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79187Y - 改进的袋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袋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79187Y
CN201379187Y CN200920095381U CN200920095381U CN201379187Y CN 201379187 Y CN201379187 Y CN 201379187Y CN 200920095381 U CN200920095381 U CN 200920095381U CN 200920095381 U CN200920095381 U CN 200920095381U CN 201379187 Y CN201379187 Y CN 20137918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lateral plate
bag structure
improved bag
location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95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95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7918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7918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7918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袋体结构,一本体,具有二围片、两相对的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与两相对的一底边片及一顶片,各该围片、该第一侧片、该第二侧片、该底边片及该顶片环设以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一连接件其中一端是由该底边片邻近该第一侧片处经该顶片而绕设至该底边片邻近该第二侧片处,供开启或封闭该容置空间;二带体,各带体的二端部分别接设于该第一侧片及该第二侧片,且各该带体的二端部分别位于平行该顶片的不同直线上。本实用新型可供侧背,且该本体更可达到四点式支撑的水平工作状态,而可供使用者进行书写作业或操作笔记型计算机,并可分散支撑力量,达到减轻人体负担。

Description

改进的袋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袋体,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袋体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为一现有的侧背的袋体结构,其本体91的二侧边92接近端部处分别接设有一带体93的二端,借此,使用者可便利地将欲携带的物品设置于该本体91内部,并以侧背方式随身携带,且可随手取出该本体91内部的物品,其中,更以置放笔记型计算机的便利性尤其显著,此乃侧背袋体的爱用者遍及全球的故。
然而,当使用者欲进行书写作业或操作笔记型计算机时,往往寻找一适当的工作桌面而使用,此举在分秒必争的时代显然不符合使用效益,尤其,出门在外找不到工作桌面的窘境是很平常,相关操作行程却难以就此作罢,当然,蹲下或坐下或许可能为一时之选,但基于礼仪的考虑,实非可行之道。
请参与图7,图中所示为一般使用者的操作模式,首先,将该带体93悬挂于人体的颈部94,且该本体91设置于人体前方接近腰部处,而进行书写作业或操作笔记型计算机。
而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该带体93悬挂于人体的颈部94为支撑该本体91的主力,但该颈部94会有受伤的危险,再者,该本体91的二侧边92仅有二连接部921与该带体93的二端部931相接合,但当该本体91欲成一水平工作平面状态时,该本体91的开口仅能朝远离人体方向设置,如此一来,取用该本体91内部物品的困难度可想而知。
另外,该本体91仅以各连接部921的二点式支撑,当然,使用者必须承担该本体91的底边95下倾或滑动掉落的风险,则此为该现有侧背的袋体结构另一劣势的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袋体结构,其可供侧背,且该本体更可达到四点式支撑的水平工作状态,而可供使用者进行书写作业或操作笔记型计算机,并可分散支撑力量,达到减轻人体负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本体,具有二围片、两相对的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与两相对的一底边片及一顶片,各该围片、该第一侧片、该第二侧片、该底边片及该顶片环设以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一连接件其中一端是由该底边片邻近该第一侧片处经该顶片而绕设至该底边片邻近该第二侧片处,供开启或封闭该容置空间;二带体,各带体的二端部分别接设于该第一侧片及该第二侧片,且各该带体的二端部分别位于平行该顶片的不同直线上。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接近该顶片处分别具有一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接近该底边片处分别具有一第二定位部,各该第一定位部及各该第二定位部分别设于平行该顶片的同一直线上,供各该带体分别于其中一端接设于各该侧片的第一定位部,而另端分别接设于各该侧片的第二定位部并呈交叉状。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各带体的二端分别设有一挂勾,所述各第一定位部及各第二定位部分别设有一挂环,各挂勾分别扣合于该各挂环。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各带体更分别穿设有一衬垫。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连接件为一拉链组、压扣组或黏扣组,供所述二围片、所述第一侧片、所述第二侧片、所述底边片及所述顶片共同界定的容置空间可进行封闭或开启。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连接件为一拉链组,该连接件自该底边片的一端车缝,且绕设所述第一侧片、顶片及第二侧片,而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是车缝于该底边片的另一端,且所述连接件是相互啮接结合而封闭所述容置空间,或拉开分离而开启所述容置空间。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二围片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保护膜,该各保护膜的二侧分别设于所述各围片接近周缘处,各该保护膜于所述二围片间供定位一笔记型计算机,且该笔记型计算机的枢接部设于所述底边片的内侧。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底边片设有一黏扣组,供所述笔记型计算机穿设且定位于所述各保护膜时,借由启闭该黏扣组而使所述笔记型计算机与外部的周边设备电性连接。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本体的各围片外侧更设有数个夹层,供文件或文具的置放。
