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8799U -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 Google Patents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8799U
CN201468799U CN2009201535376U CN200920153537U CN201468799U CN 201468799 U CN201468799 U CN 201468799U CN 2009201535376 U CN2009201535376 U CN 2009201535376U CN 200920153537 U CN200920153537 U CN 200920153537U CN 201468799 U CN201468799 U CN 201468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kettle
teapot
folding
wall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35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孟萱
王启翰
陈又齐
林其蓁
卢家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09201535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8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8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87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可抛式茶具组包含茶壶及茶杯。茶壶由第一板材折叠而成,第一板材包含壶底部、多个壶壁部、多个折叠部及壶盖部。该些壶壁部环绕并连接于壶底部,该些壶壁部与壶底部无接缝。该些折叠部用以分别连接该些壶壁部并折叠使该些壶壁部形成壶体,该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壶体外部延伸形成壶口。壶盖部连接于该些壶壁部其中之一。茶杯由第二板材折叠而成,并容置于茶壶内。

Description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茶具组及其茶壶,特别关于一种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背景技术
茶叶为东方人最常冲泡的饮品之一,而传统的茶叶冲泡饮用方式,多会利用瓷制的茶壶及茶杯,先将茶叶放入茶壶内,再将热水注入茶壶内以让烘培过的茶叶舒展,使茶叶的甘味及香气散出,并且利用壶盖将茶香保留在茶壶内,以使茶水更为香醇。
然而,瓷制的茶壶及茶杯较重且易碎,并不方便携带,因此,一般人无法随时随地的利用茶壶来冲泡茶叶,享受饮茶的乐趣。再者,例如于办公室内,一般人通常会利用茶包配合茶杯来冲泡,如此虽然方便,但由于茶杯为开放式容器,因此,茶叶的茶香很容易逸散出去,且一般茶包多利用茶梗等茶叶上茶香较次等的部位。综上所述,以现行的茶叶冲泡用具,使用者很难同时享受泡茶的乐趣,并冲泡出茶香四逸的好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让使用者同时享受泡茶的乐趣并冲泡出好茶的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壶由一板材折叠而成,板材包含一壶底部、多个壶壁部、多个折叠部及一壶盖部。该些壶壁部环绕并连接于壶底部,该些壶壁部与壶底部无接缝。该些折叠部用以分别连接该些壶壁部并折叠使该些壶壁部形成一壶体,该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壶体外部延伸形成一壶口。壶盖部连接于该些壶壁部其中之一。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抛式茶具组包含一茶壶及一茶杯。茶壶由一第一板材折叠而成,第一板材包含一壶底部、多个壶壁部、多个折叠部及一壶盖部。该些壶壁部环绕并连接于壶底部,该些壶壁部与壶底部无接缝。该些折叠部用以分别连接该些壶壁部并折叠使该些壶壁部形成一壶体,该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壶体外部延伸形成一壶口。壶盖部连接于该些壶壁部其中之一。茶杯由一第二板材折叠而成,并容置于茶壶内。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茶壶具有一收纳折线,且沿该收纳折线为可折叠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茶壶的该些折叠部与该些壶壁部无接缝。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茶壶的该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该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壶体。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茶壶的该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壶体外部延伸形成一握把。
