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43920U -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3920U
CN201443920U CN2009200302627U CN200920030262U CN201443920U CN 201443920 U CN201443920 U CN 201443920U CN 2009200302627 U CN2009200302627 U CN 2009200302627U CN 200920030262 U CN200920030262 U CN 200920030262U CN 201443920 U CN201443920 U CN 201443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agnetic valve
water tank
heating system
circulating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302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光柏
苏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inuo Paradig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nuo Paradig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nuo Paradig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nuo Paradigm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302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3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3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39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其设置循环泵、上水管、放水管和辅管,以及控制器,用于该测试系统三种状态的转换,即所述循环泵、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上水状态,所述循环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混水状态,以及所述第一个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放水状态;并且设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接近水箱的部分,用于获取其温度参数。本实用新型实用方便,测量精度高。

Description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闭式水箱混水法热性能测试的混水装置。
(二)背景技术
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玻璃真空管的发明更使我国太阳能的产量、保有量均处于世界首位。也正由于太阳能行业的飞速发展,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我国的家用太阳能产品标准基本上以系统单位采光面积的日有用得热量作为系统性能好坏的判断依据和市场的准入准则。而系统单位采光面积的日有用得热量测试方法的现行国标GB/T 18708-2002《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试验方法》确定了两种试验方法:混水法和排水法。对于单天热性能测试,混水法被公认为方便快捷和准确性较高的方法,在国家检测中心、各省市检验机构及各大企业均广泛采用混水法。
对于非承压、出口敞开式的普通直插式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其水箱上一般都设置了进出水口、排气口、溢流口等接口,用混水法进行测试时可预先连接好混水泵,上水、混水、放水均可通过上述的接口进行。而对于封闭式承压水箱,往往只有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如果预先连接好循环泵,则无法上水放水,只能在每次测试的时候先从进水口上满水,然后接上混水泵进行混水,试验结束混水完成后,再将泵卸下放掉热水,这样整个测试过程就会比较麻烦,而且还影响混水效果和测试精度。
(三)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测试精度高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其包括:
循环泵,其进水口通过一带有第五电磁阀的进水管连接水箱的进水口,该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一带有第二电磁阀的出水管连接水箱的出水口;
上水管,通过一个三通连接到介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五电磁阀之间的进水管上;并在该上水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
放水管,带有第三电磁阀,并连接到介于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三通之间的上水管上;
辅管,带有第一电磁阀,并连接于介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到水箱出水口的管路上;
控制器,用于该测试系统三种状态的转换,即所述循环泵、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上水状态,所述循环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混水状态,以及所述第一个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放水状态;以及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接近水箱的部分,用于获取其温度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以循环泵为核心,分别设计自该循环泵两端至水箱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连接管路,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自动上水、混水、放水的功能,并在混水回路中实现温度测量,整个过程可自动控制,操作简便。其中所说的第一电磁阀主要用于上水状态中的水箱放气和水箱的水充满时的溢流作用,以及放水状态的水箱补气。由于该方案不需要拆解原有的循环泵,操作简便性大大提高。而由于其具有独立的循环系统,配管规整,测量精度高。
上述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T型三通安装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且其位于所述T型三通的一直管接口上,其探头沿该直管轴向延伸。
上述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包覆有保温材料。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第一电磁阀,3、辅管,4、T型三通,5、温度传感器,6、第二电磁阀,7、出水管,8、三通,9、三通,10、第三电磁阀,11、放水管,12、上水管,13、第四电磁阀,14、循环泵,15、进水管,16、第五电磁阀,17、温度传感器,18、T型三通。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本实施例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其包括:
循环泵14,其进水口通过一带有第五电磁阀16的进水管15连接水箱1的进水口,该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一带有第二电磁阀6的出水管7连接水箱的出水口;
上水管12,通过一个三通8连接到介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的进水管上;并在该上水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13;
放水管11,带有第三电磁阀10,并连接到介于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三通之间的上水管上;
辅管3,带有第一电磁阀2,并连接于介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到水箱出水口的管路上;
控制器,用于该测试系统三种状态的转换,即所述循环泵、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上水状态,所述循环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混水状态,以及所述第一个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放水状态;
以及温度传感器5、17,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接近水箱的部分,用于获取其温度参数。
其中说明书附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的上水状态水流方向,双点划线箭头为混水状态水流方向,虚线箭头为放水状态水流方向。
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T型三通4、18安装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且其位于所述T型三通的一直管接口上,其探头沿该直管轴向延伸。这样,混水时,水流方向与温度传感器探头的方向相反,而且在热水与探头接触前先经过弯头形成混流,管内温度更加均匀。相比于探头与管路方向垂直插入式的测温方式,该方案更合理,准确度更高。
为了减少热损,尽可能的减少混水时的热量散失,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包覆有保温材料。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据此也容易想到,其他外露的走水部件也应该包覆保温材料。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本方案所做的对其特征的等同替代方式和明显变形方式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循环泵(14),其进水口通过一带有第五电磁阀(16)的进水管(15)连接水箱(1)的进水口,该循环泵的出水口通过一带有第二电磁阀(6)的出水管(7)连接水箱的出水口;
上水管(12),通过一个三通(8)连接到介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五电磁阀之间的进水管上;并在该上水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13);
放水管(11),带有第三电磁阀(10),并连接到介于所述第四电磁阀与所述三通之间的上水管上;
辅管(3),带有第一电磁阀(2),并连接于介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到水箱出水口的管路上;
控制器,用于该测试系统三种状态的转换,即所述循环泵、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上水状态,所述循环泵、第二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混水状态,以及所述第一个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开,其余电磁阀关闭的放水状态;以及
温度传感器(5、17),设置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接近水箱的部分,用于获取其温度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T型三通(4、18)安装在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且其位于所述T型三通的一直管接口上,其探头沿该直管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包覆有保温材料。
CN2009200302627U 2009-08-06 2009-08-06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3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302627U CN201443920U (zh) 2009-08-06 2009-08-06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302627U CN201443920U (zh) 2009-08-06 2009-08-06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3920U true CN201443920U (zh) 2010-04-28

