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0126U -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 Google Patents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80126U
CN201480126U CN2009201666828U CN200920166682U CN201480126U CN 201480126 U CN201480126 U CN 201480126U CN 2009201666828 U CN2009201666828 U CN 2009201666828U CN 200920166682 U CN200920166682 U CN 200920166682U CN 201480126 U CN201480126 U CN 201480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el
sole
shoes
connecting line
v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66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 Kong star Cci Capit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刘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刘勇 filed Critical 刘勇
Priority to CN2009201666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80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80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801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包括鞋底、鞋面和连接线,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或者侧面上,靠近鞋沿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相邻两个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相互贯穿;在所述鞋面的下沿上设有数个圆形通管,所述圆形通管嵌在所述盲槽内,所述圆形通管与所述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连接槽,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所述连接线两端从所述弧形槽两侧插入两侧的连接槽,将所述鞋底和鞋面连为一体,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根据人们需要,可随意搭配鞋面和鞋底的优点。

Description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将鞋面和鞋底进行任意组合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子是由鞋面和鞋底两部分组成,通常鞋面和鞋底在出厂时都是将两者牢固地连接在一起的。这种鞋子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鞋子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当鞋子中的一部分,如鞋面或鞋底损坏,如果需要更换其中损坏的一部分,就相当的困难,需要专业人士才可以换好;二是这种鞋子的鞋面和鞋底固定连接,鞋底和鞋面不能随意撤分和组合,花样不多,这样就不能满足一部分人想个性化穿鞋的可能,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人们任意组合鞋底和鞋面,而随意搭配鞋底和鞋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以根据人们需要,可随意搭配鞋面和鞋底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包括鞋底、鞋面和连接线,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或者侧面上,靠近鞋沿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相邻两个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相互贯穿;在所述鞋面的下沿上设有数个圆形通管,所述圆形通管嵌在所述盲槽内,所述圆形通管与所述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连接槽,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所述连接线两端从所述弧形槽两侧插入两侧的连接槽,将所述鞋底和鞋面连为一体,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
在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上设有拉件。
所述拉件是拉环或拉线。
所述连接线是塑胶线。
在所述塑胶线内设有细金属丝。
在所述鞋底的后跟侧面设有数个后跟盲槽,相邻两个后跟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后跟内的后跟通孔相互贯穿;在所述鞋跟底上沿上设有数个后跟圆形通管,所述后跟圆形通管嵌在所述后跟盲槽内,所述后跟圆形通管与所述预设在后跟内的后跟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后跟连接槽,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后跟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后跟连接线两端从所述弧形槽两侧插入两侧的后跟连接槽,将所述鞋底和后跟底连为一体,所述后跟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
在所述鞋底前脚掌处的内底面上设有多条凸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或者侧面上,靠近鞋沿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相邻两个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相互贯穿;在所述鞋面的下沿上设有数个圆形通管,所述圆形通管嵌在所述盲槽内,所述圆形通管与所述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连接槽,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所述连接线两端从所述弧形槽两侧插入两侧的连接槽,将所述鞋底和鞋面连为一体的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根据人们需要,可随意搭配鞋面和鞋底的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鞋面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圆形通管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圆形通管另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通管另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通管又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通管又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一种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部分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进上步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另一种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揭示地是一种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包括鞋底1、鞋面2和连接线3,在所述鞋底1的上底面11上,靠近鞋沿12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13,相邻两个盲槽13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1内的通孔(图中不可见)相互贯穿;在所述鞋面2的下沿上设有数个圆形通管21,所述圆形通管21嵌在所述盲槽13内,所述圆形通管21与所述预设在鞋底2内的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连接槽(图中不可见),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14,所述连接线3两端从所述弧形槽14两侧插入两侧的连接槽,将所述鞋底1和鞋面2连为一体,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14内。