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72818Y -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72818Y
CN201372818Y CN200920093354U CN200920093354U CN201372818Y CN 201372818 Y CN201372818 Y CN 201372818Y CN 200920093354 U CN200920093354 U CN 200920093354U CN 200920093354 U CN200920093354 U CN 200920093354U CN 201372818 Y CN201372818 Y CN 2013728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type engine
injectio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93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093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728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728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728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喷射式发动机、热源装置、换热装置及供水装置,其中喷射式发动机为包括内喷射装置和外喷射装置的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外喷射装置设有的空心转子能够围绕着其内设有的内喷射装置的T字形进水管转动,发电机上设有的动力输入轴与空心转子上设的一个转轴之间设有连接器;换热装置上设有的出水总管与T字形进水管之间设有热源装置的高压管道,换热装置上设有的进水总管与供水装置上设有的供水管之间设有连接管,换热装置上设有的进气管与内外喷射式发动机上设有的排气管之间设有返气管。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热能转换利用率,成本低,无需燃烧原材料且无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发电装置,由其涉及一种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的发电机一般为热能发电机、风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及核能发电机,其中热能发电机是燃烧原材料加热水后,直接输送热源进行发电,使用过后,热源中的混合蒸气都输送到冷凝器中,不仅浪费了热能,而且热能转换利用率低,经济成本高,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热能转换利用率,降低经济成本,且因无需燃烧原材料,没有任何环境污染的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发电机、喷射式发动机、热源装置、换热装置及供水装置,其中所述的喷射式发动机为内外喷射式发动机且包括机体和固定架,所述的机体内设有内喷射装置和外喷射装置,所述的内喷射装置包括T字形进水管,T字形进水管两侧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反向设计的尖嘴形内喷气头,两个内喷气头上分别设有内喷气口,所述的T字形进水管的下部上设有固定管;所述的外喷射装置包括空心转子,空心转子两侧上分别设有的转轴为管体且分别在机体的外侧上设有轴承及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设在固定架上,所述的T字形进水管的上部设在空心转子内,所述的空心转子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反向设计的尖嘴形外喷气头,所述的两个外喷气头上分别设有外喷气口,两个外喷气口和两个内喷气口设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的空心转子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纵截面为角形的迎压齿轮板,所述的迎压齿轮板均与内、外喷气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的固定管的下部设在空心转子的一个转轴内且固定管的端部设在机体外侧的固定架上,所述的机体上设有排气管,所述的机体上设有保温层,所述的发电机上设有配电箱且发电机上设有的动力输入轴与空心转子上设的另一个转轴之间设有连接器;所述的热源装置包括高压管道和高压管道上设有的电加热器;所述的换热装置包括外设保温层的换热箱体,换热箱体内设有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进水总管上设有两个分水管,每个分水管上至少设有两个下横管;出水总管上设有两个集水管,每个集水管上至少设有两个上横管,每两个相对应的上横管和下横管之间至少设有两个上水管,上水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换热箱体上设有进气管,靠近进气管的换热箱体内部上侧上设有能够使蒸气均匀通过的蒸气分流筛,换热箱体的内壁上还设有能够调整换热箱体内部空间的调整管;所述的供水装置设在换热装置的下侧,供水装置包括水箱,水箱内设有的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设有循环水泵,水箱上设有供水管,所述的换热装置上设有的出水总管与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内设有的T字形进水管之间设有热源装置的高压管道,所述的进水总管与水箱上设有的供水管之间设有上设高压水泵的连接管,所述的高压水泵和进水总管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专为起动用的上设阀门的气管,气管和高压水泵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能够防止气管内的气体流进供水管的阀门,所述的换热装置上设有的进气管与内外喷射式发动机上设有的排气管之间设有上设保温层的返气管,所述的外喷射口的面积大于内喷射口的面积。