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97555Y - 一种声光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声光报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97555Y CN201397555Y CN200920164378XU CN200920164378U CN201397555Y CN 201397555 Y CN201397555 Y CN 201397555Y CN 200920164378X U CN200920164378X U CN 200920164378XU CN 200920164378 U CN200920164378 U CN 200920164378U CN 201397555 Y CN201397555 Y CN 20139755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pin
- chip
- control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声光报警器,涉及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通过稳压IC模块后给单片机、通讯芯片供电,电源模块直接给光输出驱动模块、音频放大器模块供电,通讯芯片和单片机间交互数据,单片机通过静音控制驱动模块控制音频放大器模块,单片机通过光输出驱动模块控制LED光指示模块和警示信号灯塔,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左路扬声器和右路扬声器,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入端和音频输入端口间设有音量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声光报警器,具有静音(噪)控制功能,当声光报警器不工作时,音频输出扬声器端没有任何静态噪音声,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声光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声光报警器不具备静音(噪)控制,报警器电源处于常接通状态,使音频输出扬声器端总能听到微小静态噪音声,尤其是监控室在夜深人静时,微小的静态噪音声显得更大更清晰些,使值班人员烦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光报警器,具有静音(噪)控制功能,当声光报警器不工作时,音频输出扬声器端没有任何静态噪音声,便于使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声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通过稳压IC模块后给单片机、通讯芯片供电,电源模块直接给光输出驱动模块、音频放大器模块供电,通讯芯片和单片机间交互数据,单片机通过静音控制驱动模块控制音频放大器模块,单片机通过光输出驱动模块控制LED光指示模块和警示信号灯塔,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左路扬声器和右路扬声器,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入端和音频输入端口间设有音量控制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测试按钮的输出端和单片机的测试引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通讯芯片设有用于和上位计算机通讯的RS232端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LED光指示模块设有四路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声光报警器,具有静音(噪)控制功能,当声光报警器不工作时,音频输出扬声器端没有任何静态噪音声,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声光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声光报警器的控制流程图
图3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声光报警器的电源模块通过稳压IC模块后给单片机、通讯芯片供电,电源模块直接给光输出驱动模块、音频放大器模块供电,通讯芯片和单片机间交互数据,单片机通过静音控制驱动模块控制音频放大器模块,单片机通过光输出驱动模块控制LED光指示模块和警示信号灯塔,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左路扬声器和右路扬声器,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入端和音频输入端口间设有音量控制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测试按钮的输出端和单片机的测试引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通讯芯片设有用于和上位计算机通讯的RS232端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LED光指示模块设有四路指示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通讯的RS232端口和音频输入端口可分别连接计算机上的RS232串口和音频输出端口。计算机通过RS232串口向报警器发送指令,报警器通过单片机分析指令后,再通过硬件控制警示灯,报警器内部含音频放大器和扬声器,可对计算机音频放大输出。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片计算机技术,具有声光相对独立的报警通道;声报警通道信号由音频输入端口接入音频信号,此信号可以是语音,也可以是音乐等;音频输入端口可以与计算机音频输出端口连接,也可以从其他音频设备输出端口接入;本实用新型与计算机采用RS232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串口向报警器发送控制音频输出与否的指令,例如用S表示声音,当S被设置为“1”时有效,达到控制音频放大器用扬声器输出(≥5W×2路)报警音的目的,还可以配合硬件音量调节(音量控制模块)。光报警通道(LED光指示模块)最多可以有四路指示不同性质的报警信息,分别用红、橙、蓝、绿等四种不同颜色的光信息指示,计算机通过RS232串口向报警器发送指令,使其每色光分别按间隔1S闪烁、常亮等输出光报警信息,本实用新型的警示信号灯塔可采用伟马(WERMA)公司的壁挂式信号灯塔产品或与其兼容的信号灯塔产品。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报警输出,方便地嵌入式结构,是指示报警信息的最佳设备。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控制方便、直观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性能指标如下:
