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7222U - 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7222U
CN201467222U CN2009200779123U CN200920077912U CN201467222U CN 201467222 U CN201467222 U CN 201467222U CN 2009200779123 U CN2009200779123 U CN 2009200779123U CN 200920077912 U CN200920077912 U CN 200920077912U CN 201467222 U CN201467222 U CN 201467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evice
housing
antenna
storage tank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779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洧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779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7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7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72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电路及至少一天线。其中,控制电路配置于壳体内,且壳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容置槽,而天线则是配置于此容置槽内,并电性连接至控制电路。由于天线是配置于壳体外表面的容置槽内,因此除了便于进行天线的检修之外,亦能够避免控制电路中的电子元件对天线的收发效率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提升天线的信号收发效率。

Description

通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通讯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隐藏式天线的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达的现今社会中,通讯装置带给人们在生活上的便利性以及效率更高的行动通讯处理,因而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高科技电子产品。
目前常见的通讯装置是将用来收发无线通讯信号的天线配置于壳体内,以美化通讯装置的外观及提高携带便利性。然而,在这种将天线隐藏在壳体内的通讯装置中,其天线的收发效率将受限于壳体厚度及材质,且天线的维修亦不易进行。
此外,随着通讯装置的功能愈来愈多元化,配置于其内部的电子元件也愈来愈多。但由于在有限的空间内配置愈多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与天线之间的间隔愈小,因而对天线收发效率造成不良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通讯装置,其天线具有良好的收发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通讯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电路及至少一天线。其中,控制电路配置于壳体内,且壳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容置槽,而天线则是配置于此容置槽内,并电性连接至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若上述的壳体具有多个容置槽,且上述手持电子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则各容置槽内配置有至少一天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讯装置更包括一盖体,可拆卸地固定于上述的壳体上,并覆盖住容置槽。其中,此盖体可以是卡固于壳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讯装置更包括胶膜或条码贴纸,贴附于壳体上并覆盖容置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更具有一穿孔,位于容置槽内,且天线系通过此穿孔而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讯装置更包括至少一通信模组,配置于壳体外表面的容置槽内。其中,此通信模组可以是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模组及整体封包无线电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模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体包括前板与背板,其中前板具有多个按键穿孔以及一屏幕开口,而背板系组装于前板,并具有上述的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装置是将通讯用的天线配置于壳体外表面的容置槽内,因此除了便于进行天线的检修之外,亦能够避免其他电子元件对天线的收发效率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提升天线的信号收发效率.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5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6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6B绘示为图6A的通讯装置在另一视角上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600:通讯装置
110、610:壳体
112:外表面
114:容置槽
116:穿孔
120:控制电路
122:连接器
130:天线
140:盖体
150:通讯模组
602:按键
604:显示面板
611:前板
612:按键穿孔
613:背板
614:屏幕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1,通讯装置100包括壳体110、控制电路120以及至少一天线130。控制电路120为控制通讯装置100运作的主要电路,其配置于壳体110内。壳体110的外表面112具有容置槽114,而天线130即是配置在容置槽114内,并电性连接至控制电路120。具体来说,壳体110具有至少一穿孔116,其系位于容置槽114内,且天线130即是通过穿孔116而与配置在壳体110内的控制电路120电性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穿孔116也可以用以供连接于控制电路120的连接器(connector)122穿设,如图2所示,而天线130则是连接至连接器122,以通过连接器122而与控制电路120电性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述实施例的通讯装置100中仅包含一个天线130,但实际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天线130的数量。熟悉此技术者应该知道,通讯装置100也可以同时包含多个天线130,如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RF)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天线、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天线及整体封包无线电服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天线,因而同时具有多种通讯功能。其中,这些天线可以同时配置于同一容置槽114内,如图3所示,也可以是分别位于不同的容置槽114内,如图4所示。
特别的是,除了天线130以外,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更可以将整体通讯模组150配置于容置槽内,如图5所示。如同前文所述,通讯装置100可以包括无线射频模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模组及整体封包无线电服务模组至少其中之一,且这些模组例如是分别位于相同或不同的容置槽114内,并通过穿孔116而与控制电路120电性连接。
请再次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通讯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有盖体140,其系可拆卸地固定于壳体110上而覆盖住容置槽114,用以保护配置于容置槽114内的天线130。其中,盖体140的材质可以与壳体110相同或不同,并以卡合的方式卡固于壳体110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盖体140也可以是以螺锁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于壳体110上。此外,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胶膜或条码贴纸作为贴附在壳体110上的盖体140,以提高对天线130进行检修或替换时的便利性。
由上述可知,由于通讯装置100的天线130与外界环境之间仅隔有厚度不大的盖体140,因而能够具有良好的信号收发效率。