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抛式茶具组所包含的茶壶及茶杯分别由单一板材(例如为纸材)折叠构成,由此茶壶及茶杯不仅重量轻,且茶杯可容置于茶壶内,再配合茶壶及茶杯都为可折叠的,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可抛式茶具组易于携带且方便使用。又,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具有壶盖部,由此,使用者冲泡茶包时,可将茶香保留在茶壶内,以使茶水更为香醇。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抛式茶具组,使用者即可同时享受泡茶的乐趣并冲泡出好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茶壶的第一板材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的茶杯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折叠收纳方式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折叠收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1的示意图。可抛式茶具组1包含一茶壶2及一茶杯3。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茶壶2的第一板材P1展开示意图。需注意的是,图2中以虚线表示第一板材P1的折叠线。
茶壶2由一第一板材P1折叠而成,换言之,茶壶2由单一的第一板材P1沿图2中的折叠线折叠后形成,第一板材P1的材料例如可为纸材,并包含一壶底部21、多个壶壁部22、多个折叠部23及一壶盖部24。
壶底部21的形状可为圆形、正方形、矩形、梯形或其它多边形,于此壶底部21以正方形作说明,其为举例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该些壶壁部22环绕并连接于壶底部21,该些壶壁部22与壶底部21无接缝。换言之,该些壶壁部22与壶底部21为一体成型。再者,该些壶壁部22的形状可为正方形、矩形、梯形或其它多边形,于此壶壁部22以梯形作说明,其为举例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该些折叠部23用以分别连接该些壶壁部22并折叠使该些壶壁部22形成一壶体25,该些折叠部23其中之一朝向壶体25外部延伸形成一壶口26。且,该些折叠部23与该些壶壁部22可为无接缝的。而壶体25的形状可为正立方体、矩形立方体、梯形立方体、圆柱体、多面体或其它易于折叠的形状,于此壶体25以梯形立方体作说明,其为举例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壶体25并具有一容置空间251。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该些折叠部23其中之一并可延伸贴合于该些壶壁部22其中之一以强化壶体25。于此,以二个折叠部23延伸贴合于二个壶壁部22作说明,该些折叠部23分别贴合于相对两侧的壶壁部22。需注意的是,图中仅显示一侧用以强化壶体25的折叠部23,然实际应用时,相对的另一侧亦应具有折叠部23。由此,可增加茶壶2的壶体25的结构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该些用以强化壶体25的折叠部23折叠后可呈三角形、梯形或其它形状,且该些折叠部23可折入壶体25的容置空间251内,并与壶壁部22的内侧面固定,或者该些折叠部23亦可向外折出于壶体25的容置空间251外,并与壶壁部22的外侧面固定。于此,以该些折叠部23呈三角形为例,且折叠部23向外折出并与壶壁部22的外侧面固定,其非限制性。
壶口26的形状例如可为三角锥状、五角椎状或者其它易于折叠的形状,于此壶口26以三角锥状为例,其非限制性。再者,于本实施例中,该些折叠部23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该些壶壁部22其中之一以强化壶口26。于此,以二个折叠部23延伸贴合于二个壶壁部22作说明,其中,该些用以强化壶口26的折叠部23折叠后,可呈三角形、梯形或其它形状,且该些折叠部23可折入壶体25的容置空间251内,并与壶壁部22的内侧面固定,或者该些折叠部23亦可向外折出于壶体25的容置空间251外,并与壶壁部22的外侧面固定。于此,以该些折叠部23呈三角形且向外折出并位于壶口26两侧,且与壶壁部22的外侧面固定为例,其非限制性。
另外,该些折叠部23其中之一更可朝向壶体25外部延伸形成一握把27。握把27相对于壶口26位于壶体25的另一侧。换言之,壶口26与握把27位于壶体25对角线的两侧,以让使用者可拿握把27由壶口26倒出茶水。
另外,折叠部23于握把27处更可延伸以强化握把27。用以强化握把27的折叠部23的形状可为三角形、梯形或其它形状,且可向内折入或者向外折出。于此,以用以强化握把27的折叠部23为梯形且向内折入固定为例,其非限制性。
壶盖部24连接于该些壶壁部22其中之一,而壶盖部24的形状可对应于壶体25的容置空间251的开口形状,于此壶盖部24的形状以矩形为例,其非限制性,当然,壶盖部24的形状亦可为圆形、正方形、梯形或多边形。再者,壶盖部24更可具有一连接件241,而连接件241可穿过壶壁部22之一固定件221的开缝以连接固定,由此可使壶盖部24固定盖合于容置空间251的开口上。更进一步地,壶壁部22更可具有多个延伸件222,当壶盖部24盖合于容置空间251的开口时,利用该些延伸件222可使容置空间251的开口更完整的被遮蔽。
又,壶盖部24更可设置一盖把件G,盖把件G可由一纸材所构成,或者直接由茶壶2的第一板材P1于壶盖部24形成。于此,以盖把件G由纸材所构成作说明,且纸材折叠后穿过壶盖部24的开孔242与壶盖部24固定,而利用盖把件G可让使用者易于开阖壶盖部24。
如图1及图3所示,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1的茶杯3的展开示意图。需注意的是,图3中以虚线表示第二板材P2的折叠线。
茶杯3由一第二板材P2折叠而成,换言之,茶杯3由单一的第二板材P2沿图3中的折叠线折叠后形成,第二板材P2的材料例如可为纸材。再者,茶杯3可具有一杯底部31、多个杯壁部32及多个折叠部33。
