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65474Y - 捕虫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捕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65474Y
CN201365474Y CNU2009200038183U CN200920003818U CN201365474Y CN 201365474 Y CN201365474 Y CN 201365474Y CN U2009200038183 U CNU2009200038183 U CN U2009200038183U CN 200920003818 U CN200920003818 U CN 200920003818U CN 201365474 Y CN201365474 Y CN 20136547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ct
catching device
mosquito
cockroach
l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0038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国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Home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9200038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6547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6547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6547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捕虫装置,至少包括有一盒体、一诱饵盖、一贴合组件、数软性罩及一上盖,其中在装有诱饵块及诱饵盖的盒体的容置槽内周缘套置一可卷设接合的贴合组件,该贴合组件其上部设有数诱蚊槽与下部设有套置有软性罩的数诱蟑螂槽,而贴合组件的内侧具有粘胶的粗糙面;该上盖盖合在贴合组件顶部,其上具有透光部,以查看其内捕虫状况;藉此,通过该盒体装设的诱饵块香味,及诱饵盖数透气孔散发诱引如蚊子、蟑螂的蚊虫,令蚊子、蟑螂各由贴合组件的数诱蚊槽与数诱蟑螂槽进入后,蚊虫欲再飞离时,则碰触贴合组件内侧粗糙面的粘胶粘附而残留在盒体中,并利用软性罩防止蟑螂进入又飞离,俾利捕捉蚊虫功效。