前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中各围片接近所述顶片处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提把,该提把供使用者提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供侧背,且该本体更可达到四点式支撑的水平工作状态,而可供使用者进行书写作业或操作笔记型计算机,并可分散支撑力量,达到减轻人体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启袋体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现有袋体结构的侧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现有袋体结构的前背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较佳实施例结构。
请先参阅图1至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袋体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说明,该袋体结构包含一本体1及二带体2、3。
该本体1具有二围片11、两相对的第一侧片12及第二侧片13与两相对的一底边片14及一顶片15,且各围片11、第一侧片12、第二侧片13、底边片14及顶片15是环设以界定有一容置空间16,而一连接件17其中一端是由该底边片14邻近该第一侧片12处经该顶片15而绕设至该底边片14邻近该第二侧片13处,供开启或封闭该容置空间16。
其中,该连接件17可为一拉链组、压扣组或黏扣组,供该二围片11、该第一侧片12、该第二侧片13、该底边片14及该顶片15环设界定的容置空间16可进行封闭或开启,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17为一拉链组,该连接件17是自该底边片14接近该第一侧片12处开始车缝,且车缝绕经该第一侧片12、该顶片15、第二侧片13,而该连接件17的另一端是车缝停止于该底边片14接近该第二侧片13处,且该拉链组可相互啮接结合而封闭该容置空间,或拉开分离而开启该容置空间。
再者,请继续参阅图2配合图3,各围片11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保护膜18,各保护膜18的二侧分别车缝于各围片11接近周缘处,各保护膜18于该二围片11间供定位一笔记型计算机4,且该笔记型计算机4的枢接部41设于该底边片14的内侧,其中,该底边片14设有一黏扣组141,供该笔记型计算机4穿设且定位于各保护膜18时,借由启闭该黏扣组141而可使该笔记型计算机4与外部的外围设备(如相机、打印机等)电性连接。
各带体2、3的二端部分别设于该第一侧片12及该第二侧片13,且各带体2、3的二端部分别位于平行该顶片15的不同直线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侧片12及该第二侧片13接近该顶片15处分别具有一第一定位部121、131,且该第一侧片12及该第二侧片13接近该底边片14处分别具有一第二定位部122、132,各第一定位部121、131及各第二定位部122、132分别设于平行该顶片15的同一直线上,供各带体2、3分别于其中一端接设于该第一侧片12及该第二侧片13的第一定位部121、131,而另一端分别接设于该第二侧片13及第一侧片12的第二定位部132、122并呈交叉状。
其中,各带体2、3的二端分别设有一挂勾21、31,各第一定位部121、131及各第二定位部122、132分别设有一挂环19,各挂勾21、31可分别扣合于各挂环19。在本实施例中,各带体2、3更分别穿设有一衬垫22、32,各衬垫22、32可分别滑设于各带体2、3,供使用者任意调整,而增加背负时较佳的舒适感。
此外,该本体1的各围片11外侧更可设置数个夹层111,供文件或文具的置放,且各围片11接近该顶片15处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提把112,各该提把112供使用者提拿该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各提把112之一是设于该本体1的一外侧围片11,且另一相对应的提把112是设于该夹层111外侧,而供使用者提拿该本体1。
在前背的使用上,请参阅图2至图4,各带体2、3的交叉处5供设置于人体的背部6,且各带体2、3更分别与人体的肩膀61及腰部62接触,借此,增加各带体2、3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可大幅改善现有的袋体结构前背时,人体单一部位承载该本体1的负担,且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更可平稳地呈水平的工作状态而设置于人体的前方,且将该连接件17(拉链组)拉开分离而可开启该容置空间16,而使各围片11展开且概呈一L型,其中,该本体1的容置空间16开口是位于接近人体的一侧,故使用者可便利地操作相关开启该容置空间16的动作而使用内部的笔记型计算机4,且可便利地拿取各夹层111的文件,且该笔记型计算机4设于各围片11的内侧并定位于各保护膜18内,若再开启该底边片14的黏扣组141,则可使该笔记型计算机4与外部的外围设备(如相机、打印机等)电性连接。
使用后,先移除该笔记型计算机4的外部周边设备,并将该黏扣组141黏合,再盖合该笔记型计算机4,且拉动该连接件17,则可借由该连接件17相互啮接结合而封闭该容置空间16,借此,则可在无任何桌面支撑的状况下,亦或人体处于站立的状态下亦可于该本体1上方简易且便利地进行操作笔记型计算机4或书写作业。
在侧背的使用上,请继续参阅图5,各带体2、3的交叉处5可设置于人体的肩膀61一侧,而该本体1是背负于人体的侧边而成一侧背的背包。
综上所述,借由各带体2、3的交叉设置,使该本体1不但可侧背,更可利用前背方式而发挥其另一个使用状态,且当该本体1借由四个定位部121、122、131、132的支撑,则可简易且可即时转换成水平的工作状态,而利于使用者进行书写作业或操作笔记型计算机,达到进一步展现袋体的多功能性,再者,当本体1呈水平工作状态时,各带体2、3是交叉而设置于人体的背部6,且各带体2、3更分别与人体的肩膀61及腰部62接触,借此分散支撑力量的设计而减轻人体负担,可凸显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另外,当本体1呈水平工作状态时,该本体1的开口是朝人体内侧设置,借此,更可发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便利性。