该些杯壁部32环绕并连接于杯底部31,该些杯壁部32与杯底部31无接缝。该些折叠部33用以分别连接该些杯壁部32并折叠使该些杯壁部32形成一杯体34,再者,该些折叠部33并可延伸贴合于该些杯壁部32其中之一以强化杯体34。于此,用以强化杯体34的该些折叠部33分别贴合于茶杯3相对的两杯壁部32。需注意的是,图中仅显示一侧面的用以强化杯体34的折叠部33,然实际应用时,相对的另一侧面亦应具有折叠部33。由此,可增加茶杯3的结构强度。
需注意的是,该些折叠部33折叠后可呈三角形、梯形或其它形状,且该些折叠部33可折入杯体34的容置空间341内,并与杯壁部32的内侧面固定,或者该些折叠部33亦可向外折出于杯体34的容置空间341外,并与杯壁部32的外侧面固定。于此,以该些折叠部33为三角形为例,且该些折叠部33向外折出并分别与相对的两杯壁部32外侧面固定,其非限制性。值得一提的是,当然,依不同折叠方式该些折叠部33亦可分别与四个不同的杯壁部32侧面固定。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可抛式茶具组1更可包含一茶包4,其为举例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依不同要求,使用者当然亦可利用茶叶。茶包4可具有一茶叶滤袋41及一连接线42。茶叶滤袋41内例如可具有烘培过的茶叶,而茶叶滤袋41的材料可利用例如不织布等材料。连接线42连接茶叶滤袋41与壶盖部24的盖把件G,换言之,茶包4直接与与壶盖部24连接固定。值得一提的是,茶包4亦可为可更换的,即茶包4不与壶盖部24的盖把件G连接。
因此,由于可抛式茶具组1的茶壶2具有壶盖部24,由此,使用者冲泡茶包4时,可将茶香保留在茶壶2内,以使茶水更为香醇。因此,利用可抛式茶具组1,使用者即可同时享受泡茶的乐趣并冲泡出好茶。
又,本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1还可包含一感温油墨(图中未显示)设置于茶壶2的第一板材P1及茶杯3的第二板材P2的外表面。感温油墨可对应不同的温度而产生颜色的变化,因此当热水注入茶壶2或茶杯3内后,使用者可知道茶壶2或茶杯3内的水位,由此除可避免使用者注水过满溢出造成烫伤外,亦可增加视觉效果。
如图1及图4所示,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1折叠收纳方式示意图。茶壶2及茶杯3分别可具有一收纳折线28、35。因此,茶壶2及茶杯3沿收纳折线28、35为可折叠的。而茶杯3及茶包4可容置于茶壶2内。需注意的是,茶壶2及茶杯3的折叠方式依不同的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于此仅为举例性,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再者,茶杯3及茶包4容置于茶壶2内的位置亦非限制性。
由此,茶壶2及茶杯3不仅重量轻,且茶杯3及茶包4可容置于茶壶2内,再配合茶壶2及茶杯3都为可折叠的,可使可抛式茶具组1易于携带且方便使用。
如图4及图5所示,其中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抛式茶具组1折叠收纳后的示意图。可抛式茶具组1还可包含一固定带5,固定带5例如可由一纸材折叠构成。茶杯3及茶包4容置于茶壶2内后,固定带5可环绕设置于茶壶2外。因此,利用固定带5可进一步的减少可抛式茶具组1收纳后的体积。而使用者欲使用可抛式茶具组1时,只需沿剪裁线51将固定带5撕开或者剪开,即可取出可抛式茶具组1。
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抛式茶具组所包含的茶壶及茶杯分别由单一板材(例如为纸材)折叠构成,由此茶壶及茶杯不仅重量轻,且茶杯可容置于茶壶内,再配合茶壶及茶杯都为可折叠的,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可抛式茶具组易于携带且方便使用。又,本实用新型的茶壶具有壶盖部,由此,使用者冲泡茶包时,可将茶香保留在茶壶内,以使茶水更为香醇。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抛式茶具组,使用者即可同时享受泡茶的乐趣并冲泡出好茶。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中。

Claims (18)

1.一种茶壶,由板材折叠而成,其特征是,上述板材包含:
壶底部;
多个壶壁部,上述这些壶壁部环绕并连接于上述壶底部,上述这些壶壁部与上述壶底部无接缝;
多个折叠部,用以分别连接上述这些壶壁部并折叠使上述这些壶壁部形成壶体,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壶口;以及
壶盖部,连接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与上述这些壶壁部无接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握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茶壶具有收纳折线,且沿上述收纳折线为可折叠的。
7.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茶壶,其特征是,上述茶壶还包含:
感温油墨,设置于上述板材的外表面。
8.一种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包含:
茶壶,由第一板材折叠而成,上述第一板材包含:
壶底部,
多个壶壁部,上述这些壶壁部环绕并连接于上述壶底,上述这些壶壁部与上述壶底部无接缝;
多个折叠部,用以分别连接上述这些壶壁部并折叠使上述这些壶壁部形成壶体,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壶口;以及
壶盖部,连接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及
