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7819Y -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17819Y
CN201417819Y CN2009201079547U CN200920107954U CN201417819Y CN 201417819 Y CN201417819 Y CN 201417819Y CN 2009201079547 U CN2009201079547 U CN 2009201079547U CN 200920107954 U CN200920107954 U CN 200920107954U CN 201417819 Y CN201417819 Y CN 20141781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otor
pitching
azimuth
satel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079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红利
史跃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079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1781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1781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1781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天线。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包括GPS天线、高频头、与高频头连接的卫星信号解调电路、波形整形电路,还包括微控器、扫描板、串行通讯I、遥控指示器、串行通讯II、方位电机驱动电路、俯仰电机驱动电路、极化电机驱动电路、方位电机、俯仰电机、极化器、天线支架,所述微控器分别与波形整形电路、串行通讯I、串行通讯II、方位电机驱动电路、俯仰电机驱动电路、极化电机驱动电路、扫描板连接,方位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方位电机与天线支架连接,俯仰电机驱动电路通过俯仰电机与天线支架连接,极化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极化器与高频头连接。本实用新型跟踪精度高,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天线。具体涉及一种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载体卫星跟踪系统是实现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通信。由于卫星信号极其微弱且有极强的方向性,为使在运动载体(如车、船、火车等)上可以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必须使天线系统实时的对准卫星,在移动的载体上利用天线控制单元实时检测天线与卫星的偏差及时对天线的姿态进行调整以满足通讯的要求。跟踪技术已经成为天线控制单元的核心。
卫星天线控制器所利用的跟踪技术主要是雷达目标跟踪算法,有步进跟踪、圆锥扫描跟踪、单脉冲跟踪,用不同的跟踪技术就会有不同的性价比。早期跟踪卫星天线的设计中圆锥扫描跟踪使用最为广泛,但因为机械结构复杂,后来在小型的地球站的设计中逐步被单脉冲跟踪和步进跟踪所取代。步进跟踪的机械结构简单、算法容易理解、精度也较高,但其对天线的机械损耗比较大、跟踪精度受到机械性能的影响。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跟踪要求的提高,现代雷达的设计中多采用单脉冲跟踪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在利用一个脉冲时间得到目标的精确位置,但实现极为昂贵,不适合民用卫星跟踪系统。因此、开发一种性能比步进跟踪优越而且使天线寿命延长的方法有重要的实际经济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跟踪精度高,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的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包括GPS天线、高频头、与高频头连接的卫星信号解调电路、与卫星信号解调电路连接的波形整形电路,还包括微控器、扫描板、与GPS天线连接的串行通讯I、遥控指示器、与遥控指示器连接的串行通讯II、方位电机驱动电路、俯仰电机驱动电路、极化电机驱动电路、方位电机、俯仰电机、极化器、天线支架,所述微控器分别与波形整形电路、串行通讯I、串行通讯II、方位电机驱动电路、俯仰电机驱动电路、极化电机驱动电路、扫描板连接,方位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方位电机与天线支架连接,俯仰电机驱动电路通过俯仰电机与天线支架连接,极化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极化器与高频头连接。
其中,所述扫描板由基板、基板上的振子天线、开关管组成,振子天线与开关管连接。
其中,所述GPS天线包括天线控制单元、抛物面天线、俯仰电机带轮、方位底盘、方位大带轮、方位中心轴、天线支架、方位电机支架、俯仰传动大带轮、天线支撑弯板、俯仰轴螺柱、深沟球轴承、高频头支架组件、角接触球轴承、锁紧螺母、方位同步带、俯仰一级同步带,角接触球轴承通过锁紧螺母与方位中心轴连接,抛物面天线通过电线支架支撑,方位底盘与支架连接,俯仰电机带轮通过俯仰一级同步带与俯仰电机连接,天线支撑弯板与抛物面天线连接,方位大带轮固定在方位中心轴上,并通过方位同步带与方位电机连接,俯仰轴螺柱与天线支撑弯板连接,高频头支架组件与方抛物面天线连接。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电子波束成形判断天线几何中心轴与卫星信号的偏转的方向和大小,因此以最简单、经济的方式实现天线的高精度的快速电子扫描跟踪。
