920170993 U CN200920170993 U CN 200920170993U CN 201482247 U CN201482247 U CN 201482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 sludge hopper
- sewage draining
- draining exit
-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V型集泥斗,属于陶瓷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合理的V型集泥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V型板和底槽;至少一块V型板倒扣固定于底槽的底部,相邻V型板和底槽之间形成正向V型槽,排泥管设置在V型槽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到水处理行业、制陶行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V型集泥斗,属于陶瓷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陶瓷的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泥浆废水,废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是粒径<150μm的固体颗粒。由于各陶瓷厂管理水平差异较大,车间布局乃至排水管道、沟渠的坡度、长短不同,造成各厂总排水口陶瓷废水的悬浮物浓度普遍为1000~1×104mg/L左右,淤塞市政管道,污染水体,必须治理。现有集集泥装置均为在池底部布置有多根排泥管,分布比较密集,很难清洗,且安装工作量繁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V型集泥斗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合理的V型集泥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V型集泥斗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V型板和底槽;至少一块V型板倒扣固定于底槽的底部,相邻V型板和底槽之间形成正向V型槽,排泥管设置在V型槽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集泥槽下的集泥斗设计成多个V字型的形状用以接受沉降污泥,可以避免在水平方向全部设置排泥管,倒扣的V型板可以自行将污泥分落到V型板的两侧底部,而在底部的V型槽内设置有一根排泥管,这样从而较大地缩短了排泥管的长度和排泥管的数量,减小了污泥沉降到集泥槽的阻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高效陶瓷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中使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为罐体,2为左侧腔体,3为加药装置,4为加药管,5为反应斜板,6为原水进口,7为第一排污口,8为第二排污口,9为原水进入管,10为排泥管,11为排污管,12为第四排污口,13为悬浮滤料,14为滤帽,15为第三排污口,16为维护通道,17为右侧腔体,18为清水出口,19为精密过滤器,20为第一回流管,21为第二回流管,22为布水器,23为V型集泥斗,24为隔板,25为阀门,30为V型板,31为底槽,32为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V型集泥斗设计在一种高效陶瓷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中,高效陶瓷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结构包括:罐体1、左侧腔体2、加药装置3、加药管4、反应斜板5、原水进口6、第一排污口7、第二排污口8、原水进入管9、排泥管10、排污管11、第四排污口12、悬浮滤料13、滤帽14、第三排污口15、维护通道16、右侧腔体17、清水出口18、精密过滤器19、第一回流管20、第二回流管21、布水器22、V型集泥斗23、隔板24、阀门25;V型集泥斗23包括V型板30和底槽31,由至少一块V型板30倒扣固定于底槽31的底部,相邻V型板30和底槽31之间形成正向V型槽32,在弧形的底槽31上也可设置多个倒立的V型板30与底槽31之间形成对称的多个正向V型槽32,排泥管10设置在V型槽32的底部。
密闭的罐体1内部在右侧用隔板24隔开成两个独立的密闭的左侧腔体2和右侧腔体17,左侧腔体2的顶端向外设置有加药装置3,加药装置3通过加药管4与原水进口6相连接,原水进口6水平设置在左侧腔体2的中下部,与原水进口6相连接的原水进入管9设置在左侧腔体2内,在原水进口6的下面水平设置有第一排污口7和第二排污口8,与第一排污口7和第二排污口8相连的排泥管10设置在左侧腔体2内,右侧腔体17顶端设置清水出口18,右侧腔体17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第四排污口12。
左侧腔体2的中间位置布置有反应斜板5,将左侧腔体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反应斜板5下面设置有布水器22,布水器22与原水进入管9连接,在左侧腔体2顶部水平布置有第一回流管20,第二回流管21垂直向下连接在第一回流管20的中间位置,穿过反应斜板5在左侧腔体2底部与右侧腔体17相连接,在右侧腔体17的中下部设置有悬浮滤料13,悬浮滤料13的上面为滤帽14,在右侧腔体17内悬浮滤料13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11,排污管11与第四排污口12相连。
在左侧腔体2的底部横向设置有V型集泥斗23,所述的V型集泥斗23设计为:在弧形的底槽31上设置多个倒立的V型板30与底槽31之间形成对称的多个正向V型槽32;所述的左端与第一排污口7和第二排污口8相连的排泥管10均匀分布在V型槽32的中间底部位置,排泥管10的右端向里延伸至隔板24,与隔板24保留一定的空隙。
所述的原水进入管9、排泥管10、布水器22、排污管11及第一回流管20上都设置有小孔,小孔的大小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所述的原水进口6、第一排污口7、第二排污口8、第三排污口15、第四排污口12和清水出口18均向外设置有阀门25。
