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40767U - 磁扣式壳体 - Google Patents

磁扣式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0767U
CN201440767U CN2009201626360U CN200920162636U CN201440767U CN 201440767 U CN201440767 U CN 201440767U CN 2009201626360 U CN2009201626360 U CN 2009201626360U CN 200920162636 U CN200920162636 U CN 200920162636U CN 201440767 U CN201440767 U CN 201440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orce
force unit
magnetic
base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26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杰
杨山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 Zu 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 Zu 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 Zu 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 Zu 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26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0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0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07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扣式壳体,其为一种用于掀盖式电子装置的外壳,上盖上设有第一磁力单元、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二磁力单元及第三磁力单元,其中第二磁力单元可滑至于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之间,当上盖闭合时,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相吸以辅助闭合,当欲开启上盖时,滑动第二磁力单元以与第一磁力单元相斥,则使得上盖受力弹开,以便于使用者快速开启上盖。

Description

磁扣式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扣式壳体,指一种运用于掀盖式电子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在掀盖式电子装置中,需装设有上盖与底座间的卡扣装置,使上盖与底座得以在闭合状态之下相互固定,并可在欲开启上盖时解除固定状态,卡扣装置的结构众多,运用磁力设计的卡扣装置为其中之一。
现有技术的磁扣式壳体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底座90前端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底磁铁91,上盖92前端固设有顶磁铁93,当上盖92与底座90相对闭合时,底磁铁91的S极与顶磁铁93的N极相吸、且底磁铁91的N极与顶磁铁93的S极相吸,利用吸引力来相对固定上盖92与底座90,当欲开启上盖92时,横向推动底磁铁91而使底磁铁91的S极与顶磁铁93的S极相对应而产生斥力,则利用排斥力来推开上盖92,而使得上盖92呈可开启状态,然而,现有技术的磁扣式壳体在使用上及制造上均有其不便之处。
对于使用者而言,当欲开启上盖92而推动底磁铁91时,在底磁铁91移动的过程中因吸引力与排斥力仍同时存在而无法顶开上盖92,需待底磁铁91推动至使其S极完全对应至顶磁铁93的S极时方可顶开上盖92,如此则不便于使用者快速开启上盖92;
再者,对于制造者而言,用以使底磁铁91滑动的轨道长度必须计算的十分精密,且用以使底磁铁91滑动的机构所能提供的滑行距离亦必须计算的十分精密,倘若轨道的长度或可提供的滑行距离有误,则可能使得底磁铁91滑移的距离不足以使其S极对应至顶磁铁93的S极、或滑移的距离过长使其S极快速通过顶磁铁93的S极,而无法提供所需的斥力大小,因此,制造上精密度的要求使制程繁杂而徒增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将磁扣式壳体加以改良,以便于使用者能快速开启上盖,且便于使用者制造。
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手段为设计一种磁扣式壳体,其中包括:
一底座;
一上盖,其与底座相互枢接;
一第一磁力单元,其固设于上盖上;
一第二磁力单元,其可滑动地设于底座上;
一第三磁力单元,其固设于底座上且相对于第一磁力单元;
当第二磁力单元未滑动时,第三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间形成一吸引力;
当第二磁力单元滑动至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之间时,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间形成一排斥力,且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间形成一排斥力。
又本实用新型所设计另一种磁扣式壳体,其中包括:
一底座;
一上盖,其与底座相互枢接;
一第一磁力单元,其固设于上盖上;
一第二磁力单元,其可滑动地设于底座上;
两磁铁,其固设于上盖上且分别位于第一磁力单元的两侧;
两金属块,其固设于底座上且分别位于第二磁力单元的两侧,两金属块分别相对于两磁铁,并于该等金属块与该等磁铁之间形成吸引力;
当第二磁力单元滑动至相对于第一磁力单元的位置时,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间形成一排斥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上盖与底座之间产生吸引力及排斥力的组件不同,如前述产生吸引力的组件分别为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或为磁铁与金属块,而产生排斥力的组件则为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二磁力单元,因此,只要一滑动第二磁力单元,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二磁力单元间所形成的排斥力即足以使得上盖枢转而开启,无须使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完全重合,故有助于使用者快速开启上盖,更能有助于简化制程,如此,则本实用新型确具有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枢纽组件的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动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8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以及
图9为现有技术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底座10、一上盖20、一枢纽组件30、一第一磁力单元40、一第二磁力单元53、一制动组件50及一第三磁力单元60。