2本实用新型既不需要复杂的机械系统,也不需要多信道跟踪接收机,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GPS天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抛物面天线;2、俯仰电机带轮;3、方位底盘;4、方位大带轮;5、方位中心轴;7、滚花螺母;8、微处理器安装盒;9、盒盖;11、天线支架;12、方位电机支架;13、微处理器安装盒支架;16、俯仰传动大带轮;17、压带板;18、天线支撑弯板;19、俯仰轴螺柱;20、轴承挡盖;21、轴承内圈挡套;22、轴承挡套;24、高频头;25、扫描板;26、高频头支架组件;27、角接触球轴承;28、深沟球轴承;29、锁紧螺母;30、方位同步带;31、俯仰一级同步带;32、微处理器;35、卫星信号解调电路;36、波形整形电路;37、串行通讯II;38、遥控指示器;39、串行通讯I;40、GPS天线;41、极化电机驱动电路;42、极化器;44、方位电机驱动电路;45、方位电机;47、俯仰电机驱动电路;48、俯仰电机;50、振子天线;51、开关管;52、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由GPS天线40、高频头24、与高频头24连接的卫星信号解调电路35、与卫星信号解调电路35连接的波形整形电路36,还包括微控器32、扫描板25、与GPS天线40连接的串行通讯I 39、遥控指示器38、与遥控指示器38连接的串行通讯II 37、方位电机驱动电路44、俯仰电机驱动电路47、极化电机驱动电路41、方位电机15、俯仰电机48、极化器42、天线支架11组成;所述GPS天线40由抛物面天线1、俯仰电机带轮2、方位底盘3、方位大带轮4、方位中心轴5、天线支架11、方位电机支架12、俯仰传动大带轮16、天线支撑弯板18、俯仰轴螺柱19、深沟球轴承28、高频头支架组件26、角接触球轴承27、锁紧螺母29、方位同步带30、俯仰一级同步带31组成;所述扫描板25由基板52、基板上的振子天线50、开关管51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DPS天线40开始初始化:定位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的零点位置,天线控制单元接收GPS信号的地理经纬度,然后算出天线对卫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DPS天线寻星:天线根据算出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抬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开始大范围搜索,在搜索过程中,天线控制单元时刻采集卫星锁定电平,当卫星锁定电平有变化时,即天线锁定卫星;DPS天线跟踪:当天线锁定卫星后,天线即转入跟踪状态,在跟踪状态中,天线根据电子波束扫描的方法来消除误差信号,使天线时刻对准卫星。
参见图1、图4,所述电子波束扫描的方法:微处理器开关扫描板上的开关管51,从而使馈源侧向偏离焦点,形成一个与瞄准轴成一定角度的波束。然后,顺序开关开关管51,在空间形成圆锥形波束(类似于圆锥扫描产生的波束)。当目标在瞄准轴上时,所有回波脉冲幅度相同,无误差信号。当目标偏离瞄准轴时,回波脉冲幅度产生起伏变化,形成与馈源旋转频率相同的交流误差信号。交流误差信号的大小决定于目标偏离瞄准轴的角度;交流误差信号的相位则决定于目标偏离瞄准轴的方向。
此交流误差信号通过卫星信号解调电路35输出给波形整形电路36,波形整形电路36通过滤波把提取出来的交流误差信号送到微处理器32中,微处理器32再把此信号分解为方位和俯仰的大小和相位,分解后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微处理器内的PID处理后,变换成脉冲和方向控制步进电机来消除天线和卫星的偏差。
本实用新型主要部件的作用:
所述微控器32输入为GPS信号,波形整理后的信号,遥控指示器38发来的控制信号;输出信号用于控制扫描板25、极化驱动电路41,方位驱动电路44、俯仰驱动电路47。
所述扫描板25工作原理为电子波束成形也称为电子波束倾斜,使用电子开关管51控制扫描板25上的振子天线50,通过微控器32对其实现对天线波束四个位置的顺序扫描从而使波束发生倾斜,通过波束倾斜的位置而有效地实现信标信号同时空间测量,从而测出天线偏移的相位和幅度,参见图3。
所述卫星信号调解电路35用于提取出卫星信号的强度信号和锁定控制信号。
所述波形整形电路36主要对卫星信号解调电路35提取出的卫星强度信号进行整形滤波,而提取出天线的相位和幅值信号。
所述串行通讯I 39把GPS的地理位置信号送到微处理器32中。
所述串行通讯II 37把天线所要录的卫星的参数通过遥控指示器38的键盘发送到微处理器32中。
所述电机驱动:微处理器32向电机驱动电路发送控制信号,电机驱动电路通过驱动芯片3977控制电机运动。
所述扫描板25的基板52采用0.5mm的环氧基板;所述开关管51采用晶体三极管;所述GPS控制单元采用GM-301gps模块。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名称和名词作进一步说明。
极化:
卫星电视广播信号的极化;
卫星电视广播信号的极化方式有两类:一种是线极化,一种是圆极化。
其中在线极化方式下又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在圆极化方式下又分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垂直极化(V)和水平线极化(H)的接收方式。
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的接收,是改变馈源的矩形(长方形)波导口方向来确定接收的是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当矩形波导口的长边平行于地面时接收的是垂直极化,垂直于地面时接收的是水平极化。极化(极化角)又因地而异有所偏差。因为地球是个球体,而卫星信号的下行波束却是水平直线传播,这就造成不同方位角所收的同一极化信号有所不同,所以地理位置不同,所接收的信号极化方向也有所偏差。
馈源、高频头:
馈源和高频头是卫星接收设备中的组成部分.一般的卫星接上设备由: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组成.
馈源:是在抛物面天线的焦点处设置一个收集卫星信号的喇叭,称为馈源,又称波纹喇叭。主要功能有俩个:一是将天线接收的电磁波信号收集起来,变换成信号电压,供给高频头。二是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极化。
高频头:(LNB亦称降频器)是将馈源送来的卫星信号进行降频和信号放大然后传送至卫星接收机。一般可分为C波段频率LNB(3.7GHz-4.2GHz、18-21V)和Ku波段频率LNB(10.7GHz-12.75GHz、12-14V)。LNB的工作流程就是先将卫星高频讯号放大至数十万倍后再利用本地振荡电路将高频讯号转换至中频950MHz-2050MHz,以利于同轴电缆的传输及卫星接收机的解调和工作。在高频头部位上都会有频率范围标识
回波:即卫星信号。
瞄准轴:即对准卫星的直线。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3)

