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8659Y -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18659Y
CN201418659Y CN2009201322454U CN200920132245U CN201418659Y CN 201418659 Y CN201418659 Y CN 201418659Y CN 2009201322454 U CN2009201322454 U CN 2009201322454U CN 200920132245 U CN200920132245 U CN 200920132245U CN 201418659 Y CN201418659 Y CN 20141865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stainless steel
circular arc
kettle body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322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维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322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1865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1865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1865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包括壶体(1)、壶盖(2)、提手(3)和壶嘴(11);该壶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壶口(5)、上圆弧部分(8)、圆柱体形状的中部(7)、下圆弧部分(9)和底面(13),从而围成中空的水腔室(6),上圆弧部分(8)与下圆弧部分(9)的半径相同;壶盖(2)下端设置于壶口(5)内,而提手(3)的两侧底端分别通过两壶体连接片(4)与上圆弧部分(8)连接;壶嘴(11)的下端固定于壶体(1)中部(7)上的连接通道(12),壶嘴(11)通过该连接通道(12)与水腔室(6)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造型美观、使用舒适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背景技术
不锈钢水壶由于其精致耐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不锈钢水壶,存在各种缺陷:壶盖在倒水时容易掉出;提手舒适度差,并且提手无定位装置,容易倒在壶体上;壶底多为卷边处理,有渗漏的可能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造型美观,提手舒适度更高且使用更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包括壶体、壶盖、提手和壶嘴;该壶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壶口、上圆弧部分、圆柱体形状的中部、下圆弧部分和底面,从而围成中空的水腔室,上圆弧部分与下圆弧部分的半径大体相同;壶盖下端设置于壶口内,而提手的两侧底端分别通过两壶体连接片与上圆弧部分连接;壶嘴的下端固定于壶体中部上的连接通道,壶嘴通过该连接通道与水腔室连通。
其中,所述壶盖的中央固定有隔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盖蒂,该盖蒂的上端面为椭球面。
其中,所述壶盖和盖蒂之间设有不锈钢片,该不锈钢片罩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长条形空缺位以遮住用于烧开水时发出响声的琴音装置。
其中,该提手的中部设有隔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手握块。
其中,该提手为中间大、两边小且两边向下的圆弧形梭形,手握块下方为两个波浪形状,两侧面向里凹。
其中,所述壶体的底面中央处压成圆形内凹状。
其中,壶盖的下方与壶口动配合,壶盖下端伸入壶口的部分设有若干弯道形孔位以卡位。
其中,提手与壶体连接片之间设有卡位结构。
其中,所述壶嘴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挡片。
其中,所述连接通道为设有若干开孔的金属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造型美观、使用舒适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不锈钢水壶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不锈钢水壶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其包括壶体1、壶盖2、提手3和壶嘴11;壶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壶口5、上圆弧部分8、圆柱体形状的中部7、下圆弧部分9和底面13,从而围成中空的水腔室6,上圆弧部分8与下圆弧部分9的半径大体相同;壶盖2下端设置于壶口5内,而提手3的两侧底端分别通过两壶体连接片4与上圆弧部分8连接;壶嘴11的下端固定于壶体1中部7上的连接通道12,壶嘴11通过该连接通道12与水腔室6连通。壶体1、壶盖2和提手3可用厚度为0.4~0.6毫米的不锈钢材料制造。本实用新型按容积可制成多个尺寸规格,如1.0L,1.5L,2.0L,3.0L,4.0L,5.0L。
壶嘴11采用内焊高精度固接在壶体1的中部7上,提手3与壶体连接片4下方采用两个铆钉分别固定在壶体1的上圆弧部分8两侧,壶体连接片4上方与提手3两端活动连接,且提手3与壶体连接片4之间设有卡位结构17(例如,弹簧片装置),防止提手3向壶体1两侧倾倒。壶体连接片4的上方形状大体上是长方形,且倒圆角处理,用于连接提手3,下方形状大体上是椭圆形,并与壶体1的上圆弧部分8的两侧两点以铆钉连接,再与连接提手3及壶体连接片4的铆钉成三角形分布,装配牢固安全且有装饰作用。
壶盖2下方与壶体1的壶口5动配合,壶盖2下端伸入壶口5的部分有三个弯道形孔位做卡位。壶体1内设水腔室6,该水腔室6上方的壶口5的边缘做起级内陷处理,高度为2~3毫米;该壶体1的上圆弧部分8和下圆弧部分9的外形为圆弧形,圆弧半径大体上相同,半径大约为16~30毫米,圆弧部分高度大体上为16~33毫米;壶体1的中部7的形状为圆柱体,高度大体上约为60~85毫米;壶体1的高度为92~151毫米。该壶体1的上圆弧部分8的高度∶壶体1的中部7的直身高度∶壶体1的下圆弧部分9的高度大体等于1∶3.5∶1。
壶嘴11内通道与水腔室6相通,壶嘴11和提手两侧底端与壶体连接片4上端面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壶体1的中部7与壶嘴11的连接通道12为金属片,其开设若干孔,用于煮咖啡或茶时隔渣。壶盖2上中央用固接有隔热耐高温材料制造的盖蒂14,方便抽取壶盖2,盖蒂14上端面为椭球面。壶盖2和盖蒂14之间的不锈钢片罩有三个均匀分布的长条形空缺位15,用以遮住琴音装置。壶嘴11上有挡片16,水烧开时,蒸汽会集中冲开壶盖2上的琴音装置,发出琴音提示,而倒水时挡片16会随水流冲开,同时挡片16还可起到防虫、防尘的作用。