以下将举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装置,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图6A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的示意图,图6B则绘示为图6A的通讯装置在另一视角上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A及图6B,本实施例的通讯装置600例如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或其他具通讯功能的电子装置,且其壳体610是由前板611与背板613组装而成,其中前板511具有多个按键穿孔612及屏幕开口614,而通讯装置600的按键602即是穿设于按键穿孔612内,显示面板604则配置于壳体610内,并对应至屏幕开口614。另一方面,背板613下表面具有用以配置天线130的容置槽114。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容置槽114系设置于与通讯装置600的操作面板(也就是前板611)相对的背板613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装置是将其天线配置在壳体外表面的容置槽内,而其他电子元件则是配置于壳体内。如此一来,即可避免因天线与其他电子元件之间的间隔过小而对天线的信号收发效率造成不良的影响。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装置可将可拆卸式的盖体覆盖在容置槽上,以保护配置在容置槽内的天线。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装置的天线与外界环境仅以盖体相隔,且盖体的厚度远小于壳体的厚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装置与现有将天线配置于壳体内的通讯装置相较的下,可具有较佳的信号收发效率。
而且,如欲对本实用新型的通讯装置的天线进行检修或替换,仅需将盖体从壳体上拆卸下来即可。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节省维修通讯装置的天线所需耗费的时间。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外表面,且该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容置槽;
一控制电路,配置于该壳体内;以及
至少一天线,配置于该容置槽内,并与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壳体具有多个容置槽,且该手持电子装置包括多个天线时,各该容置槽内配置有该些天线至少其中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盖体,可拆卸地固定于该壳体上并覆盖该容置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体是卡固于该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体是贴附于该壳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为一胶膜或一条码贴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更具有至少一穿孔,位于该容置槽内,且该天线是通过该穿孔与该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通讯模组,配置于该容置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模组包括无线射频模组、全球定位系统模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模组及整体封包无线电服务模组至少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
一前板,具有多个按键穿孔与一屏幕开口;以及
一背板,组装于该前板,且该背板具有该容置槽。
CN2009200779123U 2009-07-07 2009-07-07 通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7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779123U CN201467222U (zh) 2009-07-07 2009-07-07 通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779123U CN201467222U (zh) 2009-07-07 2009-07-07 通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7222U true CN201467222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9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7791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67222U (zh) 2009-07-07 2009-07-07 通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722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9217A (zh) * 2011-07-07 2013-0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装置
CN107069179A (zh) * 2017-01-25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制作方法、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19192A (zh) * 2016-09-12 2018-03-20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9217A (zh) * 2011-07-07 2013-01-0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装置
CN102869217B (zh) * 2011-07-07 2016-01-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装置
US9246219B2 (en) 2011-07-07 2016-01-26 Htc Corporation Handheld device
CN107819192A (zh) * 2016-09-12 2018-03-20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
CN107069179A (zh) * 2017-01-25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制作方法、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6668B (zh) 具有三通天线转发开关的无线通信电路
CN108039571A (zh) 中框组件、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1467222U (zh) 通讯装置
CN103259081A (zh) 移动终端的缝隙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6134949U (zh) 一种车载组合天线
CN108321524A (zh) 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天线切换方法
CN109103569A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4667662U (zh) 一种飞机甚高频通信系统模拟装置
CN217985084U (zh) 基于ar技术的无线电监测接收机
AU2014200803A1 (en) GSM Mobile Watch Phone
CN207852922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873874U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RU86823U1 (ru)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CN101431542B (zh) 移动装置及其微型天线替换模块
CN101588189A (zh) 可切换信号接收模式的手持设备
CN101106389B (zh) 具有保密用途的移动终端
CN220383086U (zh) 一种微型手持式通信终端
CN201594583U (zh) 一种微带天线
CN201639636U (zh) 一种支持双频的手机主板
CN208433995U (zh) 一种手机天线集成系统
CN201207645Y (zh) 插卡式无线通讯模块
CN216795179U (zh) 一种轻便式无线数据传输终端
CN209298479U (zh) 带无线传输功能的usb集线器
CN204101157U (zh) 一种新型的无线通讯仪表
CN202487753U (zh) 一种单弹片手机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622

Address after: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Zhang Road 201203 Shanghai City No. 1558

Patentee after: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integrated circuit industry Zhang Road 201203 Shanghai City No. 1558

Co-patentee before: Huanlong Electric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uanxu Electro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