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热能被四次有效利用,第一、二次是被内、外喷射装置利用,第三次是被换热装置使用,第四次是被循环水管中的水循环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热能转换利用率;2、换热装置有效地回收利用了剩余能热,降低了经济成本;3、本实用新型无需燃烧原材料,没有任何污染;4、循环水管内的水可用于供热使用,再次有效利用了剩余能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电机、内外喷射式发动机、热源装置、换热装置及供水装置的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外喷射式发动机水平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1、内外喷射式发动机,2、机体,3、固定架,4、T字形进水管,5、内喷气头,6、内喷气头,7、内喷气口,8、内喷气口,9、固定管,10、空心转子,11、转轴,12、转轴,13、轴承,14、轴承,15、轴承座,16、轴承座,17、外喷气头,18、外喷气头,19、外喷气口,20、外喷气口,21、迎压齿轮板,22、排气管,23、保温层,24、发电机,25、动力输入轴,26、连接器,27、高压管道,28、电加热器,29、换热装置,30、保温层,31、换热箱体,32、进水总管,33、出水总管,34、分水管、35、分水管,36、下横管,37、集水管,38、集水管,39、上横管,40、上水管,41、进气管,42、蒸气分流筛,43、调整管,44、水箱,45、循环水管,46、循环水泵,47、供水管,48、高压水泵,49、连接管,50、阀门,51、气管,52、保温层,53、返气管,54、配电箱55、间隙,5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喷射式发动机、热源装置、换热装置及供水装置,其中所述的喷射式发动机为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且包括机体2和固定架3,所述的机体2内设有内喷射装置和外喷射装置,所述的内喷射装置包括T字形进水管4,T字形进水管4两侧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反向设计的尖嘴形内喷气头5、6,所述的两个内喷气头5、6上分别设有内喷气口7、8,所述的T字形进水管4的下部上设有固定管9;所述的外喷射装置包括空心转子10,空心转子10两侧上分别设有的转轴11、12为管体且分别在机体2的外侧上设有轴承13、14及轴承座15、16,所述的轴承座15、16设在固定架3上,所述的T字形进水管4的上部设在空心转子10内,所述的空心转子10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反向设计的尖嘴形外喷气头17、18,所述的两个外喷气头17、18上分别设有外喷气口19、20,两个外喷气口19、20和两个内喷气口7、8设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的空心转子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纵截面为角形的迎压齿轮板21,所述的迎压齿轮板21均与内、外喷气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的固定管9的下部设在空心转子10的一个转轴12内且固定管9的端部设在机体2外侧的固定架3上,所述的机体2上设有排气管22,所述的机体2上设有保温层23,所述的发电机24上设有配电箱54且发电机24上设有的动力输入轴25与空心转子10上设的另一个转轴11之间设有连接器26;所述的热源装置包括高压管道27和高压管道27上设有的电加热器28;所述的换热装置29包括外设保温层30的换热箱体31,换热箱体31内设有进水总管32和出水总管33,进水总管32上设有两个分水管34、35,每个分水管上至少设有两个下横管36;出水总管33上设有两个集水管37、38,每个集水管上至少设有两个上横管39,每两个相对应的上横管39和下横管36之间至少设有两个上水管40,上水管40之间设有间隙55,所述的换热箱体31上设有进气管41,靠近进气管41的换热箱体31内部上侧上设有蒸气分流筛42,换热箱体31的内壁上还设有调整管43;所述的供水装置设在换热装置的下侧,供水装置包括水箱44,水箱44内设有的循环水管45,循环水管45上设有循环水泵46,水箱44上设有供水管47,所述的换热装置29上设有的出水总管33与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内设有的T字形进水管4之间设有热源装置的高压管道27,所述的进水总管32与水箱44上设有的供水管47之间设有上设高压水泵48的连接管49,所述的高压水泵48和进水总管32之间的连接管49上设有上设阀门50的气管51,气管51和高压水泵48之间的连接管49上设有阀门56,所述的换热装置29上设有的进气管41与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上设有的排气管22之间设有上设保温层52的返气管53。所述的外喷射口19、20的面积大于内喷射口7、8的面积。
所述的配电箱54的电源输入端线路连接外接电源和发电机24的输出端,输出端线路连接高压水泵48、循环水泵46、电加热器28。