1、一种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包括GPS天线、高频头、与高频头连接的卫星信号解调电路、与卫星信号解调电路连接的波形整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器、扫描板、与GPS天线连接的串行通讯I、遥控指示器、与遥控指示器连接的串行通讯II、方位电机驱动电路、俯仰电机驱动电路、极化电机驱动电路、方位电机、俯仰电机、极化器、天线支架,所述微控器分别与波形整形电路、串行通讯I、串行通讯II、方位电机驱动电路、俯仰电机驱动电路、极化电机驱动电路、扫描板连接,方位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方位电机与天线支架连接,俯仰电机驱动电路通过俯仰电机与天线支架连接,极化电机驱动电路通过极化器与高频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板由基板、基板上的振子天线、开关管组成,振子天线与开关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天线包括天线控制单元、抛物面天线、俯仰电机带轮、方位底盘、方位大带轮、方位中心轴、电线支架、方位电机支架、俯仰传动大带轮、天线支撑弯板、俯仰轴螺柱、深沟球轴承、高频头支架组件、角接触球轴承、锁紧螺母、方位同步带、俯仰一级同步带,角接触球轴承通过锁紧螺母与方位中心轴连接,抛物面天线通过电线支架支撑,方位底盘与支架连接,俯仰电机带轮通过俯仰一级同步带与俯仰电机连接,天线支撑弯板与抛物面天线连接,方位大带轮固定在方位中心轴上,并通过方位同步带与方位电机连接,俯仰轴螺柱与天线支撑弯板连接,高频头支架组件与方抛物面天线连接。
CN2009201079547U 2009-05-07 2009-05-07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1781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79547U CN201417819Y (zh) 2009-05-07 2009-05-07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079547U CN201417819Y (zh) 2009-05-07 2009-05-07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17819Y true CN201417819Y (zh) 2010-03-03

