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34388Y -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34388Y
CN201434388Y CN2009201166013U CN200920116601U CN201434388Y CN 201434388 Y CN201434388 Y CN 201434388Y CN 2009201166013 U CN2009201166013 U CN 2009201166013U CN 200920116601 U CN200920116601 U CN 200920116601U CN 201434388 Y CN201434388 Y CN 20143438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ybrid chamber
peripheral
center
gas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166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利见
黄关德
张向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eyi electr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NDY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NDY COOK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NDY COOK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166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3438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3438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3438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为燃气燃烧器中的部件,安装在家用燃气灶具中。目前燃气混合装置加工精度差,装配时积累误大。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心混合腔、外围混合腔、中心混合管和外围混合管,所述中心混合管与中心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每个外围混合腔均与一根外围混合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它还包括缓冲挡板和二次空气进入槽,所述缓冲挡板连在外围混合腔内,且该缓冲挡板位于外围混合管的管口上方,所述二次空气进入槽位于燃气混合装置的侧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到燃气燃烧器中后没有累积误差,能够充分的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大大提高燃气燃烧器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为燃气燃烧器中的一个部件,主要安装在家用燃气灶具中,用于将燃烧所需的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以确保燃气在灶具中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家用燃气灶具燃烧器中的燃气混合装置通常结构较为复杂,当燃气混合装置装配到燃烧器中产生的累积误差较大,且装配较为不便,燃气混合装置难以将进入燃烧器内的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从而导致燃气难以充分燃烧,影响了燃气的燃烧效率,也使得燃气在火盖火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不够均匀,这样的燃气混合装置直接影响到灶具的整体性能。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改进后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如公开日为2007年2月28日,公开号为200510093361.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燃气燃烧器,该燃气燃烧器的喷火装置中设置有中心燃气混合腔和外围燃气混合腔,该燃气燃烧器中喷火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燃气和空气相互混合后,燃气和空气分布到火孔中进行燃烧。该专利中燃气混合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燃气混合装置中还包括了内火圈和外火圈,使得这种燃气混合装置的通用性不强,必须与该专利中的火盖配套使用,设备的维修较为困难;该喷火装置难以将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均匀,因为燃气和空气通过混合管就直接进入到燃气混合腔内了,而火圈中的火孔就位于这些燃气混合腔壁面的顶部,也就是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混合管内进入燃气混合腔后,就直接分布到火孔中进行燃烧,但燃气和空气通过混合管难以充分混合,该专利为了使燃气和空气能够充分混合,就在喷火装置的上方加了一块火盖压板,这就增加了零部件的数目,增加了装配时所产生的累积误差,从而也会影响灶具的整体性能,甚至还会埋下安全隐患。
再如公开日为2006年2月8日,公开号为200510060338.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多腔一体式燃烧器;公告日为2006年7月5,公告号为200520102504.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家用燃气灶具用上进风双喷燃烧器;公告日为2003年3月26日,公告号为02201626.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带有内部隔体的燃气灶等,这些专利中的燃气混合装置的结构均较复杂,燃气与空气难以充分混合,从而影响燃气充分燃烧,而且当燃气混合装置装配到燃气燃烧器中时,产生的累积误差较大,影响灶具的整体性能,这些燃气混合装置给灶具的安装、维修、维护、拆洗等均带来较大的不便。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精度好,装配时积累误差小的用于燃气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这就给人们使用燃气灶具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装配时没有累积误差,进入燃烧器内的燃气能够与空气充分混合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腔和混合管,所述混合腔包括一个中心混合腔和两个以上的外围混合腔,所述混合管包括中心混合管和外围混合管,该外围混合管在数目上与外围混合腔相等,所述中心混合管与中心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每个外围混合腔均与一根外围混合管相连通,其特点在于:该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它还包括缓冲挡板和二次空气进入槽,所述缓冲挡板连在外围混合腔内,且该缓冲挡板位于外围混合管的管口上方,所述二次空气进入槽位于燃气混合装置的侧面。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充分的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使得燃气燃烧时的火焰均匀,不会出现黄焰现象,且本实用新型装配到燃气燃烧器中后没有累积误差,能够大大提高燃气燃烧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合腔中的各个腔体均相互独立。