具体使用时,首先关闭阀门56,然后打开阀门50,从连接好外接气源的气管51中引入气体,气体通过连接管49、进水总管32、分水管34、35、下横管36、上水管40以及上横管39、集水管37、38、出水总管33进入高压管道27,此时利用外接电源接通电加热器28加热气体,使气体变为高温气体,高温气体继续进入到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上设有的T字形进水管4内并通过内喷气头5和6上的内喷气口7和8喷出,高温气体再进入设有迎压齿轮板21的空心转子10内,从外喷气口19、20喷出,再经过排气管22和进气管41进入换热装置29的管道之间间隙55后排到水箱44内,从而对换热装置29进行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换热装置29、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的温度上升到高温后,关闭专为起动用的气管51上的阀门50,再打开阀门56,接通高压水泵48,使水箱44内的水通过供水管47、高压水泵48后形成高压水进入换热装置29中设有的进水总管32内,再依次通过分水管34、35,下横管36,上水管40,上横管39,集水管37、38及出水总管33后进入到高压管道27内,在这个过程中,高压水吸热后逐渐从低温高压水变为高温高压水,这种水再经过加电的电加热器28加热后,进一步变为高温高压蒸气进入到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上设有的T字形进水管4内,再通过内喷气口7、8喷出,喷出的高温高压气流喷向迎压齿轮板21,使设有迎压齿轮板21的空心转子10及空心转上10设有的转轴11、12快速转动,空心转子10边转动边把其内充有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外喷气口19、20再喷出,进一步加快了空心转子10及转轴11、12的转速,转轴11则通过连接器26带动了发电机24上设有的动力输入轴25转动并开始使发电机24进行发电工作,同时,高温高压气体经过能量损耗,从空心转子10中喷出的气体变成了高温低压气体再从排气管22中排出并通过外设保温层52的返气管53进入到换热装置29内的换热箱体31内。从返气管53流进换热装置29的高温低压气体与上水管40内的低温高压水进行热交换后变成低温低压气体,上水管40的低温高压水吸热后变成高温高压水,进入换热箱体31间隙55内的低温低压气则沿着上水管40外壁逐渐变成低温低压液体流到设在换热装置29下侧设有的水箱44内,尚有余温的水可以使循环水管45内的水变为温水并通过开动循环水泵46用于供热使用,再次有效利用了剩余热能。
当发动机1正常工作,发电机24正常发电时,发电机24产生的电用于本发电装置所需要的电,剩余电输出到外接电网。

Claims (2)

1、一种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喷射式发动机、热源装置、换热装置及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式发动机为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且包括机体(2)和固定架(3),所述的机体(2)内设有内喷射装置和外喷射装置,所述的内喷射装置包括T字形进水管(4),T字形进水管(4)两侧上分别设有相互对称且反向设计的尖嘴形内喷气头(5、6),所述的两个内喷气头(5、6)上分别设有内喷气口(7、8),所述的T字形进水管(4)的下部上设有固定管(9);所述的外喷射装置包括空心转子(10),空心转子(10)两侧上分别设有的转轴(11、12)为管体且分别在机体(2)的外侧上设有轴承(13、14)及轴承座(15、16),所述的轴承座(15、16)设在固定架(3)上,所述的T字形进水管(4)的上部设在空心转子(10)内,所述的空心转子(10)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且反向设计的尖嘴形外喷气头(17、18),所述的两个外喷气头(17、18)上分别设有外喷气口(19、20),两个外喷气口(19、20)和两个内喷气口(7、8)设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的空心转子(10)的内壁上设有多个纵截面为角形的迎压齿轮板(21),所述的迎压齿轮板(21)均与内、外喷气口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的固定管(9)的下部设在空心转子(10)的一个转轴(12)内且固定管(9)的端部设在机体(2)外侧的固定架(3)上,所述的机体(2)上设有排气管(22),所述的机体(2)上设有保温层(23),所述的发电机(24)上设有配电箱(54)且发电机(24)上设有的动力输入轴(25)与空心转子(10)上设的另一个转轴(11)之间设有连接器(26);所述的热源装置包括高压管道(27)和高压管道(27)上设有的电加热器(28);所述的换热装置(29)包括外设保温层(30)的换热箱体(31),换热箱体(31)内设有进水总管(32)和出水总管(33),进水总管(32)上设有两个分水管(34、35),每个分水管上至少设有两个下横管(36);出水总管(33)上设有两个集水管(37、38),每个集水管上至少设有两个上横管(39),每两个相对应的上横管(39)和下横管(36)之间至少设有两个上水管(40),上水管(40)之间设有间隙(55),所述的换热箱体(31)上设有进气管(41),靠近进气管(41)的换热箱体(31)内部上侧上设有蒸气分流筛(42),换热箱体(31)的内壁上还设有调整管(43);所述的供水装置设在换热装置(29)的下侧,供水装置包括水箱(44),水箱(44)内设有的循环水管(45),循环水管(45)上设有循环水泵(46),水箱(44)上设有供水管(47),所述的换热装置(29)上设有的出水总管(33)与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内设有的T字形进水管(4)之间设有热源装置的高压管道(27),所述的进水总管(32)与水箱(44)上设有的供水管(47)之间设有上设高压水泵(48)的连接管(49),所述的高压水泵(48)和进水总管(32)之间的连接管(49)上设有上设阀门(50)的气管(51),气管(51)和高压水泵(48)之间的连接管(49)上设有阀门(56),所述的换热装置(29)上设有的进气管(41)与内外喷射式发动机(1)上设有的排气管(22)之间设有上设保温层(52)的返气管(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喷射口(19、20)的面积大于内喷射口(7、8)的面积。