Family

ID=4179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0795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17819Y (zh) 2009-05-07 2009-05-07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17819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913A (zh) * 2010-08-04 2011-01-12 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卫星天线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738554A (zh) * 2012-07-02 2012-10-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式微型天线伺服系统
CN106597473A (zh) * 2015-12-22 2017-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用于站间卫星通信的天线跟踪和自校准的装置及方法
CN107968246A (zh) * 2017-11-22 2018-04-27 航天中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于移动载体上的卫星天线装置
CN108508924A (zh) * 2018-04-03 2018-09-07 北京爱科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动控制限位装置的运动控制限位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913A (zh) * 2010-08-04 2011-01-12 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卫星天线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943913B (zh) * 2010-08-04 2012-11-21 北京爱科迪信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卫星天线智能控制方法
CN102738554A (zh) * 2012-07-02 2012-10-1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式微型天线伺服系统
CN106597473A (zh) * 2015-12-22 2017-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一种用于站间卫星通信的天线跟踪和自校准的装置及方法
CN107968246A (zh) * 2017-11-22 2018-04-27 航天中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于移动载体上的卫星天线装置
CN107968246B (zh) * 2017-11-22 2019-07-16 航天中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安装于移动载体上的卫星天线装置
CN108508924A (zh) * 2018-04-03 2018-09-07 北京爱科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动控制限位装置的运动控制限位方法
CN108508924B (zh) * 2018-04-03 2021-06-04 北京爱科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运动控制限位装置的运动控制限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1972B (zh)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1417819Y (zh) 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CN105785371A (zh) 全固态双频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及雷达测量的方法
CN105186102B (zh) 基于数字波束跟踪的动中通天线系统及跟踪方法
CN102412436A (zh) 一种船载卫星天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22616U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3594794A (zh) 一种高性能多模卫星导航有源天线
CN111509404A (zh) 用于卫星广播数据接收与风廓线测量的多功能相控阵天线
CN101087041A (zh) 一种车载卫星通信天线的极化调整装置及方法
CN102386962B (zh) 一种车载卫星通信天伺与前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93220A (zh) 旋转场式全向天线、低空近程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方法
CN1299180C (zh) 移动接收卫星电视的天线自动跟踪系统
CN105337039B (zh) 卫星天线极化闭环跟踪方法和装置
CN109728438A (zh) 一种高速移动的卫星追踪接收系统及方法
CN202189894U (zh) 圆锥电子扫描跟踪系统
CN201629406U (zh) 船载卫星天线控制系统的天线姿态调整装置
CN104793623A (zh) 一种简易寻星装置
CN103490163A (zh) 一种高精度移动卫星天线随动系统的定向跟踪装置
CN204557219U (zh) 简易寻星装置
CN105609953A (zh) 一种分离式车载静中通天线控制器
CN2729932Y (zh) 一种混合相控阵卫星接收天线
CN106887706A (zh) 全自动卫星跟踪通信天线电子极化跟踪方法和装置
CN209344321U (zh) 一种紧凑型组合天线
CN205159507U (zh) 一种北斗车载接收天线
CN202189893U (zh) 一种卫星天线机架控制器、一种卫星天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 TA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03

Address after: 100070, No. 2, unit 5, building 503, 2 District, Fujin Jiayuan,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Li Tao

Address before: 100070, room 8, No. 115, Feng Feng Road, Fengtai Science Town,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 TAO

Effective date: 201212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28

Address after: 100070, room 8, No. 115, Feng Feng Road, Fengtai Science Town,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xing Xund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No. 2, unit 5, building 503, 2 District, Fujin Jiayuan,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Li Tao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Tao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