1、供电: 市电220V/AC 50Hz,
2、整机静态功耗: <2W,
3、额定音频输出功率: 5W×2路,
4、通讯接口: RS232,
5、使用环境温度: -10℃~45℃。
本实用新型的报警控制流程可以按图2所示实施,简述如下:
①接收的12位字符格式定义,例如:WR0Y0B1G2S0A。W数据报开始标志;R红Y黄B蓝G绿,0长灭/1长亮/2闪烁;S位给静音控制驱动状态,控制声音输出,1喇叭响,0喇叭不响;A数据报结尾标志。
②监测串口接收中断:若有串口输入,检验并存储接收的字符。
③接收字符长度:一个变量,用来存储通过串口接收到的字符长度。根据协议,接收的字符长度为12个字符。不足或超过12个字符,说明字符接收有误,不予处理。
④常态标志位:定义一个存储空间,低4位作常态标志位,记录灯的亮灭状态,亮置1,灭置0;第5位记录控制声音输出的继电器状态,打开声音置1,静音置0。
⑤闪烁标志位:定义一个存储空间,低4位作闪烁标志位,记录灯的闪烁状态,闪烁置1,无闪烁置0。
⑥读入灯的状态:从接收的字符串中逐位读取,获取每盏灯对应的状态。
⑦报警器是否报警:判断接收字符的最后一位,为1报警,为0不报警。
图3为声光报警器电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U1A为带有静音(噪)功能的集成功率放大器芯片TDA2616,使放大器不工作时,由单片机U3(型号为AT89S52)控制放大器静(噪)端使U1A的2脚为“0”电平,置处于静音(噪)状态,静音(噪)时由放大器TDA2616内部控制其内部放大电路处于断开电源状态,静音(噪)效果等同本实用新型音频部分不通电,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静音(噪)时是无噪音输出的。单片机是可编程器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程,图2即为一个声光报警器的控制流程图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方案如下:
J3为音频输入端口,分别接C6正极、C7正极,C6负极、C7负极分别经R1、R2连接W1、W2音量控制电位器1脚,W1、W2的3脚接地,W1、W2的2脚分别经C15、C16后再分别连接U1A(TDA2616)的1脚和9脚,W1、W2分别用来调节左、右声道音量大小,由放大器U1A的4脚和6脚分别输出左、右声道驱动扬声器发出报警声;U1A的第2脚为静音(噪)端,控制静音(噪)端由单片机(AT89S52)的第4脚发出控制信号,经R3接到Q9(2SC8050)基极,Q9(2SC8050)基极经C17接地,Q9(2SC8050)发射极接地,由Q9(2SC8050)集电极接U1A的2脚,对其实行静音控制,“0”电平有效,并接R4一端,R4另一端与+12V相连,同时Q9(2SC8050)集电极与*R4一端和C18正极连接,*R4另一端与C18负极接地。U1A的7脚接+12V,同时接C22正极,C22负极接地;U1A的5脚与-12V连接,同时与C21负极相连,C21正极接地。
J1为本实用新型与计算机RS232通信端口,C1~C5的连接方式见相关MAX232器件手册;控制指令由U4(MAX232)接收后送到单片机U3;单片机的40~44脚分别输出控制Q1~Q4三极管,Q1~Q4均为NPN型三极管,型号:2SC8050,Q1~Q4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接J5的2脚、4脚、6脚、8脚,分别驱动LED发光二极管;Q1~Q4三极管的基极分别经R12~R15接CPU的40~43脚,CPU40~43脚分别经R7~R11接VCC,R7~R11做为上拉电阻。
J5为LED发光二极管指示输出端口;J5的1脚接红色发光二极管正极,2脚接红色发光二极管负极;J5的3脚接黄色发光二极管正极,4脚接黄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J5的5脚接绿色发光二极管正极,6脚接绿色发光二极管负极;J5的7脚接蓝色发光二极管正极,8脚接蓝色发光二极管负极;此LED指示分别与警示灯塔颜色对应,分别是LED红对警示灯红、LED黄对警示灯橙、LED蓝对警示灯蓝、LED绿对警示灯绿四色。
J4接警示灯塔;J4的1脚、6脚同接-12V,为警示灯塔公共端;Q5~Q8为驱动警示灯塔三极管,Q5~Q8为PNP型三极管,型号:2SC8550,Q5~Q8的发射极与R20~R23公共点相连接+12V;J4的1脚接警示灯塔的公共端;J4的2脚接警示灯红色灯端;J4的3脚接警示灯橙色灯端;J4的4脚接警示灯绿色灯端;J4的5脚接警示灯蓝色灯端。R16~R19分别与R20~R23连接同时分别与J5的1、3、5、7脚,即四种颜色LED的正极分别连接R16~R19;R16~R19分别是Q5~Q8的基极偶合电阻。
J2为电源接入端口,3脚接+12V、2脚接地、1脚接-12V;+12V接U2(LM7805)1脚,U2的2脚接地,3脚输出+5V即VCC;VCC给U4的16脚、U3的38脚和R7~R11公共接点供电;C12一端与+12V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C23一端与-12V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C13正极端与VCC连接,负极端与地连接;C14一端与VCC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
J6为调试程序下载端;J6的1脚接U3(AT89S52)的3脚;J6的2脚与10脚连接后接地;J6的3脚接U3(AT89S52)的2脚,J6的4脚接VCC;J6的5脚接U3的4脚;J6的9脚接U3(AT89S52)的1脚。
上述具体电路的电路原理如下:
音频信号从J3输入后经W1、W2硬件电位器调整音量,将音频信号送入U1A音频功率放大,由U1A的4脚、6脚分别输出左、右声道,报警声通过SPK发出声音报警。
计算机通过J1通讯端口向本实用新型发送指令,经过U4(MAX232)送入CPU(AT89S52)进行指令分析,分别由U4的40~44脚输出控制警示灯塔和LED发光二极管指示;警示灯塔和LED发光二极管的闪烁方式由CPU控制;J6为调试下载程序端口;音频放大器的输出与否由CPU控制,不输出时即控制放大器处于静音状态。
Claims (4)