Claims (10)

1.一种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本体,具有二围片、两相对的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与两相对的一底边片及一顶片,各该围片、该第一侧片、该第二侧片、该底边片及该顶片环设以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而一连接件其中一端是由该底边片邻近该第一侧片处经该顶片而绕设至该底边片邻近该第二侧片处,供开启或封闭该容置空间;
二带体,各带体的二端部分别接设于该第一侧片及该第二侧片,且各该带体的二端部分别位于平行该顶片的不同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接近该顶片处分别具有一第一定位部,且所述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接近该底边片处分别具有一第二定位部,各该第一定位部及各该第二定位部分别设于平行该顶片的同一直线上,供各该带体分别于其中一端接设于各该侧片的第一定位部,而另端分别接设于各该侧片的第二定位部并呈交叉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带体的二端分别设有一挂勾,所述各第一定位部及各第二定位部分别设有一挂环,各挂勾分别扣合于该各挂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带体更分别穿设有一衬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拉链组、压扣组或黏扣组,供所述二围片、所述第一侧片、所述第二侧片、所述底边片及所述顶片共同界定的容置空间可进行封闭或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一拉链组,该连接件自该底边片的一端车缝,且绕设所述第一侧片、顶片及第二侧片,而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是车缝于该底边片的另一端,且所述连接件是相互啮接结合而封闭所述容置空间,或拉开分离而开启所述容置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围片的内侧分别设有一保护膜,该各保护膜的二侧分别设于所述各围片接近周缘处,各该保护膜于所述二围片间供定位一笔记型计算机,且该笔记型计算机的枢接部设于所述底边片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片设有一黏扣组,供所述笔记型计算机穿设且定位于所述各保护膜时,借由启闭该黏扣组而使所述笔记型计算机与外部的周边设备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各围片外侧更设有数个夹层,供文件或文具的置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袋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围片接近所述顶片处分别设有一相对应的提把,该提把供使用者提拿。
CN200920095381U 2009-01-20 2009-01-20 改进的袋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918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5381U CN201379187Y (zh) 2009-01-20 2009-01-20 改进的袋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5381U CN201379187Y (zh) 2009-01-20 2009-01-20 改进的袋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79187Y true CN201379187Y (zh) 2010-01-13

Family

ID=41522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95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9187Y (zh) 2009-01-20 2009-01-20 改进的袋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7918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9970A (zh) * 2015-05-25 2015-08-19 遂宁市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电脑包
CN110353392A (zh) * 2019-06-13 2019-10-22 广州市金圣斯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多变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9970A (zh) * 2015-05-25 2015-08-19 遂宁市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电脑包
CN104839970B (zh) * 2015-05-25 2016-08-24 遂宁市长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电脑包
CN110353392A (zh) * 2019-06-13 2019-10-22 广州市金圣斯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多变包
CN110353392B (zh) * 2019-06-13 2021-10-12 广州市金圣斯箱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多变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79187Y (zh) 改进的袋体结构
CN202211287U (zh) 拉杆背包
CN203575802U (zh) 一种行李箱
CN205884990U (zh) 一种多用途负重背囊
CN205432601U (zh) 一种分离滑轨式背包
CN203814840U (zh) 一种新型户外组合背包
CN201932041U (zh) 带纸巾盒的座位套
CN201585594U (zh) 一种测量仪器的背包
CN206252062U (zh) 多用包结构及背包
CN207341524U (zh) 一种多功能背巾
CN219537726U (zh) 一种可调承载量的多功能组合背囊
CN203457944U (zh) 便携功能型手机充电平板电脑套
CN203041509U (zh) 婴儿腰包背带
CN201675248U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多用笔记本电脑包
CN202636007U (zh) 一种旅行包
CN204811595U (zh) 一种可反光的拆卸式多功能渔具包
CN210299980U (zh) 携行背架系统
CN203388393U (zh) 一种多功能手提袋
CN219538500U (zh) 太阳能医用包
CN218457333U (zh) 一种稳定提托文胸
CN216257420U (zh) 一种精神心理科便携式诊疗箱
CN201758960U (zh) 野外工作笔记本电脑包
CN209286331U (zh) 一种穿戴式输液支架
CN215776156U (zh) 肩背手提两用包
CN2626300Y (zh) 可承托婴幼儿的腰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