Description

捕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捕虫装置,尤指一种可置于各种场地并利用诱饵块发挥香味诱引蚊虫由数诱蚊槽与套置有软性罩的数诱蟑螂槽进入,用以诱捉蚊虫的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于冬天过后,在春、夏天季节交换季的到来,又逢梅雨季节即将来临,是病媒蚊孳生高峰期,因此市面上见及有数种可用以诱捉蚊虫的诱捉装置,例如:捕蚊灯、捕蚊拍、捕捉盒、......等,其中,如图1及图2所示的蚊虫诱捉装置10结构,其至少包括有一座体11、一套设在座体11上方的筒体12及一设置于筒体12上方的诱饵盖13,其中在座体11内周缘设有容置槽111及其中央容设一诱饵组件14,该诱饵组件14由一填装有诱饵块142的容器141,在该容器141的盖体143上方设有一个(含)以上的透气孔144;该筒体12由一其上具有粘胶122的粗糙面121的长形片体卷设,并利用两侧的第一、第二接合部123、124相互接合,且其粗糙面121上具有数通孔125;该诱饵盖13则为一其上具有粘胶132的粗糙面131,并在粗糙面131上设有数通孔133,并可盖合于筒体12上的盖体。
惟一般常见的蚊虫诱捉装置10结构,仍普遍存在着无法确实诱捉蚊虫15的问题,当置于各场地时,通过该诱饵组件14的诱饵块142香味,由容器141的透气孔144散发诱引蚊虫15,令蚊虫15经诱饵盖13的通孔133与筒体12的通孔125进入后,蚊虫15欲再由筒体12内部飞离时,则会碰触诱饵盖13及筒体12的粗糙面131、121上的粘胶132、122粘附并残留其中,虽可捕捉蚊虫15。然当诱饵盖13及筒体12的粗糙面131、121上面粘胶132、122黏满蚊虫15后,无法再粘附如大只蟑螂的蚊虫15,于是容易由诱饵盖13的通孔133与筒体12的通孔125飞出,难以完全诱捉蚊虫15的效用,实际上并不适宜作为业者确实诱捉蚊虫15的蚊虫诱捉装置10。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捕虫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捕虫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捕虫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捕虫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诱饵块发挥香味诱引蚊虫由数诱蚊槽与套置有软性罩的数诱蟑螂槽进入,并利用软性罩末端的束口以防止蟑螂飞离,俾利捕捉蚊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捕虫装置,其至少包括有一盒体,其具有一凸部与一容置槽;一诱饵盖,套置在盒体的凸部上方;一贴合组件,套设于盒体的容置槽内周缘,在上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诱蚊槽,在下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诱蟑螂槽,而在贴合组件的内、外侧分别设有粗糙面;数透明罩,为一可穿套在数诱蟑螂槽上;以及一上盖,为一覆设于贴合组件上方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诱饵盖上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透气孔。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诱蚊槽设为锥形体,在末端设有通孔,并由一个(含)以上的支柱分隔形成。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诱蟑螂槽设为锥形体,在末端设有透孔。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粗糙面是凹凸面,在内侧的粗糙面供粘胶附着。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贴合组件两侧边分别设为第一衔接部及第二衔接部,并在第一衔接部、第二衔接部相反对应边设有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设为公母配合的凸粒与凹孔,使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达卷设接合。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捕虫装置还包括一贴合件,该贴合件套置在贴合组件内侧不上胶的粗糙面上部,该贴合件设有与数诱蚊槽对应并等同的锥形体,该贴合件设有粘胶,并在粘胶上附设一离形纸,而其两外侧对应边顶端形成一不上胶的第一凸出部及第二凸出部。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软性罩为具有可吸附的软性材质制成一透光性,且在末端设有束口。
前述的捕虫装置,其中所述的上盖为一暗沉色且其底部呈透空的中空盖体,并在其上设有透光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捕虫装置,至少包括有一盒体、一诱饵盖、一贴合组件、数软性罩及一上盖。所述盒体,具有凹部的容置槽,在中央位置设有凸部,该凸部设置凹洞。所述诱饵盖,套置在凸部的凹洞上方,其上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透气孔。所述贴合组件,套设于盒体的容置槽内周缘,在上部设有一个(含)以上诱蚊槽,在下部设有一个(含)以上诱蟑螂槽,其中该诱蚊槽的末端设有通孔的锥形体,在通孔上由一个(含)以上的支柱分隔形成,所述诱蟑螂槽的末端设有透孔的锥形体,可诱捕蟑螂进入捕虫装置中,而贴合组件的内、外侧分别设有粗糙面,在内侧的粗糙面表面涂上粘胶,使粘胶附着其上而不会产生下垂状,该贴合组件的两侧边分别设为第一、第二衔接部,并在第一、第二衔接部相反对应边设有第一、第二接合部,该第一、第二接合部上可设为公母配合的凸粒与凹孔,可让贴合组件利用该第一、第二接合部的凸粒与凹孔卷设接合。
所述软性罩,具可吸附的软性材质制成一透光性且穿套在诱蟑螂槽上的锥形体,在末端设有可供诱捕蟑螂飞入并达外撑的束口,该束口可防止蟑螂飞出。
所述上盖,为一暗沉色且其底部呈透空的中空盖体,并在其上设有透光部,而其周缘内部所形成容置空间的深度,可适可供贴合组件上方容置其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确实捕捉蚊虫:该捕虫装置装设于各种场地,通过该盒体装设的诱饵块香味,及诱饵盖的数透气孔散发诱引如蚊子、蟑螂的蚊虫,令蚊子、蟑螂各由贴合组件数诱蚊槽与套置有软性罩的诱蟑螂槽进入后,蚊虫欲再飞离时,则碰触贴合组件内侧粗糙面的粘胶粘附而残留在盒体中,并利用软性罩防止蟑螂飞离,俾利捕捉蚊虫功效。
二、结构精简:该捕虫装置通过盒体与一放置于盒体凸部的诱饵盖、一设在容置槽内周缘且具有数诱蚊槽与数诱蟑螂槽的贴合组件、一套置在贴合组件的数诱蟑螂槽上的数软性罩,并与上盖组套等简易构件的组成,即可达到确实诱引蚊虫及其捕捉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习知的蚊虫诱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蚊虫诱捉装置诱捉蚊虫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较佳实施例的诱捉蚊虫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的贴合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6配置与诱捉蚊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捕虫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部分组合的立体示意图及诱捉蚊虫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捕虫装置20至少包括有一盒体30、一诱饵盖40、一贴合组件50、数软性罩55及一上盖60,其中:
上述的盒体30,于如图所示的最佳实施例中设为圆形体,具有凹部的容置槽31,在该容置槽31中可装设如水的液体80,而在中央位置设有凸部32,该凸部32设置凹洞321,在该凹洞321中可供诱饵块33容置。
上述的诱饵盖40,套置在凸部32的凹洞321上方,其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的透气孔41。