在右侧腔体17内清水出口18的下方设置有精密过滤器19。
所述的反应斜板5的布置形式是纵向平直、横向成正弦波形状,安装倾角为60°。
在右侧腔体17外侧设置有第三排污口15,用于取样检测过滤后的清水是否合格,第三排污口15位于滤帽14的上方,第三排污口15向外设置有阀门25。
右侧腔体17外侧面设置有维护通道16,方便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观察和清理,维护通道16位于第三排污口15的上方。
Claims (1)
1.V型集泥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V型板(30)和底槽(31),至少一块V型板(30)倒扣固定于底槽(31)的底部,相邻V型板(30)和底槽(31)之间形成正向V型槽(32),排泥管(10)设置在V型槽(32)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709931U CN201482247U (zh) | 2009-08-12 | 2009-08-12 | V型集泥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709931U CN201482247U (zh) | 2009-08-12 | 2009-08-12 | V型集泥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482247U true CN201482247U (zh) | 2010-05-26 |
Family
ID=4242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70993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82247U (zh) | 2009-08-12 | 2009-08-12 | V型集泥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48224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38019A (zh) * | 2018-11-30 | 2019-02-15 | 合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甘蔗自动清洗及甘蔗制糖的方法 |
CN109468418A (zh) * | 2018-11-30 | 2019-03-15 | 合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可提高蔗糖提取率的甘蔗制糖方法 |
-
2009
- 2009-08-12 CN CN2009201709931U patent/CN2014822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38019A (zh) * | 2018-11-30 | 2019-02-15 | 合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甘蔗自动清洗及甘蔗制糖的方法 |
CN109468418A (zh) * | 2018-11-30 | 2019-03-15 | 合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可提高蔗糖提取率的甘蔗制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39181U (zh) | 一种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7468403U (zh) | 一种分级式环保工程用污水处理器 | |
CN101569808A (zh) | 不间断抗扰动絮凝沉淀反向分离系统 | |
CN201482247U (zh) | V型集泥斗 | |
CN201410339Y (zh) | 不间断抗扰动絮凝沉淀反向分离系统 | |
CN206476861U (zh) |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 |
CN203154885U (zh) | 一种v型沉淀池 | |
CN206828296U (zh) | 一种工业废水降解槽 | |
CN205204935U (zh) | 一种建筑施工工地污水处理与污水零排放系统 | |
CN210048574U (zh) | 一种一体化净水过滤设备 | |
CN201999778U (zh) | 单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 |
CN210855727U (zh) | 一种污染水体循环净化系统 | |
CN204779225U (zh) | 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兼氧装置 | |
CN205275412U (zh) | 一种自适应污水进水量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4779076U (zh) | 应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调节池装置 | |
CN204779223U (zh) | 高效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 |
CN203845905U (zh) | 一种工业废水重金属回收净水装置 | |
CN202988884U (zh) | 污水处理深度过滤装置 | |
CN204022588U (zh) | 一种全自动净水设备 | |
CN202717677U (zh) | 多功能高效生化反应池 | |
CN202191737U (zh) | 一种高速混凝沉淀池 | |
CN207845183U (zh) | 一种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装置 | |
CN201482261U (zh) | 自反冲滤池 | |
CN206767801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池 | |
CN201660535U (zh) | T型填料化粪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