茶杯,由第二板材折叠而成,并容置于上述茶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与上述这些壶壁部无接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朝向上述壶体外部延伸形成握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折叠部其中之一延伸贴合于上述这些壶壁部其中之一以强化上述壶口。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茶壶具有收纳折线,且沿上述收纳折线为可折叠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还包含:
固定带,环绕设置于上述茶壶。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还包含:
感温油墨,设置于上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或上述第二板材的外表面、或上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及上述第二板材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可抛式茶具组还包含:
茶包,容置于上述茶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茶包与上述壶盖部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抛式茶具组,其特征是,上述茶杯具有收纳折线,且沿上述收纳折线为可折叠的。
CN2009201535376U 2009-07-17 2009-07-17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68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35376U CN201468799U (zh) 2009-07-17 2009-07-17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35376U CN201468799U (zh) 2009-07-17 2009-07-17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8799U true CN201468799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0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353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68799U (zh) 2009-07-17 2009-07-17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87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561A (zh) * 2011-05-25 2011-12-28 邱陶辉 一种茶包冲泡壶
CN107200185A (zh) * 2017-06-27 2017-09-26 华南理工大学 可折叠变形成杯子的纸盒包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3561A (zh) * 2011-05-25 2011-12-28 邱陶辉 一种茶包冲泡壶
CN107200185A (zh) * 2017-06-27 2017-09-26 华南理工大学 可折叠变形成杯子的纸盒包装
CN107200185B (zh) * 2017-06-27 2023-02-14 华南理工大学 可折叠变形成杯子的纸盒包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39153U (zh) 冲泡饮料用的可抛式滤套装置
CN201468799U (zh) 可抛式茶具组及其茶壶
CN202987924U (zh) 耳挂式滴滤咖啡杯
EP2275009B1 (en) Disposable tea set and teapot thereof
JP3210657U (ja) ペーパードリップコーヒーフィルターホルダー
RU60331U1 (ru) Одноразовая емкость для заваривания напитков (варианты)
RU91513U1 (ru) Одноразовый пластиковый стакан с двойным дном
CN205947570U (zh) 杯子
CN201029697Y (zh) 一种设置有夹层底的杯子
RU74054U1 (ru) Одноразовая емкость для заваривания напитков (варианты)
CN2904899Y (zh) 一次性纸制咖啡冲泡过滤器
CN107054901B (zh) 一种带有速溶饮料的方便食品
CN209074059U (zh) 一种袋茶压匙
CN220735074U (zh) 一种便携式飞碟挂耳咖啡折叠杯
CN209826122U (zh) 一种高实用性组合冲泡器
CN205625475U (zh) 内置固体饮品颗粒的饮品冲调杯及与其相匹配的冲调机
CN218752573U (zh) 一种饮料容器
CN202784315U (zh) 一种便携式组合茶具的茶座
CN219556605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便携壶
CN202277148U (zh) 一种具有下腔结构的茶壶
CN215623465U (zh) 一种纸杯用便携式可伸缩结构
CN2808006Y (zh) 软体可折叠式咖啡过滤杯
KR20130006841U (ko) 포장재와 용기 겸용 일회용 컵
CN208755716U (zh) 一种便携式组合茶具
CN214259004U (zh) 便携式茶酒调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