前述的上盖20的后端通过枢纽组件30与底座10的后端相互枢接,请参阅图3所示,前述的枢纽组件30包含有一转轴31、一固接套筒32及一扭簧33,转轴31与底座10相互固定,固接套筒32套设于转轴31外且与上盖20相互固定,扭簧33套设于转轴31外,且扭簧33一端与转轴31相互固定,扭簧33另一端与固接套筒32相互固定,以使上盖20相对于底座10闭合时,通过固接套筒32拉伸扭簧33而蓄积弹性回复力,当上盖20欲相对于底座10开启时,弹性回复力协助上盖20快速开启,并可协助上盖20自动弹开一预定角度。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前述的第一磁力单元40固设于上盖20上且接近于上盖20的前端,第一磁力单元40具有上下两磁极,第一磁力单元40可为一永久磁铁。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第二磁力单元53可滑动地设于底座10上,第二磁力单元53可被推动至与第一磁力单元40相对,第二磁力单元53具有上下两磁极,第二磁力单元53的上磁极的磁性与第一磁力单元40的下磁极的磁性相同,第二磁力单元53可为一永久磁铁。然而,熟于本技术领域的人士,亦可将该第二磁力单元53可滑动地设于上盖20上,其同样可以达到所需功效。
前述的制动组件50设于底座10上且接近于底座10的前端,在较佳实施例中,制动组件50包含有一框体51及一外壳52,框体51固设于底座10上且两侧成形有轨道511,外壳52滑设于两轨道511之间,第二磁力单元53固设于外壳52中,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框体51中可成形有一斜面512,斜面512朝底座10的前端向下倾斜,外壳52滑设于斜面512之上。因此,当施以一外力于该外壳52时,可使外壳52在该斜面512向上滑动;而移除该外力后,则外壳52会向下滑动以复位至原始位置。
请参阅图4所示,前述的第三磁力单元60固设于底座10上且接近于底座10的前端,第三磁力单元60可固设于框体51中,第三磁力单元60相对于第一磁力单元40,第三磁力单元60具有上下两磁极,第三磁力单元60的上磁极的磁性与第一磁力单元40的下磁极的磁性相异,且第三磁力单元60的上磁极的磁性与第二磁力单元53的下磁极的磁性相同,第三磁力单元60可为一永久磁铁。
请参阅图4所示,当上盖20相对于底座10闭合时,由于第一磁力单元40的下磁极的磁性与第三磁力单元60的上磁极的磁性相异,故两者间形成吸引力而使上盖20稳固的贴合于底座10上。
请参阅图5所示,当推动第二磁力单元53,以使第二磁力单元53滑动至第一磁力单元40与第三磁力单元60之间时,由于第二磁力单元53的上磁极的磁性与第一磁力单元40的下磁极的磁性相同,则第二磁力单元53迅速截断第一磁力单元40与第三磁力单元60之间的磁力线,并于第二磁力单元53与第一磁力单元40间形成排斥力而迫使上盖20的前端离开底座10的前端,因此,上盖20迅速枢转而呈线开启状态;再者,由于第三磁力单元60的上磁极的磁性与第二磁力单元53的下磁极的磁性相同,而于两者间形成排斥力,此时,当移除推动第二磁力单元53的外力,则在失去外力推动的情形下,第二磁力单元53受排斥力而滑动回原始位置,故当再次闭合上盖20时,第一磁力单元40仍能顺利与第三磁力单元60形成吸引力,而使上盖20稳固的贴合于底座10上。
请参阅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盖20上设有两磁铁70,两磁铁70分别位于第一磁力单元40两侧,底座10上设有两金属块80,两金属块80分别位于第二磁力单元53两侧且相对于上盖20的两磁铁70,在较佳实施例中,两金属块80可为铁块,当上盖20相对于底座10闭合时,磁铁70与金属块80相吸而产生使上盖20稳固的贴合于底座10上的吸引力。
本实用新型使用复数磁铁之间的排斥力量大于复数磁铁之间的吸引力量以达到开启一电子装置的一上盖。同时,在消除产生排斥力量(例如由第二磁力单元所产生的排斥力量)之后,上盖20又可在盖合时,与底座10产生紧密的相互吸引。本实用新型配合前述的枢纽组件30,使上盖20与底座10相互斥开后,上盖20受该枢纽组件30带动而迅速自动弹开至适合使用者观视的一预定角度,例如120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上盖,其与底座相互枢接;
一第一磁力单元,其固设于上盖上;
一第二磁力单元,其可滑动地且选择性地设于底座或上盖上;
一第三磁力单元,其固设于底座上且相对于第一磁力单元;
当第二磁力单元未滑动时,第三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间形成一吸引力;
当第二磁力单元滑动至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之间时,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间形成一排斥力,且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间形成一排斥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
第一磁力单元为一永久磁铁,其具有上下两磁极;
第二磁力单元为一永久磁铁,其具有上下两磁极;
第三磁力单元为一永久磁铁,其具有上下两磁极;
第一磁力单元的下磁极的磁性与第三磁力单元的上磁极的磁性相异,第二磁力单元的上磁极的磁性与第一磁力单元的下磁极的磁性相同,且第二磁力单元的下磁极的磁性与第三磁力单元的上磁极的磁性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枢纽组件,枢纽组件设置于底座与上盖之间,枢纽组件包含有一转轴、一固接套筒及一扭簧,转轴与底座相互固定,固接套筒与上盖相互固定并套设于转轴外,扭簧套设于转轴外,扭簧的一端与转轴相互固定,扭簧的另一端与固接套筒相互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制动组件,制动组件包含有一框体及一外壳,框体固设于底座上且两侧成形有轨道,外壳滑设于两轨道之间,第二磁力单元固设于外壳中,第三磁力单元固设于框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框体上成形有斜面,外壳滑设于斜面上。
6.一种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上盖,其与底座相互枢接;
一第一磁力单元,其固设于上盖上;
一第二磁力单元,其可滑动地设于底座上;
两磁铁,其固设于上盖上且分别位于第一磁力单元的两侧;
两金属块,其固设于底座上且分别位于第二磁力单元的两侧,两金属块分别相对于两磁铁,并于该等金属块与该等磁铁之间形成吸引力;
当第二磁力单元滑动至相对于第一磁力单元的位置时,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间形成一排斥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三磁力单元,其固设于底座上且相对于第一磁力单元,当第二磁力单元未滑动时,第三磁力单元与第一磁力单元间形成一吸引力,当第二磁力单元滑动至第一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之间时,第二磁力单元与第三磁力单元间形成一排斥力。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一制动组件,制动组件包含有一框体及一外壳,框体固设于底座上且两侧成形有轨道,外壳滑设于两轨道之间,第二磁力单元固设于外壳中,第三磁力单元固设于框体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扣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框体上成形有斜面,外壳滑设于斜面上。
CN2009201626360U 2009-07-13 2009-07-13 磁扣式壳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0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26360U CN201440767U (zh) 2009-07-13 2009-07-13 磁扣式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26360U CN201440767U (zh) 2009-07-13 2009-07-13 磁扣式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0767U true CN201440767U (zh) 2010-04-21