在所述鞋面下沿外侧设有护边22,所述护边22为弹性护边。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实施例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盲槽13设置在所述鞋底1的侧面上,所述鞋面2上的圆形通管21是从侧面扣入所述盲槽13,构成一条通畅的连接槽,同样地,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14,所述连接线3两端从所述弧形槽14两侧插入两侧的连接槽,将所述鞋底1和鞋面2连为一体,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14内。在所述鞋面下沿外侧设有护边22,所述护边22为弹性护边。在鞋面2上设有防水鞋内底(图中未画出)。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实施例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其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鞋面为凉鞋鞋面,如此就可构成凉鞋。显然,本实用新型中的鞋底与鞋面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款式和大小,这样就可以组合出各种各样的组合鞋子。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连接线3的最后一段上设有拉件31,这样,当将连接线3插入鞋内的连接槽后,最后可将连接线3的最后一段藏匿于所述的弧形槽14内,便于穿鞋;当需要拉出连接线3,先拉出拉件31,然后,再整个拉出连接线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拉件31是拉环或拉线。所述连接线3是塑胶线。在所述塑胶线内设有细金属丝。
请参见图5,图5是图4中的鞋面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从图可知,圆形通管21设在鞋面2的下底沿上,这种结构适合于盲槽13位于鞋底1上底面11上时,将所述圆形通管21从上往上插入所述盲槽13内时使用。
请参见图6,图6是图1中的圆形通管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从图可知,所述圆形通管21包括管体211和平片212,图6中,所述平片212的平面与管体211连接,平片212平面与所述管体211中轴线共面,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粘接方式,使用时,将连接212夹在所述鞋面2的下底沿上,并固定,这样,就可以构成如图5所示的结构,它适合于将所述圆形通管21从上往上插入所述盲槽13内时使用。
请参见图7,图7是图1中的圆形通管另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实施例与图6所示实施例相比,其结构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平片212平面与管体211切线相连接,这种结构的圆形通管适合于在鞋底侧面开有盲槽13的结构,使用时,将管体211从侧面嵌入盲槽13内,然后,用连接线3穿插。
请参见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通管另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实施例与图7所示实施例相比,其结构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平片212的平面与管体211切线连接的位置不同,图7中平片212的平面与管体211连接的部位位于下部,而图8中平片212的平面与管体211连接的部位位于中部,这种结构的圆形通管21适合于在多余的盲槽13上使用,以填补多余的盲槽13,这种情况产生在,当鞋底从皮鞋状态改用为凉鞋或拖鞋使用时,会在鞋底上出现多余的盲槽13,这时,为了美观实用,可以多余的盲槽13内嵌入这样的圆形管体21,让平片212盖住盲槽13的口。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通管又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体,它是用一个平片212连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管体211,这种结构适合于皮鞋之类的鞋子上使用。
请见图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圆形通管又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变形体,它是用一个平片212从侧面连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管体211,这种结构适合于皮鞋之类的鞋子从侧面嵌入鞋底上使用。
请参见图11至图14,它们揭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一种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这种鞋底实施例与图1中所示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鞋跟底也是可以拆换的,其具体结构为在所述鞋底1的后跟15侧面设有数个后跟盲槽151,相邻两个后跟盲槽151之间通过预设在后跟15内的后跟通孔(不可见,类似于图1中所述的通孔的结构)相互贯穿;在所述鞋跟底16上沿上设有数个后跟圆形通管161,所述后跟圆形通管161嵌在所述后跟盲槽151内,所述后跟圆形通管161与所述预设在后跟15内的后跟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后跟连接槽(不可见),在所述后跟15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后跟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14,后跟连接线17两端从所述弧形槽14两侧插入两侧的后跟连接槽,将所述鞋底1和后跟底17连为一体,所述后跟连接线17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14内。在所述鞋底1前脚掌处的内底面上设有多条凸条1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鞋垫19,在鞋垫19的前端设有鞋垫插边191,该鞋垫插边191在放入鞋底1内时,可以插入到鞋底1前端的间隙152,在所述鞋垫的下底面上设有凹槽192,所述凹槽192与所述凸条18正好吻合。在鞋跟15后侧设有备用孔20,备用孔20主要用于当位于连接线3上的拉件31不易按常规方法拉出时,可以用针之类的东西从备用孔插进去,将拉件31挑出弧形槽14,方便使用者拉出连接线3或后跟连接线17。
请参见图15,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鞋底另一种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从图可知,这种鞋底1加设了一条盲槽13,该盲槽13设置在所述鞋底1的侧面上,所述鞋面2上的圆形通管21是从侧面扣入所述盲槽13,构成一条通畅的连接槽,同样地,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14,所述连接线3两端从所述弧形槽14两侧插入两侧的连接槽,将所述鞋底1和鞋面2连为一体,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14内。在所述鞋面下沿外侧设有护边22,所述护边22为弹性护边。这种鞋底1既适合于鞋面2从鞋底上面与鞋底1结合,也适合于鞋面2从鞋底侧面与鞋底1结合。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在平跟、高跟或坡跟的皮鞋、布鞋、拖鞋或凉鞋等鞋子上使用。