由此使得进入本实用新型内的燃气和空气能够更加充分的相混合,且使得燃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围混合腔的个数为三个,该外围混合腔均匀分布在中心混合腔的周围。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二次空气进入槽的形状为扇形。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更加充足的二次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混合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肋条。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较好的定位和固定在燃气燃烧器中的燃气分配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燃气燃气混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火盖定位凸块。由此使得燃气燃烧器中的火盖能够更加方便的定位在本实用新型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心混合腔中设置有中心缓冲挡板,该中心缓冲挡板位于中心混合管的上方。由此使得进入中心混合腔内的燃气和空气之间能够更加充分的混合,有利于燃气更加充分的燃烧。
本实用新型所述每个外围混合腔内均连有一块缓冲挡板。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心混合腔内连有一块中心缓冲挡板。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和制造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体式结构,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零部件之间都是连为一体的,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牢固,且本实用新型装配到燃气燃烧器中十分的方便,燃气燃烧器在装配本实用新型后不会产生累积误差,确保燃气灶具具有较好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精度好,装配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便于维护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中的缓冲挡板连在外围混合腔内,且缓冲挡板位于外围混合管的管口上方,使得从燃气分配装置输送到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能够更加充分混合。因为当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随外围混合管一道进入外围混合腔后,由于该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流速,而缓冲挡板又位于外围混合管的管口上方,这就使得进入外围混合腔内的具有较高流速的混合气体流直接撞击在缓冲挡板上,经过撞击后的混合气体流变的混合的更加均匀,燃气和空气之间混合的更加充分,混合均匀后的燃气和空气就分布在了外围燃气混合腔内,这些混合均匀的燃气和空气就等待燃烧了。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混合腔均相互独立,使得燃气能够更加均匀的被分配到各个腔体内,也使得进入火盖火孔中的燃气更加均匀,有利于燃气更加均匀的在燃气燃烧器上燃烧。本实用新型中的底部设置有肋条,而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燃气分配装置的顶部也设置有肋条,燃气混合装置和燃气分配装置通过这些肋条相啮合,也就是说这些肋条用于更好的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燃气分配装置上,而该用于燃烧器的燃气分配装置已经另行申请了专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燃气燃烧器中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燃气燃烧器中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结构,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部件均是连为一体的,本实施例中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2包括混合腔、混合管、缓冲挡板24、二次空气进入槽25、肋条26、火盖定位凸块27、引火针孔28和热电偶孔29。本实施例中的混合腔包括一个中心混合腔21和三个外围混合腔22,且三个外围混合腔22均匀的分布在中心混合腔21的周围,中心混合腔21和三个外围混合腔22均相互独立,互不相通,本实用新型中外围混合腔2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如也可以设置为四个。本实施例中的混合管包括一根中心混合管231和三根外围混合管232,本实用新型外围混合管232的根数与外围混合腔22的个数相等,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简单。
本实施例中的中心混合管231和外围混合管232均垂直连在燃气混合装置2的底部,而中心混合管231与中心混合腔21相连通,每个外围混合腔22中均连有一根外围混合管232,且每根外围混合管232均与相对应的外围混合腔22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每个外围混合腔22内均连有一块缓冲挡板24,且每块缓冲挡板24均位于连在同一外围混合腔22中的外围混合管232管口的上方,即在同一个外围混合腔22中,缓冲挡板24位于外围混合管232的管口上方。
本实施例的中心混合腔21的中心混合腔外壁211与外围混合腔22的外围混合腔内壁221之间为一个内圈燃烧槽218,该内圈燃烧槽218为环形的,本实用新型中心混合腔外壁211和外围混合腔内壁221之间有一个内圈燃烧槽218与现有技术相同或者相近似,此处不再详述。本实施例中燃气混合装置2的侧面开有三个二次空气进入槽25,该二次空气进入槽25均为扇形,二次空气进入槽25均与内圈燃烧槽218相连通,使得外界空气能够通过三个扇形的二次空气进入槽25而补给到内圈燃烧槽218内,从而确保燃气在火盖内圈燃烧时具有更加充足的氧气,有利于燃气更加充分的燃烧,提高了燃气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中二次空气进入槽25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如设置为两个、四个等等;本实用新型中二次空气进入槽25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如也可以设置为方形、圆柱形等形状。
本实施例中燃气混合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肋条26,这些肋条26与燃气分配装置1中的分配装置肋条相匹配,用于更好的定位和固定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外围混合腔内壁221的顶部设置有火盖定位凸块27,火盖定位凸块27用于定位和固定火盖3,本实施例中的内圈燃烧槽218内开有引火针孔28和热电偶孔29,引火针孔28和热电偶孔29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者相近似。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每个外围混合腔22内也可以连有多块缓冲挡板24,甚至在中心混合腔21内也可以设置有中心缓冲挡板,且中心缓冲挡板的块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和维修,装配时没有累积误差。
