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2902U -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2902U
CN201472902U CN2009201950947U CN200920195094U CN201472902U CN 201472902 U CN201472902 U CN 201472902U CN 2009201950947 U CN2009201950947 U CN 2009201950947U CN 200920195094 U CN200920195094 U CN 200920195094U CN 201472902 U CN201472902 U CN 201472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metically
sealed construction
container
container body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50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沧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Y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QUANZSHOU
Original Assignee
MEIY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QUANZS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Y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QUANZSHOU filed Critical MEIYANG PLASTIC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QUANZSHOU
Priority to CN2009201950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2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2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29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盖的顶面设有环形压痕,环形压痕上具有缺口,此缺口部分构成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与容器盖的连接部;上述缺口的长度为1mm-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密封饮料容器,缺口的长度为1mm-2mm,则外力作用此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时,其活动盖片的回弹力较小,使活动盖片向下折下后不会向上复位,这样,饮用者在饮用时,活动盖片也不易挡住饮用口,从而使饮用者在饮用时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容器,尤其是一种密封饮料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经常把豆浆、茶、可乐等各种冷热饮料装在密封饮料容器内以供直接饮用。现有的密封饮料容器,一般包括容器体及盖设其上的容器盖,容器盖的顶面设有环形压痕,环形压痕上具有缺口,其缺口部分构成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与容器盖的连接部,且此连接部位于环形压痕的内侧。当饮用者需饮用容器内的饮料时,只需稍加用力作用于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即可使此活动盖片向下折,从而形成饮用口;且通过缺口,能使折下的活动盖片连在容器盖上,而不会落入容器内,则使用较卫生。但是这种容器盖上的环形压痕的缺口连接部位于环形压痕的内侧中部,且长度较长,这样,饮用者向下压此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时,其缺口的长度较长,使得活动盖片的回弹力较大,在饮用时活动盖片容易向上复位而挡住饮用口,造成饮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盖片不会向上复位的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盖的顶面设有环形压痕,环形压痕上具有缺口,此缺口部分构成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与容器盖的连接部;所述缺口的长度为1mm-2mm。
所述缺口位于上述环形压痕的一端。
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根据人体学的原理设计的凸部,上述环形压痕设于此凸部上。
所述容器体的底部边缘设有环形隔热底座。
所述容器体开口和容器盖边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结构。
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由自容器盖边沿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内沿、自内沿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中沿、自中沿外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外沿构成;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由自容器体开口边沿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内沿、自内沿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中沿、自中沿外端向下向外倾斜延伸或者向下向外拱出形成的外沿构成;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中沿和外沿分别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中沿和外沿相对应配合。
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配合处上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为凸环,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内沿的配合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环,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的外沿设有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顶持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外沿下端。
所述容器体的中沿平面上设置有环形突起或网格状突起。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密封饮料容器,环形压痕的缺口的长度为1mm-2mm,当外力作用此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时,其活动盖片的回弹力较小,使活动盖片向下折下后不会向上复位,这样,饮用者在饮用时,活动盖片不易挡住饮用口,从而使饮用者在饮用时较为方便;且缺口位于上述环形压痕的内侧一端,使得活动盖片的回弹力更小。由于容器盖上设有凸部,且此环形压痕设于此凸部上,这样,根据人体学的原理,此凸部与人体嘴唇的弧度较吻合,可方便饮用者的直接饮用;由于容器体的底部边缘设有环形隔热底座,这样,饮用者在饮用热饮时,可用手托住此环形隔热底座,从而不易被容器体烫伤;由于容器体开口和容器盖边沿上具有相互对应的密封结构,且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中沿、外沿与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中沿、外沿分别形成内层、中间层、外层的密封结构,从而具有多个密封结构,使饮料容器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又由于容器体中沿平面上设置有环形突起或网格状突起,当容器盖和容器体开口要进行热封或者对容器体进行覆膜密封时,环形突起或网格状突起结构的中沿平面使得容器盖与容器体中沿平面的接触为线接触,这样,不仅热封更加容易,而且要打开容器盖或者密封膜时也较为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容器盖1和敞口容器体2,容器盖1的顶面11上设有一根据人体学的原理设计的凸部111,凸部111上设有椭圆形压痕112,椭圆形压痕112的内侧一端具有缺口113,缺口113部分构成椭圆形压痕112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114与凸部111的连接部,且此缺口113的长度L为1mm-2mm,容器体2的底部边缘设有环形隔热底座21。