Claims (10)

1.一种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包括鞋底、鞋面和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的上底面或者侧面上,靠近鞋沿间隔地设有数个盲槽,相邻两个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相互贯穿;在所述鞋面的下沿上设有数个圆形通管,所述圆形通管嵌在所述盲槽内,所述圆形通管与所述预设在鞋底内的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连接槽,在所述鞋底后跟处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所述连接线两端从所述弧形槽两侧插入两侧的连接槽,将所述鞋底和鞋面连为一体,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线的最后一段上设有拉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件是拉环或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是塑胶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胶线内设有细金属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面下沿外侧设有护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边为弹性护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在鞋面上设有防水鞋内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的后跟侧面设有数个后跟盲槽,相邻两个后跟盲槽之间通过预设在后跟内的后跟通孔相互贯穿;在所述鞋跟底上沿上设有数个后跟圆形通管,所述后跟圆形通管嵌在所述后跟盲槽内,所述后跟圆形通管与所述预设在后跟内的后跟通孔构成一条通畅的后跟连接槽,在所述后跟的上底面上设有一段与后跟连接槽贯通的弧形槽,后跟连接线两端从所述弧形槽两侧插入两侧的后跟连接槽,将所述鞋底和后跟底连为一体,所述后跟连接线的最后一段设置在所述弧形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鞋底前脚掌处的内底面上设有多条凸条。
CN2009201666828U 2009-07-03 2009-07-03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0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66828U CN201480126U (zh) 2009-07-03 2009-07-03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66828U CN201480126U (zh) 2009-07-03 2009-07-03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80126U true CN201480126U (zh) 2010-05-26

Family

ID=4241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66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80126U (zh) 2009-07-03 2009-07-03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80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8888A (zh) * 2015-02-15 2015-07-01 温卫国 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8888A (zh) * 2015-02-15 2015-07-01 温卫国 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连接结构
CN104738888B (zh) * 2015-02-15 2017-04-12 温卫国 一种鞋内底与鞋大底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613041S1 (en) Footwear
US20150157093A1 (en) Flip flops, thong slippers and/or footwear with or without interchangeable center jewelry
CN101518380A (zh) 运动鞋可拆式后踵包部
US9603410B2 (en) Modular shoe with interchangeable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attachment
CN102258232A (zh) 具有改良鞋帮的鞋
CN102697238B (zh) 前包内增高防水台鞋头无缝帮面高跟鞋及其生产方法
CN201480126U (zh)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CN201418404Y (zh)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USD551436S1 (en) Star shaped tread member for footwear
CN201451638U (zh) 换底鞋
CN205040760U (zh) 一种可拆卸鞋跟的高跟鞋
CN203467770U (zh) 一种可弯折的木屐鞋
CN205143654U (zh) 一种鞋底、拖鞋及凉鞋
CN101596029A (zh) 可任意组合变换的鞋子
CN202190809U (zh) 一种多用途拖鞋
CN201022379Y (zh) 便携式鞋拖
CN203058483U (zh) 可拆卸可组合的鞋
CN205106531U (zh) 组合式魔术鞋
CN212877870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帮面拖鞋
CN215347305U (zh) 可隐藏鞋口褶皱的换跟鞋
CN218921848U (zh) 一种多功能运动鞋底
CN215913465U (zh) 一种可更换美饰包边的鞋子
CN201127335Y (zh) 粘脚鞋
CN202588467U (zh) 一种可改变鞋面款式的鞋
CN204635206U (zh) 一种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ZHONGGANGX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U YONG

Effective date: 201010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02260 GROUP 3, BAIXI, ZHIPING STREET, JIANGJIN CITY, CHONGQING TO: 518000 NO.1912-1914, 19/F, NATIONAL TRADE BUILDING, RENMIN SOU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027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19, building 1912-1914, International Trade Building or Cetra Building, South Renmin Road, Shenzhen, Luoh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ong Kong star Cci Capital Ltd

Address before: 402260, Chongqing City, Jiangjin City, Ping Street, white Creek 3 groups

Patentee before: Liu Yon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