本实用新型是燃气燃烧器中的一个部件,本实用新型是装配到燃气燃烧器中进行使用的,下面对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燃烧器进行简单介绍。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燃烧器包括燃气分配装置1、燃气混合装置2、火盖3和喷嘴4,其中燃气混合装置2位于燃气分配装置1上,火盖3位于燃气混合装置2上,喷嘴4固定在燃气分配装置1内。外界燃气进入燃气分配装置1后,通过喷嘴4将燃气喷入本实用新型混合管内,然后通过混合管而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腔内,与此同时,燃气与空气进行了充分的混合,最后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火盖3的火孔中进行燃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腔和混合管,所述混合腔包括一个中心混合腔和两个以上的外围混合腔,所述混合管包括中心混合管和外围混合管,该外围混合管在数目上与外围混合腔相等,所述中心混合管与中心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每个外围混合腔均与一根外围混合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它还包括缓冲挡板和二次空气进入槽,所述缓冲挡板连在外围混合腔内,且该缓冲挡板位于外围混合管的管口上方,所述二次空气进入槽位于燃气混合装置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中的各个腔体均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混合腔的个数为三个,该外围混合腔均匀分布在中心混合腔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空气进入槽的形状为扇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混合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肋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燃气混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火盖定位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混合腔中设置有中心缓冲挡板,该中心缓冲挡板位于中心混合管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外围混合腔内均连有一块缓冲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混合腔内连有一块中心缓冲挡板。
CN2009201166013U 2009-03-26 2009-03-26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438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66013U CN201434388Y (zh) 2009-03-26 2009-03-26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166013U CN201434388Y (zh) 2009-03-26 2009-03-26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34388Y true CN201434388Y (zh) 2010-03-31

Family

ID=42053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1660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34388Y (zh) 2009-03-26 2009-03-26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3438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128A (zh) * 2015-05-12 2016-11-23 株式会社Kovea 燃烧器
CN110566964A (zh) * 2019-10-10 2019-12-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燃烧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128A (zh) * 2015-05-12 2016-11-23 株式会社Kovea 燃烧器
CN106152128B (zh) * 2015-05-12 2018-06-26 株式会社Kovea 燃烧器
CN110566964A (zh) * 2019-10-10 2019-12-13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75450U (zh) 一种烟气回流式高热值燃气蓄热烧嘴
CN107218600B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203586210U (zh) 一种可调式上进风燃烧器
CN104566374A (zh) 一种可调式上进风燃烧器
CN203656921U (zh) 一种双直喷管节能式大功率灶具燃烧器
CN201434384Y (zh) 一种家用燃气燃烧器
CN201434388Y (zh) 用于燃烧器的燃气混合装置
CN208687794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110631011A (zh) 一种三次混风燃气燃烧装置
CN201680370U (zh) 一种家用灶具内旋火燃气燃烧器
CN205065722U (zh) 一种新型节能燃气炉混气装置
CN2916395Y (zh) 内焰燃烧器及采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灶具
CN101706101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CN109404986A (zh) 一种“w”燃烧型节能燃气灶
CN201925927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3586206U (zh) 一种直喷式灶具燃烧器的炉头
CN201028524Y (zh) 高效节能红外线多用烈火燃气灶头
CN21010739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9959007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CN207849368U (zh) 一种火盖盖板及具有该火盖盖板的燃烧器
CN215892349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
CN201772461U (zh) 内旋燃烧器
CN217464421U (zh) 燃烧器
CN207936072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及安装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CN213872688U (zh) 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3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21 block Bridge Xiaoshan District Economi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g Hing Road No. 98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Deyi electrica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1215 Xiao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District, Hangzhou Road No. three, No. 36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andy Cookware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