上述的贴合组件50,请同时配合图5所示,套设于盒体30的容置槽31内周缘,在上部设有一个(含)以上诱蚊槽51,在下部设有一个(含)以上诱蟑螂槽52,其中该诱蚊槽51末端设有通孔512的锥形体,在通孔512上由一个(含)以上的支柱511分隔形成,防止蚊子70被捕捉后又飞出,该诱蟑螂槽52末端设有透孔521的锥形体,可诱捕蟑螂71进入捕虫装置20中,而贴合组件50的内、外侧分别设有粗糙面53、54,在内侧的粗糙面53表面涂上粘胶531,使粘胶531附着其上而不会产生下垂状,该贴合组件50两侧边分别设为第一、第二衔接部532、542,并在第一、第二衔接部532、542相反对应边设有第一、第二接合部533、543,在该图3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第二接合部533、543上可设为公母配合的凸粒534与凹孔544,可让贴合组件50利用该第一、第二接合部533、543的凸粒534与凹孔544卷设接合。
上述的数软性罩55,具有可吸附的软性材质制成一可透光性且穿套在诱蟑螂槽52上的锥形体,在末端设有可供诱捕蟑螂71飞入并达外撑的束口551,该束口551可防止蟑螂71飞出。
该上盖60,为一暗沉色且其底部呈透空的中空盖体,并在其上设有透光部61,而其周缘62内部所形成容置空间的深度,可适可供贴合组件50上方容置其间,并藉使上盖60具有隐藏及可利用该透光部61查看该捕虫装置20捕虫状况。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是以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20具有贴合组件50内侧的粗糙面53可为凹凸面为例提出说明,该捕虫装置20实际使用时,利用该盒体30凸部32的凹洞321中置入的诱饵块33发挥香味,可经由诱饵盖40上方的数透气孔41散发并诱引蚊子70或蟑螂71,当蚊子70经由贴合组件50上部数诱蚊槽51末端的通孔512进入后,碰抵在该贴合组件50内侧粗糙面53表面的粘胶531而形成吸附状,使的蚊子70飞进诱蚊槽51后被粘胶531粘住或掉入在盛装液体80的容置槽31中,达可捕捉蚊子70;另,当捕捉蟑螂71时,该蟑螂71经由贴合组件50下部数诱蟑螂槽52的透孔521,再进入至软性罩55末端可达外撑开的束口551后,碰抵在该贴合组件50内侧粗糙面53表面的粘胶531而被吸附住,使蟑螂71飞进诱蟑螂槽52后被粘胶531粘住或掉入在盛装液体80的容置槽31中,若该蟑螂71欲再由诱蟑螂槽52的透孔521中飞离时,在诱蟑螂槽52上的软性罩55末端的束口551无法外撑张开;藉此,不仅可在该贴合组件50内侧粗糙面53表面或在容置槽31中使蚊子70或蟑螂71残留并集收,达捕捉蚊子70或蟑螂71的功效。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的贴合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为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的贴合组件50a另一实施例,是以本实用新型贴合组件50a内侧不上胶的粗糙面53a上部设置一贴合件531a,该贴合件531a设有与数诱蚊槽51a对应并等同的锥形体530a,利用贴合件531a的锥形体530a套置在未上胶粗糙面53a的数诱蚊槽51a上并外张抵靠,其中该贴合件531a具有粘胶532a,粘胶532a上附设一离形纸533a,并在贴合件531a两外侧对应边顶端形成一不上胶的第一、第二凸出部534a、535a;欲使用时,如图7所示,通过第一、第二凸出部534a、535a,将一贴合件531a卷设接合在贴合组件50a内侧粗糙面53a上,撕开离形纸533a,在其贴合组件50a上方套置一上盖60,则可利用贴合件531a表面的粘胶532a粘满蚊子70或蟑螂71后即可取出丢弃,后藉以另一贴合件531a再次套设在不上胶的粗糙面53a上部,可再次捕捉蚊子70或蟑螂71。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捕虫装置20的结构特征,其主要特点在于;当其应用于各种场地时,可利用上盖60与套置有数软性罩55的贴合组件50并组接在盒体30的容置槽31上,藉此,通过前述简易构件的组成,当该捕虫装置20盒体30装设的诱饵块33香味,由诱饵盖40数透气孔41散发诱引如蚊子70、蟑螂71的蚊虫,令蚊子70、蟑螂71各由贴合组件50数诱蚊槽51与套置有软性罩55的数诱蟑螂槽52进入后,如蚊子70欲再飞离时,则碰触贴合组件50内侧粗糙面53的粘胶531粘附而残留在盒体30中,而如蟑螂71欲再飞离时,利用软性罩55的束口551以防止飞离,俾利捕捉蚊虫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装置(20)至少包括有
一盒体(30),其具有一凸部(32)与一容置槽(31);
一诱饵盖(40),套置在盒体(30)的凸部(32)上方;
一贴合组件(50),套设于盒体(30)的容置槽(31)内周缘,在上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诱蚊槽(51),在下部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诱蟑螂槽(52),而在贴合组件(50)的内、外侧分别设有粗糙面(53)、(54);
数透明罩(55),穿套在数诱蟑螂槽(52)上;以及
一上盖(60),为一覆设于贴合组件(50)上方的盖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诱饵盖(40)上端面设有一个以上的透气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诱蚊槽(51)设为锥形体,在末端设有通孔(512),并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柱(511)分隔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诱蟑螂槽(52)设为锥形体,在末端设有透孔(5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粗糙面(53)、(54)是凹凸面,在内侧的粗糙面(53)供粘胶(531)附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贴合组件(40)两侧边分别设为第一衔接部(532)及第二衔接部(542),并在第一衔接部(532)、第二衔接部(542)相反对应边设有第一接合部(533)及第二接合部(5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合部(533)与第二接合部(543)设为公母配合的凸粒(534)与凹孔(544),使第一接合部(533)与第二接合部(543)达卷设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捕虫装置(20)还包括一贴合件(531a),该贴合件(531a)套置在贴合组件(50a)内侧不上胶的粗糙面(53a)上部,该贴合件(531a)设有与数诱蚊槽(51a)对应并等同的锥形体(530a),该贴合件(531a)设有粘胶(532a),并在粘胶(532a)上附设一离形纸(533a),而其两外侧对应边顶端形成一不上胶的第一凸出部(534a)及第二凸出部(535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软性罩(55)为具有可吸附的软性材质制成一透光性,且在末端设有束口(5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上盖(60)为一暗沉色且其底部呈透空的中空盖体,并在其上设有透光部(61)。
CNU2009200038183U 2009-02-02 2009-02-02 捕虫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6547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38183U CN201365474Y (zh) 2009-02-02 2009-02-02 捕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0038183U CN201365474Y (zh) 2009-02-02 2009-02-02 捕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65474Y true CN201365474Y (zh) 2009-12-23