CN200920093354U 2009-03-30 2009-03-30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28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3354U CN201372818Y (zh) 2009-03-30 2009-03-30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93354U CN201372818Y (zh) 2009-03-30 2009-03-30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72818Y true CN201372818Y (zh) 2009-12-30

Family

ID=4149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933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72818Y (zh) 2009-03-30 2009-03-30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7281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8268A (zh) * 2010-06-10 2011-12-14 翁新壬 液态压力传动引擎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8268A (zh) * 2010-06-10 2011-12-14 翁新壬 液态压力传动引擎及其驱动方法
WO2011153877A1 (zh) * 2010-06-10 2011-12-15 Weng Hsin-Jen 液态压力传动引擎及其驱动方法
CN102278268B (zh) * 2010-06-10 2014-11-12 翁新壬 液态压力传动引擎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9588A (zh) 一种光伏与有机郎肯循环耦合热电联供系统
CN203050818U (zh) 一种光伏与有机郎肯循环耦合热电联供系统
CN108757129A (zh) 一种sofc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燃气分布式耦合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4413311B (zh) 耦合斜温层储热罐燃煤机组冷端余热供热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1372818Y (zh) 内外喷射式发动机发电装置
CN204404220U (zh) 基于城市沼气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5841127A (zh) 一种提升蒸汽品质的装置及方法
CN207262395U (zh) 碟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CN203584613U (zh) 柴油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节能系统
CN201671670U (zh) 电厂凝汽器循环水供热装置
CN201225172Y (zh) 具有乏汽能量回收利用装置的低沸点介质发电系统
CN206468382U (zh) 一种采暖蒸汽余压变频发电梯级利用系统
CN202938281U (zh) 一种太阳能-电热复合蒸汽发生与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5718505U (zh) 提升蒸汽品质的装置
CN209053646U (zh) 一种用于纯凝双背压低真空供热系统
CN208347882U (zh) 一种sofc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燃气分布式耦合系统
CN206258001U (zh) 一种回热器
CN207797182U (zh) 基于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CN206280936U (zh) 一种燃气简单循环分布式供能系统
CN105888739B (zh) 一种新型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
CN108626889A (zh) 一种与太阳能耦合的分布式多联供系统
CN205101116U (zh) 高效外燃转子发动机
CN217005401U (zh) 一种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用热能利用设备
CN203022833U (zh) 一种高效内循环发动机
CN210267726U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热泵热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