饮用者在饮用时,只需稍用力作用于椭圆形压痕112内包容的活动盖片114上,即可将活动盖片114向下折,从而形成饮用口,且通过缺口113,能使折下的活动盖片114连在容器盖1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缺口113的长度为1mm-2mm,这样,外力作用于此活动盖片114上时,其活动盖片114的回弹力较小,使活动盖片114向下折下后不会向上复位,从而给饮用者带来饮用方便;且缺口113位于椭圆形压痕112的内侧一端,使得活动盖片114的回弹力更小。由于容器体2的底部边缘设有环形隔热底座21,这样,饮用者在饮用热饮时,用手托住此环形隔热底座21,就不易被烫伤。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容器盖1边沿和容器体2开口具有相互对应的密封结构。容器盖1的密封结构由自容器盖1边沿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内沿12、自内沿12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中沿13、自中沿13外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外沿14构成,容器盖1的密封结构的内沿12内侧面上设有凸环15,容器盖1的密封结构的外沿14内侧面上设有向内突起的凸环16;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由自容器体2开口边沿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内沿22、自内沿22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中沿23、自中沿23外端向下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的外沿24构成,此处外沿24也可以是自中沿23外端向下向外拱出的圆弧状结构,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的内沿22内侧面上设有与卡扣凸环15相互对应的凸环25,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的中沿23上表面设有环形突起或网格状突起,从而在中沿23上形成环形线或网格线231。当容器盖1和敞口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相互配合后,容器盖1的密封结构的内沿12与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的内沿22相互配合,并通过其上的凸环15、25相互卡扣,容器盖1的密封结构的中沿13与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的中沿23相配合,容器盖1的密封结构的外沿14上的凸环16顶持于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的下沿24的下端,下沿24受外沿14压迫,产生回弹力,下沿24便贴紧在外沿14上,由此分别形成内层、中间层、外层的密封结构,从而具有多个密封结构,使饮料容器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由于容器体2的密封结构的中沿23上具有环形线或网格线231,这样容器盖1的内侧面与中沿23的接触为线接触,当容器盖1和容器体2开口要进行热封或者对容器体2进行覆膜密封时,不仅热封更加容易,而且要打开容器盖1或者密封膜时也较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中,容器体2和容器盖1的内沿上的凸环可设置于包括但不局限于容器体2和容器盖1的内沿上。若同时设置,则产生卡扣结构,形成密封结构;若分开实施,则能产生反方向的作用力,提高外沿14对内沿24的压力,同样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Claims (9)

1.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包括容器体和容器盖,容器盖的顶面设有环形压痕,环形压痕上具有缺口,此缺口部分构成环形压痕内所包容的活动盖片与容器盖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长度为1mm-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位于上述环形压痕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根据人体学的原理设计的凸部,上述环形压痕设于此凸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底部边缘设有环形隔热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开口和容器盖边沿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由自容器盖边沿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内沿、自内沿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中沿、自中沿外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外沿构成;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由自容器体开口边沿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内沿、自内沿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中沿、自中沿外端向下向外倾斜延伸或者向下向外拱出形成的外沿构成;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中沿和外沿分别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中沿和外沿相对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配合处上设有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凸环,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的内沿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内沿的配合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环,所述容器盖的密封结构的外沿设有向内突起的凸块,且该凸块顶持于所述容器体的密封结构的外沿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中沿平面上设置有环形突起或网格状突起。
CN2009201950947U 2009-09-15 2009-09-15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72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50947U CN201472902U (zh) 2009-09-15 2009-09-15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50947U CN201472902U (zh) 2009-09-15 2009-09-15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2902U true CN201472902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0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509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72902U (zh) 2009-09-15 2009-09-15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290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0055A (zh) * 2010-10-14 2011-04-20 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防伪密封包装盒
CN103261046A (zh) * 2011-09-30 2013-08-21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合成树脂制杯容器
CN108083221A (zh) * 2018-01-30 2018-05-2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新型的加油枪加油密封装置
CN109703890A (zh) * 2019-01-23 2019-05-03 武汉卓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饮品盖
CN112455852A (zh) * 2020-11-30 2021-03-09 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容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0055A (zh) * 2010-10-14 2011-04-20 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防伪密封包装盒
CN103261046A (zh) * 2011-09-30 2013-08-21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合成树脂制杯容器
CN103261046B (zh) * 2011-09-30 2016-01-20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合成树脂制杯容器
CN108083221A (zh) * 2018-01-30 2018-05-2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新型的加油枪加油密封装置
CN109703890A (zh) * 2019-01-23 2019-05-03 武汉卓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饮品盖
CN109703890B (zh) * 2019-01-23 2024-03-29 武汉卓丰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饮品盖
CN112455852A (zh) * 2020-11-30 2021-03-09 泉州梅洋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2902U (zh) 一种新型密封饮料容器
CN205366599U (zh) 按压式双层叠加卷边封口自制热制冷饮料罐
TWI285094B (en) Drinking vessels
CN204970667U (zh) 隔热组合简易随身免洗杯
CN2914951Y (zh) 蒸汽压力式咖啡壶
CN212314128U (zh) 一种珍珠奶茶杯
CN204635815U (zh) 一种多功能水瓶
CN211242682U (zh) 一种便携式手冲植物饮品外带杯
CN208053848U (zh) 小型茶叶罐
CN201067264Y (zh) 一种带过滤杯的真空保温双层玻璃茶壶
CN207208779U (zh) 小型食品三片罐
CN206151128U (zh) 一种方便饮水的保温杯
CN208692807U (zh) 一种连体式双通道过滤引流装置
CN201370378Y (zh) 方便杯茶
CN204764736U (zh) 一种新型茶杯
CN205150614U (zh) 一种新型金属饮料罐
CN203723823U (zh) 一种双层茶杯
CN202723388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杯子
CN204670844U (zh) 一种热饮料杯
CN204049291U (zh) 一种咖啡过滤杯
CN218752573U (zh) 一种饮料容器
CN207312279U (zh) 一种安全简单的一次性易泡茶杯
CN214566971U (zh) 一种自热饮品杯
CN214804203U (zh) 一次性自热杯
CN2316278Y (zh) 杯茶包装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