Family

ID=41484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003818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65474Y (zh) 2009-02-02 2009-02-02 捕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6547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7338A (zh) * 2012-12-28 2015-08-12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飞翔昆虫捕捉器
TWI577282B (zh) * 2016-04-20 2017-04-11 Aerolead Int Ltd Automatic water supply mosquito trap
CN107484730A (zh) * 2017-09-20 2017-12-19 台州市黄岩风林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捕螨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7338A (zh) * 2012-12-28 2015-08-12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飞翔昆虫捕捉器
CN104837338B (zh) * 2012-12-28 2017-07-07 大日本除虫菊株式会社 飞翔昆虫捕捉器
TWI577282B (zh) * 2016-04-20 2017-04-11 Aerolead Int Ltd Automatic water supply mosquito trap
CN107484730A (zh) * 2017-09-20 2017-12-19 台州市黄岩风林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捕螨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1638B2 (en) Illuminating insect-catching device
US9089121B2 (en) Fly attractant system with toxicant-treated cords
CN201365474Y (zh) 捕虫装置
US20090183419A1 (en) Insect trap
BR112015000109B1 (pt) exterminador de mosquitos baseado na infecção/contaminação através de um flutuador provido com um revestimento pulverizado
CN206547699U (zh) 一种绿地灭蚊灯
CN205233249U (zh) 一种粘淹双重灭虫装置
CN202104144U (zh) 一种波纹纸板害虫诱捕器
CN204272968U (zh) 一种防御式赤眼蜂蜂卡
CN211059890U (zh) 一种具有杀虫功能的草坪灯
CN207235925U (zh) 一种一体式驱虫器
CN211064734U (zh) 一种地下型白蚁监控装置
CN104982401A (zh) 一种果蝇诱杀容器
CN203199313U (zh) 新型多功能塑料蚕种包装收蚁盘
CN201341375Y (zh) 一种杀蟑饵盒
CN215454878U (zh) 一种z形结构的蟑螂屋
CN204742293U (zh) 一种果蝇诱杀容器
CN201451110U (zh) 一种折叠悬挂式捕蝇笼
CN110150247A (zh) 一种松墨天牛的诱捕装置
CN205337304U (zh) 一种led灯聚虫收集装置
CN207762631U (zh) 一种环保型纳蚊台灯
TWM357864U (en) Insect trap device
CN201182139Y (zh) 一种可折叠杀虫害板
CN213955153U (zh) 一种用于园林景观灯
CA2758344A1 (en) Fly attractant system with toxicant-treated cor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1

Address after: Taiwan, China Tainan East Gate Road, section 354, No. 5, building 1

Patentee after: Asia Home Ltd

Address before: Kaohsiung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Xie Guona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