提手3的中部设有隔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手握块10。提手3为中间大、两边小且两边向下的圆弧形梭形,手握块10下方为两个波浪形状,两侧面略向里凹。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由于水壶口圆弧部分高度较小,水壶体中部为圆柱体,其上圆弧、下圆弧半径大体相同,提手为中间大,两边小,且两边向下的圆弧形梭形,手柄块下方为两个波浪形,且两侧面略向里凹,具有造型美观、使用舒适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壶盖(2)、提手(3)和壶嘴(11);该壶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壶口(5)、上圆弧部分(8)、圆柱体形状的中部(7)、下圆弧部分(9)和底面(13),从而围成中空的水腔室(6),上圆弧部分(8)与下圆弧部分(9)的半径相同;壶盖(2)下端设置于壶口(5)内,而提手(3)的两侧底端分别通过两壶体连接片(4)与上圆弧部分(8)连接;壶嘴(11)的下端固定于壶体(1)中部(7)上的连接通道(12),壶嘴(11)通过该连接通道(12)与水腔室(6)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2)的中央固定有隔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盖蒂(14),该盖蒂(14)的上端面为椭球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2)和盖蒂(14)之间设有不锈钢片,该不锈钢片罩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长条形空缺位(15)以遮住用于烧开水时发出响声的琴音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该提手(3)的中部设有隔热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手握块(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该提手(3)为中间大、两边小且两边向下的圆弧形梭形,手握块(10)下方为两个波浪形状,两侧面向里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底面(13)中央处压成圆形内凹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壶盖(2)的下方与壶口(5)动配合,壶盖(2)下端伸入壶口(5)的部分设有若干弯道形孔位以卡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提手(3)与壶体连接片(4)之间设有卡位结构(1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1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挡片(1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不锈钢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12)为设有若干开孔的金属片。
CN2009201322454U 2009-05-27 2009-05-27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1865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22454U CN201418659Y (zh) 2009-05-27 2009-05-27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322454U CN201418659Y (zh) 2009-05-27 2009-05-27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18659Y true CN201418659Y (zh) 2010-03-10

Family

ID=4180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3224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18659Y (zh) 2009-05-27 2009-05-27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18659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2803A (zh) * 2013-04-15 2013-07-31 李香秀 一种具有泄压筒的防溢水茶壶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2803A (zh) * 2013-04-15 2013-07-31 李香秀 一种具有泄压筒的防溢水茶壶盖
CN103222803B (zh) * 2013-04-15 2015-11-25 慈溪市新浦广乘电器配件厂 一种具有泄压筒的防溢水茶壶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8659Y (zh)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CN205251109U (zh) 一种组合茶壶
CN205125907U (zh) 煮饭隔板
CN201879303U (zh) 多腔室茶壶
CN201798408U (zh) 一种陶瓷壶
CN201958436U (zh) 茶壶
CN205597666U (zh) 新型陶瓷茶杯
CN205006493U (zh) 一种茶具
CN211748558U (zh) 一种组合式钒钛釉料陶瓷茶具
CN204698247U (zh) 感压自开启壶盖
CN204207593U (zh) 一种茶叶过滤器
CN210446530U (zh) 一种养生泡茶杯
CN220477448U (zh) 一种滤茶壶及茶吧机
CN206933918U (zh) 一种茶海
CN102273918A (zh) 涮烤锅
CN211704311U (zh) 一种蒸笼
CN218304378U (zh) 一种竹节造型陶瓷茶具套件
CN201577943U (zh) 一种茶壶
CN105935252A (zh) 一种带蒸架的锅盖
CN205612205U (zh) 一种茶壶
CN210276729U (zh) 一种新型陶瓷茶具
CN203059157U (zh) 一种新型陶瓷茶壶
CN106618051A (zh) 一种便携式茶具
CN201641344U (zh) 一种带手柄的菜盘
CN2502609Y (zh) 改进的不锈钢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