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83103Y -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83103Y
CN201383103Y CN200920096077U CN200920096077U CN201383103Y CN 201383103 Y CN201383103 Y CN 201383103Y CN 200920096077 U CN200920096077 U CN 200920096077U CN 200920096077 U CN200920096077 U CN 200920096077U CN 201383103 Y CN201383103 Y CN 2013831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specting equipment
nondestructiving inspecting
destructive
flaw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96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邴志刚
姜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dong Kemaite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dong Kemaite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dong Kemaite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dong Kemaite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96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831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831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831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过I/O端口与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和显示模块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的一输出端口与无损探伤设备主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控安全、性能准确可靠、实时性强、功能丰富的特点,其与无损探伤设备远程操控器及无损探伤计算机系统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地构成多远程操控器、多无损探伤设备的分布式无损探伤综合检测控制系统,解决更大跨度、更多现场对象的协同无损测控问题,为无损检测开辟了新的思想和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并可以推广到其它检测设备和高危现场操作等广泛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探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背景技术
无损探伤(Non-destructive Testing)设备是在不损伤被测材料的情况下用于检查被测材料内在或表面缺陷或测定材料的某些物理量、性能、组织状态等的仪器,无损探伤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品以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等。常用的无损探伤技术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红外检测、声发射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等。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操控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及权限认证,以便对事故、设备损坏等原因进行分析,现有的无损探伤设备均没有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认证及监管手段。另外,无损探伤设备大多处于或产生出较为危险、恶劣现场环境,在进行相关的探伤检测及调试等操作时均需要操控人员亲临现场才能进行。为了保证操控人员的安全,现有的无损探伤设备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控制方式是采用延时操作方式,这种控制方式存在效率低、实时性差、准确性差等问题;另一种控制方式采用无线遥控方式,这种控制方式无论从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功能方面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嵌入式系统平台上综合现场总线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智能故障诊断等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对操控人员进行认证及监管、操控安全、性能准确可靠、实时性强、功能丰富的无损探伤设备远程操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过I/O端口与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和显示模块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的一输出端口与无损探伤设备主机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还通过I/O端口与现场总线接口模块的相连接,该现场总线接口模块同时与现场总线模块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还通过I/O端口与报警模块相连接,该报警模块为变频蜂鸣器。
而且,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通过I/O端口与扩展接口模块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扩展接口模块包括I/O接口、SPI接口、I2C接口、UART接口。
而且,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采用增强型51单片机或AVR单片机,键盘模块采用工业级薄膜键盘,显示模块采用工业级液晶和数码管,RFID读写模块采用符合ISO15693和ISO14443A标准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将微处理器模块与现场总线模块、RFID读写模块结合在一起,该控制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使用现场总线模块与无损探伤设备远程操控器连接在一起并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无损探伤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和智能故障诊断,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以及无损探伤设备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如高空、狭窄环境中作业等),并满足安全防爆要求。
2.本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通过RFID读写模块,实现了操作人员身份识别及权限认证和操作记录,可以为事故、设备损坏等原因提供科学依据,对无损探伤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权限认证和监管,并对无损探伤设备人为故障和事故等进行有效跟踪和追溯。
3.本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采用性能可靠、轻便的现场总线代替传统用以保证安全距离的电缆,明显降低无损探伤设备整个系统的成本和重量。
4.本实用新型具有操控安全、性能准确可靠、实时性强、功能丰富的特点,其与无损探伤设备远程操控器及无损探伤计算机系统相互配合,可以方便地构成多远程操控器、多无损探伤设备的分布式无损探伤综合检测控制系统,解决更大跨度、更多现场对象的协同无损测控问题,为无损检测开辟了新的思想和强有力的平台支持,并可以推广到其它检测设备和高危现场操作等广泛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由本实用新型构成的无损探伤综合检测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如图1中虚线内所示,包括微处理器模块、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现场总线接口模块、现场总线模块、扩展接口模块,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过I/O端口与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现场总线接口模块及扩展接口模块相连接,该现场总线接口模块同时与现场总线模块相连接。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内的微处理器模块通过输出端口与无损探伤设备主机相连接实现对无损探伤设备主机的控制,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内的现场总线模块与无损探伤远程控制器相连接,通过现场总线模块与无损探伤设备远程操控器相互配合,实现对无损探伤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和智能故障诊断。