Family

ID=4254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3026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3920U (zh) 2009-08-06 2009-08-06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39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349A (zh) * 2015-12-07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器的放水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7860141A (zh) * 2017-09-22 2018-03-30 同济大学 太阳能复合热源系统恒定输出能效测试系统
CN109592515A (zh) * 2018-12-05 2019-04-09 马鞍山迪斯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专用缆绳绕卷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349A (zh) * 2015-12-07 2016-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器的放水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547349B (zh) * 2015-12-07 2018-01-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器的放水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7860141A (zh) * 2017-09-22 2018-03-30 同济大学 太阳能复合热源系统恒定输出能效测试系统
CN107860141B (zh) * 2017-09-22 2020-03-24 同济大学 太阳能复合热源系统恒定输出能效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
CN109592515A (zh) * 2018-12-05 2019-04-09 马鞍山迪斯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专用缆绳绕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5014U (zh) 能控制出水温度的智能型热水器
CN202254399U (zh) 太阳能热水器与电或燃气热水器配合供热水的控制装置
CN202041227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排水法性能检测系统
CN201443920U (zh)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闭式水箱混水装置
CN204478482U (zh) 一种实时出热水的智能热水系统
CN102538182B (zh) 一种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01449061U (zh) 太阳能热水器防冻及快速出热水控制系统
CN205190842U (zh) 新型智能混水系统
CN201909711U (zh) 温度压力安全阀性能测试仪
CN100582597C (zh) 一种带有循环节水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
CN105972843A (zh) 一种防冻快速出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回路
CN206989454U (zh) 一种浴缸水位和水温自动控制器
CN102997428B (zh) 具有节水系统的热水器
CN103308212B (zh) 一种即热式热水器用温度测试系统
CN201728737U (zh) 水泥检测恒温养护装置
CN204730319U (zh) 带变频控制的地暖管道清理系统
CN103994495A (zh) 储水式节能系统及节能方法
CN208124431U (zh) 一种热水系统的节水装置
CN105627554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及其辅助电加热装置、使用方法
CN109631312A (zh) 一种防冻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04569U (zh) 一种自动温控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813803U (zh) 一种速热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CN202194186U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供水装置
CN202915588U (zh) 一种节水系统
CN203349549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上下水自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