Family

ID=4254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263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40767U (zh) 2009-07-13 2009-07-13 磁扣式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0767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067A (zh) * 2011-09-21 2012-12-19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磁块锁扣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
CN105361358A (zh) * 2014-08-11 2016-03-02 苹果公司 磁性搭扣
CN105807844A (zh) * 2014-12-27 2016-07-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
US9693609B2 (en) 2014-08-11 2017-07-04 Apple Inc. Magnetic actuated attachment mechanisms for wearable devices
US10117504B2 (en) 2014-08-09 2018-11-06 Apple Inc. Wearable band including magnets
US10123608B2 (en) 2014-08-11 2018-11-13 Apple Inc. Wearable band including magnets
US10172426B2 (en) 2015-09-16 2019-01-08 Apple Inc. Magnetic band clasp
CN109429453A (zh) * 2017-08-22 2019-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利用磁力的打开/关闭结构的电子装置和盒装置
CN110718808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防护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0067B (zh) * 2011-09-21 2014-11-05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磁块锁扣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
CN102830067A (zh) * 2011-09-21 2012-12-19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磁块锁扣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和在生化分析仪上的应用
US10117504B2 (en) 2014-08-09 2018-11-06 Apple Inc. Wearable band including magnets
US10609990B2 (en) 2014-08-11 2020-04-07 Apple Inc. Magnetic actuated attachment mechanism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361358A (zh) * 2014-08-11 2016-03-02 苹果公司 磁性搭扣
US9693609B2 (en) 2014-08-11 2017-07-04 Apple Inc. Magnetic actuated attachment mechanisms for wearable devices
US10123608B2 (en) 2014-08-11 2018-11-13 Apple Inc. Wearable band including magnets
US10674803B2 (en) 2014-08-11 2020-06-09 Apple Inc. Wearable band including magnets
CN105807844A (zh) * 2014-12-27 2016-07-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
US10172426B2 (en) 2015-09-16 2019-01-08 Apple Inc. Magnetic band clasp
CN109429453A (zh) * 2017-08-22 2019-03-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利用磁力的打开/关闭结构的电子装置和盒装置
CN110718808A (zh) * 2019-10-31 2020-01-2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防护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718808B (zh) * 2019-10-31 2021-02-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接口防护结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0767U (zh) 磁扣式壳体
US20110031766A1 (en) Casing with magnetic latch
CN103341268B (zh) 多功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8402074U (zh) 耳机盒
US8958205B2 (en) Cover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701961B (zh) 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保护套翻折关屏的结构及方法
CN204304530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01417711Y (zh) 磁力开关
CN205947223U (zh) 一种翻盖与全息头盔的安装结构
CN201781714U (zh) 一种滑盖型便携式信息终端
CN205648248U (zh) 一种具有防尘的遥控器外壳
TW200843612A (en) Sliding-type opening device
CN2884292Y (zh) 磁性卡扣结构
CN110783983A (zh) 一种耳机充电盒
CN106088949B (zh) 极简隐形推拉门
CN102121497A (zh) 电子装置及其铰链结构
CN113810818B (zh) 耳机组件
CN2906682Y (zh) 磁式滑门结构
CN215072391U (zh) 用于刑事技术的便携式数字集群手持终端
CN212590264U (zh) 烟具
CN213940453U (zh) 一种磁吸式开合盖结构电饭煲
CN203207754U (zh) 一种电动开合窗帘
CN201781703U (zh) 一种迷你纽扣优盘
CN218998243U (zh) 一种滑盖式tws耳机充电盒
CN220711483U (zh) 一种双色对讲机塑胶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