在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模块作为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的核心部件,采用增强型51单片机或AVR单片机,主要完成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的各模块协调控制进而实现对无损探伤设备的远程操作,同时可以运用智能信息处理算法,在现场总线从无损探伤设备传输的状态信息基础上,运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无损探伤设备的智能故障诊断。
现场总线接口模块和现场总线模块共同实现现场总线体系结构的LLC子层、MAC子层和物理层的功能,完成具体数据的可靠接收和发送,具有较强的综合抗干扰能力。现场总线包括两种国际标准现场总线,也包括RS-485、工业以太网等,两种国际标准现场总线包括CAN总线和Profibus总线,其传输速率和对应距离参数分别为:CAN总线为1Mbps/400m,10km/5Kbps;Profibus总线12Mbps/100m,1.5Mbps/400m,而工业以太网的传输速率和对应距离指标可以远高于前面两种标准。
RFID读写模块采用符合ISO15693和ISO14443A标准的模块,实现操作人员身份识别及权限认证和操作记录,并对事故、设备损坏等原因分析等提供科学依据。采用ISO15693和ISO14443A标准的RFID读写模块的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典型有效距离5cm。为了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也可以采用超高频相关标准以提高读写距离和穿透能力等指标。
键盘模块采用工业级薄膜键盘,实现参数、命令等的输入功能。显示模块采用工业级液晶和数码管,实现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及无损探伤设备等的相关工作状态、参数和曲线等显示功能。报警模块为变频蜂鸣器,实现设备运作状态转换,或运行异常等情况下的报警和提醒功能。扩展接口模块包括I/O接口、SPI接口、I2C接口、UART接口等,用于功能模块的扩展。
由于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其通过现场总线模块与无损探伤远程操控器可以灵活组合多种系统应用模式,也可以通过现场总线模块与无损探伤计算机系统相连接构成分布式无损探伤综合检测控制系统。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过I/O端口与RFID读写模块、键盘模块和显示模块相连接,微处理器模块的一输出端口与无损探伤设备主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还通过I/O端口与现场总线接口模块的相连接,该现场总线接口模块同时与现场总线模块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还通过I/O端口与报警模块相连接,该报警模块为变频蜂鸣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通过I/O端口与扩展接口模块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展接口模块包括I/O接口、SPI接口、I2C接口、UART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模块采用增强型51单片机或AVR单片机,键盘模块采用工业级薄膜键盘,显示模块采用工业级液晶和数码管,RFID读写模块采用符合ISO15693和ISO14443A标准的模块。
CN200920096077U 2009-03-27 2009-03-27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831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6077U CN201383103Y (zh) 2009-03-27 2009-03-27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6077U CN201383103Y (zh) 2009-03-27 2009-03-27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83103Y true CN201383103Y (zh) 2010-01-13

Family

ID=4152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960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83103Y (zh) 2009-03-27 2009-03-27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8310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50176A1 (de) * 2022-03-22 2023-09-27 Turck Holding GmbH Interfacevorrichtung mit rfid-tag, autonome fördervorrichtung, förder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von werkstücke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50176A1 (de) * 2022-03-22 2023-09-27 Turck Holding GmbH Interfacevorrichtung mit rfid-tag, autonome fördervorrichtung, förder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von werkstücke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1737U (zh) 直流漏电监测报警装置
CN201383103Y (zh) 无损探伤设备控制器
CN203217749U (zh) 采用WiFi的巴克豪森无损检测系统
CN201383102Y (zh) 无损探伤设备远程操控器
CN201340651Y (zh) 煤矿井下人员指纹识别与瓦斯浓度动态监测系统
CN203337752U (zh) 人体综合测试仪
CN108415337A (zh) 一种特种设备远程数据采集分析仪
CN202485722U (zh) 一种中小型桥梁运营期的安全预警装置
CN104296808A (zh) 一种危化品运输监测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
CN208110324U (zh) 一种特种设备远程数据采集分析仪
CN103557890A (zh) 多层多采集点的起重机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CN203881747U (zh) 一种多指标组合式空气污染监测系统
CN106382472A (zh) 一种基于小型飞行器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监测系统
CN205080591U (zh) 人员调度监控管理系统
CN107192803A (zh) 一种基于北斗的便携式水质观测仪
CN204948084U (zh)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模块自动批量检测系统
CN107527082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的电力隧道管理系统
CN203702259U (zh) 一种基于gis的矿山抢险救灾系统
CN202837550U (zh) 油田输油管道gps-gprs智能巡检终端
CN205558976U (zh) 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设备
CN204022181U (zh) 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电梯故障检测系统
CN203025829U (zh) 交通场站磁条票客流检测系统
CN204511521U (zh) 矿井专用防爆通风参数在线测定装置
Ma Sensor networks-based monitoring and fuzzy information fusion System for underground Gas disaster
CN203658575U (zh) 一种s波段多普勒测波雷达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