1.一种声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通过稳压IC模块后给单片机、通讯芯片供电,电源模块直接给光输出驱动模块、音频放大器模块供电,通讯芯片和单片机间交互数据,单片机通过静音控制驱动模块控制音频放大器模块,单片机通过光输出驱动模块控制LED光指示模块和警示信号灯塔,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左路扬声器和右路扬声器,音频放大器模块的输入端和音频输入端口间设有音量控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测试按钮的输出端和单片机的测试引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讯芯片设有用于和上位计算机通讯的RS232端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声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LED光指示模块设有四路指示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64378XU CN201397555Y (zh) | 2009-07-02 | 2009-07-02 | 一种声光报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20164378XU CN201397555Y (zh) | 2009-07-02 | 2009-07-02 | 一种声光报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97555Y true CN201397555Y (zh) | 2010-02-03 |
Family
ID=4162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201643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7555Y (zh) | 2009-07-02 | 2009-07-02 | 一种声光报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97555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0046A (zh) * | 2012-02-27 | 2012-07-25 | 哈尔滨东方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工况多功能报警系统 |
CN103021122A (zh) * | 2012-12-04 | 2013-04-03 |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声光报警指示设备 |
CN113870539A (zh) * | 2021-11-02 | 2021-12-3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燃机车无人警惕冗余声光报警装置 |
-
2009
- 2009-07-02 CN CN200920164378XU patent/CN20139755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10046A (zh) * | 2012-02-27 | 2012-07-25 | 哈尔滨东方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工况多功能报警系统 |
CN103021122A (zh) * | 2012-12-04 | 2013-04-03 | 施耐德万高(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声光报警指示设备 |
CN113870539A (zh) * | 2021-11-02 | 2021-12-31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燃机车无人警惕冗余声光报警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464009U (en) | System status lighting device embedded in the connecting port | |
CN201397555Y (zh) | 一种声光报警器 | |
CN104200601A (zh) | 基于51单片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
CN207683429U (zh) | 一种汽车用涉水智能报警装置 | |
CN113758367A (zh) |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智能敏感刺杀训练系统 | |
CN202049621U (zh) | 一种发光面亮度自适应的箭头式智能交通诱导警示灯 | |
CN104376696B (zh) | 基于低功耗蓝牙的煤气泄漏检测与报警装置 | |
CN103605337B (zh) | 一种高电压试验现场安全管控辅助系统及管控方法 | |
CN211927763U (zh) | 一种室内环境远程监测装置 | |
CN201984604U (zh) | 火灾显示盘 | |
CN208469832U (zh) | 一种电力机车司机室无人警惕报警插件装置 | |
CN206271137U (zh) | 危险区域的闯入预警系统 | |
CN214752723U (zh) | 一种防误动电力标示牌 | |
CN210119484U (zh) | 一种车载空气质量智能检测系统 | |
CN213344507U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用安全装置 | |
CN201369086Y (zh) | 测温式火灾报警电路 | |
CN206696988U (zh) | 一种寝室防火报警系统 | |
CN207851564U (zh) | 一种声光报警器电路 | |
CN113428094A (zh) | 一种用于消防车的智能语音报警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
CN207489211U (zh) | 一种一氧化碳光电感烟复合型探测报警器 | |
CN207443174U (zh) | 一种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智能照明装置及系统 | |
CN212322418U (zh) | 一种LoRa无线警号 | |
CN109736892A (zh) | 一种矿用无线激光甲烷报警系统及方法 | |
CN109979153A (zh) | 一种多功能无线火灾报警装置 | |
CN206207203U (zh) | 一种物联网报警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1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